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件:4.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共23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共23张PPT)

有关“马”的用语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机器”“机舱”“机
车”“机电”“机工”等关于“机”的词汇比较多。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
因是( )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农业文明转变到工业文明
C.传统文明的逐渐消失
D.古代文字发展到近代文字
5.1912年上海《民立报》发表谭人凤《粤汉铁路说贴》:世界大势,是由水运而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 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重 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 生
地铁
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 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 城市地铁的历史
磁悬浮列车
2003年投入商业运营的 上海磁悬浮列车是世界 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 磁悬浮列车专线
民航
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 30年代中期已经形成覆 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 有省份实现了飞机的运 营
2.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
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 )
A.电报
B.火车
C.电影
D.电灯
3.下表反映了( )
A.上海商业的发展优于内地 C.西方先进技术的迅速应用
B.社会生活变迁的不平衡 D.近代工业已转移到内地
4.阅读我国古代历史文献可以发现,“马上”“马甲”“马头”“马褂”等
6.据学者研究,中国1936年完成了陇海路西安至宝鸡段;同年7月,粤汉铁路株 韶段接轨,全线通车;广九线也于七七事变爆发后几天内接轨投入使用。1929年 起开始修建的杭州至萍乡的江南第一条东西铁路大干线浙赣铁路,于1937年6月 正式接轨,全线通车。1935年开始修筑苏嘉路,1936年7月正式通车。在山西, 1932年至1937年,修筑了长达860公里的同蒲路。这一时期铁路里程的增加( )

2020版高中历史人民必修2课件:4.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2020版高中历史人民必修2课件:4.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1.代步工具: (1)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数量众多。 (2)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出现在 城市的大街小巷,_2_0_世__纪__5_0_年__渐成为城乡居民的重要 交通工具。 (4)汽车: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汽车成为新的代步工具。
(2)现代。 ①摩托车和汽车:改革开放后,摩托车、出租汽车、家 庭汽车成为人们新的代步工具。 ②铁路:2006年,_青__藏__铁__路__全线贯通,是我国铁路建设史 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③火车:1969年_北__京__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 市地铁的历史。
④磁悬浮列车:2003年上海磁悬浮列车运营。 ⑤飞机: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飞机运营。
主题二 近代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 【素养探究】 1.通信手段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史料 由清政府投资,于1907年2月建立的上海电话局, 是上海第一个由中国政府主办的电话局。它的开设,打 破了自1882年2月上海出现外商电话公司以后,上海电 话通信事业基本由外商垄断的局面。
思考: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通信手段 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历史解释) 【点拨】根据“由清政府投资”结合所学从外部因素、 经济、政治、历史人物等角度概括原因。影响根据画 线信息“打破了”“外商垄断的局面”分析。
【史论阐释】 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1)外因。 ①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中 国。
②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控制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 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2)内因。 ①为了适应世界工业化潮流,各个时期的政府均采取措 施发展交通运输业。 ②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和群众反帝爱国斗 争,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共18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共18张PPT)



退
推进新课
交通工具的更新
( 1)特点:①传统的代步工具被人力车、白行车、 原因:①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了 三轮车等人力作为牵引的交通工具取代,机械动力牵引 中国社会的发展;②列强为扩大人在华的经济利益,加 (2)多层次、范围广,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平衡。 的交通工具也日趋重要,铁路、水运、航空都获得一定 强对中国的控制,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 程度发展;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 中国交通;③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城乡差别
机械牵引的 电车、汽车
交通工具
1906年,天津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1924年上海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1865年中国建成白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9世纪末20世纪 初,中国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69年北京地铁运
先进的交通 工具
火车、轮船与
飞机
营,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磁悬浮列车在上海运
自 主 学 习
(1)出于国防考虑要求架设电报线。


