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平罗县城关第二小学吴永琴
教学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创设了草原美景的情境,使学生们置身于其中。
让学生在良好、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说、问议、演,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大草原的美丽和欢腾。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感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草原的美丽与欢腾。
(2)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草原的美丽与欢腾。
(2)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懂得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感受草原的美丽与欢腾。
2、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美丽、欢腾。
激发情感,想象创新。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整体感知。
<一>复习描写草原的词语,引题。
导语: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的生字词朋友,现在要考考你们的记忆力。
1、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读或者齐读。
2、归纳词语,引题。
3、整体感知,概括草原特点。
<二>课件让学生回顾一下锡的美丽风光,齐读课文,再次整体感
知。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快速读课文,找出草原的特点的句子,引出第一自然段。
2、找出哪一个自然段围绕了第一段话(第二自然段)详细的描写
了锡的广阔美丽。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第二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集体交流,把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1)品味草原的广阔。
学习第一句:先出示相应的画面,让学生看图说话,然后比较句子:
蓝天下面,长满了青青的野草。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指名说说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指导朗读。
学习第二句:刚才我们从第一句感受到了这野草的绿,那么这绿地毯铺向了哪里?引出第二句。
指导朗读第二句,说说从这句中你感受到野草的什么特点?
①指名读描写湖水的句子,品词品句,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②放飞想象,进行句子练习:“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映出了(),映出了(),还映出了()。
”
③指导朗读。
(个别读,男同学和女同学比赛读)
④通过比较,以读带讲,让学生感受湖水的清亮与神奇。
学习第三句:还有谁愿意来读自己觉得写得最美的句子?
①指读第三句,你从这句又感受到了什么?出示句子练习
②指导朗读:湖水这么清亮,带着你的想象,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③指两名学生比读,学生互评。
④齐读第三句,感受镜子似的湖面。
过渡:我们看到了绿色的野草,清清的湖水,草原上还有什么很美?引出第四句。
(3)通过品读野花的颜色、种类及香味,感受野花的美。
学习第四句:齐读第四句,说说这些花怎么美?
①指导朗读:孩子们你们看这清香怎么读啊?
②要是让这香味在我们鼻子边停留的再久一点,该怎么读?老师范读指导。
④谁喜欢这香味?那就请你站起来读吧。
(4)小结写作方法: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远处的青青野草,再展现了近处的湖水,最后是眼前的野花,我们在以后学习描写景色的时候,可以学习她这种从远到近的写作方法。
(5)小结本段内容,指导背诵。
看,这些野草野花湖水把这草原妆扮得如此广阔而美丽,我们怎么能不爱呢,这么美的文字,我们更应该把它记下来。
同学们试着把这一段背下来,老师这里给你一些提示,能背的时候就把书盖起来,不能背的就打开来看看。
试一下吧。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导语:课文除了讲草原广阔丽,还有哪什么特点?
1、概括草原的第二个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过渡句,引出下文。
课文有一段话,将草原的广阔美丽和欢腾的世界连在了一起?
(1)引导找出过渡段,并读一读。
(2)了解过渡段的作用。
在这句话中,前半句介绍了上一段的内容,后半句又介绍了下一段的内容,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段话就好像桥梁一样,把二三自然段联系起来。
因此,它跃然很短,但是特别重要,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要学会使用。
3、置换关联词:······不仅·······,而且······。
4、小结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走过这条小桥,走到桥的后半段,感受一下草原的欢腾气氛吧。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想想是谁让草原变成一个欢腾的世界。
自己找出句子,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课文内容串起来,在组内练习说话。
2、集体交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感觉一下草原上的欢腾。
3、引导学生从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来理解“一碧千里”。
4、看锡林郭勒的录象,进一步感受草原的欢腾,教师作旁白小结。
可爱的动物们,可爱的蒙古包,勤劳的牧民们,让这原本就广阔美丽的草原变成了一个欢腾的世界。
是的,祖国在不断的发展,现在人民的生活越过越好,这些牧民们在这美丽的草原上过上了丰衣足食,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
看牧民们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唱出他们心中的歌,他们在唱什么?学生接。
他们在歌唱他
们美丽的家原,幸福的生活。
三、感情升华,我口抒我心。
今天,我们来到了锡林郭勒大草原,听到这些快乐幸福的歌声,看到了大草原广阔美丽的景色,又感受到了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一>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抒发自己的感情。
<二>点评,激发学生对草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向往。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教师结语:这么美丽的草原,不仅是草原人的,也是我们的,最后让我们用我们的心去读这首小诗,全体起立,让我们在我们优美的朗读声中结束我们这次的草原之旅。
2、作业布置:我们回去以后,当当小导游,介绍一下我们广阔美丽欢腾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吧。
板书设计:
15锡林郭勒大草原
草原广阔而美丽
草绿花香湖水清
牛羊马鸟齐欢腾
幸福牧民把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