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微生物检验技术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91)_真题-无答案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微生物检验技术专业资格(正
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91)
(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
多项选择题
1. 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细菌有
A. 鼠伤寒杆菌
B. 猪霍乱杆菌
C. 肠炎杆菌
D. 变形杆菌
E. 肺炎杆菌
2. 致人类腹泻的细菌有
A. 霍乱弧菌
B.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
D.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E.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3. 志贺菌属的分群依据是:
A. 产生毒素不同
B. 溶血性不同
C. 抗原结构不同
D. 生化反应不同
E. 所致疾病不同
4. O139群霍乱弧菌的特点包括:
A. 与O1~O138群抗血清作用,不被凝集
B. 免疫应答与O1群基本一致
C. 成人感染居多
D. 所致疾病的临床症状与O-1群无明显区别
E. 人群对O139普遍缺乏免疫力
5. 肠杆菌科细菌:
A. 均不形成芽胞
B. 均为G-菌
C. 均有鞭毛
D. 鉴别依据是生化反应和抗原结构
E. 易产生耐药性
6. 细菌性痢疾愈后不能获得牢固免疫,其原因包括:
A. 细菌停留在肠壁局部
B. 菌型多
C. 型别之间缺乏交叉免疫性
D. 尚无有效的疫苗
E. 易产生耐药性菌株
7. 关于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系列哪些是正确的?
A. 食入未煮熟的海产品感染
B. 潜伏期为72h
C. 主要致病物质为耐热溶血毒素
D. 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
E. 病后免疫力不强
8. 某种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发酵葡萄糖产酸,25℃有动力,37℃无动力,该试验菌可能为
A. 鼠疫耶尔森菌
B.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C. 产单核李斯特菌
D. 荧光假单胞菌
E. 大肠埃希菌
9. 伤寒沙门菌:
A. 在小肠引起病变
B. 为胞内寄生菌
C. 侵入人体引起二次菌血症
D. 有病后长期带菌者
E. 不能分解乳糖
10. 霍乱弧菌的致病因素有
A. 溶血毒素
B. 肠毒素
C. 菌毛
D. 鞭毛
E. 内毒素
11. 弧菌属与肠道杆菌比较,其主要不同点是
A. 革兰染色阴性
B. 一端单鞭毛而运动活泼
C. 营养要求不高
D. 于碱性而非酸性培养基上生长
E. 氧化酶试验阳性
12. 有关"伤寒沙门菌"的叙述,哪几项是错误的:
A. 由消化道侵入
B. 发生全身性感染(病菌在肝、脾、骨髓、肾中增殖)
C. 病菌仅从粪便中排出
D. 病后不能获得牢固的免疫
E. 可引起Ⅳ型变态反应
13. 霍乱弧菌:
A. 为革兰染色阴性菌
B. 在碱性蛋白胨水中生长良好
C. 具有周鞭毛,运动非常活泼
D. 在胃中很快被杀死
E. 致病物质之一是鞭毛
14. 伤寒的并发症有
A. 肝炎
B. 心律失常
C. 肾衰竭
D. 肠出血
E. 肠穿孔
15. 肠杆菌科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中,哪几项是正确的:
A. 伤寒病人发病1~2周可取血液
B. 快速诊断细菌性痢疾可用荧光菌球法
C. 分离培养应选用选择鉴别性培养基
D. 可用血清学试验作出最后鉴定
