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练】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在下列所示的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是()
A.B.C.D. D
解析:D
x-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
A.图表示物体速度逐渐变大,A错误;
B.图表示物体速度逐渐减小,B错误;
C.图表示物体静止,C错误;
D.图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D正确。
故选D。
2.第 18届亚运会于 2018年 8月 18日至 9月 02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中国体育健儿们奋力拼搏,最终以 132金 92银 65铜的成绩排在奖牌榜第一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方看台的观众观看排球运动员的发球动作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B.在跳水比赛中,如果以运动员为参考系,该运动员下方的水面一定是上升的
C.本次亚运会的新增项目男女 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以 3分 40秒 45的成绩夺得金牌,并且打破了亚洲纪录。
这里提到的“3分 40秒45”指的是时间
D.本次亚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孙杨以1分45秒43的成绩夺冠,200米指的是位移大小C
解析:C
A.远方看台的观众观看排球运动员的发球动作时,运动员的手形以及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因此不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A错误;
B.在跳水比赛中,如果是运动员从跳板上跳起上升运动中,离水面越来越远,所以以运动员作参考系,则水面是下降的,B错误;
C.这里提到的“3分40秒45”指的是运动员混合泳游完全程所用的时间,C正确;
D.泳道长度是50米,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运动员要往复游两次,200米指的是路程,D错误;
故选C。
3.请根据所学知识对以下几种情境进行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火箭刚点火时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0
B.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飞机经过某段时间后速度变化量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
D.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B
解析:B
A .火箭点火瞬间,立即有向上的推力,火箭立即产生加速度,而根据v at =知火箭要获得速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所以火箭点火瞬间速度为0,而加速度不为0,故A 错误;
B .加速度是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大,故B 正确;
C .加速度是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飞机经过某段时间后虽然速度变化量很大,但如果所用的时间也很长,可能加速度也很小,故C 错误;
D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因是匀速行驶,故加速度为0,故D 错误。
故选B 。
4.如图所示,在水平面内的半圆弯道半径为70m ,以半圆弯道的圆心为坐标原点O ,建立Ox 直线坐标系,一汽车从弯道的M 点以54km/h 的速率沿半圆弯道(虚线所示)运动到N 点,则从M 到N 的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
A .15m/s
B .
15
m/s π
C .s 30
m/π
-
D .s 108
m/π
-
C
解析:C
汽车从弯道的M 点以54km/h 的速率沿半圆弯道(虚线所示)运动到N 点的时间
s 15
s R t v π=
= 汽车的位移
2x R =-
从M 到N 的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
30
m/s x v t π
=
=- 故选C 。
5.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 ﹣t 图像,对线段OA 、AB 、BC 、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A 段运动速度最大
B .AB 段物体做匀速运动
C .C
D 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 .运动4h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60km C 解析:C
A .由图看出,CD 段的斜率最大,运动速度的大小最大,A 错误;
B .AB 段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而变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 错误;
C .OA 段物体沿正方向运动,C
D 段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所以CD 段的运动方向与OA 段的运动方向相反,C 正确;
D .运动4h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0,D 错误。
故选C 。
6.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23
x 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 ,后1
3x 位移内平
均速度为2v ,则物体在位移x 内平均速度大小是( )
A .43v
B .65v
C .45v
D .32v B
解析:B
设前
2
3
x 位移的时间为t 1,则有 12233x
x t v v
== 设后
1
3
x 位移的时间为t 2,则有 21326x
x t v v
==
则物体在位移x 内的总时间为t ,则有
1256x t t t v
=+=
则物体在位移x 内平均速度大小为
6=5
x v v t =
故选B 。
7.田径运动场跑道周长是 400m 。
某同学参加800m 体测,他跑完全程回到起点。
