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美术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美术知识
篇一:美术常识知识
美术常识知识美术的起源真正意义的欧洲美术起源于古希腊。
希腊美术的地理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因此也被视为爱琴美术的延续。
美术的概念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
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美术的表现形式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的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美术的范围从大的方面说,它可以大体分成观赏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种类型。
从观赏
性艺术来讲,它主要包括绘画和雕塑两大类。
而绘画,由于它使用的物质材料和工具的不同,又可分成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等画种。
雕塑也有圆雕和
浮雕等多种形式,所用材料则有石、木、泥、石膏、青铜等。
实用性艺术同样包括两大类:工艺美术和建筑。
美术主要研究主要研究三大构成、中外艺术学、大众传播
美术专业术语 1,点线面体 2,形体 3,构图 4,明暗 5,色彩 6,空间 7,材质与肌理美术图像类别 1,具象美术2,意象美术 3,抽象美术
美术形式法则 1,对称与均衡2,节奏与韵律3,多样与统一4,比例与尺度5,动态与静态中国古代国画家及代表作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
浙江诸暨人(今浙江省绍兴市)。
他绘梅干,用笔遒劲,顿挫得宜,富有质感。
其代表作《梅谱》
夏圭(gui) 字禹玉,活动於西元 1180~1230 年前后,浙江钱塘人。
擅长画山水、人物,只随手画画,奇特突出。
山水构图喜欢大胆剪裁,突破全景而仅画半边之景,时人称为「夏半边」。
善长卷铺陈。
其作品有《溪山无尽图卷》、《溪山清远》、《松溪泛艇图》、…等。
作品中画面空白的部分比马远更多,更有辽阔平远的气势。
(马远南宋画家,人称“马一角”) …蓝瑛(1585-1664),明代杰出画家。
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
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
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
工书善画,长于山水、花鸟、梅竹,尤以山水著名。
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
其作品有:《渔乐图》,》、《秋山访友图》、《菊竹秋兰卷》、《澄观图》、《华岳秋高图》、《秋壑霜林图》、《江皋话古图》、《山水》册、《曹册图》卷
徐渭(1521—1593)字文清,号天池山人,又有田丹水、天池生、天池渔隐、青藤老人、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
晚年号青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
徐渭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能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
特长於水墨大写意花卉,工画残菊败荷,皆古朴淡雅,别有风致。
现藏南京博物院《杂花院》,全画有牡丹、紫薇、葡萄、芭蕉、梅花水仙和竹等 13 种。
情意所至,气势豪放。
发挥了高度的艺术…
仇英(qiu)(约1509-1551)明代杰出画家。
字实父,号十洲。
太仓(今属江苏)人。
长期住苏州。
初为漆工,后改学画,师周臣。
以卖画为生,精于摹古,不拘一家一派。
粉图黄纸,落笔乱真。
善画人物、鸟兽、山水、楼观、舟车之类,皆秀雅鲜丽。
他以广泛的题材和工整
细丽的风格,适应当时地主富商的需要。
尤擅长人物画,创历史风俗的新格。
画风流丽纤巧,为当代人物画的师范。
画山水,喜设大青绿色,用笔萧疏,意境简远,工巧入神。
他临摹的古画……代表作有《玉洞仙源图》、《桃村草堂
图》、《剑阁图》、《松溪论画图》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子畏六如居士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弘治十一年(一四九八)举应天解元.后应进士试,因科场案而被革黜。
赋性疏朗,任逸不羁。
尝镌其章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晚好佛氏,治圃舍於桃花坞,曰桃花盦,日饮其中。
其学务穷研造化,於应世文字诗歌,不甚措意。
奇趣时发,或寄於画。
画法沉郁,风骨奇峭,刊落庸琐,务求浓厚。
连江叠巘,洒洒不穷。
信士流之雅作,绘事之妙诣。
其画远攻李唐足任偏师,近交沈周可当半席。
其代表作品有《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
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明四家:沈周唐伯虎仇英文征明
倪瓒(1301--1374),江苏无锡人。
初名廷,字元镇,号云林子、幻霞子、荆蛮氏等。
家豪富。
元末卖去家产,浪迹江湖。
平生好学,工诗、书、画。