退
推进新课
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电报 自 主 学 习 时间 1877年 成就 丁日昌——有线电报开端
1906年
1932年
无线电报创设
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退
推进新课
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电话
自 主 学 习
时间
成就
1882年
民国成立后 20世纪80年代后 2003年
人民版
专题四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退
课堂导入
发生于18、19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 时代,随着中国国门被两方列强强行打开,两次工业革 课 堂 命的成果也随之而来。中国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世界科技 导 快速发展的大潮中,中国传统的交通与通讯工具被新式 入 交通、通信工具所取代。它们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 方式以及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人民历史必修2专题四 第二节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共48张PPT)

人民历史必修2专题四  第二节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共48张PPT)

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 1881年通车。
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
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
1881年中国人修筑的第 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
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
标志着中国铁路事业的诞生 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 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
(一)、铁路和公路
1、铁路交通:
(1)近代:
交通工具的进步
蒸汽机车
火车机车演变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高速列车
磁悬浮列车
1886年1月29日,两位德国人卡尔·木茨和戈特利 布·戴姆乐获得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专利权,标志着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随后这一天就被人们称为汽 车诞生日。
电车
上海最早引进 的公共交通工 具是有轨电车。 时间是1908年。
2、公路和汽车制造 (1)、在20世纪初出现在上海, 是权贵和富绅的代步工具。
(1)近代: 揭开序幕
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李鸿章创办上海轮 船招商局;这是中国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 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中国造船的历史虽然悠久,但16世纪以后,航海和 造船的技术已渐渐落后于西方。清朝雍正年间(1723 一1735)蓝鼎和《鹿洲初集》云:"番人造船比中国更 固。" 鸦片战争后一段时间,列强垄断了中国水上航运 业。
(2)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1877年)
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 (3)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
无线电报是官商通用
2、电话在中国
时间
成就
电话的发明者贝尔
1875
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 通第一部电话。
19世纪80年代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高中历史 4.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4.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
邮政 和_____ ④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_____ 电信
合一新时代。
(2)电信事业。 台湾 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 ①1877年,丁日昌在_____ 的开端。 无线电报 创设并得到发展。1932年底,开设国际无线 ②1906年,_________ 电报业务。 (3)电话事业。 1882 年,电话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 ①_____ 电话营业所继续增加。
2.代步工具(新式): 近代城镇 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数量众多。 (1)人力车:是_________ 城市 中比较普 (2)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在_____
遍,20世纪50年代以后,自行车逐渐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以至有 自行车王国 “___________”之称。 城乡 居民的重要交 (3)摩托车:改革开放以来,摩托车逐渐成为_____
貌和挽救民族危亡而努力推动 ;③铁路自身的优点 : 速度快、 费用低、运输量大;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 , 一 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 探究分析:
(1)除铁路外,近代还有哪些先进的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
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 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 探究分析: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封建等级制度及落后观念阻碍了先进交通工具的推广 ,阻
碍了社会的进步。
(2)为什么中国近代铁路运输业在顽固势力的阻挠下仍有发展 ?
提示 :①西方工业文明推动 ;②先进中国人为改变中国落后面
提示:汽车、轮船、飞机、电车等。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了近
代化的进程。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25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25张PPT)
• 2.从发展水平上看:受到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排挤, 加上政治腐败,近代交通发展缓慢。
• 3.从地域上看:近代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通商口 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发展缓慢。
• 4.从作用上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发展的原因:
• 1、列强的入侵
外因
• 2、中国政府政策的支持 • 3、先进中国人的积极努力
蒸汽机车
火车机车演变
内燃机车
高速列车
电力机车
磁悬浮列车
(二)公路运输: (1)近代:
①1906年修建镇南关至龙州的公路——中国第一条公路 ②20世纪初,汽车在上海出现
(2)民国时期,修建公路发展缓慢 (3)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快速发展
①建汽车制造厂;架设公路大桥;建覆盖全国公路网 ②高速公路总里程一位居世界第二 (京津塘高速公路——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
内因
• 4、中国经济发展的缓慢和落后
二、通讯工具的进步
1、电报在中国
(1)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电报机房
(2)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1877年) (3)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
2、电话在中国
电话的发明者贝尔
时间 1875 19世纪80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对人 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积极:促进文化和信息的交流; 开阔人们的视野; 加快生活节奏、提高生活质量; 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消极:交通的拥挤;环境的污染; 出现能源危机;身心健康等。
对策: 1.地面、地下、空中路轨设计,实现地面交通压力最小化 2.发展城市环线,实现市区的客流量的最小化 3.实行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实现车辆行驶障碍最小化 4.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车流数量最小化 5、教育市民文明出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第二节《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学课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第二节《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学课件
39
2.《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 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
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
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
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
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B)
• A. 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 B. 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
• C. 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
(B)
A.电话
B. 电报
C. 火车
D. 轮船
43
现代通信工具
电话