E. 形态染色在鉴定中有重要意义
16. ETEC可产生的两种肠毒素是
A. LT肠毒素
B. ST肠毒素
C. RT肠毒素
D. S肠毒素
E. VT肠毒素
17. 志贺菌引起的菌痢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A. 大小便失禁
B. 腹痛
C. 里急后重
D. 黏液脓血便
E. 发热
18. 不能引起尿路感染的细菌是:
A. 空肠弯曲菌
B. 表皮葡萄球菌
C. 奇异变形杆菌
D. 铜绿假单胞菌
E. 大肠杆菌
19. 志贺外毒素,具有的生物活性有
A. 细胞毒性
B. 肠毒性
C. 神经毒性
D. 凝血性
E. 溶血性
20. 关于肠杆菌科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为一组革兰阴性杆菌,形态染色无诊断意义
B. 均为人类肠道正常菌群,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导致感染
C. 无芽胞,多数有鞭毛,能运动
D. 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或需氧
E. 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21. 具有Vi抗原的沙门菌是
A. 甲型副伤寒杆菌
B. 乙型副伤寒杆菌
C. 丙型副伤寒杆菌
D. 伤寒沙门菌
E. 猪霍乱沙门菌
22. 患以下疾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的是
A. 白喉
B. 伤寒
C. 细菌性痢疾
D. 百日咳
E. 霍乱
23. 痢疾志贺菌的致病物质有
A. 鞭毛
B. 菌毛
C. 透明质酸酶
D. 外毒素
E. 内毒素
24. 对人和动物均有致病性的沙门菌有:
A. 鼠伤寒沙门菌
B. 伤寒沙门菌
C. 猪霍乱沙门菌
D. 肠炎沙门菌
E.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A1/A2题型
1. 下列那种细菌在42℃能生长?
A. 霍乱弧菌
B. 副溶血性弧菌
C. 空肠弯曲菌
D. 幽门螺杆菌
E. 气单胞菌
2. 发烧一周疑似伤寒病人,阳性率最高的微生物学检查法是:
A. 粪便培养
B. 血培养
C. 胆汁培养
D. 尿液培养
E. 肥达反应
3. 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是:
A. 伤寒沙门菌
B. 痢疾杆菌
C. 大肠杆菌
D. 变形杆菌
E. 鼠伤寒沙门菌
4. 肠杆菌中有荚膜无鞭毛,呈粘液状的为
A. 沙门菌
B. 克雷伯菌
C. 大肠埃希菌
D. 沙雷菌
E. 变形杆菌
5. 用于霍乱弧菌生物学分型的血细胞凝集试验所用红细胞,一般来自
A. 人
B. 鸡
C. 家兔
D. 豚鼠
E. 绵羊
6. 在正常胃酸条件下,需大量霍乱弧菌才能引起感染的原因是
A. 该菌不耐酸
B. 胃内有乳酸杆菌等拮抗该菌
C. 人体对其有较强的天然免疫力
D. 该菌致病力弱
E. 以上都不是
7. 属于胞内寄生菌的肠道杆菌是
A. 痢疾杆菌
B. 大肠杆菌
C. 伤寒杆菌
D. 肺炎杆菌
E. 变形杆菌
8. 主要流行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的O血清型是
A. O6
B. O25
C. O157
D. O111
E. O158
9. 我国分离出的志贺菌最常见的是:
A. 痢疾志贺菌1型
B. 福氏志贺菌
C. 鲍氏志贺菌2型
D. 宋内志贺菌
E. 痢疾志贺菌2型
10. 迟缓发酵乳糖的志贺菌是
A. 痢疾志贺菌
B. 福氏志贺菌
C. 鲍氏志贺菌
D. 宋内志贺菌
E. 以上都不是
11. 生化反应为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乳糖不分解,H2S+,动力+,迅速分解尿素,在下列
肠杆菌科细菌中可能的是:
A. 大肠埃希菌
B. 志贺菌
C. 伤寒杆菌
D.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E. 变形杆菌
