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

合集下载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中变压器的设计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中变压器的设计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中变压器的设计变压器作为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中的关键部件,在一定时间内具有不变的变换特性,因此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变压器的设计方案的选择对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工作稳定性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变压器的设计步骤和要求都需要非常精细地考虑。

一、变压器设计步骤1、选择基本参数:在变压器设计中,首先要根据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功率、输入电压、输出电压、铁芯材料、匝数及其他参数等,确定变压器的基本参数。

2、磁材和匝组设计:根据变压器的基本参数,确定变压器的磁芯材料,以及计算求出的空心铁芯的尺寸,以此作为变压器的磁材和匝组设计的参考。

3、选择变压器结构形式:根据变压器的功率大小,以及其应用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工作最稳定的变压器结构形式。

4、绕组设计:针对上述选择的变压器结构形式,根据变压器的基本参数,选择合适的绕组几何参数,并根据电流要求以及其他条件,采用不同的工艺技术完成绕组的设计。

5、振荡线圈设计:由于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较复杂,为了实现对电压幅值、相位和线性度的控制,可能要设计振荡线圈。

因此,在实际的设计中,需要根据电路的实际要求,进行振荡线圈的合理设计。

1、电气特性要求:变压器的电气特性包括变换率、耐压要求、绝缘耐压要求、额定功率、工频噪声。

变压器应能满足额定电压比、额定电流、绝缘耐压、额定功率等要求,而且应保持满足所需的线性度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耐辐射和抗干扰能力。

2、机械特性要求:机械特性包括尺寸、外形和结构特性。

变压器的结构特性要求包括安装大小、安装方式、绝缘要求、电正性要求等,并要求可以长时间稳定的运行,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满足高强度,无变形。

3、热效应要求:在变压器设计中还应考虑高效率、低损耗要求,其中尤其需要考虑到热效应。

热效应要求变压器的绝缘材料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并且磁芯的结构设计要考虑到磁芯材料的热导性和热抗性;另外,还要考虑到电磁绕组材料的空气隙、绕组物理结构等造成的损耗,以确保变压器的热效应稳定可靠。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中变压器的设计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中变压器的设计

2 反 激 式 变 压 器 的 设计 步 骤
经 逐 渐 取 代 了 传 统 的线 性 电源 , 电 子 、 在 电气 设 备 和 家 电 领 域 等
方 面 得 到 了广 泛 的 使用 。 端 反 激 式 拓 扑结 构 的 变 压 器 , 多 路 单 在 输 出情 况 下 电 路 简单 , 本 较低 且具 有效 率 高 等优 点 , 越 来 越 成 被 多地 应 用 在 中 小 功率 的开 关 电源 中 。
1 反激 式 变 压 器 工作 原 理
设 计 的 变 压 器 要 求 在 交 流 输 入 电 压 为 1 5 2 5 的 开 关 6 V ̄ 6 V 电 源 中能 够 提 供 八 路 电 压输 出 。这 八 路输 出参 数 分 别 为 : 共 2路 地 输 出 ± 4 / .A; 路 独 立 地 1 V 02 1路 独 立 地 1 v 1 v 02 3 5 / .A, 5/ 05 2路 独 立 地  ̄ V 2 . A; 5 / A。设 计 变 压 器 工 作 在 C CM 模 式 下 , 具 体步骤如下 。 () 1 已知 参 数 的 确定 根 据 设 计 要 求 和 电 路 特 点确 定 以下 参 数 :输 入 直 流 电压 范 围 V ~ . , 作 频 率 f 6 k , 望 效 率 1 08 , 组 输 出 . V ~ 工 = 6 Hz 期 1 .5 多 = 电 压值 V , 出 功率 P = 0 , 关 管 导 通 压 降 Vs 0 。 因为 0输  ̄ 5W 开 d =1 V 变 压 器 要 求 有 八 路 输 出 ,所 以 选 择 窗 口长 宽 比 例 较 大 的 E 磁 I 芯 , 便 绕组 绕 制 。 据 功 率 要 求选 取 P 4 方 根 C 0材 质 的 E4 l 0磁 芯 , 磁 芯 窗 口面 积 A =18 。 4 mm0骨 架 窗 口面积 A = mm 它 最 大 , 1O 1 ,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变压器方案设计书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变压器方案设计书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开关电源功率变压器的设计方法作者: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06-9-27 QQ群交流:查看群号|医药黄页|资料下载无忧新闻摘要:1开关电源功率变压器的特性功率变压器是开关电源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它和普通电源变压器一样也是通过磁耦合来传输能量的。

