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岛------各岛、礁、沙洲的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沙群岛------各岛、礁、沙洲的概况
南沙群岛------各岛、礁、沙洲的概况
南沙常年出露的岛、礁、沙洲以及在低潮时出露礁坪或礁石的低潮高地共54个(其中水面环礁44个,水面台礁8个,水面塔礁2个)。

因水面环礁往往又由多个单独的礁体构成,因而,南沙群岛常年出露和低潮时出露的地理单体共86个,其中灰沙岛23个(标“*”号者),常年出露的礁石11个(标“#”号者),低潮时出露礁坪或礁石的干出礁52个。

23个灰沙岛除信义礁、杨信沙洲和北外沙洲外,均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占领,台湾仅占有太平岛,我无一占领,而北外沙洲距离菲律宾占领的北子岛仅270余米,实际处在菲律宾的控制之下。

南沙群岛东北部部分岛礁概况
南沙群岛的东北部大致在北纬8度30分以北,东经115度15分以东一带,即南华水道以北,南沙东水道以东的暗滩群是南沙群岛最大的暗滩群。

以前外国人将此区域划为危险区域,以警船只。

但是,自古以来,我国渔民年年出现在该“危险区域”全无障碍。

明清的海陆簿和针经都清楚纪录了各岛,礁,洲,滩的情况和航道的情况。

这片面积广大的岛礁分布区的特点是各个环礁分布比较散,无一定规律。

主要的岛礁如下:
礼乐滩(Reed Tablemount) 位于北纬11度20分,东经116度50分。

本滩面积广大,滩面南北长130公里,东西宽65公里,水深在200米以内,为大陆架的残留部分,基础为第三纪和第四纪沉积物。

第三纪(即6000万年前)以来,由于地壳不断下沉,这里沉积了4,000多米的泥沙堆积物。

这些沉积的基底是白垩纪火成岩及更古老的变质岩。

礼乐滩为海底石油远景区之一。

在礼乐滩上有不少礁滩,已定名的有以下几处:
雄南礁在礼乐滩北缘,也是南沙最北的暗礁。

水深27.4米。

它和礼乐滩间水深18-27.5米。

礼乐南礁在礼乐滩南缘,水深很浅,只有1.5米。

阳明礁在礼乐滩南缘,浅水处为16.5米。

其东南还有浅礁,已达海面。

南方浅滩(Southern Reefs) 在礼乐滩之南,亦名礼南滩,为一东北向西南延长的滩地,长62公里,浅滩上有4处礁,滩已定名。

分布呈环状,西南端为东坡礁,东北端为杉礁及东华礁,北边缘为宝滩(水深9.1米),南缘亦有礁,水深5.5米。

忠孝滩(Templer Bank) 在礼乐滩东南,本滩水较深,有18.3米,滩南北长18公里左右。

勇士滩(Leslie Bank) 在忠孝滩东面,水深约16.5米,附近还有两处礁滩。

棕滩(Brown Reef) 因暗礁呈棕色而得名。

浅处为9.1-14.1米,边界未确定。

紫滩在棕滩西南,水深18.3米。

海马滩(Seahorse Shoal) 在棕滩东,巴拉望水道西侧,沿东北到西南延展,长16公里,最浅为8.2米,礁盘上水深11米。

礁内有浅湖,深达34-63米。

仙后滩水深16.5米,在海马滩西南。

神仙暗沙(Sandy Shoal) 水深16.4米,在勇士滩东面。

莪兰暗沙(Lord Auckland Shoal) 水深14.6米,在南方浅滩东南。

红石暗沙(Carnatic Shoal) 水深4.6米,在莪兰暗沙之南。

安塘滩位于礼乐滩西南,为一沿东北-西南向延伸的浅滩,水深18米。

上有鲎藤礁,巩珍礁和安塘礁,这些较发育的礁体均在滩的东北和西南面,正对季风来向的。

鲎藤礁(Iroquois Reef) 位于北纬10度37分,东经116度10分,安塘滩西南端,退潮露出水面;
巩珍礁(Baker Reef) 位于北纬10度43.5分,东经116度10分,是纪念明初出使的巩珍而的名,水浅到0.9米,为常被海浪从冲蚀礁体;
安塘礁(Hopking Reef) 水深1.8米。