则他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 A .0m ,0m B .0m ,800m
C .800m ,0m
D .800m ,800m C
解析:C
运动员沿跑道跑完两圈,路程等于轨迹长度,即800m ;位移等于初、末位置的距离,即位移为零。
故选C 。
8.物体A 的加速度为3 m/s 2,物体B 的加速度为-5 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A 的加速度比物体B 的加速度大 B .物体B 的速度变化比物体A 的速度变化快 C .物体A 的速度一定增加 D .物体B 的速度一定增加B 解析:B
A .加速度是矢量,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因此物体A 的加速度比物体
B 的加速度小,A 错误;
B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表示速度变化的越快,因此物体B 的速度变化比物体A 的速度变化快,B 正确;
CD .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加;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小,由于不知道AB 两物体初速度方向,因此无法判断两物体的速度如何变化,CD 错误。
故选B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变化量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D .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D 解析:D
A .加速度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A 错误;
B .根据
∆=
∆v a t
速度变化量v ∆ 大,如果花费很长的时间,加速度不一定大,B 错误;
C .物体有加速度,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 错误;
D .物体做速度很大的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D 正确。
故选D 。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 .火车以速度v 经过某一段路, v 是指瞬时速度
D .子弹以速度v 从枪口射出, v 是平均速度B 解析:B
A .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等于速度的平均值,而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不一定,A 错误;
B .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B 正确;
C .火车以速度v 经过某一段路,v 是平均速度;C 错误;
D .子弹以速度v 从枪口射出,v 是瞬时速度,D 错误。
故选B 。
二、填空题
1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
大小形状 解析:大小 形状
[1][2]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12.在球赛中,篮球以10m/s 的速度水平撞击篮板后以8m/s 的速度反向弹回,球与篮板接触的时间为0.1s ,则篮球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解析:2180m/s
由题意可得010m/s v =,8m/s t v =-,0.1s t =,则篮球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
220810
m/s =180m/s 0.1
t v v a t ---=
=- 则篮球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大小为2180m/s 。
13.易错判断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______) (2)体积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______) (3)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______)
(4)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______) (5)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______)
(6)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时刻或该位置的运动方向。
(______) (7)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______)
(8)甲的加速度a 甲=2m/s 2,乙的加速度a 乙=-3m/s 2,a 甲>a 乙。
(______)
(9)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就增大。
(______)正确错误错误错误正确正确错误错误
错误
解析:正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1)[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说法正确;
(2)[2]体积很大的物体,也可能视为质点,例如研究地球公转时,此说法错误; (3)[3]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不一定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此说法错误; (4)[4]做单向的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此说法错误; (5)[5]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此说法正确;
(6)[6]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时刻或该位置的运动方向,此说法正确;
(7)[7]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也可能为零,例如高速飞行的子弹的加速度为零,此说法错误;
(8)[8]加速度的符号只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则a 甲<a 乙,此说法错误; (9)[9]当加速度和速度反向时,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此说法错误; 14.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342(m)x t =+。