其水墨山水,宗董源,兼学荆、关,作品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意境简率荒寒。
他的画风对明清文人山水画有较大影响,与王蒙、黄公望、吴镇并列“元季四大家”。
书风简淡清逸,有《淡室诗》、《自书诗稿》等多种书迹存世。
燕文贵(967—1044) 北宋画家。
文贵-作贵,吴兴(今属浙江)人。
擅画山水、屋木、人物。
太宗(976-997)时
游汴京(今河南开封),于天门道上卖画,为待诏高益所见,荐画相国寺壁,遂入图画院(一说大中祥符(1008-1016)初补图画院祗侯)。
所作山水,极富变化,人称“燕家景致”。
相传其曾绘《七夕夜市图》,摹写汴京繁华景象,颇为精备。
又有《舶船渡海像》,大不盈尺,而具樯、帆、槔、橹及舟人指呼奋踊之状,风波浩荡,岛屿相望,有咫尺……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
工书法,通音律,精山水画。
首创浅绛山水,自成一家,后世尊为南宗画坛圭臬。
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四家”,在中国绘画史上有深远影响。
《富春山居图》为其代表作。
……
元季四大家:王蒙倪瓒吴镇黄公望
范中立作品北宋画家。
字仲立,因性情宽和,人称为“范宽”,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常往来汴京、洛阳,天圣(1023-1032)中尚在。
山水初学李成,继法荆浩,后感“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因移居终南山、太华山,对景造意,不取繁饰,自成一家。
所作落笔雄健凝炼,喜用状如雨点、豆瓣、钉头的皴笔画山,皴笔布列山石之正面,起伏更见有势,山顶多植密林,水边置大石,屋宇笼染黑色,表现出秦陇间峰峦浑……代表作《溪山行旅图》、《寒林雪景》董源 (?-约 962 年 ) 五代南唐画家。
源-作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
亦称江南人。
中主时任北
苑副使,人称“董北苑”。
擅画水墨及淡着色山水,喜用状如麻皮的皴笔表现山峦,上多矾头(山顶石块)苔点,多画丛树繁密,丘陵起杖,云雾显晦和溪桥渔浦、汀渚掩映的江南景色,后人称其所作平淡天真,为唐代所无。
也有设色浓重之作,山石皴纹甚少,景物富丽,近于李思训格调,而较放纵活泼。
兼工龙、牛、虎和人物。
巨……画史上把董源、范宽、李成,称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顾闳中(902——970)作品顾闳中五代南唐画家。
江南人。
元宗、后主时任待诏。
工画人物,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善于描摹神情意态。
存世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卷,绘写南唐中书侍郎韩载夜宴……
荆浩作品五代后梁画家。
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隐居太行山洪谷,号洪谷子。
擅画山水,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
所作云中山顶,能画出四面峰峦的雄伟气势。
自称兼得吴道
子用笔及项容用墨之长,创造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
亦工佛像,曾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双林院作有壁画。
是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之一。
所著有《笔法记》。
存世《匡庐图》,
吴道子(685--758)唐朝开元、天宝年间杰出画家,又名道玄。
出生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幼年失去双亲,生活贫困,由于他刻苦好学,才华出众,20岁时,就已经很有名气。
代表作《天王送子图》《明皇受篆图》《地狱变相图》,被称之为中国的画圣。
中国“三圣”指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米芾(fu)(1051一约1108),北宋书法家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
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
史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
他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确实是个早熟的怪才。
北宋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郑板桥(1693--1765)清朝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江苏兴化人,他一生最喜画竹、兰、石,兼画梅、松、菊等,效法“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春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做“千秋不变之人”,这是板桥所欣赏的“四美德”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的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
“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