12. 肠杆菌科细菌不具有的是
A. 鞭毛
B. 菌毛
C. 荚膜
D. 芽胞
E. 质粒
13. 在SS琼脂上形成半透明,中心发黑菌落,该菌株应高度怀疑为
A. 沙门菌属
B. 埃希菌属
C. 志贺菌属
D. 耶尔森菌属
E. 肠杆菌属
14. 急性中毒性菌痢主要临床表现为:
A. 全身性中毒症状
B. 剧烈上吐下泻
C. 粘液脓血便
D. 相对缓脉
E. 腹痛、腹泻
15. 发热2天患者肥达反应结果:TH-,TO1:40,PA-,PB1:80,1周后再次检查,TH1:80,TO1:160,PA640,PB1:80,最合理的解释是:
A. 确诊为伤寒
B. 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C. 甲型副伤寒
D. 乙型副伤寒
E. 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混合感染
16. 肠杆菌科常用的培养基KIA属于
A. 础培养基
B. 营养培养基
C. 鉴别培养基
D. 选择培养基
E. 特殊培养基
17. 与志贺毒素致病作用类似的毒素是:
A. 肉毒外毒素
B. 大肠杆菌内毒素
C. 霍乱外毒素
D. 金葡菌外毒素
E. 伤寒杆菌内毒素
18. 霍乱弧菌在下列哪种培养基上生长:
A. 血清肉汤
B. 肉浸液
C. 碱性蛋白胨水
D. 疱肉培养基
E. 葡萄糖蛋白胨水
19. 下列哪种细菌不是厌氧菌:
A. 产黑素类杆菌
B. 肉毒梭菌
C. 破伤风梭菌
D. 产气荚膜梭菌
E. 空肠弯曲菌
20. 在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用做被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的细菌是
A. 肺炎杆菌
B. 大肠埃希菌
C. 痢疾杆菌
D. 伤寒杆菌
E. 变形杆菌
21. 目前筛选伤寒带菌者的方法是检测血清中的
A. O抗体
B. H抗体
C. K抗体
D. Vi抗体
E. M抗体
22. 引起出血性结肠炎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
A. 0152:H7
B. 0157:H7
C. 0158:H6
D. 0159:H5
E. 0139:H4
23. 肥达试验结果是:H凝集价1:640,O凝集价1:320,A凝集价l:80,B凝集价l:80,C 凝集价1:80时该病人可能为
A. 甲型副伤寒杆菌所致副伤寒
B. 乙型副伤寒杆菌所致副伤寒
C. 伤寒
D. 回忆反应
E. 预防注射
24. 下列哪种细菌可在4℃生长
A. 炭疽芽孢杆菌
B. 霍乱弧菌
C.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D. 产气荚膜梭菌
E. 鼠疫耶尔森菌
25. 伤寒发病第一周时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
A. 粪便培养
B. 血液培养
C. 尿液培养
D. 肥达反应
E. 呕吐物培养
26. 有一临床分离菌株,其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IMViC)的结果为++--,在克氏双糖铁琼脂(KIA)上斜面和底层均产酸,该菌株可能为
A. 埃希菌属
B. 沙门菌属
C. 克雷伯菌属
D. 肠杆菌属
E. 爱德华菌属
27. 下列哪一种疾病不宜取血做微生物学检查
A. 细菌性心内膜炎
B. 流脑
C. 伤寒
D. 菌痢
E. 布鲁菌病
28. 肥达反应,仅O抗体增高,且随病程逐渐升高,而H不高,这表明:
A. 伤寒早期
B. 伤寒带菌者
C. 伤寒病晚期
D. 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E. 感染了与伤寒沙门菌有共同抗原的其它沙门菌
29. 根据生化反应和不同,将志贺菌属分为4个血清群
A. O抗原
B. K抗原
C. H抗原
D. O、H抗原
E. Vi抗原
30. 在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单糖发酵试验中,具有鉴别意义的单糖是
