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马蜂(胡蜂)品种,你见过几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马蜂(胡蜂)品种,你见过几种?
金环胡蜂
别名:地王蜂,地龙蜂,红头蜂,大黑蜂,大土蜂,黑腰蜂,中华大胡蜂。
分布:生活在1000~2000海拔山区,高、底零星分布。
为膜翅目,胡蜂科。
体长竟达40毫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
头部:宽较胸部窄,但略宽于前缘;胸部:前胸背板前缘中央略隆起,被中x胸背板端部分开,肩角明显,前缘两侧黄棕色,其余均呈黑褐色,但有的个体肩角处各有1棕色斑,刻点几无,但布有棕色毛。
腹部:除第6节背、腹板全呈橙黄色外,其余各节背板均为棕黄色与黑褐色相间。
捕食多种昆虫,在生物防治上有较大利用价值,同时亦会吸食成熟水果,带来一定害处。
属东洋、古北区系共有种。
毒性:黄蜂毒液的主要成分为组胺、五羟色胺、缓激肽、透明质酸酶等,毒液呈碱性,易被酸性溶液中和。
毒液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作用,能损害心肌、肾小管和肾小球,尤易损害近曲肾小管,也可引起过敏反应。
中毒表现:被黄蜂螫后,受螫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瘀点和皮肤坏死;眼睛被螫时疼痛剧烈,流泪,红肿,可以发生角膜溃疡。
全身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
严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甚至死亡。
部分对蜂毒过敏者可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它们的筑巢方式是寻找一定大小的白蚁洞穴,然后进行扩大,把挖的泥土搬出洞穴,它们筑的最大巢穴可达200多斤。
黑尾胡蜂
别名:双金环虎头蜂,黄腰蜂。
分布:海拔500~1500的山区,高海拔零星分布。
体长:雌蜂3.8~4.4cm,雄蜂3.4~3.8cm.工蜂3.3~4.0cm。
习性:黑尾胡蜂筑巢跟金环一样,但没金环凶猛。
有的甚至很胆
小。
特征:此蜂属于常见的较大蜂种,亚种相对较多,花纹及个头也不尽相同,主要分为两大类,勤黑尾及懒黑尾!懒黑尾蜂巢最多3公斤!勤黑尾可达到20~30公斤左右。
黑盾胡蜂
别名:黄胡蜂,洋鬼子,黄蜂等。
分布:多分布于海拔500~1500山区,高海拔少许分布。
体长:雌蜂2.8~3.0cm,雄蜂1.8~2.5cm,工蜂2.1~2.6cm。
习性:南方常筑巢于地洞,树洞中,挑土方式与金环等蜂不同,他的挑土方式是把土叼着飞出洞外一段距离以后扔掉,再去找食,所以它来回都有叼着东西,有的很难找到。
也有的筑巢于矮处比较密集的灌木丛中,北方主要筑巢于树上或者岩石上,蜂巢外形跟黄脚相同,最大可达10公斤以上。
特征:全身金黄,极好辨认,而且飞行速度快,是最迟冬眠物种。
黄腰胡蜂
分布:主要分布于海拔500~1000的山区。
体长:雌蜂3.5~4cm,雄蜂2.5~2.9cm,工蜂2.6~3.5cm。
习性:筑巢方式与金环黑尾相同!但喜欢灌木丛多的地方,巢最大可达10公斤左右。
特征:此蜂胆小如鼠,多数出巢都飞行低矮,而且呈S形,速度快。
黄脚胡蜂
别名:葫芦蜂,花脚仔,凹纹胡蜂,赤尾胡蜂,黄脚仔,黑胸胡蜂,白脚胡蜂,墨胸胡蜂等。
分布:高低海拔普遍分布,属最常见胡蜂物种。
体长:雌蜂2.8~3.2cm,雄蜂2.2~2.6cm,工蜂2.0~2.8cm。
习性:蜂王先筑巢于洞中,待到端午节前后搬到树上,草丛,房屋,等地方,蜂巢最大可达40公斤左右。
特征:黄脚性情温顺,适应能力强,捕食能力强,属于最可观的养殖蜂种!
可乐皮问答:你小时候捅过马蜂窝吗?被蛰过吗?
欢迎互动回答
小编最后说一句,我曾被蛰过3针,后果可想而知,马上送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