大渊滩(Nares Bank) 在礼乐滩西侧,与礼乐滩隔有较深水沟,滩呈东北到西南方向延展,为一环礁地形。

罗孔环礁位于礼乐滩之西南,安塘滩之西。

在这个环礁上发育了两个小岛,即费信岛和马欢岛。

马欢和费信两岛的名字是明初下西洋船员的名字。

马欢岛(Nanshan Island) 位于北纬10度44分,东经115度48分。

位于南沙群岛北部,在费信岛南5海里。

岛近长圆形,东西长约360米,南北宽约270米,面积约0.06平方公里。

岛上杂草丛生,无树木。

挖沙2尺,可得淡水,且水质好,可供饮用。

海鸟栖居甚多。

海南岛渔民常在本岛搭棚居住,有的长达数年,以捕捞海龟和其他海产为生。

有的则以此处作为中转点,以补给淡水。

依托本岛的礁盘不大,岛附近水深可锚泊。

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山岛。

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马欢岛。

以纪念明代跟随郑和下西洋的翻译官马欢。

目前被菲律宾政府实际控制,中华民国(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等国亦声称对此岛拥有主权。

菲律宾政府自1968年开始占领该岛,由于岛屿位处海平面下暗流与暗礁广布的危险地带,因此大型船只难以靠近。

岛上设有一至两处掩蔽所,有4名士兵驻守,而此岛也有负责南沙群岛东面各个菲占岛礁安全巡视的功能。

1970年该岛被菲律宾侵占。

费信岛(Flat Island)位于北纬10度50分,东经115度49分。

该岛地势低平,四周沙堤发育不良,故有“平岛”之称。

岛上林木茂密,岛长250米,面积40,200平方米。

1970年该岛被菲律宾侵占。

罗孔环礁北面有和平暗沙,东面海中有火星礁,水浅至0.9米。

五方礁(Jackson Reef / Jackson Atoll) 位于北纬10度30分,东经115度45分,马欢岛以南,为一环礁,环礁上发育有五块大礁,并分别命名为五方头,五方尾,五方南,五方北,五方西。

其中头,北,西刚可露出海面。

环礁呈圆形,头,尾两块礁盘上发育了次成泻湖。

浅湖直径11公里,深18-48米,有门通海,西北门宽1.4公里,最浅处为8.5米;东门宽3.7公里,最浅处在中部10.4米,门东侧有点礁,水深10.1米;西门,北门各宽2.4公里,水深分别为16.1和
16.7米。