不过在这种功率变压器中实现磁耦合的磁路不是普通变压器中的硅钢片,而是在高频情况下工作的磁导率较高的铁氧体磁心或铍莫合金等磁性材料,其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大的励磁电感、减小磁路中的功率损耗,使1开关电源功率变压器的特性功率变压器开关电源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它和普通电源变压器一样也是通过磁耦合来传输能量的。

不过在种功率变压器中实现磁耦合的磁路不是普通变压器中的硅钢片,而是在高频情况下工作的磁导率较高的铁氧体磁心或铍莫合金等磁性材料,其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大的励磁电感、减小磁路中的功率损耗,使之能以最小的损耗和相位失真传输具有宽频带的脉冲能量。

图1(a)为加在脉冲变压器输入端的矩形脉冲波,图1(b)为输出端得到的输出波形,可以看出脉冲变压器带来的波形失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图1脉冲变压器输入、输出波形(a)输入波形(b)输出波形(1)上升沿和下降沿变得倾斜,即存在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2)上升过程的末了时刻,有上冲,甚至出现振荡现象;(3)下降过程的末了时刻,有下冲,也可能出现振荡波形;(4)平顶部分是逐渐降落的。

这些失真反映了实际脉冲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的差别,考虑到各种因素对波形的影响,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脉冲变压器等效电路。

图中:Rsi——信号源Ui的内阻Rp——一次绕组的电阻Rm——磁心损耗(对铁氧体磁心,可以忽略)T——理想变压器Rso——二次绕组的电阻RL——负载电阻C1、C2——一次和二次绕组的等效分布电容Lin、Lis——一次和二次绕组的漏感Lm1——一次绕组电感,也叫励磁电感n——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n=N1/N2图2脉冲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将图2所示电路的二次回路折合到一次,做近似处理,合并某些数,可得图3所示电路,漏感Li包括Lin和Lis,总分布电容C包括C1和C2;总电阻RS包括Rsi、RP和Rso;Lm1是励磁电感,和前述的Lm1相同;RL′是RL等效到一次侧的阻值,RL′=RL/n2,折合后的输出电压U′o=Uo/n。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

· 59 ·研制开发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顾伟康(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湖州供电公司,浙江文章针对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中存在公式繁多,参数计算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统一了变压器工作在电流连续模式和断续模式下的计算公式,有效解决了原边电感值、线圈匝数、线径、磁芯大小等参数的设计,降低了设计难度,提高了设计效率,并给出了设计实例。

开关电源;反激式变压器;参数Design of Single-Ended Flyback Transformers in Switching Power SupplyGU WeikangHuzhou Power Supply Company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simple and practical design method for there are many issues such as various parameter calculation difficulty i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transformer. This method unified the formulas of current continuous mode and current discontinuous mode ,effectively solved the original side inductance value core size and so on ,reduced the design difficulty 图1 单端反激式变压器原理图2 单端反激式变压器的设计单端反激式变压器设计流程图如图2所示。

根据下面步骤设计合适的变压器。

2.1 确定系统要求V acmax ,V acmin ,U max ,U min ,V o ,P o ,η等参数值的确定。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首先是参数的确定。

设计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时,需要确定其输入和输出电压、输出功率、工作频率等参数。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性能要求,确定合理的参数是设计的第一步。

接下来是线圈绕制。

根据确定的参数,计算出合适的线圈匝数和绕线方法。

线圈绕制时,需要注意绕线的密度均匀性和固定性,以避免绕线过松或过紧,影响线圈的性能和寿命。

然后是磁芯选择和计算。

磁芯的选择与设计密切相关,它直接影响到电源变压器的效率、功率损耗和体积等。

根据输入输出电压和功率的关系,可以选择适当的磁芯材料和规格。

同时,需要根据工作频率和磁芯的特性计算线圈的匝数和绕制方法。

绝缘和耐压设计也是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的重要环节。

电源变压器在工作时会有高电压和高频的信号通过,因此需要进行良好的绝缘和耐压设计。

合理的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可以保证电源变压器的安全可靠性。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电源变压器的散热和冷却。

