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作者:崔秀丽
来源:《大观》2014年第07期
摘要:辅导员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辅导员作为连接学校和学生的媒介,对学校政策的贯彻实施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职业院校应该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建立起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公平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并且组织加强辅导员多层次、高层次的互动交流,使辅导员队伍不断强大,素质不断提高,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一、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传统的辅导员工作往往是“保姆”式的关照学生。
在职业院校中学生大多在学校住宿,辅导员要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检查学生宿舍安全、卫生等相对琐碎的小事。
辅导员常常变成了一个如影随形的“妈妈”。
学生从辅导员口中听到的除了日常生活细节的督促,几乎没有从辅导员的言行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和人生道理。
这样“保姆”式的辅导员在学生中的评价也不高。
特别是在职业高校中,学生的年龄可能偏小,受教育程度可能也相对偏低,家庭状况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学生的情绪可能波动较大,加之青春气盛的年龄特点,不恰当的管理方式甚至有可能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还处在不断完善的时期,在职业院校里,脱离熟悉的环境独立生活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心智,进入职业院校后却发现自己并不能独立自主生活,自己进入的是一个大型“寄宿学校”,这与学生新的生活预期和学校的教学目的严重不符,对双方来说都是损失。
所以在职业院校建设中,首先就要改变辅导员的“保姆”倾向,让学生感受到自由,实现我的青春我做主。
学校要明确辅导员的职责,把辅导员的政治、思想作用提到管理学生吃、喝、住、行之前,让辅导员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能给学生在精神上有辅导、指示功能的人。
将辅导员队伍在学生的思想中扎根,成为学校和学生都能依靠的坚实后盾。
二、建立公平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
辅导员在职业院校工作中一般不参与具体的教学工作,所以对辅导员的能力和业绩很难做出客观、公平、科学的评价。
由于业绩不能及时得到肯定,所以一些辅导员可能在开始的工作中满怀热情,但是由于评价体系的落后、不完善等因素,辅导员的积极性也可能随之减退,特别是在职业高校中,教师的薪资待遇相对偏低,升职空间也比较有限。
在学生工作中如果缺乏积极性、责任心,那么学校的政策方针也就不能明确细致地传达给学生,造成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受阻。
辅导员就像电话线,电话线被路断裂,话筒两端的人就无法正常有效地沟通,有问题得不到沟通和解决,长此以往学生和学校必然脱节,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带来麻烦、困扰。
所以,学校方面不能仅凭具体的教学成绩来评估教师,而忽略辅导员在教
学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职业院校应该建立起全方位,多角度的辅导员业绩评价体系,既是保证辅导员的利益,也是为学校和学生负责。
职业院校可以让学生进行民主不记名的辅导员业绩测评,让辅导员在学生的激励、鼓舞下更有热情,更有信心地工作。
三、加强多层次的互动交流
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相对繁杂,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但是辅导员的工作也比较容易陷入一种程式化模式。
例如:每年的开学季,辅导员都会负责接待新生和新生的家长,为学生和家长讲解职业院校生活中的乐趣,为家长和学生吃定心丸。
在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动中,学校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能够谋生的一技之长,更要让学生学到为人处世之道,在社会交际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认可。
辅导员正是给学生以人生指导的重要人物。
基于辅导员的特殊教育角色,职业院校应该连接起普通高等学校,进行辅导员之间的不定期交流座谈,针对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成果进行科学地分析,促进辅导员下一步工作的有效进行。
各院校辅导员之间多层次的交流有助于学校之间联合、协作了解和处理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校之间也可以分享各自的教育成果,将有效、高效的教育方式发扬传承。
辅导员多层次的互动交流对学生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强化,院校的长足发展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
特别是职业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更是任重道远。
所以职业院校不要急于求成,应该耐心地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辅导员的工作要求来制定长效机制。
首先明确辅导员在院校中的地位和职责,让辅导员安心负责地工作。
其次,要建立公平、合理、科学的辅导员业绩评价体系,使优秀辅导员的工作得到肯定和鼓励。
最后,学校应该为辅导员队伍素质的提升提供交流平台,使辅导员队伍站在新的高度,为高校和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凤桐.高度重视强化建设扎实推进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J].北京教育(德育),2011(06)
[2]王秀彦,王超,王立勇.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背景下学术团队构建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1(09)
[3]于慧娟.高校辅导员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