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滴定法医学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g5.00 1 05mo/Ll pAg4.30
pClpK sppAg9.8 14.305.51
7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8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以0.1000 mol/L AgNO3标准溶液滴定20.00ml 0.1000mol/L NaCl溶液为例
AgClƒ AgCl
(1). 滴定前 溶液中[Cl-]决定于NaCl浓度 [Cl-]= 0.1000 mol/L pCl= -lg[Cl-] = 1.00
5
(2).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B.溶液的酸度: 控制pH = 6.5~10.5(中性或弱碱性)。 酸性太低,Ag+与OH-生成Ag2O;酸性太高,可能 无法生成Ag2CrO4沉淀↓
15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C.注意:防止沉淀吸附而导致终点提前 措施——滴定时充分振摇,解吸Cl- 和 Br-
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节 银量法
一、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1.原理 2.滴定曲线 3.影响沉淀滴定突跃的因素 4.分步滴定
二、指示终点的方法 (一)铬酸钾指示剂法(Mohr法) (二)铁铵钒指示剂法(Volhard法) (三)吸附指示剂法(Fajans法) (四)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三、应用与示例
A(g 剩 余 SC ) N Ag S ( C白 N K色 s1 .p 1 1 ) 1 02 SP : F3eSCNFeSC 2( N红色)
19
❖注意事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测Cl- 时,预防沉淀转化造成终点不确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节 概述
一、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二、沉淀滴定法的条件: (1)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 (2)反应迅速、定量 (3)有适当的指示终点的方法 (4)沉淀的吸附现象不能影响终点的确定
三、应用——难溶性银盐的沉淀滴定分析
D.预先分离干扰离子:除去与Ag+和CrO4-能生成沉 淀的离子,有色杂质离子以及在中性或弱碱性溶 液中易水解的离子。
E.注意NH4+存在的情况 ➢适用范围: 可测Cl-, Br-,CN-,
不可测I- ,SCN- (强吸附且选择性差)
16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 计量点后
溶液中[Cl-]取决于过量AgNO3的量, 过量Ag+由下式计算
A gVAg3N V ONaC CA l g3NO VNaC V l Ag3NO
C lK s,p AgC A l g
当滴入AgNO3溶液20.02ml时(此时相对误差为+0.1%),溶液中
滴 定 反 应 : A g C l A g C l ( 白 色 ) K s p 1 . 5 6 1 0 1 0
S Ksp1.2 51 0 5m/oLl
指示 2 A 终 g C4 2 点 r A O 2 C 反 g 4 r ( O 应 砖 K : 1 s 红 .1 p 1 0 1 色 0 2
指示终 F3 e 点 SC 反 N Fe 应 2 S ( C : 红 N K 色 13) 8
17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滴定条件:
A.酸度: 0.1~1.0 mol/L HNO3溶液 B.指示剂: [Fe3+]≈ 0.015 mol/L C.注意:防止沉淀吸附而造成终点提前
C. 卤化银胶体对指示剂的吸附能力 < 对被测离子的吸附能力 ( 反之终点提前 ,差别过大终点拖后)
3. 分步滴定
例 : A gN O 3 分 别 滴 定 等 浓 度 的 C l , B r , I K SP ( A gI) 最 小 先 沉 淀 ; K SP ( A gC l) 最 大 后 沉 淀
结论:溶解度小的沉淀 先形成
1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Ag+ + X-
AgX↓
X C l , B r , I , C N ,S C N
1. 滴定曲线
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滴定曲线
S3 Ksp 6.36105mol/L 4
AgCl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 先出现白色沉淀;再 出现砖红色沉淀——终点到达。
1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滴定条件:
A.指示剂的用量——适量 过高——终点提前; 过低——终点推迟 控制5×10-3 mol/L恰成Ag2CrO4↓(饱和AgCl溶液)
措施:先加入AgNO3反应完全后,再加入Fe3+
2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滴定条件: 酸度:稀HNO3溶液,控制酸度在0.1~1 mol/L
防止Fe3+水解和PO43-,AsO43-,CrO42-等干扰 ➢应用范围:
返滴定法测定Cl-,Br-,I-,SCN选择性好
2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吸附指示剂法(Fajans法,法扬司法 )