电源变压器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需要通过散热和冷却措施来保持合适的温度。

合适的散热风扇和散热片等可以有效地降低电源变压器的温度,提高其效率和寿命。

最后,还需要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

电源变压器在工作时会产生一些电磁干扰信号,需要采取适当的电磁屏蔽和滤波措施,以防止其对周围电子设备和系统产生干扰。

综上所述,设计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设计。

只有在合理选择参数、绕制线圈、选择磁芯、考虑绝缘和耐压、散热和冷却、以及电磁兼容性等问题时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才能设计出高效、稳定、可靠的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中功率变压器的主要设计参数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中功率变压器的主要设计参数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中功率变压器的主要设计参数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的变压器实质上是一个耦合电感,它要承担着储能、变压、传递能量等工作。

下面对工作于连续模式和断续模式的单端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设计进行了总结。

 ①传输功率:将一个电源的能量瞬时地传输到负载。

 ②电压变换:通过改变初级与次级匝比,获得所需要的输出电压;可获得不同的多路输出电压;
 ③绝缘隔离:为了安全,要求离线供电或高压和低压不能共地,变压器方便地提供安全隔离。

 CCM模式:(连续模式)在连续模式下,初级开关电流是从一定幅度开始的,然后上升到峰值,再迅速回零;在连续模式下储存高频变压器的能量在每一个开关周期内并未全部释放掉,所以下一个开关周期具有一定的能量。

在采用连续模式可减少初级峰值电流IP和有效值电流IRMS,从而降低MOS 的功耗;但连续模式要求增大初级电感受量LP,导致高频变压器的体积增大。

MOS管的峰值电流相对较小,但存在副边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需要给二极管加吸收电路。

 DCM模式:(不连续模式)在不连续模式下,初级开关电流是零开始上升到峰值,再回零。

在不连续模式下储存高频变压器的能量在每一个开关周期内全部释放掉,在不连续模式下的IP和IRMS值较大,但所需要的LP较小,高频变压器的体积可以相应减小。

适用于较小功率,副边二极管没有反向恢复的问题,但MOS管的峰值电流相对较大;
 连续模式和不连续模式的设定
 设在最大占空比时:初级电流Ip1。

单端自激式反激型开关电源的启动电路_开关电源原理与应用设计_[共4页]

单端自激式反激型开关电源的启动电路_开关电源原理与应用设计_[共4页]

第2章 单端式开关电源实际电路
163║
图2-15 给功率开关变压器铁芯增加气隙的结构图(续)
6.功率开关变压器初级绕组匝数N p 的计算
功率开关变压器铁芯气隙的宽度L g 计算出来以后,
可以利用下式计算功率开关变压器初级绕组匝数N p :
4
max g p p 100.4πB L N I ⨯= (2-41)
将式(2-39)代入上式中,还可以得到功率开关变压器初级绕组匝数N p 的另外一个计算公式为
()4
p p p e max 10L I N A B ⨯= (2-42)
采用式(2-41)和式(2-42)都可以计算出功率开关变压器初级绕组的匝数N p ,结果是相同的。

因此,在设计实际应用电路时可根据已知条件进行灵活运用。

7.功率开关变压器次级绕组匝数N s 的计算
对于单端式反激型开关电源电路来说,一般功率开关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不只一组,有几路输出电压就有几组次级绕组,而每一组次级绕组的匝数N s 可由下式来计算:
()()
p o1d max s1i min max 1N U V D N U D +-= (2-43)
式中i min i 1.420U U =-,单位为V ;V d 为输出快速整流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单位为V ;U o1为第一路直流输出电压,单位为V 。

2.3.4 单端自激式反激型开关电源的启动电路
在开关电源电路的设计和调试中,单端自激式反激型开关电源中的启动电路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这样就导致了设计出来的开关电源电路在实际调试或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不能起振或工作不可靠的问题。

因此,在这里我们将对单端自激式反激型开关电源中的启动电路进行较详细的分析。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变压器的使用在升压和降压电源中很常见,开关电源根据不同的输出要求采用不同的变压器拓扑电路,同样的电源也采用不同的变压器拓扑实现。

在所有拓扑中反激式变压器构成的升压式开关电源具有电路简单、元器件最少的优点,在小功率开关电源中经常采用。

而变压器的设计需要技术人员根据一些经验参数来进行变压器的设计和绕制。

会出现经验设计多于准确的参数设计,而且在高频条件下变压器的设计和制作不同于普通的工频变压器,更加需要实际经验和理论设计两者相互结合。

本文结合实际设计和制作变压器的经验,提出一种工作于断续电流模式(DCM)下的反激式变压器设计方案,并给出相关参数设计方法。

1 反激式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图1(a)为反激式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图,其中,开关管VT1的导通和截止使得原边绕组线圈产生交变电流信号。