A. 葡萄糖
B. 麦芽糖
C. 蔗糖
D. 菊糖
E. 乳糖
31. 胎儿弯曲菌是:
A. 革兰阳性弯曲杆菌
B. 革兰阳性杆菌
C. 革兰阴性弯曲杆菌
D. 革兰阴性小球菌
E. 革兰阴性芽孢杆菌
32.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传播途径是
A. 污染用水
B. 病畜肉
C. 病鼠尿污染食物
D. 苍蝇污染食物
E. 海产品或盐腌制品
33. 肠热症病程的第一周,检出伤寒沙门菌最高阳性率的方法是
A. 尿培养
B. 血培养
C. 粪便培养
D. 胆汁培养
E. 呕吐物培养
34. 肠道杆菌中可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是:
A. 大肠埃希菌
B. 变形杆菌
C. 痢疾志贺菌
D. 伤寒沙门菌
E. 猪霍乱沙门菌
35. 在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时具有重要意义的试验是
A. 葡萄糖发酵试验
B. 乳糖发酵试验
C. 是否具有鞭毛
D. 是否具有荚膜
E. 是否具有芽孢
36. 下列哪种细菌不会引起食物中毒
A. 产肠毒素的金葡菌
B. 鼠伤寒沙门菌
C. 蜡样芽孢杆菌
D. 丙型副伤寒杆菌
E. 流感杆菌
37. 迁徙生长的细菌最有可能的是
A. 大肠埃希菌
B. 普通变形杆菌
C. 伤寒沙门菌
D. 肺炎克雷伯菌
E.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38. 鉴定肠杆菌科的主要试验不包括
A. 发酵葡萄糖
B. 触酶试验阳性
C. 氧化酶阴性
D. 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E. 出芽试验
39. 腹泻患者粪便培养,可疑菌落镜检革兰阴性杆菌,不分解乳糖,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同时产生H2S,半固体培养基中扩散生长,该菌可能是
A.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B. 志贺菌
C. 伤寒沙门菌
D. 副伤寒沙门菌
E. 副溶血弧菌
40. 霍乱弧菌的致病因素不包括
A. 鞭毛
B. 菌毛
C. 荚膜
D. 肠毒素
E. 内毒素
41. 诊断肠热症有价值的肥达反应的结果是:
A. TO1:40TH1:1280PA1:1280PB1:1280
B. TO1:320TH1:40PA1:40PB1:40
C. TO1:40TH1:320PA1:40PB1:40
D. TO1:40TH1:160PA1:40PB1:40(第一周)TO1:160TH1:320PA1:40PB1:40(第二周)
E. TO1:40TH1:80PA1:40PB1:40
42. 伤寒沙门菌"O"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是
A. IgG
B. IgM
C. IgA
D. IgE
E. IgD
43. 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肠炎的病原体是
A. 志贺菌
B. 伤寒沙门菌
C. 新型肠道病毒70型
D. 大肠埃希菌0157型
E. 轮状病毒A组
44. 副溶血性弧菌的下列生化反应中,错误的是
A. 无氯化钠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B. 在10g/L氯化钠中不生长
C. 在3g/L、7g/L氯化钠中生长良好
D. 神奈川现象阳性
E. 碱性蛋白胨水可做该菌增菌培养
45. 如果在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到一种菌,革兰染色阴性;其生化反应结果如下:氧化酶(+),蔗糖(一),动力(+),吲哚(+),脲酶(一)。
则该菌可能为
A. 福氏志贺菌
B. 副溶血性弧菌
C. 大肠埃希菌O157:H7
D. 霍乱弧菌
E. 蜡样芽孢杆菌
46. 区分粪便中致病性与非致病性肠道杆菌最有诊断价值的生化试验是
A. 葡萄糖发酵试验
