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现代农业发展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安市现代农业发展探讨
六安市作为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示范区之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业发展一直
是六安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经过多年的发展,六安市的农业已经从传统的“粮食基地”逐步转型为“现代农业”,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径。

1. 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六安市通过改革产权制度、引进科技成果、培育龙头企业
等方式,逐渐构建了由典型农产品生产、深加工、物流配送、市场销售等环节组成的现代
农业产业链。

同时,与此相伴随的是,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企业的兴起,充分发挥集
体经济的优势作用,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2. 科技支撑的重要性
六安市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积极制定科技创新项目,加强科技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推行农业科技示范,引进国际领先的绿色农业技术和设备,及时跟进全球农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 政策支持的保障
六安市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农村企业、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
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质性支持,包括土地流转、税收减免、财政扶持等
政策,加快了现代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二、六安市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
1. 农业产业链的不完善
六安市现代农业产业链中,农产品的加工、包装、物流配送等环节相对薄弱,市场化
程度较低,市场占有率不高,完善产业链成为推动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环节。

2. 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
当前,农民在学习科技、理财投资、市场化营销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技能水
平普遍较低,或者知道科技和技术的好处,但是没有条件和能力逐步掌握和应用,短期内
提升农民素质和掌握新技术的难度比较大。

3. 市场营销机制不完善
六安市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多,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市场营销方面,长期以来还停留在
价格竞争、“卖一批失一批”的营销模式上,缺少中长期营销战略,缺少品牌理念和销售
渠道的完善与优化,在市场上缺少杀手锏,抹不去“农村产品”在市民心中存在的传统固
有感性标签。

1. 推动农业产业群化和规模化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借鉴现代企业化模式,整合资源优化生产结构,强化富农
龙头作用,推行农业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整合现有项目和资源,推动农业产业群化和规
模化。

2. 多方引进优质资源
引进优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企业跨地区合作、联合开发,加强国际合作,
开展国内外高端农业加工、研发成果交流等活动,拓宽门户,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的技术含
量和附加值。

3. 构建智慧农业营销模式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现代农业营销向“大数据营销”、“互联网+农村”方向发展,打造以农产品交易、区域性物流配送为基础的农产品
营销体系,提高现代农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整体水平,实现科技与农
业深度融合。

4. 建立现代农业农民培训计划
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企业负责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等农业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以便逐步形成促进联合经营、现代管理、规模经营的合作社和合作社联合社,同时为
新型农民建立现代农业农民培训计划,不断提高现代农民的技能水平及其对现代农业的认识。

5. 发扬传统文化和打造农产品品牌
发扬农耕文化、地域文化等乡土之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与品牌推广,通过形象化、
品牌化推广农产品的形象、风土人文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品牌价值的农产品。

同时
加大对农产品的品质保障力度,从源头开始把控质量,并建立完善的品牌认证和监管机制,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综上所述,六安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较为特殊,经历了从地方政府主导发展到市场化、产业链整合、集群化发展的历程。

下一步,六安市需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市场
化营销和智慧农业营销方式,不断强化农民技术技能和管理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和规模
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与城市经济相互渗透、共同融合,推动现代农业与城市转型、发展
协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