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成县熊家河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大豁落钒矿; 甘肃中图分类号: P618. 6
甘肃省大豁落钒矿床位于双鹰山脚下,马鬃山煤矿西南15km 处,隶属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管辖。

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甘肃省疏勒河地质队,第三地质队等单位先后进行了矿点检查、普查工作,并初步提交了普查报告。

自2008 年起,甘肃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勘查院进行了详细的工作,对于该矿床的矿体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以及成矿规律做了初步认定和详细研究,但对矿床的成矿规律缺乏全面系统的总结。

矿床赋存于寒武系双鹰山组炭质板岩中,方山口钒矿、七角井钒矿均在同一层位。

详细对比矿床研究,总结成矿规律,为方山口钒矿-七角井钒矿-大豁落钒矿成矿带及邻区进一步找矿提供信息。

双鹰山组为含矿地层。

2
2. 1
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地质
矿区如图2 所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双鹰山组泥质、炭质板岩和西双鹰山组一套灰黑色硅质岩及灰黄色硅质岩互层。

且两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双鹰山组主要岩性特征为:
泥质、碳质板岩: 灰、灰黑色,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岩石主要由泥质及炭质组成,风化后呈碎片。

泥质成分具有轻微变质,部分呈纤维状绿泥石集合体,含量60% ~75% ,碳质含量10% ~25% ,表面见有绢云母化及褐铁矿化。

1成矿地质背景
区域如图1 所示,位于天山—内蒙褶皱系北山
泥质、粉砂质板岩: 浅土黄色、浅褐红色,变余泥质、粉砂质结构,板状构造,岩石主要由泥质及粉砂
褶皱带中段,区域上构造运动十分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加里东、华力西构造运动期沉积厚度大。

区域上成矿作用与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对构造作用的分析和研究,是正确了解区域及矿区矿床( 点) 特征的重要途径。

区域上各种成矿作用为成矿创造了良好条件。

矿区及其附近发现的矿产主要有古生代早寒武世初期的沉积型铁矿、锰矿和沉积型磷块岩以及伴生有状石英及长石组成,板理密集发育,表面见褐铁矿化及绿泥石化。

在矿区中东部局部被第四系冲洪积物掩盖,地表未见出露。

砾屑白云质灰岩: 灰白色,砾屑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砾屑成分为硅质岩及白云质灰岩碎块。

灰岩碎块磨圆度较好,呈次圆状、次棱角状,含量60%~75% ,硅质岩碎块呈棱角状、次棱角状,含量较少,约为10% ~15% 。

岩石砾屑大小混杂,呈无定向排
金属矿物 非金属矿物 相对含量
原生矿物 次生矿物 原岩残留矿物 蚀变矿物 赤铁矿 ( 2% ~ 3% ) 褐铁矿 ( 1% ~ 2% ) 黄钾铁矾 炭质( 3% ~ 7% ) 、泥质( > 50% ) 、 石英( 10% ~ 30% ) 绿泥石 ( 15% ~ 30% ) 主要
方解石( < 10% )
次要 微量
黏土 2. 4 矿体围岩和夹石 矿区钒矿体下盘围岩主要为硅质岩,钒矿体与
硅质岩间夹炭质板岩薄层,岩石主要由硅质组成,含
少量炭质,多呈细分散浸染状分布在硅质之中,局部
见有直径 1 ~ 3cm 不等的球状、椭球状炭质结核; 其
化学成分 主 要 为 S i O 2 ,含 量 在 77. 83% 。

矿 体 上 盘
围岩主要为泥质、粉砂质板岩,局部地段钒矿体与灰
岩间夹薄层含炭泥质板岩,岩石矿物成分主要为泥
质、粉砂状长石、石英等,含少量黄铁矿; 其化学成分
海水带入海槽中,为钒矿床提供了物质来源。

3. 2 控矿作用 在区域上蓟县系平头山组与寒武系双鹰山组之 间有一个较明显的沉积间断面—角度不整合面,其 下部为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岩层。