当原边绕组导通期间,次级绕组输出电压为上负下正,整流二极管VD1和VD2截止,输出电容Co和Cf放电;当原边绕组截止时次级输出电压为上正下负,整流二极管VD1和VD2导通,输出电容Co和 Cf充电,与正激式电路充放电过程相反。

可以从输入输出电压、电流波形关系图1(b)中得出DCM模式下的工作过程。

其中PWM、UDS、 IDl,IF1、Io1、Uo2分别为开关管VT1栅极脉宽调制信号、漏源极电压、整流二极管VD1和VD2电流、负载输出端Co正极性端电压波形、反馈输出端Cf正极性端电压波形。

查看原图(大图)2 单端反激式变压器设计单端反激式变压器设计流程,首先根据逆变升压模块前后电路的需要,列出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参数、开关频率、额定输出功率等整个系统需要变压器完成的参数要求,包括Uin(min)、Dmax、F、Po(max)分别为输入直流电压最小值10 V、最大占空比、开关频率10kH-z、输出最大功率15W等参数,然后再按照下面步骤设计合适的开关变压器。

2.1 选定工作点最低的交流输入电压,对应于最大的输出功率,由原边电感电流在开关管导通和截止期间电流的峰值相等和电磁感应定理得到:式中,Uor为原边反激电压,单位为V;L为原边电感,单位为H。

单端反激式DC-DC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全过程

单端反激式DC-DC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全过程

单端反激式DC/DC 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全过程,xuguoping 分享与世纪电源网的网友 变压器的参数计算:(1) 变压器的设计要求:输出电压:10V ~3KV ,8mA (变压器输出之后三倍压)输入电压:24 1V±工作频率:50KHZ最大占空比:45%变换效率:80%(2) 基本参数计算:输入最小电压:min IN V =-IN V V =24-1-0.5=22.5V输出功率:OUT OUT OUT P U I =30000.00824()W =×=输入功率:OUT IN P P η=2430()0.8W == (3) 选择磁芯:由于输出功率为24W ,需要留有一定的余量,选择磁芯的型号为:EI-28。

其具体参数如下:材料:PC40;尺寸:28.0*16.75*10.6(mm);P A :0.6005();:86 4cm e A 2mm W A :69.83; :4300;2mm L A 2/nH N S B :500mT () 390mT (10) 25o C 0o C 使用时为防止出现磁饱和,实取磁通密度m B = 250 mT(4) 粗略估计匝数比以及最大占空比(通过实际计算)min (1)OUT MAX IN MAX V D N V D −= 30000.5522.50.45×=× 162.9=(求出结果后然后取整为Nm )因为匝数比可以根据设计理念修正为M N =165,从而可以产生新的MAX Dmin OUT MAX M IN OUT V D N V V =+ 300022.51653000=×+44.7%=(5) 计算初级平均电流,峰值电流和电流的有效值由于输出功率为24W ,用电流连续模式(CCM )比较适合。