B. 靛基质试验
C. 乳糖发酵试验
D. 麦芽糖发酵试验
E. 甲基红试验
47. 一名3岁男童在幼儿园进食后,出现严重腹痛和便血。
同时进食儿童也有数人出现相同的症状。
在治疗中病情加重,又出现肾衰竭,临床诊断为出血性结肠炎。
最可能的病原菌是
A. 霍乱弧菌0139
B. EHEC
C. EPEC
D. EIEC
E. ETEC
48. 引起人类腹泻的常见致病菌是
A. 胎儿弯曲菌
B. 肉毒梭菌
C. 产气荚膜梭菌
D. 幽门螺杆菌
E. 空肠弯曲菌
49. 引起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的病原菌是
A. 军团菌
B. 鼠疫耶尔森菌
C.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D. 假结核耶尔森菌
E. 羊布鲁菌
50. 能利用含硫氨基酸生成硫化氢的细菌是
A. 大肠埃希菌
B. 奇异变形杆菌
C. 产气肠杆菌
D. 肺炎克雷伯菌
E. 宋内志贺菌
51. 荚膜肿胀试验用于鉴定
A. 痢疾志贺菌
B. 伤寒沙门菌
C. 肺炎克雷伯菌
D. 大肠埃希菌
E. 产气肠杆菌
52. 在初次分离培养基上可形成较大,灰白色黏液型菌落,相邻菌易发生融合,用接种针挑取时可挑出丝状细丝的最可能是
A. 变形杆菌
B. 液化沙雷菌
C. 肺炎克雷伯菌
D. 阴沟肠杆菌
E. 以上均不是
53. 仅在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生长繁殖,不侵入细胞内的细菌是:
A. 肉毒梭菌
B. 霍乱弧菌
C. 痢疾杆菌
D. 大肠杆菌
E. 伤寒沙门菌
54. 在发病第一周血培养是阳性结果,该患者所患疾病很可能是:
A. 痢疾志贺菌引起的菌痢
B.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
C. 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肠炎
D. 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
E. 空肠弯曲菌引起的肠炎
55. 鉴定肠道杆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依据是
A. 是否发酵乳糖
B. 是否产生H2S
C. 是否发酵葡萄糖
D. 是否产生靛基质
E. 是否有动力
56. 在致病过程中能引起两次菌血症的病原菌是
A. 志贺痢疾杆菌
B. 伤寒杆菌
C. 霍乱弧菌
D. 白喉杆菌
E. 百日咳杆菌
57. 下面哪个不是幽门螺杆菌的特性
A. 微嗜氧菌
B. 脲酶阴性
C. 动力阳性
D. 引起胃炎
E. 大多对阿莫西林敏感
58. 关于弧菌的叙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或逗点形
B. 呈革兰染色阴性
C. 营养要求高,仅在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D. 一端具有单鞭毛而运动活泼
E. 生长繁殖温度范围广,耐碱不耐酸
59. H-O变异属于:
A. 毒力变异
B. 菌落变异
C. 鞭毛变异
D. 形态变异
E. 耐药性变异
60. 伤寒病后带菌者的细菌存留部位通常为
A. 肠系膜淋巴结
B. 肾脏
C. 胆囊
D. 咽喉部
E. 结肠壁
61. 可区分大肠埃希菌与变形杆菌的试验是
A. 动力试验
B. 葡萄糖发酵试验
C. 尿素分解试验
D. 触酶试验
E. 甲基红试验
62. 肠杆菌科的微生物学检查法中,哪一项无意义
A. 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B. 血清学反应
C. 生化反应
D. 细菌分离培养
E. 动力试验
63. 志贺菌属中,可产生V ero毒素的菌种是
A. A群志贺菌
B. B群志贺菌
C. C群志贺菌
D. D群志贺菌
E. A群和C群志贺菌
64. 志贺菌与大肠埃希菌的鉴别要点为
A. 动力试验
B. 乳糖发酵试验
C. 黏质酸盐分解试验
D.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