吸附指示剂:一种有色有机染料,被带电沉淀胶粒 吸附时因结构改变而导致颜色变化
吸附指示剂法:利用沉淀对有机染料吸附而改变颜 色来指示终点的方法
酸性染料:荧光黄及其衍生物
碱性染料:甲基紫、罗丹明6G
(3). 化学计量点
溶液中[Cl-]来源于AgCl↓的离解,此时溶液的[Cl-]、[Ag+] 相等,即:
C A l g K s ,A p g1 C . 5 l 1 6 1 0 0 1 4 . 9 m 0 1 /L ol
pAg = pCl =1/2 pKsp=4.91
➢ 滴定条件: A. 控制溶液酸度,保证HFIn充分解离:pH>pKa 例:荧光黄pKa 7.0——选pH 7~10 曙红pKa2.0—— 选pH 2~10 二氯荧光黄pKa 4.0——选pH 4~10 B. 防止沉淀凝聚 措施——加入糊精,保护胶体
2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pKsp,AgI =16.08 pKsp,AgBr=12.03 pKsp,AgCl=9.74
1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总结(曲线)
(1):pX与pAg两条曲线以化学计量点对称。 这表示随着滴定的进行,溶液中Ag+浓度增加时,X-
以相同的比例减小;而化学计量点时,两种离子浓度相 等,即两条曲线在化学计量点相交。 (2):突跃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沉淀的溶度积常数Ksp和 溶液的浓度C。Ksp越小,突跃范围大。
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例: 中华医学会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睡眠障碍患病
率达42.7%,约有3亿中年人患有睡眠障碍。异戊 巴比妥是一种巴比妥类药物,是常见的催眠镇静药, 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通常使用较小剂量时产生 镇静作用,较大剂量时产生催眠作用,大剂量时则 产生麻醉、抗惊厥作用,过量则会导致死亡。因此 对此药物的用量需严格控制,其制剂及原料药的含 量测定则需准确可靠。对于异戊巴比妥片的含量测 定,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使用银量法。
pAg + pCl= -lgKsp=9.807 故 pAg=9.807 - 2.279=7.537 同理,当加入AgNO3溶液19.98ml时,溶液中剩余C1-浓度为: [Cl-]=5.0×l0-5 pCl=4.30 pAg=5.51
6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铁铵钒指示剂法(Volhard法,佛尔哈德法 ) 1.直接法 ➢ 原理:
N H 4 F e ( S O 4 ) 2 1 2 H 2 O 为 指 示 剂 , N H 4 S C N A g 滴定 A g S 反 C 应 A Ng ( : SC K 白 N 1 s .0 色 p 1 10 2)
如 : Ksp(AgI) < Ksp(AgBr) < Ksp(AgCl) , 所 以 相 同 浓 度 的 Cl-、Br-和I-与Ag+的滴定曲线上,突跃范围是I-的最大, C1-的最小,若溶液的浓度较低,则突跃范围变小,这与 酸碱滴定法相同
1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原
H+ + FI- (黄绿色)
AgCl:Cl- - - - - 吸附过量Cl-
SP后:大量AgCl:Ag+::FI-(粉红色) - - --双电层吸附
2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预防:充分摇动溶液,及时释放Ag+
➢应用范围: 酸性溶液中直接测定Ag+
18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返滴定法
➢ 原理:
含 卤 离 子 的 H N O 3 溶 液 中 ,加 入 定 过 量 A g N O 3 N H 4 F e (S O 4 )21 2 H 2 O 为 指 示 剂 , N H 4 S C N 定 过 量 A g S P 前 : A g ( 定 过 量 ) X A g X ( 白 色 ) K s p , A g C l 1 . 8 1 0 1 0
二、银量法指示终点的方法 ❖ 铬酸钾指示剂法 ❖ 铁铵钒指示剂法 ❖ 吸附指示剂法
1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铬酸钾指示剂法(Mohr法,莫尔法) ➢ 原理:
K 2 C r O 4 为 指 示 剂 , A g N O 3 C l 和 B r
A g C l S C N A g S C N ( 白 色 ) C l
措施: ①将生成的AgCl沉淀滤去 ②加入AgNO3后,加热(形成大颗粒沉淀),加 入有机溶剂(如硝基苯)包裹沉淀以防接触 ③适当增大指示剂浓度,减小滴定误差
[Fe3+]=0.2 mol/L,TE%<0.1%
✓测I-时,预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I- + 2Fe3+ = I2 + 2Fe2+
2. 影响沉淀滴定突跃的因素(比较)
酸碱 与 C 滴 a 和 K a 有 定 C 关 a , K a : 滴 定 突 配位 与 C 滴 M 和 K M ' 定 有 Y C 关 M , K : M ' Y滴 定 沉淀 与 C X 滴 和 K S有 P 定 C 关 X , K S : P 滴 定
溶液中[Cl-]决定于剩余NaCl浓度
ClVNaC V l A C g3NONaCl VNaC V l Ag3NO 加入AgNO3溶液18.00ml时,溶液中Cl-浓度为:
[Cl-] = 20 0..100000+× 18.2 0.000=5.26×10-3
pCl=2.279 而Ag+浓度则因为[Ag+][Cl-]=Ksp=1.56×1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