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期中九年级语文入学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动力九年级语文入学测试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学校:姓名:
一、积累运用(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0分)
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
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shāo),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辽阔的空间,幽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jié)。
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jué)于地理距离的远近。
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
1.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6分)
(1)喜上眉□(shāo)(2)乡土情□(jié)(3)取□(jué)
2.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
(1)怯(A.qiè B.què)(2)翘(A.qiào B.qiáo)
3. 下列文学文化知识错误的一项是()(4分)
A.“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B.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C.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D.《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4. 请从每句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4 分)(1)丧失阅读的习惯,我们哀悼的将不仅仅是实体书店的消亡,而是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失去精神家园后的(迷离迷惘迷醉)。
(2)不可否认,个别干部对群众疾苦(莫衷一是默不作声漠不关心),而焦裕禄同志却是心中只有群众,唯独没有自己的好干部。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 6 分)
①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出来的。
②所谓的民族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
必须有精神。
③就像一个人一样,使一个人富裕起来是容易的,给一个人一百万就富裕起来了。
④,使一个人有文化、有气质是很难的。
( 1 )第①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2 分)
( 2 )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 3 )第④句的横线处需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6.补写出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
(每空一分,8分)
(1),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2)酒困路长惟欲睡,,(苏轼《浣溪沙》)
(3),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
(4),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沁园春雪》)(5)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6)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7)__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
(8)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7.口语交际(5分)
日前,市教育局下发了《国学经典通读读本》,要求全市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现在学校举行了以“开展经典诵读,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如果你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请你在班会课上发表获奖感言。
要求语句通顺,至少引用一句儒家经典,不超过60字(标点符号不占字数)。
8.阅读《水浒传》,补全回目。
(填人名)(4分)
(1)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_ _ 拳打镇关西
(2)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 _ 卖刀
(3)《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有好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的共同特征,这些性格特征在现实生活中还有没有意义?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二、综合阅读(55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25分)
栖在树上的鱼
包利民
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树,浓荫匝地。
夏日晴好的时候,罗小鸥就摇着轮椅行走在院子里,感受阳光清风,心里却是总觉不到自由。
十四岁的年龄,便被桎梏在轮椅上,就像鸟儿被困囿在笼中,可笼子再大,也不是天空。
罗小鸥只好每天对着庭中熟悉的一切,渐渐地,她发现树上有两只鸟儿是一直都在的。
每天许多鸟儿来来去去,只是它们总会回来,因为树上有它们的一个巢,小小的,在密密的枝杈间,像一个黑黑的果实。
很羡慕那些鸟儿,可以自由翔集择枝而栖。
她还喜欢鱼,不是那种观赏鱼,而是父亲从门前的河流里捕来的小鱼,它们生活在家里的几个鱼缸里。
可自从腿不能走路之后,她把鱼们全都放回了河里。
只是有三条鱼还太小,她怕它们无法独立生活,就想着养大一些再放生掉。
有一天,父亲突发奇想,把那个鱼缸用细绳捆扎好后,系在了那棵大树的枝上。
她很是惊喜地看着高高悬吊着的鱼缸,阳光从层层叠叠的枝叶间散落,鱼缸里的水也点点斑斑地亮。
三条小鱼欢快异常,在里面互相追逐,游过阳光时,细小的鳞片上都闪着点点金光。
那个午后,罗小鸥一直看那树上挂着的三条鱼儿,它们吐的每个泡泡都五彩斑斓。
新来的鱼们也引起了那些鸟儿的注意,鸟们似乎也为这新加入的成员而惊奇,有些胆子大的,就直接落到鱼缸的边缘上,探头去看里面鱼的游动。
那个晚上,依然很热,罗小鸥坚持要睡在外面的树下。
于是支起了折叠床,躺在那里,抬头间就能看到那个鱼缸,三条小鱼也安静了许多,静静地悬浮在那里,而更高处的鸟巢里也是寂然无声。
久久不能入睡,直到月亮升起,便听得见鱼缸里有着细细的水声。
三条鱼似乎被月光感染,又开始游动,有时接近水面时便欢快地甩尾,扑打出一朵朵水花。
听着清晰入耳的水声,罗小鸥终于渐渐进入梦乡。
不知何时醒来,已月挂中天,起了风,吹得满树的叶子簌簌地响。
罗小鸥抬眼去看鱼缸,见那鱼缸在风中摇摇晃晃,三条小鱼在动荡的水中游得更加欢畅。
她忽然想到,在这不停摇动的水里,鱼们是不是会找回在河里波浪中的感觉?要不它们怎么会那么兴奋快乐?再也没有睡意,一颗心儿随着鱼缸轻摇,仿佛化身鱼儿,在水里,在月光下,自由地游来游去。
早晨在鸟鸣中再次醒来,朝霞满天,抬眼,满树的叶子都闪着清新的光,两只鸟儿早已起来,正绕树翻飞鸣叫。
鱼缸在阳光斜斜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小鱼
们反而安静了,头向着东方,停在水中。
罗小鸥也在满天的阳光里安静地看着,从没有这样发自内心的平静。
上午的时候,罗小鸥让父亲把鱼缸拿下来,还是把那三条鱼放回门前的小河。
而且,她说要回学校去上学,不想在家里这样呆着了。
她经过这一夜,忽然明白,就算轮椅是一种桎梏,也会领略到不同的风景。
就如夜里那三条鱼儿,虽然身处小小的鱼缸里,可是它们却有着栖在树间的经历,有着风中摇荡的水,有着月光朝霞,有鸟儿陪伴,那是河里的鱼们永远无法体会的东西。
她相信,自己也会于困囿中体会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美好,那是上天的眷顾,只要自己能用心去发现。
(有删改)
9.通读全文,梳理罗小鸥的心理变化过程。
(6分)
不自由——( )——惊喜——()——()——顿悟10.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请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分)
三条鱼似乎被月光感染,又开始游动
..
