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编物理教案模板高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2)能够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3)学会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进行简单的物理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意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2. 难点: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简单的物理计算。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绳、砝码等;
3. 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人走路、抛物运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提问:什么是作用力?什么是反作用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新课讲授
1. 通过实验探究,展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1)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桌面上,一端挂上钩码,另一端连接另一根细绳;
(2)将细绳的另一端连接钩码,用力拉绳子,观察钩码的运动情况;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2.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分析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进行简单的物理计算。
三、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2. 强调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
1.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运用牛顿第三定律的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2. 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进行简单的物理计算,如求物体受到的合力、求物体运动的速度等。
教学反思:
1.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