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小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及疗效的影响

小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及疗效的影响

140中国处方药 第18卷 第12期·疗效评价·处理,尽可能减轻患者痛苦。

综上所述,预防性使用PEG-rhG-CSF,能够有效降低老年肺鳞癌患者化疗相关重度ANC减少和FN的发生率,保证化疗按时进行;同时显著缩短rhG-CSF使用天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 陈洁,郝学志,程芳,等. 高龄肺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J]. 中国肺癌杂志,2016,19(10):675-678.[2] Chrischilles E1, Delgado DJ, Stolshek BS, et al. Impact of age and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use on hospital length of stay for febrile neutropenia in CHOP-treated non-Hodgkin’s lymphoma[J]. Cancer Control, 2002, 9(3):203-211.[3] Renwick W,Pettengell R,Green M. Use of filgrastim and pegfil-grastim to support delivery of chemotherapy: twenty years of clinical experience[J]. BioDrugs, 2009, 23(3):175-186.[4] Crawford J, Rodgers GM.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myeloid growth factors and intravenous iron: when, what, and how[J]?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14, 12(5):821-824.[5] 石远凯,许建萍,吴昌平,等.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多中心上市后临床研究[J].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4):679-684.[6] Pfeil AM, Allcott K, Pettengell R, et al. Efficacy,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long-acting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s for prophylaxis of chemotherapy-induced neutropenia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J]. Support Care Cancer, 2015, 23(2):525-545.[7] Rofail P, Tadros M, Ywakim R, et al. Pegfilgrastim: a review of the pharmacoeconomics for chemotherapy-induced neutropenia[J]. Expert Rev Pharmacoecon Outcomes Res, 2012, 12(6):699-709.[8] Yang BB, Savin MA, Green M. Prevention of chemotherapy-inducedneutropenia with pegfilgrastim: pharmacokinetics and patient outcomes[J]. Chemotherapy, 2012, 58(5):387-398.[9] Gridelli C, Perrone F, Gallo C, et al. Chemotherapy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the Multicenter Italian Lung Cancer in the Elderly Study (MILES) phase Ⅲ randomized trial[J]. J Natl Cancer Inst, 2003, 95(5):362-372.[10] 林建光,许天文,傅德强,等.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一线治疗40例晚期肺鳞癌的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2018,45(8):394-397.[11] Fortner BV,Schwartzberg L,Tauer K,et al. Impac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neutropenia on quality of life: a prospective pilot investigation[J]. Support Care Cancer, 2005, 13(7):522-528.[12] 杨晟,何小慧,刘鹏,等.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2018,42(12):626-631.[13] Holmes FA, O’Shaughnessy JA, Vukelja S, et al. Blinded,randomized, multicenter study to evaluate single administration pegfilgrastim once per cycle versus daily filgrastim as an adjunct to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stage II or stage III/IV breast cancer[J]. J Clin Oncol,2002, 20(3):727-731.[14] Green MD, Koelbl H, Baselga J, et al. A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multicenter phase Ⅲ study of fixed-dose single-administration pegfilgrastim versus daily filgrastim in patients receiving myelosuppressive chemotherapy-[J]. Ann Oncol, 2003, 14(1):29-35.[15] Lambertini M, Del Mastro L, Bellodi A, et al. The five “Ws” for bone pain due 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 (G-CSFs)[J]. 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14, 89(1): 112-128.[16] Pawloski PA, Larsen M, Thoresen A, et al. Pegfilgrastim use and bone pain: a cohort study of community-based cancer patients[J]. J Oncol Pharm Pract, 2016, 22(3):423-429.肺癌在临床较为多见,近50年来,该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死亡率已位列恶性肿瘤首位[1]。