这里取为0.6RP K .min min IN OUT P AVG IN IN P P I V V η== 240.822.5=×1.333A =.1[1]2P AVG P RP MAX I I K D =− 1.333(10.50.6)0.447=−××4.26A=.P RMS P I I ==2.054A =.P RMS I -电流有效值,P I -峰值电流,.P AVG I -平均电流,(RP K R RP PI K I =)电流比例因数,MAX D -最大占空比; 利用Krp 的值可以定量描述开关电源的工作模式,若Krp=1.0,即峰值电流和脉动电流相等,开关电源工作在断续模式;若Krp<1.0,峰值电流大于脉动电流,开关电源工作在连续模式。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计算及相关波形分析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计算及相关波形分析
如果是小功率的,比如输出只有1A,就断续模式, 这样对元器件的要求比较低,比如副边二极管没 有反向恢复的问题,可以选用耐压比较低的肖特 基,但MOS管的峰值电流相对较大。 如果是大功率的电流比较大,比如3A,你可以设 计成连续模式,这样输出纹波比断续模式要小, 效率要高些,MOS管的峰值电流相对较小,但存在 副边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当然我这里说的1A、 3A电流也不是太大,具体要看自己的需要。
DCM模式有Po=0.5Lp*Ipk²*F*η.(应用意义)
连续模式的Ipk会有所不同。
以下为连续模式(CCM)下的理论计算公式
Lp= 【Vin(min)*Dmax】/【Ipk*F】 = 【Vin(min)*Ton】/Ipk
其中:Ipk=Ip2-Ip1=Krp*Ip2 Ip1=Ip2*(1-Krp)
DCM与CCM模式的选取
同一个电源只能工作于一种模式。因为能 够使DCM稳定的环路是不可能在电源进入 CCM时保持稳定的。
DCM变压器计算时也会留下充足余量以保 证即使最坏情况也还会有充足余量使电源 不进入CCM模式。
DCM与CCM模式的选取
请问一下,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中 我看到连续模 式和不连续模式 这两个模式怎样选取?
7.次级匝数Ns及IC供电绕组Nf的计算
Ns=Np/N Nf=【Ns*(Vcc+Vd1)】/(Vo+Vd2)
Vd1, Vd2为整流二极管或肖特基的正向导 通压降,一般为0.4-2V之间。
8.初次级线径r的计算
I=3.14*r*r*J
电流以初次级的平均电流为准进行计算。 导线截面(直径)决定于绕组的电流密度。通常 取J为2.5~5A/mm2。导线直径的选择还要考虑趋 肤效应。如必要,还要经过变压器温升校核后进 行必要的调整。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工作原理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工作原理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工作原理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变压器:交流电源首先经过输入变压器,将输入的交流电源转换为所需要的较高或较低的交流电压。

2. 整流电路:经过输入变压器的交流电被整流电路转换为脉冲状的直流电。

3. 滤波电路:经过整流后得到的直流电,经过滤波电路使电压变得更加平滑稳定。

4. 开关电路:滤波后得到的直流电经过开关电路,由开关芯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产生一系列短暂的高频脉冲。

5. 变压器:开关电路产生的高频脉冲信号经过变压器,通过变压器的变比关系将电压转换为所需要的输出电压。

6. 输出滤波:经过变压器转换后得到输出电压,再经过输出滤波电路,进一步平滑和稳定输出电压。

7. 输出电路:最后将输出电压提供给负载进行使用,保证输出电流的稳定性和质量。

以上就是单端反激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通过交流输入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开关电路、变压器、输出滤波、输出电路等组成,完成从输入交流电源到输出直流电压的转换。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高频变压器设计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高频变压器设计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高频变压器设计
设计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高频变压器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功率需求:根据要供电设备的功率需求确定变压器的功率等级。


率等级的选择可以根据所需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来确定。

2.材料选择:变压器的高频特性对材料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般来说,变压器的磁芯可以选择铁氧体材料,而线圈通常采用绝缘导线或
绝缘线圈。

3.匝数计算:根据所需的变比和功率计算变压器的匝数。

变压器的变
比决定了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

4.磁芯设计:根据功率需求和工作频率选择合适的磁芯。

对于高性能
的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常用的磁芯材料是高磁导率的铁氧体。


芯的选择应该考虑到磁芯的饱和磁通密度和磁滞损耗。

5.线圈设计:线圈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功率损耗和电流密度。

线圈的匝
数和截面积应该经过适当的计算,以确保所需的功率传输和高频特性。

6.耦合系数:在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高频变压器设计中,耦合系数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耦合系数的选择影响变压器传递功率的能力和工作
效率。

7.绝缘层设计:绝缘层是为了保护线圈和磁芯,防止绝缘电流的泄漏。

绝缘层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工作频率、工作温度和绝缘强度。

8.浪涌保护:在设计变压器时,还需要考虑到浪涌保护的问题。

使用
合适的浪涌抑制器可以有效地保护变压器免受浪涌电流的破坏。

以上是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高频变压器设计的一些关键方面。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和仿真,以确保设计符合要求并能够实现高效率和高性能的电源变压器。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毕业设计).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毕业设计).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毕业设计).二、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依靠开关管的开关动作来实现交流电到直流电的转换。

其基本原理如下:1、输入电压滤波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在工作之前,必须对输入电压进行滤波,以保证输入电压的平稳、稳定。

2、交流电输入输入电压通过电容滤波后,在交流电路中形成一定的电压波形,交流电通过变压器的原、次绕组的磁耦合作用,将输入电压变换成所需要的电压等级。

本设计选择220V交流电输入,变压器原、次绕组变比为1:26。

3、整流滤波变压器将220V交流电转换成24V直流电,然后通过扁平电容进行电压滤波,使直流电平滑化,得到更加稳定的直流电。

4、开关转换在直流电经过扁平电容滤波后,进入开关电路,在开关电路中,开关管CD4049B作为单向触发器,通过555定时器形成一定的工作周期,改变开关管的通断状态,使得直流电在开关管通断状态变化的控制下,进行输出电流的调整。

