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床金鉴
202312265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
治疗研究
孙文娜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桐川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甘肃庆阳 745107)
摘要: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生猪养殖行业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会直接影响到猪只的生长速度,使其出现采食量下降、育肥
效果不佳的状况,影响生猪养殖的长期效益。

为解决该种问题,文章从甘肃庆城县地区生猪养殖状况入手,对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流行特征、治疗方法、预防方法进行分析探究,指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具有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归纳可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举措,提出加强原发病治疗、开展巩固性治疗、重视恢复期治疗等建议,希望能为生猪养殖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中西医疗法;预防措施;治疗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3)12-0022-03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甘肃庆城县生猪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致病因素较多,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是该病发生的主要病因,患病后的猪只虽然死亡率普遍不高,但由于呼吸道症状治疗恢复缓慢,往往会出现食欲减退、生长速度减缓等状况,容易损伤养殖效益,使饲料利用率、生猪出栏重量等出现明显下降。

近年来,甘肃庆城县生猪养殖规模扩张,如何减少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带来的影响危害,从中西医结合视角提高治疗效率,成为诸多养殖户关注的焦点问题。

1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流行特征
1.1 临床症状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有着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患病猪只气管、支气管、肺部等区域受到病原攻击,可能会出现咳嗽、气喘等情况,日常饲养过程中,还可观察到猪只呼吸较为急促,肺部吸收和供应氧气的能力下降,猪只不适感加剧,进而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情况。

由于此类综合征的表现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各类病原引发的疾病症状缺乏典型的特异性特征,因此识别和诊断难度是相对较大的。

由病毒引发的疾病种类较多,如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等均较为常见。

蓝耳病多发于1月龄仔猪,感染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病猪整体被毛较为粗乱,由于体内电解质失衡,还可能伴随有肌肉震颤,死亡率相对较高,但对成年猪只的影响不大。

猪圆环病毒病可发于18周龄前仔猪,病猪出现明显的衰竭、消瘦情况,最后会在疾病的消耗之下逐渐死亡,给养殖业带来惨重损失。

此外还有猪流行性感冒、呼吸道冠状病毒等,可感
染全龄猪只,病猪症状包含分泌物增多、阵发性咳嗽等,严重时体温可以上升到42 ℃,病死率虽然不高,但病猪的不适感十分明显,且当前并没有可靠的免疫手段,必须借助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久拖不愈还可能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造成猪群消瘦、育肥质量下降等情况。

1.2 传染特征
诱发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因素较多,如细菌、病毒、寄生虫。

从季节特性上看,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可发生于各个时间段,但秋末以及冬春季节甘肃庆城县地区气候波动明显,气温变化可能会引发猪群不适,对应的患病率也会上升,通常可以达到30%~70%。

近年来有关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研究增多,研究进展更加深入,学界对其传染特征也有了更加明确地了解。

在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发展后期,猪群症状加剧,猪只免疫力普遍下降,出现进食减少、精神颓靡等情况。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传播特征有继发感染和交叉感染,此时的病原种类较为复杂,治疗难度也会有所上升。

病原体不仅包含肺炎支原体,还包含2型圆环病毒、各类细菌等,成分非常复杂,因此需要尽早分析、尽早治疗,提升整体的治疗针对性和疗效,防止后期治疗难度上升。

此外,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传染对象也是较为特殊的,通常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可能发生于抵抗能力较弱、免疫系统较为稚嫩的仔猪群中,也可能发生于免疫系统已经发育成熟的育肥猪群中,扩散和波及的范围相对较广。

总之,引发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原可能来自多个渠道,日常饲喂管理时要有意识地加强分析,从传染源、传染渠道等多角度入手进行防控。

收稿日期 2023-10-15
作者简介 孙文娜(1988—),女,甘肃庆城人,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疾病防控。

临床金

2023122652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2.1 加强原发病治疗
猪群出现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第1~5天内病情往往较重,猪只可能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和淤血、发烧等情况,此时治疗的重点应当放在去除病灶、尽快生效上,给的药量应当充足,治疗方案应当足够精准,在短时间内减轻猪群的痛苦,减少疾病对猪群健康的消耗。

结合病因分析给药,对于支原体疾病,可以使用支原体敏感药物,如10%多西环素、20%替米考星等,按说明书控制药量,掺入猪群日常饮食之中,能够较好地缓解猪群症状。

若病原体为肺炎病毒,则可以将替米考星更换为10%氟苯尼考,同样添加到猪群饲料之中,确保抗生素直达病灶,提高治疗效率。

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中医治疗进而增强临床疗效。

可称取黄芩150 g、川贝母、大青叶、葶苈子等各100 g,配合白果仁、苦杏仁等制成清肺止咳散,每吨猪饲料中掺入2~3 kg 即可辅助治疗病猪呼吸道疾病和肺部疾病,具有清热解毒、快速止咳的功效。