替吉奥(S-1)单药治疗局部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替吉奥(S-1)单药治疗局部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程。化疗 至少 2疗程后观察疗效和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全组 3 3例 患者 中缓解 率 R R( C R+P R )2 1 . 2 %, 疾 病控制率 D C R( C R+P R+S D) 6 0 . 6 %, 患者 的 K P S评分、 躯体功 能、 社 会功 能、 情绪功 能较前 改善 , 肿瘤 导致 的疲 乏、 疼痛、 失眠、 食欲 减退等不适均较化疗前减 轻, 肺功 能指标 、 S a O 好 转。结论
(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 山东 泰安
摘要 : 目的
观察替 吉奥( S 一1 ) 单 药治疗局部晚期老年 非小细胞肺癌 的疗 效及对 生存质量 的影响 方 法
3 3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 给予替 吉奥( S一1 ) 8 0 m g / ( m ・ d ) , 每 日分 2次 口服 , 连服 2 8天 , 休息 l 4天 , 6周 为 1疗
n o n—s ma l l c e l l l u n g c a n c e r . Me t h o d s : 3 3 p a t i e n t s it w h l o c l a a d v nc a e d n o n—s ma l l c e l l u n g c a n c e r w 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S一1
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 效较好 , 毒 副反应能耐受 , 生存质量提高。
替 吉奥( S一1 ) 单 药治疗局部 晚
关键词: 老年 ; 局部 晚期非小 细胞肺癌 ; 替吉奥( S 一1 ) ; 化疗 ; 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1 1 5 ( 2 0 1 3 ) 0 7 - 0 5 0 0 - 0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 7 l 1 5 . 2 0 1 3 . 0 7 . 0 0 7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n n malc l l n a c r o —s l el u g c n e.M eh d :5 l e — ain swi d a c d n n s l c l ln a c r o o e h dfrt l e t o s 2 ed d p t t e t a v n e o - mal el u g c n e,n - n a s-i h i n
【 b ta t A s c】Ob et e T v u t tee cc n aeyo einba rtl et ae le — ai t wt d a cd d r jc v : oea ae h f aya dsft f fii sfs-i etded d p t ns i a vn e e i l i f g t i n r e h
n n-s a lc l l ng c nc r o m l el u a e
L u n u ICh a g i
(h r c e at e t f h epeSH s i l f h u u s itZb i , hn o gPo ic , io 2 6 7 , hn ) P amayD p r n o eP o l opt oc nDir , ioCt S a d n rvne Zb 6 0 1 C ia m t aoZ tc y
t e a y Th y we e te t d wih g f i b 2 0 mg p r d y t v l a e t e e c c t T fc e t a d m. s l :2 o 2 h r p . e r r a e t i tmi 5 e a o e a u t h f a y wi C o h s— b o Re u t i i h s f5 p te t r a i n s we e CR,1 f t e we e P o h m r R,2 f t e we e S 1 0 o h m r D.T e o a e p ns a e wa 5 0 ,d s a e c n r lr t s h r l r s o e r t s 2 . % ie s o to a e wa 6 . % . e o a e p n e r t n ie s o t lr t fg o p o d n c r i o r 1 3 a d 719 : e o a e 35 Th r lr s o s a e a d d s a e c n r a e o r u f a e o a c n ma we e 3 . % n . % Th r lr . o

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期不能手术和化疗 的 N C C患者 的治疗 , SL 疗效 确切 , 良反应轻微 , 不 可明显改善患者 的生活质量 。 【 关键词 】 吉非替尼 ; 非小细胞肺癌 ; 年 老
【 中图分类号 】 R 14 【 3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 号】 17 39 (000 — 07 0 Biblioteka 4— 26 21)3 00 — 2
杨 国林 , 伟 , 林 王继 成 , 陆茵
【 摘
要 】 目的 观察吉 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 细胞肺癌 ( S L 的疗 效及不 良反应 。方法 N C C)
1 2例老 年晚
期无手术 及化疗指征的 N C C患者给予吉非替尼 2 0 g口服 , SL 5m 每天 1次 , 直至病情进展或 出现 不可耐受 的不 良反 应 , 评价 近期疗效 、 生存期 、 生活质量及不 良反 应 。结果 完全 缓解 ( R) C 2例 , 分缓 解 ( R) 部 P 5例 , 定 ( D) 稳 S 3例 , 展 进 吉非替尼应用 于老年 晚 ( D) P 2例 , 有效率为 4 .7 , 16 % 临床受 益率 为 5 .3 ; 83 % 中位无疾进展时 间为 6个月 , 中位生存期 为 1 月 , 3个 1年生存 率 为 6 .3 ; 3 2 % 生活质量 明显改善者 占 6 .7 ; 6 6 % 药物不 良反应多为 I~Ⅱ 度皮疹及腹泻 。结论
s a elu gcn e( S L . to s 1 lel pt ns i ot ugr adce ohrp i dacdN C Cw r m lclln acr N C C) Meh d 2e r ai t wt u re n hm teaywt avne S L ee l d y e h s y h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的临床研究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的临床研究
( 可分辨 内径 ≥0 . 5 mm 的血 管 ) , 其 所 使 用 的探 头 频
率 通 常 >1 0 MH z 。
皮瓣 在 超声 二 维 图像 上 可 分 为 3层 : 皮肤层、 皮 下 脂 肪层 、 肌 肉层 。脂 肪 层 回声 稍 高 于 肌层 , 脂 肪 层 与 肌 肉层 之 间可 见 浅 筋 膜 , 显示 为 细线 状 中高 回声 ,
参 考 文 献
1 S u W ,L u L,L a z z e r i D, e t a 1 .C o n t r a s t— e n ha n c e d u l t r a s o u n d c o n. b i n e d wi t h t h r e e—d i me n s i o n a l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p r e o p e r a t i v e p e fo r r a t o r
血流 , R I 均值为 0 . 9 5 , P S V均值 1 3 . 4 9 c m / s , 血 流 量
F V均 值 1 . 8 3 ml / mi n , 表 明 了人 体 皮 瓣 是 低 血 供 组 织, 较 耐受 缺血 。在 2 D 上穿 支 血 管 的走 行 方 式 为 3 种 : ( 1 )I型 垂 直 型 : 穿 支 动 脉 几 乎 垂 直 穿 出深 筋 膜 到达表 浅 皮下组 织 。 ( 2 ) Ⅱ 型倾 斜 型 : 穿支 动脉 以一 定
重要 。
・ 论
善 ・
上 可显示 穿 支血 管 的第 Ⅳ型走 行方 式 螺旋形 型 : 穿支
动脉 以螺旋上升 的方式 到达皮下 表浅组 织 。皮瓣 穿支
血管浅 表路径 的检测 可用 于 辅助 设计 皮瓣 , 防止在 打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靶向治疗现状及进展68页PPT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靶向治疗现状及进展68页PPT

