最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教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地形图的判读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部位。

om]
3.能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
1、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教具准备】
等高线模型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地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陆地、海洋、高山、深谷
景观图片》,教师充满激情的导入“地球
上有峰峦叠嶂、延绵起伏、挺拔俊美的群
山;有气势坦荡的高原;有沃野千里、一
望无际的平原;有微微隆起、俊俏秀美的
丘陵;更有一个个资源丰富的聚宝盆。


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
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一目了然
呢?(学生回答)本节课就让我们师生共
同探讨,去揭开地形图的神秘面纱。

板书: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
欣赏图片思考回答,激发学
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
成功的一半”。

优美的图片并
充满激情的导
语,可在最短时
间内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和参
与意识,让整个
课堂洋溢着盎
然的生机,弥漫
着动人的芬芳,
让本来枯燥的地理课也可以变成求知的天堂。

明确原理夯实基础【多媒体演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
图”提出问题:
1.甲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
米?
2.乙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
米?
3.甲地比乙地高多少米?
地面高度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讲解强调】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
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
垂直距离(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
拔-乙地海拔)
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
位用米。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

板书: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观察与发现】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2图
学生回答: (因为观测的
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
同)
1.1500米。

2. 500米。

3. 1000米.
理解并识记:海拔、相
对高度。

【学以致用】: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高度8844.43米,而生活在
青藏高原上的藏民却说珠穆
朗玛峰高度为4000多米?珠
穆朗玛峰为什么会出现两个
高度值?“珠穆朗玛峰高
8844.43米”指的是什么高
度?(海拔高度)。

而青藏
高原上的藏民说的“珠穆朗玛
峰的高度是4000多米”则指
的是什么高度?(相对高度)
让学生仔细
观察认真思考
读懂图,培养学
生的洞察能力
和比较能力。


师提示学生从
两者的相同点
和不同点来进
行比较,使学生
明确由于起点
不同,有海拔和
相对高度两种
高度。

然后延伸
与实际相联系,
感受学习对生
活有用的地理
——珠穆朗玛
峰的两个高度
值,使学生能够
真正掌握所学
知识。

培养学生
的纵向思维的
能力。

山峰: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线数值最大的地方,等高线呈封闭的曲线,数值内大外
【当堂达标】
一、题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__距离,称为__,单位是__。

2.把各个地点的__标注在地图上,再把__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__。

3.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__;等高线稀疏,表示__。

二、。

1.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较稀疏,说明该地是( )
A.坡陡地区
B.山谷
C.陡崖
D.缓坡地区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 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湖面约低于海平面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约是()
A.8444米
B.9244米
C.8044米
D.8844米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地点的相对高度总是低于绝对高度
B.以海平面为起点的高度即海拔
C.地图上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
D.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不一定相等
4.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但边缘陡峻的地形是()
A. 山地
B. 高原
C. 平原
D. 盆地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有一组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我们可以判定它为()
A.山谷
B.山脊
C.盆地
D.山顶
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内低外高的闭合曲线表示的是()
A.山顶
B.盆地
C.平原
D.山谷
7.下列关于丘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B.按一定的走向有规律的分布
C.海拔高,相对高度低
D.有起伏,但坡度和缓
三、综合题读图判定各字母代表的山地部位:
A______ B_____ C______
D______ E______ F______
参考答案:
一、题
1.垂直海拔米
2.海拔海拔等高线
3.坡度较陡坡度较缓
二、
1. D
2.B
3.B
4.B
5.B
6.B
7.D
三、综合题
山顶鞍部山谷山脊缓坡陡坡
【教学反思】
《地形图的判读》这一节内涵丰富,是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难点。

在教学中为了避免照本宣科式的讲述,本人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着从“立体——平面”的思路,尽量从感性(山地模型)入手,用问题引导,再以多媒体课件演示,转到平面,把感性和合理性相结合,充分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思考性学习者,而非被动的听众。

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地形图的能力。

使教学变得既形像又生动,较好的化解教材中的教学难点。

学生只有积极动脑去讨论、探究、交流合作才能较好的完成学习内容。

但对于初一新生来说,培养这样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一段时间,继续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