3. 3 矿床成因 钒矿主要赋存于黑色碳质板岩中,表明钒是在 较稳定的 还 原 环 境 下 形 成 的。

钒的物质来源较丰富,含碳泥质质点吸附海水中的钒元素,形成分布较 S i O 2 ( 5
4. 80% ) 、CaO ( 6. 76% ) 、M g O
均匀的含钒碳质页岩。

后经变质作用,钒元素相对 主 要 由 ( 2. 26% ) 、CO 2 ( 1. 38% ) 组成。

上、下盘围岩均具不
富集,生成含钒矿物钾钒铀矿、磷钙钒矿等均匀散布 均匀的黄铁矿化、硅化蚀变,V 2 O 5 含量在 0. 21% ~
于浅变质的碳质板岩中。

0. 23% 之间,Al 2 O 3 含量为 2. 01% ~ 9. 67% ,C 含量
为 1. 71% ~ 2. 06% ,F e 2 O 3 含量为 0. 03% ~ 5. 44% ,
由此初步认为该矿床是处于海侵初期,陆缘海 湾( 海盆) —浅海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变质型钒矿床。

SO 3 含 量 4. 68% ~ 4. 80% ,K 2 O 含 量 为 0. 81% ~
4 4. 1 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找矿标志 1) 钒矿产于寒武系双鹰山组下部炭质板岩中 3. 32% ,TiO 2 含 量 为 0. 39% ~ 1. 02% ,围 岩 中 有 用
化学成分含量低,与矿体呈整合接触。

矿区矿体中圈出的夹石为粉砂质板岩,形态和
产状与矿体一致,规模小,数量少,不影响矿体的综
合评价。

寻找与其层位相同的黑色炭 质板岩为直接找矿标 志。

2) 在陆 缘碎屑沉积与化学沉积的 过 渡 带 或 其
3 矿床成因
统文化并不是要自我封闭,还需要我们合理吸收借高校青年学生的头脑。

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传播和价
值整合的重要载体之一,传承和创新文化,需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作出贡献。

鉴人类一切的优秀文化成果。

因此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也至关重要。

4. 4努力转变校园文化构建机制
要建设长效、实效、大众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就
4. 2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出发点,树立社会主要掌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权,就必须主动占领各
义核心价值体系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文化之“体”强势加强对我国进行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渗透腐蚀,因此加强文化传承之“魂”对校园文化之“体”的注入势在必行。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5]。

其中,红色资源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利用则显种校园文化阵地。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重装那个活动阵地、社团阵地、媒介阵地、网络阵地、标识阵地和环境阵地等地建设,使这些阵地各显其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

另外要培养和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题研究、文化研讨、文化主题活动评选等,以实践丰富学校文化内涵,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设施体系、活动体系。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自己的“核心价值”,需要构筑起既传承历
史文化,又彰显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大众精神的优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4. 3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选择性地吸收国
[1]外优秀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基础
和厚实底蕴高等学校应自觉承担起研究和弘扬优
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这也是近百年来中国大学的薄
弱项。

因此,校园文化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责无旁
贷。

传统节日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
带,因此运用传统节日文化为形式的校园文化应生
动活泼地展现在高校青年学生面前,必将会在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中发挥积极作用。

然而,弘扬传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 -04 -25.
[2]纪宝成.深刻认识大学的文化认识创新职能[J].中国
高等教育,2011,20( 10) : 8-10.
[3]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1 -04 -25.
[4]厄内斯特. 盖尔纳. 民族与民族主义[M ].北京: 中
央编译出版社,2002: 183.
[5]中共中央宣传部. 爱国主义实施纲要[N].人民日
报,1994 - 09 -06.
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櫷( 上接第34 页)
1) 矿区深部找矿,据前人所挖采坑来看,钒矿层在矿区54 线-50 线6m 以下厚度比地表探槽中沉积后经浅变质的海侵岩系,因此认定该矿床为沉积变质型钒矿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