5、输出变压器通过输出变压器,将捕获后的直流电变压,以输出需要的电压级别。

三、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电路设计本电路设计基于CD4049B和555定时器,整体电路如下所示。

(注:图中VCC为12V直流电源)1、输入电压滤波电路输入电压滤波电路通过电容电感联合滤波,能够有效抑制交流电中杂波的干扰,提高了直流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设计采用C1、L1、C2的电容电感联合滤波电路。

2、交流电输入电路交流电输入电路采用变压器进行变压,将220V交流电输入变成24V交流电。

3、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主要由二极管D1、扁平电容C3组成,二极管和扁平电容组合起来,实现对变压器的24V直流电进行滤波工作。

四、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实验结果本设计所设计并实验验证的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稳定在12V左右,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并成功实现正常工作。

实验中,对于开关管的选择,采用MOS管比较理想,名称为FDPF33N25B。

五、结论本文基于CD4049B和555定时器,设计了一种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方案,并在实验中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证明该方案具有开发简单、可靠的特点,可以用于一些小功率电子设备的电源供应。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单端反激式输出开关电源设计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单端反激式输出开关电源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单端反激式单路输出开关电源一、 设计任务及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根据所提供的元器件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功率的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

我们设计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输入是180V ,输出是10V 。

要求画出必要的设计电路图,进行必要的电路参数计算,完成电路的焊接任务,并具有1A 的带负载能力以及过流保护功能。

二、 设计原理及思路1、反激变换器工作原理假设变压器和其他元器件均为理想元器件,稳态工作下:(1)当有源开关Q 导通时,变压器原边电流增加,会产生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从而在副边产生下正上负的感应电动势,无源开关VD1因反偏而截止,输出由电容C 向负载提供能量,而原边则从电源吸收电能,储存于磁路中。

(2)当有源开关Q 截止时,由于变压器磁路中的磁通不能突变,所以在原边会感应出上负下正的感应电动势,而在副边会感应出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故VD1正偏而导通,此时磁路中的存储的能量转到副边,并经二极管VD1向负载供电,同时补充滤波电容C 在前一阶段所损失的能量。

输出滤波电容除了在开关Q 导通时给负载提供能量外,还用来限制输出电压上的开关频率纹波分量,使之远小于稳态的直流输出电压。

图 1 反激变换器的原理图反激变换器的工作过程大致可以看做是原边储能和副边放电两个阶段。

原边电流和副边电流在这两个阶段中分别起到励磁电流的作用。

如果在下一次Q 导通之前,副边已将磁路的储能放光,即副边电流变为零,则称变换器运行于断续电流模式(DCM ),反之,则在副边还没有将磁路的储能放光,即在副边电流没有变为零之前,Q 又导通,则称变换器运行于连续电流模式(CCM )。

通常反激变换器多设计为断续电流模式(DCM )下。

2、反激变换器的结构框图Ug Uo交流输入 —— >输出3、反激变换器的吸收电路实际反激变换器会有各种寄生参数的存在,如变压器的漏感,开关管的源漏极电输入整流和滤波功率变压器 整流和滤波 控制器启动供电电路 吸收电路 控制器 功率开关反馈网络容。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
输出功率 、磁芯截 面积和开 关频率决 定气隙, 因为在反 激式开关 电源中气 隙的体积 大小决定 储能的多 少,频率 决定能量 传输的快 慢;
如:EI25 Ve=2050m m³, Ae=42平 方毫米, Le=49.4m m; f=40KHz ;η =0.75;
Lg = 0.005*49 .4 = 0.247mm ---气隙 长度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
依据MOS管耐压的变压器设计
初级参数
输入
Vacmin 输入电压(V)
86.00
Vacmax 电源功率(W) Pout
265.00 45.00
预设效率(%) η
87.00
计算结果
Vdcmin 输入电压(V)
Vdcmax
反射电压(V)
Vf
周期 μs
T
工作频率(KHz) f
70.00
EFD -EFD12 EFD15 EFD20 EFD25 EFD30 --EPC -EPC13 EPC17 EPC19 EPC25 EPC30 --EER EER9.5 EER11 EER14.5 EER28 EER35 EER42 EER49 -ETD -- - ETD29 ETD34 ETD44 ETD49 ETD54 -EP EP10 EP13 EP17 EP20 --- -- -RM RM4 RM5 RM6 RM10 RM12 RM14 ---
PIN = Ve*F/555 5= 2050*40/ 5555 = 14.76W;
0.00 193.96
0.09 54.67 0.70
37.85 0.19
Pout = η*Pin = 0.75 * 14.76 = 11.07W; 若: f=100KHz 则: Pout = 11.07W *(100/40 )= 27.675W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的变压器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的变压器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的变压器实质上是一个耦合电感,它要承担着储能、变压、传递能量等工作。