..,扑打
..,有时接近水面时便欢快地甩尾
出一朵朵水花。
(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请简要赏析。
(3分)
11.文中画横线句子与下文哪句话相照应?试分析其作用。
(4分)
12.文章最后一段有何深刻含义?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5分)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第一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下文。
B.文中鸟儿的自由与罗小鸥的困境形成强烈对比。
C.文中的罗小鸥被桎梏在轮椅上,她悲观、颓废,是一个消极的人物形象。
D.本文语言清新明丽,颇有韵味,如一股清泉缓缓流淌在读者心间。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甲] 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西湖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丙]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4.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4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2)是.日,更定矣
15.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4分)
A、是.日更定莫衷一是.
B、更.有痴似相公者更.深夜色半人家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且焉.置土石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6分)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7.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2分)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18.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6分)
19.《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
(4分)
20.《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1. (6分)考点:字形(1)梢(2)结(3)决
2.(4分)考点:字音(1)A (2)B
3.(4分)考点:文学文化知识: D
4.(4分)考点:词语辨析: (1)迷惘(2)漠不关心
5.(6分)(1)考点:标点符号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2)考点:语病
所谓的民族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这个字,一个只为钱的民族……
(3)考点:关联词但是(或:可是)
6.(8分)考点:古诗文默写
(1《商山早行》)(2《浣溪沙》)
(3(4雪》)
(5。
(温庭筠《望江南》。
(辛弃疾《破
阵子》)
(7)不知天上宫阙,(苏轼《水调歌头》)(8)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赤壁》)
7.(5分)考点:口语交际(60字)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很高兴能在这次主题的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我这次获奖,得益于我们班一直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我在平时增加了阅读经典的兴趣和动力,使我有了更好的传统文化储备,受到传统文化美的熏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只有爱上诵读,爱上经典,才能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路上获得不断的进步!
8.(8分)名著阅读
(4分)(1)阅读《水浒传》(2)补全回目:鲁智深(鲁提辖)杨志
(4分)(3)言之有理即可
二、综合阅读(55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25分)
9.(6分,每处2分)考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羡慕自由平静
10.(6分)考点:语句赏析
(1)动作描写(1分),“游动”“甩尾”“扑打”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鱼儿在月光下游动的欢快情形(1分),为下文罗小鸥的思想变化做铺垫。
(1分)
(2)(3分)景物(或环境)描写(1分),“朝霞”“叶子”“鸟儿”勾画出一幅充满生机的优美图画(1分),烘托了罗小鸥的平静心情(1分)。
11.(4分)考点:写作手法运用
“罗小鸥让父亲把鱼缸拿下来,还是把那三条鱼放回门前的小河。
”(1分)暗示了鱼儿对罗小鸥的影响,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中心突出(答出内容上
的作用1分,答出艺术效果1分)。
12.(5分)考点:段落作用
示例: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困境绝望的人。
身处困境挫折之中,用心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欣赏生命的美丽,感谢上天的恩赐。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不幸,不要慨叹生活的痛苦,要学会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走出阴霾,迎接艳阳天。
(答出句子的深刻含义2分,结合生活实际3分)
13.(4分)考点:文章内容里理解与分析 C
(二)古诗文默写(满分30分)
14.(4分)考点:文言实词
(1)没有,消失。
(2)这
15.(4分)考点:文言虚词: D
16.(6分,每句3分)考点:文言文翻译
(1)(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17.考点:文言断句(2分)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18.(6分,每点2分,语意相近即可)考点:词语赏析
①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②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③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为下文作伏笔。
19.(4分)考点:写作手法运用
《湖心亭看雪》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写景(答出“白描”即可)(1分);《西湖》用生动的比喻写景(1分)。
20.(4分)考点:思想感情感悟
《湖心亭看雪》表达的是作者清高自赏和淡淡的愁绪(1分);《江雪》表达的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1分)。
(语意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