Avastin 7.5mg/kg every 3 weeks + CG 6
PD
Avastin 15mg/kg every 3 weeks + CG 6
PD
Two-stage design – Initially, 210 patients were randomised to one of the three arms (1:1:1) – following assessment, 1:1 randomisation continues to the CG-alone plus one CG + Avastin arm – no crossover allowed
12
18
24
30
36
Months
Sandler A, NEJM 2019
Gemcitabine-cisplatin +/- Avastin in NSCLC: a phase III trial
CG alone 6
Previously untreated, stage IIIb,
IV or recurrent NSCLC (n=830)
OS 高加索人(n=945)
亚裔(n=121) 腺癌(n=412)
11.3月 10.5月 17.6月 12.0月
鳞癌(n=347)
10.2月
B组(CV) 10.1月 9.1月 20.4月 10.2月
8.9月
P 0.0441 0.0025 0.4992 0.0673
0.0567
结论:联合治疗对高加索人总生存期的改善优于亚洲人, 而且独立于组织学分型,不过亚洲人总生存期较长
EGFR-TKI与化疗药物联合存在某些共同获益人群 EGFR-TKI与化疗药物存在拮抗的作用

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血清CA125、CEA、NSE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血清CA125、CEA、NSE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血清肿瘤标志物抗原 125;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常见类型 ,病死率较高 ,其病理 类型包括腺癌 、鳞癌 、肺泡癌 、腺鳞癌等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安全[1]。化疗为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方式 ,可有效减 缓肿瘤细胞有丝分裂 ,引发癌细胞死亡 ,达到抑制肿瘤的作 用,但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易导致患者出现诸多不良反应, 且免疫力降低,不利于预后恢复。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是一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治疗非小细胞癌患者 ,可有效直 达病灶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转移 ,效果显著[2]。但临床目前 对该药物报道较少。基于此 ,本研究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11 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 87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 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患 者血清糖类抗原 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 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当代医学 2021 年 6 月第 27 卷第 18 期总第 605 期 Contemporary Medicine,Jun.2021,Vol.27 No.18 Issue No.605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1.18.069
--临床研究--
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血清 CA125、 CEA、NSE 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0.9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1。 2.2 两组血清 CA125、CEA、NSE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 CA125、CEA、NSE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

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99临床研究2020年11月第28卷第11期作者简介:张丰豪(1987—),男,汉族,陕西商洛人,住院医师,本科。

研究方向:肿瘤内科。

·临床治疗·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改变及临床意义张丰豪(西峡县人民医院 肿瘤内科,河南 南阳 474500)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影响。

方法 选取西峡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n=35)施以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n=35)施以吉非替尼靶向治疗。

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清肿瘤各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出现状况。

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A125、NSE以及CEA经评定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施以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各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低,安全度高,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吉非替尼;血清肿瘤标志物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278(2020)11―0099―02肺癌是国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患病率、病死率都很高,严重威胁社会人群的生命安全。

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且近75%的患者在被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从而错失根治的机会。

该疾病的5年生存率很低,仅为10%。

目前传统的放化疗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并且伴有很多不良反应[1]。

有研究称吉非替尼靶向药物治疗肺癌具有显著疗效,尤其是对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2]。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西峡县人民医院过往收治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对其施以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

研究归纳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基本资料以随机和自愿的原则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5例。

吉非替尼的临床应用研究

吉非替尼的临床应用研究

吉非替尼的临床应用研究杨同江;王全亮;解李丽;单衍强【摘要】吉非替尼为靶向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05年批准进口中国用于治疗局部晚期及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疗效好且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较少,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和皮肤反应。

2015年7月13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吉非替尼用于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患者。

本文主要综述了其近年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进展。

【期刊名称】《药学研究》【年(卷),期】2017(036)004【总页数】3页(P243-245)【关键词】吉非替尼;抗肿瘤;临床研究【作者】杨同江;王全亮;解李丽;单衍强【作者单位】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海南海口5703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吉非替尼为靶向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05年批准进口中国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的局部晚期及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既往化学治疗主要指铂类或多西他赛治疗,该适应证的批准是基于大规模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预设亚洲亚组的生存优势及中国非对照临床试验的生存数据而确立的。