手机
36
网 络 聊 天
37
近代以来,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的
趋势是什么?产生什么影响?
答:(1)趋势:交通工具由人力、 畜力牵引到机械动力牵引;通信工具 从有线方式到无线方式。
(2)影响:(课本70页最后一段,概括
为四个要点):加强沟通,促进交流;
加速城市化进程;改变生活方式和思想
10
近现代交通工具博物馆
11
人力车
12
自行车
三轮车
13
轮船
1865年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
14
铁路(火车)
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 ——吴淞铁路(1876)
中国人自建第一条铁路
——唐胥铁路(1881)
15
马拉火车
16
电车(1906 年,天津)
17
汽车(20C初)
公共汽车(1924年上海)
马车
轿子
5
中国古代交通工具: 马车、轿子、帆船等。
古代交通工具的缺陷:速度慢;运 载量小(效率低);受自然条件限 制大;动力主要靠人力、畜力等自 然力;乘坐不舒适。

人民历史必修2专题四第二节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共24张PPT)

人民历史必修2专题四第二节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共24张PPT)
……
三 交通和通信工具进步的影响
材料一 :
2018年5月1日重庆交通
三 交通和通信工具进步的影响
材料二:中国的机动车现在是每年增加近3000万辆, 占全世界年增长量的30%左右,而且持续在增长,现 在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3.1亿辆了,其中汽车是2.17 亿辆,增长速度和排放量确实比较大,氮氧化物和 VOCs的排放是比较大的。......机动车排放已成为许多 大中城市的首要空气污染来源。
——《中国,一次经济调查1923年》美国银行分会
三 交通和通信工具进步的影响
▪ 材料二:哈尔滨原为松花江右岸的渔村,光绪二十四 年(1898年)后因沙俄开筑铁路一跃而起,发展成
为东北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青岛昔日也是胶州湾 东岸的一个荒僻渔村,1904年胶济铁路的修筑直接 缔造了它的繁荣,至1910年,青岛人口已达16.5万 人,进出口贸易激增,成为华北地区第二港。
高:现在去武汉要好长时间?
妈:现在快的很,做你哥哥车,1个小时不到就到了。
1978年后农村交通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过去:步行、轮船 注释:①现高老在师:的自姑婆行在车湖、北武小汉轿车
2 、妈妈口述史二
高:以前不能到武汉的时候,怎么和姑婆他们联系? 妈:主要靠你屋的爸爸与他们写信联系。 高:我们屋滴什么时候有电话呢? 妈:九几年装的第一部座机 高:现在我们人在黔江,通过手机都可以随时跟爸爸视屏,方
——《环境保护部2018年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
三 交通和通信工具进步的影响
材料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2017年) 12月19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虽然近年来我国 道路交通事故降幅明显,但依然高发。目前,我国道 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仍高居世界第二位,遏制道路 交通事故高发、降低交通事故伤害仍然任重道远。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件: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共21张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件: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共21张PPT)