E. 以上均是
65. 从一患者痰中分离一株细菌,血平板上为灰白色、黏液型菌落,用接种环可拉出长丝。
革兰染色为阴性杆菌,氧化酶试验阴性,O/F试验为发酵型,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阴性,动力阴性,此菌最可能是
A. 大肠埃希菌
B. 铜绿假单胞菌
C. 肺炎克雷伯菌
D. 痢疾志贺菌
E. 伤寒沙门菌
66. 两次进入血流并以内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细菌是:
A. 霍乱弧菌
B. 脑膜炎球菌
C. 伤寒沙门菌
D. 痢疾杆菌
E. 结核杆菌
67. 鉴定肠杆菌科致病菌最确切的根据是:
A. 革兰染色性
B. SS培养基上菌落特征
C. 双糖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
D. 抗原结构
E. 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
68. 通过侵入血流致病的细菌是
A. 志贺菌
B. 葡萄球菌
C. 伤寒沙门菌
D. 变形杆菌
69. 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是
A. ETEC
B. EIEC
C. EPEC
D. EHEC
E. EAEC
70. 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疾病是:
A. 霍乱
B. 食物中毒
C. 肺炎
D. 败血症
E. 肠热症
71. 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因素是
A. 侵袭性酶
B. 内毒素
C. 霍乱样肠毒素
D. 溶血素
E. 嗜神经毒素
72. 下列为沙门菌分群依据的抗原是:
A. 菌体抗原
B. 鞭毛抗原
C. Vi抗原
D. M抗原
E. K抗原
73. 能产生外毒素的志贺菌是:
A. 痢疾志贺菌
B. 福氏志贺菌
C. 鲍氏志贺菌
D. 宋内志贺菌
E. 以上都不是
74. 可产生菌血症的细菌是
A. 志贺菌
B. 白喉棒状杆菌
C. 肉毒梭菌
D. 破伤风梭菌
E. 伤寒沙门菌
75. 菌体呈卵圆形,两端钝圆并浓染的细菌是
A. 炭疽杆菌
B. 白喉棒状杆菌
C. 结核分枝杆菌
D. 鼠疫耶尔森菌
E. 伤寒沙门菌
76. ESBLs常由下列哪种细菌产生
A. 痢疾志贺菌
B. 肺炎链球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肺炎克雷伯菌
E. 阴沟肠杆菌
77. 葡盐(-),苯丙(十),能蔓延生长的细菌一般为
A. 大肠埃希菌
B. 伤寒沙门菌
C. 变形杆菌
D. 肺炎克雷伯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78. 两岁幼儿在幼儿园进食后,腹痛、血便和肾功能衰竭。
同时进食儿童也有数人出现相同的症状,被诊断为出血性结肠炎。
细菌培养只有大肠埃希菌生长,可能的病原菌是
A. 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
B.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C.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D.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E. 肠凝聚性大肠埃希菌
79. 伤寒病后,带菌者最常见的带菌部位是:
A. 血液
B. 胆囊
C. 肠系膜淋巴结
D. 小肠上皮细胞
E. 吞噬细胞
80. 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肉毒梭菌
C. 产气荚膜梭菌
D. 破伤风梭菌
E. 鼠伤寒沙门菌
81. 志贺菌属中能缓慢发酵乳糖的为
A. 痢疾志贺菌
B. 福氏志贺菌
C. 鲍特志贺菌
D. 宋内志贺菌
E. 以上均可
82. 下列哪种细菌无鞭毛?
