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科学六下《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教学设计 (1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科版科学六下《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教学设计 (13)
一. 教材分析
《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是湘科版科学六下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
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生命之河——长江的特点、面临的困境以及保护长江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长江,感受长江的伟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长江、保护长江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
六下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
们对长江的了解不够深入,对长江的保护意识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他们深入认识长江,体会长江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江的特点、面临的困境以及保护长江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
信息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长江、保护长江的情感,增强他们
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长江的特点、面临的困境以及保护长江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长江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境,让学生感受长江的伟大,激发他
们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增强对长江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资料:长江的图片、视频等。

2.准备实验材料:模型制作所需材料。

3.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长江的壮丽景色,引导学生产生对长江的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长江的哪些内容?”
2.呈现(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长江的特点、面临的困境以及保护长江的重要性。

让学生初步了解长江,认识到保护长江的必要性。

3.操练(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个关于长江的实践任务。

例如,制作长江模型,展示长江的流程、流域等特点。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长江。

4.巩固(5分钟)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对长江有了哪些新的认识?长江为什么需要保护?”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长江,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保护水资源?如何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学生发表意见,教师点评并总结。

6.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长江的重要性。

学生表示将积极参与长江保护活动。

7.家庭作业(5分钟)
布置一道关于长江保护的实践作业,如:调查身边的水资源保护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8.板书(5分钟)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板书重点知识点,便于学生复习和巩固。

教学过程各环节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总计50分钟。

本节课结束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整节课下来,教学效果总体达到了预期
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现将问题及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总结如下。

一、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在操练环节,由于学生对模型制作过程不熟悉,
导致实践活动的耗时较长,影响了后续环节的顺利进行。

2.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在拓展环节,部分学生对环保话题兴趣不大,导
致课堂氛围较为沉闷。

3.教学内容过于理论,缺乏实际操作。

在呈现环节,教师过于注重讲解
长江的保护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二、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1.针对时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我在课后进行了调整。

在接下来的教学
中,我将提前给学生发放模型制作材料,并指导他们提前熟悉制作过程,以确保实践活动环节的顺利进行。

2.针对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我决定在课后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
他们的兴趣所在,并在课堂上引入更多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环保实例,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针对教学内容过于理论的问题,我在课后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


呈现环节,我加入了更多实地考察长江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长江的现状。

同时,我还增加了课堂上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化对长江保护的认识。

4.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在操练环节增加了小组合作的机会,
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完成模型制作任务。

此外,我还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长江的相关知识。

5.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我在拓展环节引入了更多环保实例,让学
生了解到环保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参与课后环保活动,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在板书环节,我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将重点知识点以思维
导图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复习和巩固。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
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同时,我也将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以确保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继续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调查身边的水资源保护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2.制作一份关于长江保护的手抄报。

3.写一篇关于长江保护的作文。

这些作业旨在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搜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专家点评环节,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认真分析。

总体来说,学生的作业质
量较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表现出对长江保护的关注。

2.部分学生的作业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

3.学生作业的呈现形式多样,如手抄报、作文等,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
神。

4.部分学生的作业内容较为简单,缺乏深入分析。

5.少数学生对长江保护的认识不足,作业质量较低。

6.部分学生的作业呈现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意。

7.教师在课堂上应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
境问题。

8.教师可适当增加作业的难度,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分
析能力。

9.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创意,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完成作业,提高作业的
观赏性和实用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根据专家点评的建议,对作业设计进行调整。

同时,我
还将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他们能够高质量的完成作业。

教学改进措施
1.增加课堂互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课堂上增加提问、讨
论等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入实地考察。

学生进行长江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长江的现状,
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加强作业指导。

在课后,我将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指导,确保他们能够
高质量的完成作业。

4.邀请专家讲座。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到更多关于长江
保护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5.增加实践活动。

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清理河道等,让他
们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

6.建立激励机制。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学习
积极性。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我也将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