探究点
当堂检测
(2)特点: ①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 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③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影响: ①积极: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改 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 的生活,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②消极: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不可避免地带 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
第一,为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
力、畜力、水力和风力。第二,为交通组织之商业化,凡各种新交
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
——《中国交通史》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交通工具的发展与使用有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导致交通工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点
当堂检测
3. 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64—1895年中国( )
A.国库白银储备 C.铁路里程数
B.领水外轮吨位 D.茶叶出口额
探究点
当堂检测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的巨额战争赔款加剧了清政府 的财政困难,因此国库白银储备日益减少,排除A项;中国最早的铁 路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所以排除C项;19世纪末列强的经济侵略以 资本输出为主,茶叶出口额变化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由于鸦片战 争后列强逐渐垄断了中国的水运,致使领水外轮吨位逐年增长。 答案:B
虽在1882年已传入中国,但20世纪初清政府才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
话局,且发展缓慢,覆盖面窄。因此选D项。
答案:D
探究点
当堂检测
6.(图文探究)阅读下列图片: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课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课件
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一书中所描写的这种车是:
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
要的交通工具,民国初年, 仅北京、天津、上海三市便 各有数万辆之多。
——课本P68
人力车(黄包车或东洋车)
近现代交通:
• 创作于20世纪初的一首《竹枝词》这样写道:“臀高肩耸目无 斜,大似鞠躬敬有加。噶叭一声人急避,后边来了 。”
19C中期 20C初期
2.交通工具的更新:
(1)古代传统交通工具:轿子 、马车、帆船等。
(2)近代以来的新式交通工具:
• ①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 ②自行车:19C中后期 传入中国,20C50年代 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
制造厂,自行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以至于有 “自行车王国” 之称。 • ③轮船:在 洋务运动 推动下,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 艘轮船;创办于1872年的 轮船招商局 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传入中国
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 街小巷
20C50年 代以后
自行车逐渐成为人 们日常生活中的主 要代步工具。
早期木质自行车
近现代交通:
我国现在保存最早的汽车(被誉为 “中国第一车”)——这是德国奔 驰生产厂家的第二代产品, 1902年 正逢慈禧太后六十岁生日,刚刚接 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花 一万两白银从香港购买赠给慈禧的 厚礼。该车现存放在颐和园的慈禧 太后的寝宫。
——摘编自《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3: “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 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 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 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
——摘编自《2018.4浙江学业考试试卷》

2020版高中历史人民必修二课件: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2020版高中历史人民必修二课件: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面对强大的守旧势力,清政府的当权者撤销了原议,决 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思考:分析修建唐胥铁路的原因及阻碍近代铁路建设的 因素。 提示:原因: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军事工业面临能源 运输的困难。 因素:传统观念和守旧力量的阻碍;清政府顽固派的迂腐 守旧和政局动荡;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3.交通、通信的主要影响: (1)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和信息的传递,加速了_城__ _市__化__进程。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经济与 社会的发展。
【微点拨】 1.近代交通的起步:中国近代水运交通起步于洋务运动 时期,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上海轮船招商局 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3)城市交通。 ①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_天__津__建成。 ②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③1969年,_北__京__地__铁__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 铁的历史。 ④2003年,_上__海__磁悬浮列车专线投入商业运营,是世界 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
(2)消极影响:①便利了外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 侵略和对中国资源的掠夺。②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 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深化点拨】近代与现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最大不 同点就是铁路主权问题。近代铁路主权被列强把持,以 便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现代中国的铁路主权掌握在 人民政府手中,便于发展地区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探究总结】 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更新的因素及影响
1.因素: (1)促进因素:工业文明的冲击;政府政策的推动; 先进中国人的努力。 (2)阻碍因素;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经济发展程度 低、科技水平不高;思想观念陈旧。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经典教学课件(43张)(共43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经典教学课件(43张)(共43张PPT)