该质点在0t =到3s t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
36m/s
解析:36m/s
[1]由题意可得0t =时,质点距离O 点的距离为12m x = 同理3s t =时,质点距离O 点的距离为
32(432)m 110m x =⨯+=
则质点在3s 内的位移为
21108m x x x ∆=-=
在这段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
36m/s x
v t
∆=
=∆ 15.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
他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
1s 解析:1s
由于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 =5×0.02s=0.1s
16.以下对话,其含义是指时刻还是指时间间隔?写在括号内。
问:这车什么时候开? (______) 答:过一会儿就要开了。
(______)
问:我离开一下,10min 就赶回来,行不? (______)
答:你不能晚过车票上的开车时间。
(______)时刻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时刻 解析:时刻 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 时刻 [1]问:这车什么时候开?(时刻) [2]答:过一会儿就要开了。
(时间间隔)
[3]问:我离开一下,10min 就赶回来,行不?(时间间隔) [4]答:你不能晚过车票上的开车时间。
( 时刻)
17.某驾驶员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时速110公里行驶了200公里。
其中“时速110公里”指的是___________(填“速度”或“速率”);“行驶200公里”是指___________(填“路程”或“位移”);速率路程 解析:速率 路程
[1]其中“时速110公里”指的是速率; [2] “行驶200公里”是指路程;
18.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在______V 以下,电源频率为50Hz 时,每隔0.02s 打一次点,如果每打5次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______。
交流801 解析:交流 8 0.1
[1][2]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在8V 以下
[3]时间间隔
0.025s 0.1s T =⨯=
19.一质点沿某个方向做变速直线运动,若前3t 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中间3
t
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是5m/s ,后23
t
时间的平均速度为10m/s ,则这段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m/s ,若质点前
13
位移的平均速度为3m/s ,后2
3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m/s ,则这段位移的平均速
度为______m/s 。
6745 解析:67 4.5
[1]第一种情况的平均速度为
12310
337.67m/s
t t v t
⨯+⨯== [2]第二种情况的平均速度为
2 4.5m/s
123336
s v s s =
=+
20.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________仪器,在中学实验室里常用的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如图中为_______打点计时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
交流计时电火花220V
解析:交流 计时 电火花 220V
[1][2]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 [3][4]如图中为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它的工作电压是220V 。
三、解答题
21.一位旅游爱好者打算骑摩托车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30km/h ,可是开出一半路程之后发现前半段路程他的平均速度仅有15km/h ,那么他能将全程的平均速度提高到原计划的平均速度吗? 解析:不能
设全程的位移为x ,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
前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t 1=21530
x
x = 后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t 2=2
2x
x v v
= 若将全程的平均速度提高到原计划水平,需满足
30=12302x x
x x t t v
=
++
当v →∞时上式才成立,不符合实际,由此可知,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将全程的平均速度提高到原计划水平
22.如图是在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指向车辆发出超声波脉冲信号,并接收经车辆反射的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
在某次测速过程中,超声波测速仪对某一汽车共发射两次信号,接收两次信号,数据如下:(测速仪固定不动) 时刻/s 0 0.5
1
1.6
事件
发生第一次 超声波信号 接收第一次 超声波信号 发生第二次 超声波信号 接收第二次 超声波信号
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若汽车是沿直线匀速行驶, (1)求汽车在反射两个超声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若该路段汽车限速60km/h ,则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否合法?
(3)从测速仪发出的第一个超声波脉冲时作为计时起点,在图中作出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
解析:(1)17m ;(2)合法;(3)见解析
(1)由题意可知,零时刻发出第一次超声波,经过0.5s 接收到,则汽车距离发射源的距离为