A. 霍乱弧菌
B. 伤寒沙门菌
C. 大肠杆菌
D. 痢疾志贺菌
E. 变形杆菌
83. 副溶血性弧菌产生的毒素为
A. CT
B. α毒素
C. TDH类毒素
D. LT
E. ST
84. 下列细菌不属于霍乱弧菌的是
A. El-Tor型霍乱弧菌
B. O1群霍乱弧菌
C. 非O1群霍乱弧菌
D. 副溶血性弧菌
E. O139群霍乱弧菌
85. ESBLs的主要产生菌株,同时也是人类泌尿系感染主要病原菌的是
A. 大肠埃希菌
B. 肺炎克雷伯菌
C. 阴沟肠杆菌
D. 铜绿假单胞菌
E. 伤寒沙门菌
86. 产气肠杆菌的IMViC试验结果为
A. ++――
B. -+-+
C. -++-
D. ――++
E. +-+-
87. 肺炎克雷伯菌的生长特点是
A. 形成细小,圆形凸起菌落
B. 形成粗大、干燥的R型菌落
C. 形成相互融合黏液型菌落
D. 血平板上无溶血现象
E. 营养要求高,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
88. 鼠疫耶尔森菌在肉汤培养基中生长,其具有诊断意义的生长现象是
A. 混浊生长
B. 絮状沉淀
C. 颗粒状沉淀
D. 形成菌膜,晃动后呈钟乳石状下沉
E. 形成菌膜,菌液澄清
89. 关于大肠埃希菌的特性,错误的是
A. 条件致病菌
B. 不分解乳糖
C. 可引起婴儿腹泻
D. 可引起出血性结肠炎
E. 可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90. 一试验菌在KIA上的24h内的反应为"斜面红色/底层黄色",则可判定该试验
A. 发酵葡萄糖,迟缓或不发酵乳糖
B. 既发酵葡萄糖,又发酵乳糖
C. 发酵乳糖,不发酵葡萄糖
D. 葡萄糖和乳糖都不发酵
91. 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产生ESBLs意味着
A. 所有抗菌药物根据试验选用
B. 头孢菌素和氨曲南根据试验选用
C. 除检测ESBLs的靶抗菌药物外,其他药物根据药敏试验选用
D. 头孢菌素和氨曲南无论体外药敏试验如何,临床治疗都是无效的
E. 以上均是
92. 肠热症第2~3周肠壁淋巴结坏死,形成溃疡的原因是:
A. 内毒素作用
B. 肠毒素作用
C. Ⅳ型变态反应
D. Ⅲ型变态反应
E. 细菌直接侵犯
93. 不能引起腹泻的细菌是:
A. 鼠伤寒沙门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幽门螺杆菌
D. 肠出血型大肠杆菌
E. 霍乱弧菌
94. 沙门菌带有Vi抗原的是
A.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B.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C. 伤寒沙门菌
D. 鼠伤寒沙门菌
E. 肠炎沙门菌
95. 可引起人类肠外感染的大肠杆菌是
A.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B. 侵袭性大肠杆菌
C.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D. 肠凝聚性大肠杆菌
E. 普通大肠杆菌
96. 我国沿海地区最常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体是
A. 沙门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肉毒梭菌
D. 副溶血性弧菌
E. 产气荚膜梭菌
97. 霍乱弧菌有哪些抗原
A. 耐热菌体抗原与不耐热的鞭毛抗原
B. 不耐热菌体抗原与耐热的鞭毛抗原
C. 耐热菌体抗原与耐热的鞭毛抗原
D. 不耐热菌体抗原与不耐热的鞭毛抗原
E. 以上都不是
98. 由尿路感染继发的败血症,其病原菌多为
A. 大肠埃希菌
B. 铜绿假单胞菌
C.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D. 化脓性链球菌
E. 阴沟肠杆菌
99. 伤寒恢复期肥达反应结果为
A. O与H凝集效价均高于正常值
B. O与H凝集效价均低于正常值
C. O凝集效价低而H凝集效价高
D. O凝集效价高而H凝集效价低
E. O与H凝集效价均不变化
100. 夏季,病人进食后发生恶心、呕吐、腹泻,此时下列何种细菌应不予考虑
A. 宋内志贺菌
B. 伤寒沙门菌
C. 摩根摩根菌
D. 幽门螺杆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101. 与立克次体有交叉抗原的肠杆菌科细菌是
A. 沙门菌的某些菌株
B. 志贺菌的某些菌株
C. 埃希菌的某些菌株
D. 变形杆菌的某些菌株
E. 克雷伯菌的某些菌株
102. 下列关于肠杆菌科细菌特性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革兰阴性杆菌
B. 氧化酶阳性
C. 硝酸盐还原阳性
D. 发酵葡萄糖产酸
E. DNA酶阴性
103. 大肠埃希菌在麦康凯琼脂上的菌落应为
A. 红色,不透明
B. 无色,半透明
C. 半透明,中心发黑
D. 红色,中心发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