2015年7月13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吉非替尼用于转移性NSCLC,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2016.4)中新增若初治前发现EGFR突变1类推荐可使用吉非替尼治疗;若突变发现于一线化疗期间,可中断化疗或者按计划完成化疗后可给予吉非替尼治疗;若治疗后疾病进展为局限性,仍可使用吉非替尼治疗。

本文将最新临床进展做一综述。

一项多中心、单组、开放标记的临床研究中[1],共有106名EGFR突变阳性转移性NSCLC患者,吉非替尼250 mg治疗,除非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依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v1.1评判客观缓解率,附加测量缓解期。

结果经治疗后客观缓解率为70%,中位缓解期8.3个月。

安罗替尼联合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_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安罗替尼联合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_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安罗替尼联合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刘玮萱① 王鑫② 娄智② 吉亚君② 【摘要】 目的:探索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联合吉非替尼一线用于治疗晚期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2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就诊并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21例,纳入患者既往未经治疗、EGFR突变阳性(外显子19缺失或21L858R),均给予安罗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治疗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为止。

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

结果:首次随访至2021年3月,结果显示联合治疗中部分缓解(PR)13例,ORR 61.90%,疾病进展(PD)7例,失访1例,中位PFS值为15.7个月[95%CI(9.4,22.1)]。

继续随访至2022年9月,PR 10例,疾病稳定(SD)2例,ORR为47.62%,DCR为57.14%,PD 4例,失访及死亡5例,中位PFS值为27.1个月[95%CI(22.9,31.2)],2年OS率为66.70%,未达到中位OS,患者整体生存率较高。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PS评分[HR=0.696,95%CI(0.537,0.902),P=0.006]是预测联合方案一线治疗EGFR阳性的晚期NSCL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常见不良反应(TRAEs)为皮疹(47.62%)、高血压(33.33%)、高血脂(19.05%)及手足皮肤反应(19.05%),其次为蛋白尿、腹泻等。

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吉非替尼对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可控。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安罗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alysis of Combining Anlotinib with Gefitinib as A First-line Treatment forEGFR-positive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LIU Weixuan, WANG Xin, LOU Zhi, JI Yaju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13): 001-0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nti-angiogenicagent Anlotinib and Gefitini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atientswith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sensitive mutations. Method: A total of 21 patients with advancedNSCLC who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at the Department of Oncolog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from May 2019 to February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patients had not received prior treatment, andwere EGFR mutation-positive (exon 19 deletion or 21L858R). They were treated with Anlotinib and Gefitinib, untildisease progression or intolerable toxic side effects occurred. 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 and the secondary endpoints wer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 disease control rate (DCR), overall survival(OS), and safety. Result: The first follow-up was conducted until March 202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patients receiving the combination treatment, there were 13 cases of partial remission (PR), with an ORR of 61.9%,7 cases of progressive disease (PD), and 1 case lost to follow-up. The median PFS was 15.7 months [95%CI (9.4,22.1)]. Follow-up continued until September 2022, with 10 cases of PR, 2 cases of stable disease (SD), an ORRof 47.62%, a DCR of 57.14%, 4 cases of PD, 5 cases lost to follow-up or death, and a median PFS of 27.1 months[95%CI (22.9, 31.2)]. The 2-year OS rate was 66.70%, and the median OS was not reached, indicating a relativelyhigh overall survival rate among the patients. Cox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KPS score [HR=0.696,95%CI (0.537, 0.902), P=0.006] w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EGFR-positiveadvanced NSCLC using this combination therapy. The most common 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s (TRAEs) wererash (47.62%), hypertension (33.33%), hyperlipidemia (19.05%), and hand-foot skin reaction (19.05%), proteinuria,*基金项目:北京医卫健康公益基金会医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3185016)①锦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江苏 连云港 222000②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江苏 连云港 222000通信作者:吉亚君- 1 -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类型的主导地位,约占总病例的85%[1-3]。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70例临床疗效观察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70例临床疗效观察
①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 医院 湖南 衡阳 4 2 1 0 0 2
用 检验 ,P < 0 . 0 5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试验组 有效率 显著高 于对照组 ,疾病控 制率为 9 4 . 2 %,显 著高于对照组 的 7 1 . 5 %,对照组疾 病进展情况显著高 于试验组 ,
患者 7 O 例, 展 开病例对照研究 , 分为对照组 和试验组 , 各3 5 例, 对照组常规放化疗 ,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吉非替尼 口服 , 评 价两组 临床治疗效果 。 结果 : 试验组患者疾病进展仅 为 2 例, 显著低 于对照组 的 1 0 例, 试验组疾病控制率高达 9 4 . 2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 1 . 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P < O . 0 5 ) 。 结论 :吉非替尼作为靶 向治疗 的前沿药 物可 以特异性 阻断其靶点 的生物学功能 , 从分子 学水平逆转肿瘤细胞 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治疗晚期非小细胞
病史等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具有可比性 。
1 . 2 方 法
瘤 首位 。非小 细胞癌是肺 癌的重要组 织病理学 分型之一 ,主要 包 括鳞状上 皮细胞 癌、腺癌 、大细胞癌 和其他 等 】 。肺 癌 的治 疗 主要依据 其组织学特性 ,非小细胞 癌的晚期 主要 采用靶 向治 所 在 医院 2 0 0 8 年5 月一 2 0 1 1 年 5月收治 的 7 0例- : l l  ̄ s J , 细 胞肺 癌
患者展开病例对照研究 ,具体结果分析报 道如 下。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 般 资料
情况 和影像学检查疗效分 为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稳定和进展 , 其 中有效率 =完 全缓解 +部分缓 解 ;控制率 =完全缓解 +部 分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和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和诊治进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和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和诊治进展