下面对工作于连续模式和断续模式的单端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设计进行了总结。

1、已知的参数这些参数由设计人员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电路的特点确定,包括:输入电压V in、输出电压V out、每路输出的功率P out、效率η、开关频率f s(或周期T)、线路主开关管的耐压V mos。

2、计算在反激变换器中,副边反射电压即反激电压V f与输入电压之和不能高过主开关管的耐压,同时还要留有一定的裕量(此处假设为150V)。

反激电压由下式确定:V f=V Mos-V inDCMax-150V反激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关系由原、副边的匝比确定。

所以确定了反激电压之后,就可以确定原、副边的匝比了。

N p/N s=V f/V out另外,反激电源的最大占空比出现在最低输入电压、最大输出功率的状态,根据在稳态下,变压器的磁平衡,可以有下式:V inDCMin•••D Max=V f•(1-D Max)设在最大占空比时,当开关管开通时,原边电流为I p1,当开关管关断时,原边电流上升到I p2。

若I p1为0,则说明变换器工作于断续模式,否则工作于连续模式。

由能量守恒,我们有下式:1/2•(I p1+I p2)•D Max•V inDCMin=P out/η一般连续模式设计,我们令I p2=3I p1这样就可以求出变换器的原边电流,由此可以得到原边电感量:L p= D Max•V inDCMin/f s•ΔI p对于连续模式,ΔI p=I p2-I p1=2I p1;对于断续模式,ΔI p=I p2 。

可由A w A e法求出所要铁芯:A w A e=(L p•I p22•104/B w•K0•K j)1.14在上式中, A w为磁芯窗口面积,单位为cm2A e为磁芯截面积,单位为cm2L p为原边电感量,单位为HI p2为原边峰值电流,单位为AB w为磁芯工作磁感应强度,单位为TK0为窗口有效使用系数,根据安规的要求和输出路数决定,一般为0.2~0.4K j为电流密度系数,一般取395A/cm2根据求得的A w A e值选择合适的磁芯,一般尽量选择窗口长宽之比比较大的磁芯,这样磁芯的窗口有效使用系数较高,同时可以减小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X Y Z ^ > _ ` a b c d 2 e S f d _ ` g h . X YZ i j kl %&'. ()m] n o pq c r XY Z st u O Dv R m ]. 0 7 2&
!")
:1 2 38 9 Ì< Í ÎÅ T
!+,*
!%&'%&"'() *4 / .-"'()
: 9 s t ) 7 , 6 0 7 9 & ? [ 2 . 9 > 49;<="; H ( ) S 4"; &+ T .$ > (* T \ ?.@ J 92!= +'() J 92!$ A () T 2 * J B99 CD:' M ¡O . > ¢ £¤¥.M¦§¨©ª65«L5¬].M s t ­ Q k l m ] . EE ® M j S M EE-!$ ¦ ?5@ ¯ ! 5 ( ¬ ° jS K [±² ³ ¯´
é "\ ê
é)¥
LMAB;N
*OFR"\
@OR)
:F>JLMO65J &>N576 :6756>>M567
!#"# ë ) ì ,BHR !#"#
!"#$%&'()*+,
!"# $%& '() *+,
-. / 01 2 3 45 6 7 89 - . !"##$% !" : ;< = > ?@ 6 A BC / D EF G H <= > I @6 J ; K L M N K O P Q 5 R @ K S T &'(&' U I V @ W X YZ G H <= > [ \K S I @6 D ] ^_ ` \ ab c T de C f gD E h ij k l m n o p F D ] q r s T _ `t u v w x J p yz ) { D] m n |} ~ g ) I @ 6D ] q rT ^ D ] T I@ 6 J; M N K OP Q 5V @ W Xs !)# * T UI V @ ^z Z T V @ #$ % [\ K S I@ 6 G H< > V@ W X &' ( )* +,%%+ , -. / . + 01 * "/0%!/!-/ !#"# #)(#"/)(#-
!" # $ %& ' ( ") * " +, - . /0 1 2 + , 3 4 5 6 $ 7 8 9 : ; &5 6 $ < " = > ? + @ 6 A $ + , B; &5 6$< "=> ? C D 'E F >? -G HI < "= J K $ ( "I 1 2 +, L F +@ M N O = P Q R $ S T 'U V W 12+,-X /; & Y !"=$Z [ \9 ] ^ _ ` 3 4 a b X c d e f g h < " = $ Z [ ) i j k 8 D X c Z [ l m n o $d e Z [ Y p ' q r s P t < " = $ Z [ ) j u v 6 m w x $ y r < " = z { \ 9 C | X c ) } ~ Z[ C| Z [ )j u < "= $X c 8 a y u m + I &', t $ G H I < " = Z [ 8 2d eZ [
- U?, 5&E>&">V">O"5O! ½ ¾ 1 2 *+" ¿ ® À Á  j ¢ £ à ,® +" ¬ ­ ® *&") *&!+ ªÄ7 8 Å =O« ® ÆÅ+"Ç » G È7 8 Å ==«® Æ Å+"Ç »
"
GH IÉ "= $yu }
4

