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主义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主义——现代主义转向的预示
林深艺术策划与管理2010050247
国际主义设计源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早在1927年,美国建筑家飞利浦·约翰逊就注意到在德国斯图加特市近郊举办的威森霍夫现代住宅建筑展的这种风格,他认为这种风格会成为一种国际流行的建筑风格,因此称之为国际主义风格,当时他称这种单纯、理性、冷漠、机械式的风格为“国际风格”。
这是现代主义设计被称为国际主义的开端。
i经过德国、荷兰、俄国的一批建筑家、设计师、艺术家的努力探索,现代主义设计在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时期达到顶峰,出现了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舞台设计等等各个方面的现代主义设计发展,无论是意识形态上还是形式上,都呈现趋于成熟的面貌。
但是,以德国为首的欧洲现代注意运动在纳粹德国时期受到全面封杀,大部分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人物都在30年代末年移民美国,因而把德国的这场运动带到美国来。
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大战结束以后的一个不长时期的探索,国际主义设计终于在美国兴盛起来,它作为一种设计风格,不但从建筑设计开始而影响到其它设计范畴,并且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主义设计,一种时代风格影响西方各国。
一.德国包豪斯发起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到美国之后转变为国际主义风格。
这其中有一个非常大的质的改变。
现代主义运动在欧洲发起时,具有非常强烈的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色彩,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运动。
这场运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一种新的风格,而是为了把以往为上层权贵的设计服务方向改变为为社会大多数服务的一种手段。
格罗佩斯在包豪斯时期,非常强烈反对讨论风格,对于他来说,风格或者形式,只是为达到目的后出现的一个必然结果而已。
在现代主义的几个大师之中,只有密斯比较讲究简单明确的设计体现的美感,即便如此,设计的目的性、功能性依然是第一位的。
这种以形式为结果而不是以动机为中心的立场,是现代主义运动的初衷,也是可贵的地方。
当现代主义的奠基人从欧洲来到美国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美国的阶级结构在战后发生了变化,收入殷实的中产阶级是美国社会的核心和占最大比例的构成,这与现代主义运动在德国开始探索时,德国以及欧洲社会简单分成富裕、少数人的资产阶级和赤贫、大多数人的无产阶级两极分化的社会完全不同,现代主义的服务对象要点变成没有了立足的基点,而现代主义少则多的密斯主义却非常受美国的大企业、美国政府欢迎。
战后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国土广阔,资金充沛,国力强大,建筑在战后进入兴盛的高潮。
德国的现代主义立即被广泛采用:格罗佩斯设计的迪索·包豪斯校舍的那种运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设计风格,因为造价成本低廉,形式中性,被广泛地用于政府的各种建设项目上,从小学、中学、大学校舍、政府办公建筑,直到联邦政府的低收人阶级住房都基本基于这种风格;而格罗佩斯和密斯创立的玻璃幕墙大楼结构,则更为企业喜爱,立即成为美国企业的标准建筑风格。
经过10 多年的发展,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结构和玻璃幕墙结构得到非常协调的混合,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标准面貌。
到了这个阶段,形式变成第一性的,因为这种少则多的风格代表企业、大政府、权力、现代化,形式本身已经具有了象征性的力量,为了达到这个形式,功能也可以屈就。
这样一来,虽然现代主义的
面貌在外部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本质已经完全不同了:它从一种为大众服务的、民主主义的、理想主义的对社会问题解决的探索方式,变成了代表资本主义金钱与权力、代表企业美国的风格,也就是说,经过战前到战后20年的发展,现代主义一国际主义设计基本本末倒置,把原来作为自然结果的形式变成了设计追求的目的,而原来的目的——社会性、大众性则逐步被抛弃。
国际主义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所以无论是战前的现代主义设计还是战后的国际主义设计都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强调功能、高度理性化、系统化和理性化的特点。
在设计形式上,国际主义设计受到密斯·凡·德洛的“少则多”主张的深刻影响,在50年代下半期发展为形式上的减少主义化特征,逐步从强调功能第一发展到以少则多的减少主义特征为宗旨,为达到减少主义的形式,漠视功能要求,因而开始背叛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仅仅在形式上维持和夸大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