考虑到中西医结合治疗时,可能会涉及配伍禁忌问题,实际治疗过程中还应当积极开展药敏试验,通过试验观察药物生效情况,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方案,让药物更好地作用于病猪的气管、支气管黏膜,杀死病原并起到消炎、抗菌的作用。

同时借助试验分析和确认最佳的药物组合治疗方案,提高药物利肺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标本兼治,防止疾病的反复。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发生之后,很多猪只会出现采食量下降的情况,此时用药切不可以调整采食量为标准衡量,而是要以正常采食量为准,计算得到中医药物掺量,确保给药充足、快速起效。

若病猪本身的呼吸道症状较为明显,精神萎靡且不思进食,则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用注射地塞米松、卡巴霉素等方式快速治疗,一般肌肉注射即可,重复操作2~3 d 即可见到成效。

2.2 开展巩固性治疗
经过1~5 d 的治疗,很多猪只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得到缓解,咳嗽、打喷嚏等的次数减少,淤血、出血点等问题也会缓慢消失,此时切不可掉以轻心,而是要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出发,及时开展第二阶段的巩固性治疗,通过巩固性用药彻底拔除病灶,防止疾病的反扑和复发。

从理论视角看,这种做法的目的是持续抵御病原,通过增加药物的血液浓度,提升其在病猪体内的竞争力,减少病原可占用的细胞受体,进而对病猪的呼吸道细胞、肺泡组织等,形成更加长效的保护,为其争取更多喘息和恢复的空间。

此时可以增加更多化痰、利肺的中药材,通过合理搭配滋养病猪呼吸系统,增强呼吸系统的抵抗能力,具体配方为薄荷、桔梗、独活各25 g,荆芥、柴胡、防风各30 g,根据病猪具体症状表现及药材具体性状特征、疗效等对药方进行增减。

药物的投喂方式也是相对灵活的,可以直接研磨成粉掺入饲料,让病猪随进食过程摄入药物,起到巩固疗效的作用。

若病猪症状较重,经过初期治疗食欲未有明显好转,则可以增加麻黄35 g、杏仁35 g,文火熬煮成中药汤,掺入病猪饮水之中,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疗效。

抗生素用量同样不能减少,以正常情况下的采食量计算,每吨饲料应当掺入1 kg 的20%替米考星,让病猪通过饮食摄入药物,巩固既有疗效。

此外,研究中显示,以维生素C 为代表的维生素种群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方面,有着较为杰出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维生素C 可以促进粒细胞、淋巴细胞的生成,进而壮大体内的白细胞队伍,加快病猪身体的恢复。

所以巩固期治疗时,养殖者还可以掺入复合维生素制剂,每吨饲料的用量控制在0.5 kg 左右,降低疾病反复、交叉感染等风险,为生猪养殖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帮助。

2.3 重视恢复期治疗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病原种类多样,很多猪只可能在病原传播过程中,出现反复感染、交叉感染等情况,常规状态下表现为咳嗽、气喘,严重时还会诱发体温升高、贫血等状况,这对猪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消耗,若未能给予针对性进补和干预,后期不仅会增加疾病反扑风险,还可能耽误猪群的育肥管理,造成养殖效益受损的情况。

因此在原发病治疗、巩固性治疗的基础上,还应当给予恢复期治疗更多关注,通过中西医结合彻底去除病根,帮助机体尽快恢复到健康状态,提高猪群对各类病原的抵御和免疫能力。

恢复期一般从治疗后的第7~8天开始计算,此时猪群呼吸急促、打喷嚏、咳嗽等症状基本消失,但身体仍然较为虚弱,食欲仍需要缓慢恢复。

可给予润肺散治疗,药方组成包含贝母、杏仁各125 g,麻黄、人参各100 g,配合桔梗、陈皮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润肺滋养的作用和效果,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对药方进行增减调整。

比如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伴有便血、出血点症状时,可以去除其中的川芎,避免活血性药物生效加重病情。

西医领域多使用“抗病营养制剂”来进行恢复期治疗,这些抗病营养制剂经过配方调整和用量均衡,现阶段已经相对成熟,其中主要包含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进入病猪体内之后,可以使病猪免疫系统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加速抗病毒细胞的生成,进而增强病猪的自体免疫能力,降低后期的养护管理难度。

使用环节同
临床金鉴
202312265样以正常食量计算,每吨饲料掺入2.5%牛至油预混剂1~2 kg、复合维生素B 预混剂0.5~1 kg,掺加完毕后充分搅拌均匀,引导病猪服用。