.综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和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和诊治进展杨锦戴然然项轶肺癌是所有癌症患者中死亡率最高的,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约占肺癌病人的85%左右[1],由于晚期局部浸润和转移,大多数临床诊断的患者不适合进行根治性的手术,被迫接受系统化学疗法。

2009年+期临床研究FASTACT/,在2013年的ASCO会议中揭示了接受GC(吉西他滨+顺X或者卡X)序贯厄洛替尼组较安慰组的患者的PFS有明显的延长。

然而,由于造血,肝肾和胃肠道毒性,大多数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多种药物不良反应!ADR)$此外,化学治疗剂还会损害宿主的免疫系统并下调抗肿瘤免疫力。

最终,这些事件降低了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的可能性并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不良的生活质量!QOL)和预后的恶化。

因此,迫切需要改进治疗策略[2]$对于检测出有基因突变的患者,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靶向治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还不是很明确,虽然靶向药物总体相对安全,但也有文献报道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本文将对靶向治疗和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和诊治进展进行综述$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症的定义为血小板计数<150x 109/F o血小板计数!70-150)x109/F为轻度减少,血小板计数<20x109/F为重度减少[3]$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症被分为4级:1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为(75-150)x109/F, 2级血小板减少症为!50-70)x109/F,3级血小板减少症为(25~50)x109/F,4级血小板减少症为<doi:10.3969/j.Ow.1009-6663.2021.04.0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No.81672271)&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合作研究项目(No.TM201514)&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基金(No.YG2G15MS6G)&上海市卫和科研(NoQ201740032)作者单位: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信作者:戴然然,E-mail:drcyy@ 25x109/F[4]o化疗相关的血小板减少、定义化疗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 in­duced thcmbacympenix,CID)[5]是指肿瘤患者在使用化疗药物抗肿瘤的过程中,由于化疗药物对于骨髓的造血功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导致患者的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100x109艾。

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 h e c l i n i c a l o b s e r v a t i o n o f e f i t i n i b i n t r e a t i n e l d e r l a d v a n c e d s t a e n s c l c g g y g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四川 成都 6 1 0 0 4 1
摘要 】 6例经病理学诊断的 【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 疗 效 与 毒 副 反 应 。 方 法 选 取 2 老年晚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 , 单药口服吉 非 替 尼 2 5 0 m Ⅲb 期或 Ⅳ 期 ) g每日 1次。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疾病控制率7 中位随访1 中位生存期 2 6 例患者中 C R 1例, P R 8 例, S D 1 0 例, P D 7 例; 3 . 1% 。 随 访 4~3 6 个 月, 7 个 月, , 。不 良 反 应 以 皮 疹、 中位无进展生存 1 腹 泻、 转 氨 酶 升 高、 恶心呕 1 4 . 4 个月 ( 6 . 5~2 7 . 3 个月 ) 1 . 5个 月 ( 5~1 6 . 5个月) 吐为主 , 多为轻度 。 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 关键词 】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 【 :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3 5 1 1 . 2 0 1 2 . 0 1 . 0 0 9 7 3 4 . 2 O I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6 7 2 - R 【 A 【 D j
, , , Z H A O Z h e n h u a H O U M e i Z H A N G J i e t a l -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 bt c O jcv T be eh fay n u— le t its f et ii t r—n t a etfl r A s at r 】 be i t e o s v e f c ad r ra d o ci f n e sler t noe ey o r t e c d g e t x i oG i b nh f ti e m d l i e i i
间为 5 5个 月, . 中住 生存期为 l . 12个月, 年 生存率 为3 .% 。疗效 与患者性 别、 1 66 皮疹等 因素有 密切 关 系。与药物相关
的不 良反 应依 次 为 : 皮疹 、 泻 、 腹 恶心 、 节痛 、 功 能异 常 。 尚无 因不 良反 应 需 停 药 者 。结 论 关 肝 吉非 替 尼 治 疗 疗 效 明 确 。
c m l er p n ea d3 . % ( / 6 a e t wt at lr p ne 3 . % ( 0 2 )p t n a t l dsaea d2 . % o pe e o s n 4 6 t s 8 2 )p t n i p r a e o s . 8 5 i s h i s 1/ 6 a e t h d s e i s n 3 1 i s b a e ( / 6 a e t h dpo rs v i ae S edsa ecnrl ae s 6 9 . eme i ua o f ep n ea d tem da 6 2 )p t n a rges ed es ,Ot i s o t t i 7 . % T da d rt no so s n e in i s i s h e or h n i r h
2 6例经病理 学或 细胞 学检查确诊 的老年 非小细胞肺癌 患者 ( 6 > / 0岁) 应用吉非替尼 (5 g 每 日1次 ,2 ) , 20m , 1服 治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2019年10月 第6卷/第28期V ol.6, No.28 Oct. 2019178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徐忠新(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摘要】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肝癌起到什么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化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控制率在93.1%远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3.79%大幅度低于对照组的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使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建议推广。