南门水道深18.3米。

半路礁(Hardy Reef) 位于北纬10度07分,东经116度08分。

因它位于五方礁到仙宾礁中途而得名。

为一环礁,退潮时露出水面,礁中央已有珊瑚沙堆积。

仙宾礁(Sabina Shoal) 位于五方礁东南,是在一环礁上分布的礁块的总称。

地形高而狭,为一礁脊,东南伸入海中22公里,浅湖在北部,水深3.6-18米。

环礁外缘水深突增,礁坡急陡。

仙宾礁北面有立新礁,东面有钟山礁,南有片礁。

蓬勃暗沙(Bombay Shoal) 位于北纬9度26分,东经116度55分。

这个环礁浅湖水深约29-36米,直径约2公里,底为沙质。

浅湖四周边缘,退潮时还可露出海面,如东北端高0.6米的马祖岩,又称“乙辛石”。

浅湖发育完整,无水道通外海。

这里在巴拉望水道西侧,可望见巴拉望山。

三角礁(Livock Reef) 位于北纬10度11分,东经115度18分,五方礁西南,也是一座环礁,长4.9公里。

环礁呈三角形,发育完整,无“门”存在。

礁盘上有出露水面的大礁块。

退潮时,浅湖完整出露。

禄沙礁(Hopps Reef) 位于北纬10度15分,东经115度23分,三角礁的东北,退潮时可露出水面。

在国外文献上,把三角礁和禄沙礁合称Southampton Reefs,中文译为:南安普敦群礁,但我国海图上没有相应的称谓。

孔明礁位于三角礁的西南方。

美济礁(Mischief Reef) 位于北纬9度55分,东经115度32分。

美济礁是个环礁,东西长约9公里,南北宽约5.2公里。

总面积约46平方公里。

四周礁石在退潮时露出水面6英尺,礁盘以外约1公里处,水深可达千米以上。

环礁内潟湖面积约36平方公里,水深20米~30米。

有3个进口可以进入泻湖。

这3个出入口均在南部和西南部,大型船只可以在涨潮时通过南部最大的一个出入口进入泻湖。

西南门宽92米,长414米,水道深23.8米,水道口有点礁发育,阻碍航道。

南门有点礁分布,使水道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道狭18米,水深
只有1.8米;西道宽37米,长275米,水深18米以上。

水道小潮时流速1.3节。

环礁东北部比较浅,有水深只有1.8米的礁头分布。

美济礁的地质地理特征:美济礁是一个环礁,环礁所包围的海水构成一个泻湖。

即湖泊有出海口,海水在涨潮时通过泻湖口向泻湖内补充海水;当退潮时,泻湖里的水又被封闭起来。

留在泻湖里的海水在太阳光的加热下浓缩,经过千百年的反复晒泻作用,泻湖里沉积了大量的盐类,所以地质史上古代的泻湖多是盐矿或者钾盐、磷矿的聚集处,找寻这些矿床的方法之一就是找寻古代的泻湖。

当然,现在的泻湖意义不在这里。

美济礁可以说是南沙诸岛里最接近迪戈加西亚岛的一个岛礁,它的特点为其他200多个岛礁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

南沙二百多个岛礁里,尽管有许多露出水面面积大的,如太平岛,有0.5平方公里,还有中业岛,有0.4平方公里,但这几个大岛却没有环礁,即使有环礁的岛,环礁也不发育,或者发育畸形:不是泻湖里的水太浅,就是泻湖太小,或者没有出口,或者有出口,但出口很浅。

美济礁之独特在,它的泻湖面积比较大,又有三道门(出口)。

其中一道门(西南门)既宽又深,可以通过重吨位船舰。

1994年12月,当中国第一次对美济礁进行科考时,一条重达4000吨的“向阳红14”号船就通过西南门进入泻湖。

据报道,距离环礁外一公里处,海水深度急速下降到1千米以下,所以美济礁很像一个月球上的环形山,仅仅只在环形山顶部于海平面上有一点露头。

美济礁的泻湖水深达25米左右,这个深度比迪戈加西亚岛中央泻湖深度大,因此更适宜停泊巨轮。

据参加第一次科考的科考队员回忆,美济礁周围海面无风三尺浪,浪头最高时达20多米,而泻湖里的水面上仅仅有一米的浪头,已经非常平静了。

美济礁将来完全整修好以后,它将引领周围至少五个现已被中国控制下的岛礁:五方礁、仁爱礁、信义礁、仙娥礁、半月礁,形成一个以她为中心,屹立在菲律宾西南水道上的据点,北望中业岛,西南虎视越南占据的诸岛,其意义不可小观。

