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病起于过用”谈《内经》养生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生病起于过用”谈《内经》养生

【摘要】“生病起于过用”出自《素问·经脉别论》,它提出生病起于气候、饮食、情志、劳倦、药物等因素过用的发病观。

同时,它也蕴含了大量的养生观思想,
体现为顺应四时阴阳养生观、调和饮食五味养生观、调摄精神情志养生观、劳逸结合养
生观、药物调理养生观。

这些养生观思想为
人类的养生保健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黄帝内经》养生四时阴阳饮食五味精神情志药物调理
《黄帝内经》是我国两千多年前西汉时
期的医学宝典,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医学
巨着。

全书包括《素问》《灵枢》各九卷,系统地阐述了如何从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和治法等方面认识和防治疾病的内容,同时也包含了大量的养生理论与方法。

“生病起于过用”理论出自《素问·经
脉别论》:“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
于过用,此为常也”。

高士宗注:“过用,
即饱甚、夺精、远行、恐惧、劳苦也”。


于人体脏腑、经脉、气血的功能活动及调节
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各种内在或外界的因素(如气候、饮食、情志、劳倦、药物等)对人体的影响超过了机体自身功能活动范围及
调节能力,就会导致机体功能活动失常,阴
阳失调、气血失和、经脉不利,脏腑功能紊
乱而发病。

《内经》在提出生病起于气候、饮食、
情志、劳倦、药物等因素过用的发病观的
同时,它也论述了针对这些发病因素相应的
养生理论,笔者就此作简要论述。

1 顺应四时阴阳养生观
《内经》认为,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
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人和万物一样,都应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若自
然界发生变化,人体亦发生与之相应的反应。

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言:“人以天地之
气生,四时之法成。

”自然界的运动变化,
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

所以,养生就必须顺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四时的生长收藏变化规律。

如正常的春温、夏热、秋凉、
冬寒的四时气候变化,有利于自然界的生长化收藏,人应之,就不会生病或少生病。


气候反常,诸如冬寒过甚、夏热过甚,或冬
应寒反热,夏应热反寒等,人应之,则易发
生疾病。

人们只有掌握和适应自然环境变化
的规律,才能维持人体健康。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
握阴阳……有至人者,和于阴阳,调于四时……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有贤人者,法则天地,逆从阴阳,分
别四时”。

认为养生的奥妙在于认识和掌握
自然界的规律,顺应自然界的四时气候变化,善于掌握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并积极主动地利用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规
律以避害就利,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更详细论述四时阴阳生长收藏规律以及顺从四时阴阳养生的方
法,即“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
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夏三月,此谓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於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
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
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定,以缓秋刑,收
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此秋之应,养收之道也。

……冬三月,此谓
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
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
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人们应在自然界生
气勃勃、万物欣欣向荣的季节里,顺应天地
生发之气以养“生”;在万物发育成长的季节里,顺应自然界繁荣茂盛之气以养“长”;在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里,应效法天地收敛清肃之气,使神志宁静养“收”;在树木凋零、昆虫蛰伏、水冰地冻、万物闭藏的季节里,应当避寒就温,法天地闭藏之气,使阳
气潜藏于内以养“藏”。

如在起居方面,即
在起床、吃饭、上下班、睡眠、锻炼、学习、
大小便等等诸方面,均必须遵循和养成一定
的规律性,以保证人体阴阳不受或少受各种
不利因素的干扰,从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一年之中又因阴阳的消长而有四季寒
来暑往的变化,由春至夏,阳气渐生渐长,
阴气渐收渐藏;由秋至冬,阳气渐收渐藏,
阴气渐生渐长。

《灵枢·本神论》曰“智者
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
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
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所谓道,即顺应自然变化之道,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此外,人还应顺应一日之阴阳消
长,安排作息来调节自身阴阳。

如《素问·生
气通天论》说:“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
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是故暮而
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
乃困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