1872年,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是 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 断局面。
(4) 飞机
冯如和他设计的飞机
1909年9月,即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问 世之后不到6年的时间,冯如终于完成了 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 机,从而挤身于早期世界航空之林。
中国各大航空公司
ARJ21---我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 新支线飞机
1866年 1896年 辛亥革命后
1949年11月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正式办理
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 邮路进一步扩展 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 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3、电信事业发展 ——电报、电话
时间段
成就
电 1877年 报
1906年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 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1932年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 线电报业务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 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 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 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 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 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 挑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 大创新精神。
(2) 汽车
1902年,袁世凯从
香港辗转买下一辆
德国产的白色敞篷
汽车,这也是当时
发展原因
电信事业发展
影响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能力训练
1、20世纪初中国皇帝不能做到的是( )
A 骑自行车
B 乘有轨电车
C 坐火车旅游 D 给美国总统发无线电报
2、电车与公共汽车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 工具是在 ( )
A 民国成立后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20年代 D 1949年以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精品课件(49张)(共49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精品课件(49张)(共49张PPT)

D.摩托车
3.1906年,在海外求学的小钟收到一封家书,
得知家乡创办了国内最早的城市有轨电车交通系
统的消息。小钟的家乡在( )B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广州
4.影响近现代交通工具在中国广泛应用的最
主要因素是( B )
A.气候因素
B.区域因素
C.环境因素
D.技术因素
5.新式交通工具进入近代中国后,许多中国 人对它们的了解经历了一个由陌生到逐步熟悉的过 程。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 第一条铁路干线。1909年展现在世人面 前的京张铁路中的“人”字形轨道、1091 米的八达岭隧道令中国人扬眉吐气。
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
• 时间上: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世界 其他国家
• 受到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排挤(封建迷 信的思想观念以及列强抢夺铁路权)
• 地域不平衡(主要在东南沿海通商口岸以 及大城市,西北西南缓慢发展)
现代交通工具
1956年7月14日8时,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 “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现代交通工具 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现代交通工具
火车第六次大提速——“和谐号”前拍照留念。
现代先进的交通工具
——电车、汽车、火车、轮船 、飞机
发展速度快;多层次;快速发展 的同时不平衡