这个宝贝简直是天赐的南沙珍珠!1995年,中国已经在美济礁附近进行了5个多月的科学考察,同时在礁石上修建了高脚屋。

相信越
南和菲律宾知道这个岛的价值以后快要气闭了。

水源:无地下水源,须靠船舰运补。

人口:目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海渔政部门管理。

建筑:南北各有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物。

运输:有一个简易运输补给码头。

美济礁不属于海军南沙守备部队管理,而是属于中国渔政管理,即属于农业部,这在建制上和其他6个岛礁不同。

但实际上,它的重要,远远超过了其他6个岛礁。

仁爱礁(Second Thomas Reef) 这个环礁的礁盘并不连续,而是断开一截截。

环礁北半部礁盘是连在一起,呈半圆形,南半部断成数段。

因此,口门开在南边,35吨渔船可驶入湖盆。

大部分礁盘退潮时可出露海绵。

环礁南北长15公里,宽5.6公里。

浅湖水深多在27.4米左右,东部只有9.1米,并有点礁发育。

牛车轮礁(Boxall Reef) 位于北纬9度36分,东经116度11分,仁爱礁东南。

仅在退潮时出露,没有泻湖。

仙娥礁(Alicia Annie Reef) 位于北纬9度25分,东经115度26分,仁爱礁西南。

为一环礁,南北长7.5公里,宽4.6公里,中间有浅湖,但没有口门,船不能驶入。

涨潮时环礁被淹没,只有少数礁头出露海面,如北端一块白色珊瑚礁高出海面1.5米。

礁盘北部已有沙洲发育,在高潮线上1.2米,白色。

信义礁(First Thomas Shoal) 位于北纬9度20分,东经115度57分,环礁,东西长7.5公里,宽4.6公里,退潮时露出,涨潮时淹没,只有几块巨大的礁石高出海面1米。

泻湖完整,但没有口门发育,船不能驶入。

海口礁(Investigator Northeast Shoal) 环礁,长2.6公里,宽1.8公里。

有浅湖,水深5.5-18.3米,但无口门发育。

西端有大块珊瑚礁头高出海面。

半月礁(Half Moon Shoal) 位于北纬8度52分,东经116度16分,环礁,其东南部被海水淹没,形成口门,可进入300吨渔船。

环礁较狭窄,西北到东南为5.5公里,宽1.8公里,东南有倾斜岩层出露,高出海面3米。

浅湖平均水深27.4米,口门水深12.8米,湖底为珊瑚沙。

舰长礁(Royal Captain Reef) 位于北纬9度01分,东经116度40分。

名字是英译而来。

本礁也是一个狭窄的环礁,长3.3公里,宽1.8公里。

礁盘上有众多礁头,一些高出海面,例如西北端的“观察石”,退潮出露1.3米。

湖底为白色珊瑚沙和碎块堆积,水深27.4-31.1米,内有点礁发育,但没有口门发育,小船可以在高潮时,从礁盘上驶入浅湖。

这里靠近巴拉望水道,可见巴拉望山,水多西流,流速为0.75节。

在礁西南海面有礁石,名“石龙岩”。

南沙群岛南部东段部分岛礁概括
南沙群岛南部东段,以南康暗沙到榆亚暗沙一带东北到西南走向的岛礁。

安波沙洲,柏礁在北康水道东侧,两礁自成一列,和安渡滩一列滩,沙洲平行分布。

弹丸礁弹丸礁位于北纬7度23分,东经113度48分,是一个有银白沙滩,葱郁灌木丛的狭长型环礁,低潮露出,无礁门,为一标准狭长型珊瑚环礁,。

全礁最重要的礁石位于北纬7度23分,东经113度49分,高出水面12英尺;东北至西南长约6.5公里,南北最宽2.4公里,平均1.5公里。

面积10平方公里;露出水面陆地大致成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3公里,面积0.1平方公里。

7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非法占据此礁,驻有一支多达70人的武装力量,并修建了简易机场和无线电设施;80年代建成一个旅游度假胜地,是南沙群岛中最著名的一个岛礁。

岛礁出露水面陆地部份成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3公里;东北端最宽约500米;西南端宽仅200米。

东侧有数块海拔1.5-3.0米的较高珊瑚礁快,晴朗的白天,遥远可见。

陆地面积大约0.1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岛第11大岛,也是南沙群岛第一个人工岛。

无地下水源。

有海水淡化设备。

电力有发电机房。

东北端为军事区,东南侧为飞机跑道。

中间部份为三星级渡假中心,有客房86间、淡水游泳池、潜水服务中心等。

人口岛上有70名马来西亚的士兵和40名民间工作人员居住。

空运:有一飞机跑道,该飞机跑道长度为1,100米、宽度为40米,目前民用交通仅有来回亚庇的班机,Pan Pacific 航空公司双螺旋桨小飞机,飞行时间约一个小时。

