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后作业10短文三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作业(十) 短文三篇
练习1 基础巩固
一、知识积累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美好新鲜的事物需要影像来记录,我们迫切地想要记录下这属于我们的一切、我们的生活,以及那稍纵即逝
....的青春。
②国庆长假的第二天,重庆主城风和日丽
....,阳光明媚,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将古镇的街道围得“水泄不通”。
③他淡泊物质欲望,追求物我和谐的精神境界,为当代社会物欲横流、躁动不安
....的精神世界,注入了一剂清凉的安神药。
④蒙田的名声在十七世纪已远播海外,在英国,培根的《散文集》就深受蒙田的影响;
到了十八世纪,他又声名鹊起
....。
⑤像帕斯卡尔这样近乎全才的人物,用任何有关成熟的溢美之词
....去形容都不为过。
⑥遇到问题,他总喜欢一个人琢磨,不向领导汇报,往往误事。
不过,这是工作中出现
的小问题,不足为训
....,看一个人应该看主流。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③⑥
[解析] ④声名鹊起: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强调从不出名到出名这一过程。
不合语境。
⑤溢美之词:指过分赞美的语言。
感情色彩不当。
⑥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望文生义。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蒙田阅历广博,思路开阔,行文无拘无束,其散文对弗兰西斯·培根、莎士比亚等影响颇大。
作品《随笔集》名列世界文学经典,被人们视为写随笔的巨匠。
B.人生从孩子开始,也就是从常识开始,人生的质量取决于青少年的高素质。
所以富尔格姆说“智慧并不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
C.尼采说,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唯有此种痛苦,才逼迫我们大彻大悟。
其实,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学校。
D.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没有成功,不仅是因为他们缺少智慧,而且是因为他们缺乏自强不息的勇气。
[解析] A项,偷换主语,“被人们视为写随笔的巨匠”主语应是蒙田;B项,两面对一面,应该把“高素质”改为“素质”;D项,逻辑上是并列关系,而不是递进关系,应将“不仅是……而且是……”改为“不是……而是……”。
[答案] C
3.下面的文字是《信条》一文中被删节的部分,顺序已打乱,下面语句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信条在最近这些年里是越写越短了,不过我还是一直这么干着。
②那些话听上去就像是最高法院的文件摘要,仿佛单凭几句话就能打发掉全部存在意义上的麻烦似的。
③好多年了,每当春天,我都给自己规定作业,写出个人信念的表白:一篇信条。
④最近,我只用一张纸几句话就交代了我的个人信念,并且充分理会到那种天真的理想主义的所指。
⑤在我还年轻些的时候,这样的表白写跑了好多纸张,总想包罗所有的根本性的东西,一个也不放过。
A.③①④②⑤ B.③⑤②①④
C.②①③⑤④ D.④⑤②①③
[解析] 注意句子中表明时间的词语。
[答案] B
4.下列对《热爱生命》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部分从“我”和哲人对生活不同的态度对比,表明“我”为什么要热爱生命。
第二部分着重从生与死对比、生命的短暂谈怎样热爱生命。
B.作者将引语作为全文的第二段,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另外用名言佐证自己的观点与主张,增强文章说服力。
C.第三段谈到“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抓紧时间,有效利用时间。
D.作者认为,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正确,生活的乐趣就大;对生活的认识与态度不正确,生活乐趣就小甚至于没有。
[解析] 第二部分没有把“生与死对比”,只是从生与死的角度来谈。
[答案] A
5.下列对《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
B.作者以“苇草”为喻,是说明浩大的宇宙,随时都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但人像苇草一样能生了又灭,灭了又生,永远延续。
C.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
D.本文语言精练,充满了思辨的色彩;内容深刻,展示了作者内心的世界;文字隽永,蕴含了文学色彩。
[解析] 设喻取苇草脆弱的一面,不是取其生生不息的一面。
[答案] B
6.下列对《信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里学过”这句话有提纲作用,概括了下文中作者提到的16条信条。
B.作者认为,这些信条看起来是那么简单,那么容易学习,但却是人生的崇高的生活准则。
C.本文从幼儿园学到的日常小小“信条”谈起,对此进行了富有人生哲理的联系和探讨,揭示了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迪,使人顿悟人生之真谛。
D.语言清新雅致,语意丰满,富有渗透力。
如“每天下午三点钟都有小甜饼和牛奶,然后盖上我们的毯子睡一觉”,就形象地描绘出一个有秩序、和谐而且美满祥和的理想世界。
[解析] D项,“清新雅致”错误,文字简朴平实。
[答案] D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2019年1月,我市发生特大雪灾,我省各界对灾区人民生活甚是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包括实物折款)累计已逾十万元之巨。
(广播稿)
B.该犯与两个哥们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动步骤,当晚乘月黑风高之机,潜入博物馆,盗窃文物多件。
(法院布告)
C.梅: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
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味香。
果实球形,青色,成熟为黄色,可以吃,味酸。
(工具书) D.我校教室一共六间,有四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东倒西歪,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迫切希望教委伸出援助之手,拨款修整为荷!(某校给教委的报告) [解析] 广播稿要口语化,A项中一些文言语句、括号、同音词语(震灾、赈灾)都不合要求;法院布告要庄重严肃,而B项中“哥们”“踩点”“合计”“月黑风高”等词语,用在布告里欠妥;呈递的报告,文字应平实,对困难的反映应具体,而D项中对困难的描述用语不得体。
[答案] C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0题。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
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做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
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
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
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
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
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
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8.“哲人”“我”“糊涂人”对生命分别是怎样认识的?
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 “哲人”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我”觉得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
认为我们
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糊涂人”觉得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而白白虚度此生。
9.“我”想如何增加生命的分量?
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10.“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一句有何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的含意是: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
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委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
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
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
三、语言表达
11.仿照例句“假如生命是……,不要……,要……”的句式写两个类似的句子,每个句子不得超过30字。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雨中奋斗搏击。
(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假如生命是水,不要故步自封,要作奔腾的活水,义无反顾地投奔大海。
(2)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啬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星浅泉。
12.富尔格姆在《信条》一文中说:“这仍然是个忠告,不论你们年纪多大——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用一个排比段,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①理解准确;②字数不超过80字。
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成长时相互鼓励,拼搏时相互支持;有幸福共同分享,有风雨一同担当。
因为有你,一生无惧。
示例二:孝敬父母,关心姊妹,和睦兄弟,信任朋友。
系念他人,才能幸福自己。
示例三:我们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包容,相互谅解;相互团结,相互谦让;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依靠,相互支撑。
如此,世事不再险恶,人生会更精彩。
示例四:相遇时,让我们相互温暖;离开时,让我们相互祝福;有风雨时,让我们相互遮挡;黑暗来临时,让我们相互照亮。
不要在孤独的时候才想起朋友,不要在无助的时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