【关键词】吉非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肝癌;疗效【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7882.2019.28.178.02近年来,肺癌已经成为第一恶性肿瘤[1],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

其中,非细小细胞肺癌占总肺癌发生率的80%以上,由于病症不明显,早期漏诊、误诊率极高,导致约60% 的患者在发现时,就已经是晚期了,此时,采取化疗是患者难以承受的,所以本次研究中我们在观察组使用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2],通过与对照组的对比来验证此药物是否可以改善患者健康情况、延长患者生存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

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5.6±1.4)岁;观察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4.6±1.3)岁。

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佳一线治疗方案

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佳一线治疗方案

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佳一线治疗方案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50%的亚洲患者和11%~16%的西方患者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主要包括Exon 19 Del和21 L858R);对这类患者,NCCN国际指南目前推荐一线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

近年来,第二代、第三代EGFR-TKI横空出世,同时众多研究表明联合EGFR-TKI和其他治疗方式(比如化疗和抗血管治疗等)的策略在一线使用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在如此众多的可选方案中,探究哪种一线治疗方案是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优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系统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何建行教授、梁文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在读硕士研究生赵毅为主要第一作者,针对“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案”以网络荟萃分析的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2019年10月7日,这项研究在线发表于世界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The 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最新影响因子为27.604),这是BMJ正刊首次发表来自中国的肺癌治疗相关研究,是我国肺癌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

文章一览当前EGFR-TKI呈现“三代同堂”的盛况:一代的吉非替尼(Gefitinib)、厄洛替尼(Erlotinib)和埃克替尼(Icotinib);二代的阿法替尼(Afatinib)和达克替尼(Dacomitinib);三代的奥希替尼(Osimertinib)。

EGFR-TKI的问世极大改善了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预后。

而一线EGFR-TKI单药治疗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的出现耐药,为了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延缓耐药的出现,在现有可行药物的基础上联合更多临床可用的治疗手段的联合治疗亦进入人们视线,比如,NEJ026研究中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Erlotinib+Bevacizumab)以及NEJ009研究中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含铂双药化疗(Gefitinib+PbCT:gefitinib+pemetrexed based chemotherapy),较相应EGFR-TKI 单药治疗,均显示出更好的PFS生存获益。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
w a s
tm
e n
t
u n re ra
th
n
tu m
a n
p ro g
r
io
n
o r w
it h

dra
l b y i n t o le

ra
t io
re s
B
re a s ra
t CT
te

s c a n
p e rf o
D is e
rm e
d b e fo
tro l
tre te
a
tm e
t

d



结 果 :客 观 缓 解 率 ( C R + P R ) 为 3 2

1%

疾 病控 制 率( CR + P R +
SD

)为73
)


2%

性 别 年龄 病 理
、 、

分 期 吸 烟 史 P s 评 分 等 各 亚 组 之 间 疗 效 对 比 均 没 有 达 到 统 计 学 显 著 性 差 异 ( 尸>
a s
ib il it y
a n c e
f
u s
in g
o
G
e
f it i n ib
f ir s
o r
t l in

the ra py
a
dv
a n c e
d
NS C LC
c
M
e
th
ds
e
:A
to ta l
f 5 6 p a t ie

吉非替尼术前化疗对局限性肺切除术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影响研究

吉非替尼术前化疗对局限性肺切除术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影响研究

·论著·吉非替尼术前化疗对局限性肺切除术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影响研究刘大仲,王菲,张临友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2.07.019作者单位:15008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外科通讯作者:张临友,15008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外科;E -mail :qzxjzy@【摘要】目的探讨局限性肺切除术前应用吉非替尼辅助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将92例行局限性肺切除术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化疗组(术前接受吉非替尼辅助化疗,n =52)和对照组(仅接受局限性肺切除术,n =40),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1年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和比较。

结果化疗组的手术切除率为92.3%,术后1年期生存率为78.8%,肿瘤复发和转移率为3.8%;对照组手术切除率为77.5%,术后1年期生存率为70.0%,肿瘤复发和转移率为17.5%。