海运:船行时间约16小时,目前已停驶旅
游用客船。

由纳闽(Labuan;自由港,近文莱)行船,约16小时可达,主要运送大宗补给品(如油料等),无客运服务。

1977年被马来西亚占领。

曾母暗沙位于北纬3度58分,东经112度30分,终年没于水下,有水下珊瑚沙洲之称,面积有2.12平方公里,最浅处仅有21米,是在深入赤道带的南康和北康暗沙群以南的几座暗沙,距离祖国大陆达2000公里以上,距离赤道200多海里。

是中国最南端的疆土。

同时,曾母暗沙盆地也是南海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最好的地区之一。

1983年5月,我海军编队前往南沙巡逻,并于22日8时19分在曾母暗沙抛锚,向中国主权碑宣誓,标志我国海军有能力巡防祖国最南端。

安波沙洲(Amboyna Cay) 位于北纬7度53分,东经112度56分。

在一约1400米长的礁盘之西南端。

实为出水不久的小沙洲。

长约300米,宽约140米,面积约0.02平方公里,海拔约2米。

该礁盘耸立于深海之中,四周坡度大,礁盘在距沙洲900米内,水深7.5米,外缘水深17-32米。

安波沙洲近圆形,无沙堤包围,只有草本植物覆盖,有鸟粪层,洲缺淡水。

早在1867年以前我国渔民就发现该沙洲,并常住洲上从事生产活动,用石子、珊瑚礁、木板、竹子和旧船料等搭屋。

洲形似锅盖,故我国渔民向称锅盖峙。

1935年公布名称为安波那暗礁。

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安波沙洲。

它是南沙中部最南端露出海面的沙洲,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1974年被南越侵占,1975年河内军队接替,1995年越南在这里建了一座灯塔。

目前已在沙洲上建成院落式礁堡一处。

驻军规模在30人以上,是越南在南沙中南部的重要聚点。

在灯塔前方又长出一片沙滩,在这新沙滩边缘又建的一层沙堤,越南在这个新长出沙滩突出部开始建码头,目前小型登陆艇登陆还需要出动30人左右把船拉上岸。

在灯塔旁边有一座3层碉楼,建筑主色调也由原来的白色变成了黄色,沙洲上也出现各种树木。

安渡滩(Ardasier Reefs) 位于北纬7度37分,东经113度56分, 榆亚暗沙西南,是一个大环礁,中间浅湖水深43-65米,四周礁盘水深在3.5-18米之间。

整个礁盘由东北向西南伸展达70公里,宽20公里,面积为2,287平方公里,和郑和群礁的面积相当,但岛礁不多,
西北侧有礁称为“破浪礁”。

西南端有光星仔礁(Ardasier Reef)。

在安渡滩西北海面有息波礁,东南海面有普宁暗沙(水深16.4米),保卫暗沙(Viper Shoal),碎浪暗沙。

石盘仔(Maralie Reef) 在毕生礁北部,为一圆形火山礁,珊瑚在其西南部生长,水浅处只有0.9米。

六门礁(Alison Reef) 位于北纬8度49分,东经114度00分,在毕生礁东南约12海里。

为一椭圆形环礁,东西延伸约20公里。

中不宽约7.4公里。

礁湖内有暗礁。

因环礁西南部有六个大小不等的礁门,故我国渔民向称此礁为六门沙或六门。

其中西端一礁门水深9米,几十吨的船只可以进出。

1983年公布六门礁为标准名称,六门礁是1988年开始被越南侵占,进过几次扩建现在有六座礁堡,现在越南在六门礁修建的礁堡分为A、B、C三处,共建有5到6个礁堡,驻军人数在两个排以上.” 这里属于越南重点加强的区域,为的是阻止我军继续南下,同时有些越南的慰问宣传活动就以该礁为最东端。

毕生礁(Pearson Reef) 位于北纬8度56—59分,东经113度39—44分范围内。

为一长约9公里、宽约2公里的环礁。

低潮出露,环礁南侧有礁门,16吨帆船可进出。

东北部有0.6米高的小沙洲,西南有礁石出水。

1935年公布名称为披尔逊岛。

1947年公布名称为毕生岛。

我国渔民向称石盘。

1983年公布毕生礁为标准名称。

该礁于1978年被越南侵占,现在已经在东北部的小沙洲上建成院落式礁堡一处,另有越南新闻提到毕生礁B,所以可能在该礁的西南有礁石出水的地方建有礁堡,沙洲上驻军在30人以上。