也可以掺入一些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 等,促进病猪免疫细胞生成,消除疾病威胁,提高育肥效果。

3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预防要点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爆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养殖环节不仅要把握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及时进行药方调整和药物喂养,还要做好前期防护和控制,从源头上降低流行性疾病出现风险,提高养殖和管理效率。

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进行防控。

3.1 规范养殖引种操作
积极规范引种操作,避免引进带病猪只,从源头上降低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发病风险,阻断各类病原的传播途径。

引进时要重点消毒车辆,排除高温、惊吓等不利因素,使猪群尽快适应养殖场新环境。

在猪只引进之后,也要按流程隔离1个月左右的时间,防止潜伏期疾病携带者进入饲养区域,影响养殖管理效益。

彻底排除带病风险之后,方可进行混群饲养,注意要科学控制养殖密度,防止密度过大引发激烈的生存竞争,为后续的饲喂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3.2 加强圈舍环境管理圈舍内部应当定期消毒和通风,使用生石灰、
高锰酸钾等消毒剂杀灭残留病菌,降低猪呼吸道
疾病综合征的发病概率。

圈舍内部的温度条件应当适宜,避免过冷过热或温度变化过大造成的猪
群抵抗能力下降情况,借助空调设施及时调节温度,为猪群创造更加舒适的生存条件。

湿度同样是影响猪群呼吸系统健康程度的重要因素,湿度过大时,可能会加速病原体繁殖速度,空气过于干燥时,则可能损伤猪群呼吸道黏膜,所以要加强测量和调控。

同时,猪圈内密封养殖可能会造成氨气含量过高、有害气体超标等情况,养殖环节还应当做好通风,减少对猪群呼吸道的刺激。

3.3 保证饲料营养供给
营养均衡的饲料能够提升猪群免疫力,使之免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扰,进而减少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发病风险。

基于此,实践过程中还需要调整和优化饲料配方,通过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等的用量搭配提高猪群食欲,促进
猪群的健康生长。

在基础饲料之外,还可以增加维生素、蛋白质补充剂、矿物质等,让猪群从饲
料中获得充足而多元的营养,起到强壮体魄、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当猪群需要更换饲料时,也要尽量避免突然性更换,而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给猪群留出充足的适应时间,降低猪群应激风险。

3.4 做好疾病监测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发病具有一定特征,养殖环节还应加强疾病观察和监测,饲喂消毒过程中多关注猪群的外观和状态,看其有无呼吸急促、咳嗽等状况。

对于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多发区域,还可以结合季节流行特征进行抗体检测,降低疾病威胁。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病原种类多样,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可能存在于感染猪只的分泌物、排泄物之中,若处理不及时还可能带来疾病大规模传染风险。

所以发现异常问题后,还需要及时进行消毒隔离,将病死猪只进行无害化处理,阻断病原的传播路径,提高疾病识别响应能力。

3.5 及时进行药物预防
除猪群引种问题、环境管理问题、饲料营养问题、疾病监控问题,甘肃庆城县地区生猪养殖时还应当结合疾病的季节性流行特征,给予必要的药物预防,通过提前给药增强猪群免疫力,降低发病风险和概率。

药物防控同样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常用的西药有磺胺类药物、替米考星、泰乐菌素等,结合既往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发病情况和治疗经验,选取疗效更快、更好的药物,同时做到对症下药。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多糖、甘草等,通过添加这些药物进行治疗,可增强猪
群体格健康程度,配合适量的益生菌可影响改善
猪群肠道环境,综合提高猪群的免疫防范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疗法结合了中、西兽医治疗经验和优势特长,能够做到标本兼治、疗养兼顾,帮助猪只尽快恢复健康,保障养殖生产效益。

养殖户要深入了解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和疾病危害,树立正确的应对意识和防治理念。

在此基础上找准病根,通过中西医结合改进诊方,及时消除致病源,阻断病原体的传播感染路径。

当猪只情况转好之后,还应及时开展巩固性治疗和恢复
期治疗,增强猪只免疫能力,防止疾病反复,为区域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1] 
莫华山.猪呼吸道综合征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J].北方牧
业,2023(21):30.[2] 李巍.冬春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诊断与治疗[J].中国畜牧
业,2023(17):114-115.[3] 
许啸.猪呼吸道综合征中兽医预防与治疗研究[J].中兽医学杂志,2023(8):22-24.
[4] 张桂英,邵鹏,李斌.猪呼吸道综合征及其防治措施[J].山
东畜牧兽医,2023,44(06):52-53,56.[5] 孟振宇.浅析中兽药预防和治疗猪呼吸道综合征[J].养猪,2023(3):60-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