化疗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高于对照组,肿瘤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组1年期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化疗组主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4%,对照组为1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1年,化疗组生存质量评分为(35.48ʃ14.52)分,低于对照组的(42.35ʃ15.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吉非替尼术前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降低1年复发转移率。

【关键词】癌,非小细胞肺;吉非替尼;老年人;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 5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72(2012)07-2193-03Effect of Gefitinib Adjuvant -chemotherapy Pre -surgically on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Elderlies with Localized Pneumononectomy LIU Da -zhong ,WANG Fei ,ZHANG Lin -you.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86,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efitinib adjuvant -chemotherapy applied before local-ized pneumononectom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Totally 92NSCLC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groups :52patients in chemotherapy group were given 250mg /day for 28days before localized pneumonecto-my and 40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just received the pnumononectomy.The outcomes of short -term effect ,one -year survival ratio ,and one -year life quality were evaluated.Results The ablation ratio of lung cancer ,one -year survival ratio ,one -yea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ratio were respectively 92.3%,78.8%and 3.8%in the chemotherapy group ;as compared with 77.5%,70.0%and 17.5%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of ablation ratio and recurrence ratio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one -year survival ratio in the chemotherapy group was higher in the chemotherap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with no significvnt difference (P >0.05).The prevalence of major postsurgical complication was 15.4%in the chemotherapy group ,and 15.0%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one -year life quality post -surgically was (35.48ʃ14.52)in the chemotherapy ,being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42.35ʃ15.67)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Gefitinib adjuvant -chemotherapy pre -surgically can raise the short -term efficacy and life quality and reduce one -yea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ratio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NSCLC.【Key words 】Carcinoma ,non -small -cell lung ;Gefitinib ;Aged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我国肺癌高发年龄为70 74岁,接近50%的肺癌患者年龄超过70岁[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st common side of skin in 5
cages(13.89%),dry
wag
c船酷(13.89%),2
of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accounted for
5.56%.rI,rP time with advanced
3.5—23.8 months.median rI-11P 8.2 months.Conclusion:Gefitinib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癌患者越来越多,由于老年患者内科合并症多,重要脏器功 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心理和生理功能较脆弱,手术受限和 对放疗和化疗耐受性差等因素,故其牛活质鼍和牛存均受到 影响。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控制疾病的进展,应选择不良 反应比较轻的治疗手段。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 前尚无规范的达成共识的模式。进入新世纪,肿瘤分子靶向 药物的不断进入临床,给肿瘤治疗注入了新的牛机。表皮生 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是第一个治疗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是一种El服的EGFR酪氨酸激酶 小分子抑制剂,能阻断肿瘤细胞增殖和生存中包含的信号转 导途径,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是一种新型的靶向性药物。 它与EGFR的ATP激酶的三磷酸腺苷竞争,阻断j£酪氨酸激 酶活性,阻断EGFR的信号转导通路,阻断肿瘤细胞生长和 进展的关键过程…。吉非替尼是唯一拥有充分一致亚洲证 据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旧J。是第一个用于晚期 NSCIl2的分子靶向药物,有一定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给 药方法简便易行,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良好,具有很好的应 用前景"]。2项大规模IDEAL 1I期研究评价了吉非替尼单 药治疗难治性NSCLC的效果,患者随机接受250IIlg/d或 500mg/d吉非替尼治疗,IDEAL—l组和IDEAL一2组的客观 缓解率(RR)分别为18%和10%,不同剂量间没有差异。MS 为7个月,1年总0s为27%一35%,与化疗预期值相 似【4。]。虽然IDEAL试验仅观察到小部分患者获得缓解,但 重要的是缓解率常常很高,症状随之迅速改善。由于500mg 与250rag相比疗效未增而毒性更强,因此推荐用250rag。本 研究中采用1:3服吉非替尼250mg/d一线治疗36例老年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客观有效率为41.670i,,疾病控制率为 86.1l%。全组疾病进展时间为3.5—23.8个月,中位1TP 8.2个月。所有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R11分别为37.04% (10/27)和55.56%(5/9),两者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 =0.443)。腺癌和非腺癌患者的RR分别为68.42%和 11.76%,两者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吸烟人 群和非吸烟人群的Pdt分别为52.38%和26.67%,两者之间 未见统计学差异(P=0.176)。国外2个大样本的Ⅲ期临床 试验均显示其对化疗失败的患者有效,尤其是东方人、腺癌、 不吸烟或女性效果更好M一“。本研究中腺癌患者比非腺癌 患者疗效显著;但本研究中女性或非吸烟患者并未显示出比 男性或吸烟患者更好的优势,考虑系标本量较少的缘故,同 时基础研究已显示,吉非替尼的效果和EGFR基因突变密切 相关【8。9J,本研究中有可能很多男性或者吸烟患者存在EG FR突变,因而对于吉非替尼敏感。本研究中最常见的不良 反应为I、Ⅱ级皮疹和腹泻,2例肝功能异常经停药治疗后继 续服药,以及皮肤瘙痒和皮肤千燥。与化疗药物的耐受性相 比较,吉非替尼的低毒性更加适合老年患者。本研究表明, 吉非替尼对于老年晚期肺癌的治疗无疑是一个优势选择。 【参考文献】
・1540・
Clinical
Onoolog"[J].J Clin 0ncol,2001,19(5):1539.
[8]
赵彩霞,任勇军.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防治[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1):4l一42.
8ffauss
[5] [6]
李江涛,麦茂,陈沃培.乳腺癌术后常规放疗与加胸壁照射的 生存率比较[J]。广东医学,2002,23(3):280—281. 王淑莲,李晔雄,余子豪.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放射治疗 [J].中华肿瘤杂志,2002,24(1):68—70.
小时不再IZl服其他药物,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良反应不能耐受 停药。每个治疗周期为1个月,每个周期结束后进行疗效评 价。 1.3疗效评价和毒性评估 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 (PR)、稳定(SD)和进展(PD)。计算客观有效率RR(CR+ PR)和疾病控制率DCR(CR+PR+SD);疾病进展时间 (1TP)为从患者服用吉非替尼开始,到明显出现肿瘤进展的 时间。不良反应按照1981年WHO统一标准进行评价分为 0一IV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Pear-
疗,但由于其易发生远处转移,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 丧失了手术机会,因此晚期患者效果不理想。吉非替尼是分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2009一ll一24 20lO—01一08
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江苏南通226601 刘剑(1981一)。男,江苏海安人,住院医师,,主要从事 肿瘤临床工作。E—mail:shycl9811231@163.com
Medern Oneolagy 2010,18(08):1540—1542
【摘要】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
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_,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36例65岁以上晚期tM,细胞肺癌患者进入研究,所有
患者均为Ⅲ一Ⅳ期。口服吉非替尼250mg/d,至病情进展或者不能耐受不良反应。结果:36例均可评价疗 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后2个月进行评价,RR为41.67%(15/36)、DCR 86.1l%(31/36)。用药后最常见的 不良反应为I、Ⅱ度皮疹25例(52.78%),腹泻11例(30.56%),皮肤瘙痒5例(13.89%),皮肤干燥5例 (13.89%),肝功异常2例(5.56%)。n.P为3.5—23.8个月,中位TrP8.2个月。结论:吉非替尼单药治疗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相对较小,患者耐受性好。可以作为该特殊人群的一线治疗。 【关键词】吉非替尼;老年患者;非小细胞肺癌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agn.1672—4992.2010.08.27 【文章编号11672—4992一(2010)08—1540—03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放疗和化 子靶向治疗中选择性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 的口服抑制剂,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 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目前已被 做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肺 癌患者明显增多,由于很多老龄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不 能耐受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我们自2006年2月至2008 年12月应用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3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first—fine treatment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cell lung
cancer
cancer
and its
toxicit、r.Meth-
treated with
0-
ads:All 36 ral be
c弱髓over 65 years of age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on—smal]cell lung
treatment,toxicity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well
【Key words】Gefitinib;lderly patients;first—line treatment;advanced;non—snlall
cancer
250rag/day,to the disease progress
WaS
or can