南华礁(Cornwallis South Reef) 位于北纬8度45分,东经114度13分, 位于六门礁东南约6海里。

为一环礁,退潮时露出。

礁湖水深约9米,有零星礁石稳没湖中。

礁门宽约370米,水深约9米,20吨级的船只能够进入。

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康华里礁。

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南华礁。

我国渔民向称恶落门。

南华礁1988年被越南侵占。

目前越南在该礁上可能只建有一座高脚屋,驻军规模估计在一个班10多人。

北康暗沙中国南沙群岛之一,北纬5度25分,它是有一暗沙群组成,它们大部分是在200米以内的浅海上,主要暗沙,暗礁为:盟谊暗沙即友谊暗沙,本暗沙浅水处为8米。

南屏礁本礁退潮时露出。

南安礁水深一般为4-11米,最浅为2.7米。

东侧急深。

海康暗沙本滩最浅处为5.1米。

附近礁盘有义净礁,法显礁(9.1米),北安礁(3.6米),康西暗沙(7.3米)。

现状是马来西亚在这里建有油气田,并宣称有其主权.但南沙所有岛屿均是中国的,这一事实无法改变这些岛屿滩涂正等待中国人收复。

无乜礁(Pigeon Reef) 位于北纬8度52分,东经114度39分,位于榆亚暗沙之北,东南距司令礁约40海里。

低潮露出,为一环礁。

高潮时也有礁石出水。

环礁完整,无礁门。

礁环外侧有火山物质,说明该礁可能是在死火山基础上发育而来。

环礁呈三角形。

我国渔民向称无乜线,无乜(海南俗语)意思为无物产,因我国海南渔民到此捕捞无所获,故名。

1983年公布无乜礁为标准名称。

1988年被越南侵占,也是越南侵占南沙最东面的岛礁。

2000年越南在该礁建起一座21.1米高的灯塔,自称是“民用”,目前越南在该礁分两处建有一座灯塔和一座礁堡。

估计有近两个班的驻军。

司令礁(Commodore Reef)位于北纬8度22分,东经115度13分, 南华礁东南,为一个长形环礁,没有口门发育,船只不能入浅湖,浅湖水深5.5-14.5米,中央有高0.6米的沙洲将浅湖一分为二。

环礁长16公里,东端有礁高出海面0.3米。

礁盘外坡急陡,水深突变为2,000米。

1980年被菲律宾侵占。

司令礁四周的礁,沙洲有:北海面的校尉暗沙(Northeast Shosal),东北面的南乐暗沙,东面的双礁(Glasgow Bank),东南的都护暗沙(North Viper Shoal),东方更远海面的指向礁(Director Shoal)。

榆亚暗沙(Investigator Shoal)位于北纬8度07分,东经114度40分, 为一个大环礁,东西长34公里,宽14公里,北部(二角礁)和东部(线头礁)礁盘退潮时出露,西部高潮时仍有礁头出露(浪口
礁 Investigator Reef)。

中间的浅湖水深5.4-18.2米,最深可达45.7米,口门发育在东南,西南,西北三面,东南门宽300多米,深36.6米,点礁处仍有11米水深。

榆亚环礁东南有金吾暗沙(Southwest Shoal),西北有玉若礁,其为一小环礁。

1999年被马来西亚占领。

簸箕礁(Erica Reef) 位于北纬8度07分,东经114度10分, 榆亚暗沙西侧,它是一个小环礁,椭圆形的礁盘状如簸箕,故名。

礁盘长3公里,宽1.8公里,无门口发育。

涨潮时,东侧有礁头仍露出海面。

南海礁(Mariveles Reef) 位于北纬7度58分,东经113度56分,簸箕礁西南。

为一环礁由西北伸向东南,长11公里,中间浅湖中有沙洲,沙洲高出水面1.5米,把浅湖分为两部分。

沙洲上没有草木,也没有淡水。

礁盘上有礁头出露水面。

1979年被马来西亚侵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