为什么近代交通和通

信事业能够取得发

展呢?
1、外来技术的传入; 2、社会的需求(如经济发展、人民的 需求); 3、科学技术的进步; 4、人民思想观念的更新; 5、爱国人士的聪明才智的推动。
想一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交通、通信事业迅 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张)(共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张)(共张PPT)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22021/8/22021/8/22021/8/28/2/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2日星期 一2021/8/22021/8/22021/8/2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22021/8/22021/8/28/2/2021
结 束 语:
大国之路在我们的脚下 继续延伸……
工业文明的冲击
(农业文明PK工业文明)
传统社会转型的艰难
知识结构图
一、近代交通和通信进步的历程 二、当代交通和通信进步的表现
近代交通和通信进步的影响
铁路轮船
社会伦理:冲击了礼教、等级观念 民众生活:节奏加快 、流动性加强 推动近代化:冲击了传统经济;
1船8,66以年取时迅人速记推。载动”;“工各省商商业贩贸发易,展亦皆乘坐轮
邮路匆匆
邮路送来了世界
侨批,俗称“番批”、“银 信”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
加强与世界的联系 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 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 的特殊邮传载体。广泛分布 在福建、广东潮汕地区暨海 南等地,闽南华侨与家乡的书 信往来便是“侨批”。
汽笛声声
汽笛惊醒了何人?
开启中国近代化 “我已经注意到一条中国轮船航线的设立,它将具
有政治上和商业上的重要意义。”
——1873年1月轮船招商局伊敦轮号首航时
冲击了传统经济 (关于设立轮船航线)扬子江上的船工们也持反
对态度,因为他们都不愿看到蒸汽火轮抢走他们 的生意。
——1877年10月7日《纽约时报》记者
筹建铁路和铺设电报设施的事情正闹得沸沸 扬扬。……这是可以理解的,铁路的兴建, 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 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合作 1 2 3 4 5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2.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和通信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①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②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③加快了生活的节奏 ④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中国交通工具和通信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有很多方面,信息交 流、眼界开阔、生活节奏加快、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都是其影响。故 选 A 项。 答案:A
课堂合作 1 2 3 4 5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5.下列关于我国近现代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是以社会进步为前提的 B.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加强了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发 展 C.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和国际接轨 D.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 答案:C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课前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 通信工具的进步,认识其 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的影 响。
学习要点 1.掌握新式交通工具更 新和通信工具进步的表 现。 2.全面分析新式交通和 通信工具的变迁给社会 生活所带来的积极影 响。
探究问题 探究近代中国新式交通 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与两 次工业革命之间的关 系。
课前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1.新式交通工具 (1)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2)自行车、摩托车、家庭汽车先后成为国人的代步工具。 2.交通运输业 (1)轮船:1865 年,中国建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2)火车: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收回铁路利权运动的开展,中国的铁 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3)电车:1906 年,天津建成了国内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4)飞机:民航事业起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已形成 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的 运营。
课前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预习交流
中国近代铁路交通发展演变的特点有哪些? 提示:(1)从时间上看,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 (2)从发展水平上看,受到封建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排挤,加上政府政 治腐败,发展缓慢。 (3)从地域上看,近代铁路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西北、 西南地区 发展缓慢。
课堂合作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中国近代交通的特点、成因及影响。 (1)特点:①动力:人力、自然力→机械力;②技术:引进→自研自制;③地区 发展差别:城市显著,乡村缓慢,地区发展不平衡;④对象:平民化、普及 化;⑤进程:先慢后快;⑥种类:海陆空。 (2)成因: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 的发展。 ②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 中国人民的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③ 中国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3)影响: ①积极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 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②消极方面: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 经济侵略,便利了它们对中国的经 济掠夺。
课前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政通信的发展 (1)1866 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 年改为正式办理,并成立了大清邮政 局。 (2)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 2.电信事业的发展 (1)电报:1877 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 线电报的开端。1932 年,中国又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2)电话:1882 年,电话传入中国。1949 年 11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通信技术 和通信网络发展迅速,中国的电话用户迅速增加。 3.影响:促进了人员、 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 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课堂合作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中国近现代交通工具的巨大进步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人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 四种交通工具。
课堂合作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材料二 朱开山的儿子朱传杰成长为一个青年商人,最初经营一家货 栈,后逢张作霖父子实行“整军精武,励精图治”的政策,开矿山、 修铁路蔚 然成风。受此影响,他瞒着父亲抵押了朱家经营的“山东菜馆”,又联合当 地山东和热河商家共同集资兴办了“山河煤矿”,成为煤矿的总经理…… 日本财团森田物产对“山河煤矿”垂涎已久,对朱家威逼利诱、巧取豪夺, 最后夺取了山河煤矿的控股权。“九一八”事变爆发,哈尔滨沦陷在即, 国难当头,朱传杰被迫忍痛炸掉煤矿,刚刚开业的煤矿昙花一现。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木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 船、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方工业 文明的冲击和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 提倡与推动。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不利因素:民族资本实力薄弱;外国资本的渗透掠夺;日本帝国主义 的侵略。 有利因素:政府重视支持;民营企业家的个人努力。
课堂合作 1 2 3 4 5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3.中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开始起步于( ) A.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 B.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 C.外国在华的航运业 D.中国的民族工业 答案:A
课堂合作 1 2 3 4 5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4.在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中,有许多新兴通信和传播工具影 响中国人的生活长达百年以上,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下列通信和传播 工具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电话 B.电报 C.电视 D.互联网 解析:根据材料“影响中国人的生活长达百年以上”可以排除电视和互联 网,由“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判断应是电话,故选 A 项。 答案:A
课堂合作 1 2 3 4 5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19 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绅士、 淑女与衣衫褴 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 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 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解析:火车的出现冲击了原有的封建等级制度,使封建贵族特权出现动 摇,社会关系出现了变化。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