to
iv stage
were
g幽tinib
Wag
not
tolerate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All 36 patients could
evaluated the efgie∞y and toxicity.RR I,lI
son
Chi2Square检验。
2结果 2.1客观疗效 全组36例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后2个月进 行评价。CR 1例,PR 14例、sD 16例、PD 5例,RR为41.67% (15/36)、DCR为86.1l%(31/36)。CR例为腺癌,PRl4例 中病理类型腺癌12例(85.7l%),鳞癌2例(14.29%)。男、 女RIt分别为37.04%(10/27)和55.56%(5/9)。
2.2
T1瞪和生存情况 截止2008年12月,全组TI'P时间为3.5—23.8个月,中
位1TT.P8.2个月。 2.3不良反应 用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I、Ⅱ度皮疹25例 (52.78%),主要表现在颜面,部分为前胸、后背、颈部及手足 部位,其中1例合并皮肤感染,对症处理后继续服药。腹泻 11例(30.56%),大部分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未停 用吉非替尼。皮肤瘙痒5例(13.89%),皮肤千燥5例 (13.89%)。肝功异常2例(5.56%),停药1周,给予复方甘 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治疗后仍继续服用吉非替尼。另 有少数病例出现轻度恶心、食欲下降等症状,经对症处理好 转。未出现药物相关死亡。 2.4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所有患者中,男”例,女9例,BR分别为37.04%(10/ 27)和55.56%(5/9),x2=0.952,P=0.443。腺癌19例,非 腺癌17例,RIt分别为68.42%(13/19)和11.76%(2/17), x2=11.849,P=0.001。吸烟者2l例,非吸烟者15例,RR 分别为52.38%(11/21)和26.67%(4/15),x2=2.380,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