从意识形态来说,国际主义设计在战前的欧洲是一种知识分子的社会工程努力,动机是为社会大众提供他们能够买得起的设计,彻底改变设计以往为权贵的立场,使人民大众能够享有良好的设计,包括住宅、产品、平面设计等等,虽然这时的探索充满了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思想色彩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幻想。
但是,当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被迫迁移到美国,这种原本具有民主的设计就变成一种单纯的商业风格,成为企业美国的代表,其意识形态的初衷基本被改变了。
原来是一种因为民主主义动机、社会主义动机而不得己形成的简单、功能化、理性化形式,变成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少则多原来只是为达到低造价目的的一种手段,战后则成为形式追求的中心。
目的性被取消了,为达到目的而不得已采取的手段变成了目的,这是国际主义设计的核心内容。
1958 年,密斯·凡德洛与飞利浦·约翰逊合作,在纽约设计了西格莱姆大厦,与此同时,意大利设计家吉奥·庞蒂在米兰设计了佩莱利大厦,这两栋建筑成为建筑上的国际主义里程碑,奠定了国际主义建筑风格的形式基础。
密斯是这个风格的集大成者,他本人的微弱的意识形态倾向,以及重视形式主义细节的特征,造成了他对干建筑设计的减少主义形式原则。
西格莱姆大厦是世界上第一座玻璃盒子的高层建筑,完全没有任何装饰,为了达到减少主义的最高形式要求,建筑表面体现出格子式的工整网状形式,密斯甚至为这座大厦设计了特殊的遮阳窗帘,他设计的所有卷帘式窗帘只有三种开合方式:完全打开、完全关闭、一半开合,因此,可以达到工整的外表形式要求。
室内不安排任何装饰,黑白两色的色彩计划、单调的几何形态,体现出他追求减少主义的动机,ii而功能则往往屈从于形式目的。
如此就印证了,现代主义开始以来的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基本立场,终于因此为形式主义目的所推翻,让位给形式第一功能第二的原则。
玻璃幕墙大厦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象征。
美国作家汤姆·沃尔夫愤怒地在他的著名作品《从包豪斯到我们的房子》中说:密斯·凡德洛的“少则多”的减少主义原则改变了世界大都会2 / 3 的天际线。
iii他的这个说法并不夸张,从东京到纽约,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法兰克福,全世界的大城市都变成一样:玻璃幕墙建筑,钢骨家具,减少主义成为了国际主义的核心内容,象病毒一样蔓延西方世界。
二.这样看来,国际主义捧着一副幽灵的模样,面具相似,没有情感,但是在同是现代主义建筑师C·F·A·沃伊奇看来真正的建筑“就像优秀的男人身上看到的那样,简洁,真诚,平静,直接,坦诚也正是一个优秀建筑的优良品质。
”iv所以在整个20世纪中,建筑的发展及其背后的时代精神应该是柔和的,我们应该尝试体味这种审美情趣,但在现代主义早期,因为物质环境的局限性这种人性的温暖没能展开。
赖特说过“这就是现代的机遇——建筑与它的实施、设备和环
境一起作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有机会去构成一件真正的艺术品。
”v所以,在我看来国际主义之所以能成为现代主义的转向的标志,是因为它变得情感更为丰盛,它是在普遍标准化下的一种切合美国本土文化和经济基础的精彩着陆,他有了地域特色,有了民族表情,甚至透露出后现代的个性召唤的预兆。
这就像是一片果树林,对于食不果腹的人来说,一定张口就来,但对于会考就穿着和甜点的人来说,美味新鲜的水果当然重要,但因为水果有着明亮愉快的色彩和馥郁的芳香,他们会考虑将同样的水果放在什么材质的容器中,摆在什么房间里。
勒·柯布西耶写到过“当新的时代观念被我们所接受,当产生于新思想、由前进而非后退的抉择所控制的这个时代的和谐被我们所领悟,当我们转向生活而不是冻结在死亡里的时候,时代的脚步将会义无反顾地迈向清新、欢快与舒畅。
请相信,那一刻就要到来,他的声音在所有国家都可以听得到。
”vi而当一种东西可以在每一个地区生根发芽,它一定具有百变或者足够灵活的交际手段,所以国际风格在大多数,甚至是东方出现时,就表明了,它是充满感情,可以沟通的。
这也就是与早期现代主义不同的地方,国际主义的简洁明了具有选择性,在美国他可以表现为摩天都市,高楼大厦。
在日本他可以进化为一种虚空的禅宗意境,丹下健三就是最好的诠释者。
在北欧,它是一种朴素平实的真切感,比如,挪威的路德会计住宅计划办公总部。
在澳洲甚至出现了小沙里宁的悉尼歌剧院。
三.小结
所以,理性和技术层面上,国际主义强化了现代主义表层的东西,而内在却脱胎换骨,首位互换,背离了现代主义根本目的,即设计从以往为少数权贵的服务方向改变为以为广大人民服务为己任的探索,充满了社会乌托邦主义和社会工程动机,是一种具有高度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的探索。
同时创造一种非个人性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大批量生产的、普及的新设计。
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师来说,重要的不是风格,而是动机,风格只是解决问题后的自然副产品而已。
而在艺术本身来看,国际主义站在了更高的角度,收集到更多的声音,有了更为浓厚的情感,更为丰富的表情,是对贫凹土壤中生长的现代主义的一种和缓对抗。
它预示着后现代的到来,现代主义的沉默转向。
i /view/1211956.htm 2011-9-11
ii《世界建筑艺术史》陈文捷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iii《现代主义》理查德·韦斯顿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iv同上
v同上
vi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