1110.5
==340m=85m 2
x v t ⨯
从1s 时刻发出的第二次超声波,经过0.6s 接收到,则汽车距离发射源的距离为
2120.6
==340m=102m 2
x v t ⨯
则汽车在反射两个超声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
12102m 85m 17m d x x =-=-=
(2)汽车从第一次接收到信号到第二次接收到信号时间为
210.60.5
1s s 1.05s 22t T T ⎛⎫∆=-=+-
= ⎪⎝⎭
则汽车的速度为
217=
=m/s=58.3km/h 1.05
d v t ∆ 因为58.3km/h <60km/h ,所以汽车的行驶速度合法。
(3)从测速仪发出的第一个超声波脉冲时作为计时起点,在图中作出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
23.如图为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关系图像,则: (1)物体在0~4s 内速度是多大? (2)物体在6~10s 内做何种运动? (3)物体在第11s 内的速度是多大? (4)画出物体在0~11s 内的v -t 图像。
解析:(1)1.5m/s ;(2)静止;(3)4m/s ;(4)
(1)在x -t 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像可得物体在0~4s 内的速度为
v 1=
1160
4
x t ∆-=∆m/s=1.5m/s (2)物体在6~10s 内静止不动 (3)物体在第11s 内的速度为
v 2=
2204
1110
x t ∆-=∆-m/s=-4m/s 负号表示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4)由图像可得物体在4~6s 内速度为
v 3=3346
64
x t ∆-=∆-m/s=-1m/s 负号表示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根据各时间段速度值作物体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
24.足球以8m/s 的速度向北飞来,被运动员在0.02s 内以12m/s 的速度向南踢出,求足球的加速度。
解析:1000m/s 2,方向向南
设向南方向为正,则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2210128
m/s 1000m/s 0.02
v v a t -+=
== 由于加速度为正值,故加速度方向向南。
25.汽车在制造完成出厂之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技术检测.一辆汽车从原点O 由静止出发沿x 轴做直线运动,自动检测系统记录下了该汽车启动、运行及刹车过程的数据,求:
(1)汽车在第2 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2)汽车在前3 s 和最后2 s 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3)汽车在第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解析:(1)3m/s(2)1.67m/s,2.5m/s 2(3)4m/s 【解析】
(1)由题中条件可知汽车在第2 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是3 m/s (2)汽车在t =0时的速度v 0=0, t =3 s 时的速度v 3=5 m/s. 所以前3 s 的平均加速度
22301150a m/s =1.67m/s 3
v v t --== t =6 s 时v 6=5 m/s ,t =8 s 时v 8=0
所以最后2 s 的平均加速度
22862205a m/s =-2.5m/s 2
v v t --==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汽车运动方向相反.
(3)第3 s 末的位置坐标x 1=4 m ,
第4 s 末的位置坐标为x 2=8 m , 所以汽车在第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1x -x 8-4¯=m/s=4m/s 1
' 26.一物体从O 点出发,沿东偏北30°的方向运动10 m 至A 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 至B 点.
(1)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
(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 、B 两点的坐标;
(3)求物体运动的位移、路程.
解析:(1) ;(2) A 点的坐标:(53m,5 m),B 点的坐标:(53m,0) ;(3) 位移为53m ,方向向东,路程为15 m
(1)坐标系如图所示,线OAB 为运动轨迹.
(2)53m A x =,y A =5m ;53m B x =,y B =0.
A 点的坐标:53m 5m (,),
B 点的坐标:53m 0m (,)
. (3)物体的位移为O 到B 位移为:
222210553m OA AB -=-=
方向向东.
路程为10m+5m=15m .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几何关系确定B 点的位置,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建立合适的坐标系.
27.一位电脑动画爱好者设计了一个“猫捉老鼠”的动画游戏,如图所示,在一个边长为A 的大正方体木箱的一个顶角G 上,老鼠从猫的爪间逃出,沿着木箱的棱边奔向洞口,洞口在方木箱的另一顶角A 处。
若老鼠在奔跑中,并不重复地跑过任意一条棱边,也不再回到G 点,聪明的猫选择了一条最短的路线奔向洞口(设猫和老鼠同时从G 点出发),结果猫再次在洞口A 捉到了老鼠。
问:
(1)老鼠的位移大小及最短路程是多少?
(2)猫的位移大小和路程是多少?
解析:(1)3a 3a (2)3a 5a
(1)经过分析可知,老鼠从顶角G 点出发到达洞口顶角A 处,走过的最短路程
3x a =
位移大小为GA 的长度
3GA a =
(2)G 到A 的路线有无数种,由于猫只能在木箱表面运动,可将立体图形展开,如图所示
在同平面内连接G 、A 两点,当猫按照GA 线路行走时,路程最短,则最短路程为
22(2)5AG a a a =+=
猫的位移大小为立体图中A 、G 间的距离,故位移大小是3a 。
28.如图所示,公路AB BC ⊥,且已知100m AB =,甲车从A 以8m/s 的速度沿AB 行驶,乙车同时从B 以6m/s 的速度沿BC 行驶,两车相距的最近距离是多少?
解析:60m
甲位移为:
18
x v t t
==
乙的位移为:
6
y v t t
==
2
两者距离为:
s===当8s
t=,距离s最小为6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