!%&'%&"'() !+, #-"'() * # $
.
01 2 38 9 > » y 2 * ¼ ½ JKL ¾ $ ´ : ¿ À Á 2 M = 4 O Â
$S !+,T;<"U2& VWT / $T;<2N VWT 0 XY Z %'() D "U2 & !+, .[\
stÃ7
"'()*
!+, *"233$ !+,1!%&'%&
67*
!
$077H ." 1%&'%&%'() * *!.2G +'()'8 ,+'()'8
3
=
ÄÅ )7 ÆT; < ,Ç Å !! Å j S +'() T MÈ DM C "2!$ A z O M ^ É ÊË O
!"!
,- . ' / % & ' . , 6 9 &+ '() M E '6 D
. '7H>
3 !&+"'() '7*'8'6* .9 *"2543 :'3 ()(*+'(),
3
!"*
23 ; <= 2 ; >? :2 * O ¸ st ] 7 Íß . , ~ß à
!

<*!
(
0
..
)
á â ® B ß ¹ ã T ; < Í Î 2 *! C 2 *
$"" CD:'! E "2""3 :'! ä à "2"G :' p q 0 7 Í Î
:*.06+10; E567F> >6G =FHIBJK LMB6N=OM8BLOM PBN G>N576>G IBN>G O6 =FHIBJK LMB6N=OM8BLOM QM56J5QF> 56 LA> QBQ>MR +A> LMB6N" =OM8BLOM PBN <N>G =OM &'&' SOFLB7>MB5N567 8OG<F> PA5JA PBN BGOQL>G IH JBIF> N 56N<FBL5O6 M>N5NLB6J> 8>L>MR . K56G O= QBMB8>L>M JAOON567 QM56J5QF> B6G LA> G>N576 QMOJ>NN =OM G>N576 B6G =BIM5JBL567 NP5LJA567 QOP>M N<QQFH LMB6N=OM8BLOM BN P>FF BN LA> 8>LAOG O= SBF5GBL567 P>M> QMOQON>GR T6 LA> >6G NO8> G>LB5FN LABL 6>>G QBH567 BLL>6L5O6 LO P>M> JO6JF<G>G 56 JO<MN> O= G>N576 B6G =BIM5JBL567R +A> 8>LAOG QM>G57>NLN B6G G>=565L<G>N LA> QMOJ>NN O= LMB6N=OM8BLOM BL LA> NB8> L58> LA> LMB6N=OM" 8BLOM I>ABS>N P>FF 56 LA> !)#* &'&' SOFLB7>MB5N567 8OG<F>R <=) /56'.; NP5LJA567 QOP>M N<QQFH LMB6N=OM8>M N567F> >6G =FHIBJK SOFLB7>MB5N567 8OG<F>
!"#$%& &#' (%)*+,- ./"012"#3 45/&6 .744%) 06+#.8569&6
123 45678567 9: ;<6=>67 ?.@1 'AB678567 C9.@1 .5D<6
!"#$%&'"(& )* +%",-.-)( /(.&%0'"(& 12(3-(4 5(-6"%.-&7 )* 8,-"(," 9 :",;()<)47 12(3-(4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