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其代表作《竹石图》《板桥全集》。
扬州八怪:汪士慎shen 李禪shan 黄慎金农高翔郑燮xie李方膺罗聘
中国近代画家简介
徐悲鸿:(1895-1953)现代绘画艺术大师,江苏宜兴人。
四岁入塾,从父习画。
年甫弱冠,东渡日本,翌年赴法,长于国画、油画、尤擅素描。
代表作油画《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画马为世所称,笔力雄健,气魄恢宏,布避设色,均有新意。
1952年病中,曾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部珍藏,捐献国家。
平生积极从事美术教育事业,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鞠躬尽粹,培育不了少优秀人才。
1953年卒于北京。
年仅五十九岁,就其寓所改建徐悲鸿纪念馆。
其代表作《奔马图》,最为人所喜爱。
间作花鸟及猫,亦别具风格,情趣盎然。
著有《普吕动》、《初伦杰作》、《悲鸿素描集》、《悲鸿油画集》、《悲鸿彩墨画集》
齐白石:(1864——1957年)中国书画家、篆刻家。
名璜,字濒(bin)生,号白石,湖南湘潭人。
早年为木匠。
27岁拜当地文人为师,学诗书画印。
57岁后定居北京,卖画治印。
60岁后,“衰年变法”重视创造,融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技法于一炉。
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
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能诗文。
曾任中国美协主席。
1953年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刘海粟(1896-1994 )
刘海粟是杰出的美术家、教育家、美术史家、画家。
江苏省武进县青云坊村人。
刘海粟6岁读私塾、酷爱书画。
14岁到上海,入画家周湘主持的背景画传习所学西洋画。
1912年11月在上海乍浦路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任校长,招收了徐悲鸿、王济远等高材生,并冲破封建势力,首创男女同校,增加用人体模特和旅行写生。
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并第一次举行个人画展,收到蔡元培、郭沫若的称赞。
1919年他到日本考察绘画及美术教育,并出席日本帝国美术院第一次美展开幕式,回国后创办天马会。
1920年10月代表中国新艺术界,赴日本参加帝国美术院开
幕大典,和日本画
家藤岛武二、满国古四郎、桥本关云等交游论艺,其油画作品备受日本画坛重视和推崇,被称为东方艺坛的狮。
回国后,充实了美术院的课程和设备,成为当时国内美术最高学府,并著有《米勒传》、《塞尚传》,介绍西洋艺术,颇有影响。
1927年受军阀孙传芳迫害通辑,逃亡日本。
朝日新闻社曾为他在东京举行画展。
1938年春回上海,应上海中华书局之邀,写成八十万言的巨著《海粟丛书》六卷,分《西画苑》、《国画苑》、《海粟国画、海粟油画》三部分,画论精辟,广为流传。
潘天寿(1897—1971),浙江宁海人。
原名天授,字大颐(yi),号寿者,别号阿寿、懒道人、雷婆头峰寿者等。
早年求学于杭沪,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
27岁时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其后历任多所艺专教授、校长等职,曾为国立艺专校长。
建国后,历任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美协副主席、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院院长。
1958年受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
精擅国画、书法、篆刻。
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听天阁诗丛》、《治印丛谈》、《潘天寿美术文集》、《潘天寿书画集》等. 潘天寿是杰出的中国画艺术大师和现代中国画教学的重要奠基人。
建立了完整的教学体系。
张大千(1901--1984)名爰,又名季,季菱,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或迳署“蜀人张大千”。
生于1901年,卒于1984年,四川内江人。
张大千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子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庵学诗文、书法和绘画。
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青年时代,即与二哥张善子齐名。
张大千二十多岁时,曾赴日本留学,学过染织。
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波天童寺“皈依佛门”,想当和尚,据说,他怕在头上烫九个香记,只好拜别了师傅弘筏大和尚,回到现实世界
来。
1932年举家移居苏州网狮园,潜心作画。
1940年后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于我国敦煌洞窟,逐个整理编号,进行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
1948年迁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
1978年定居台湾,1984年4月病逝台湾。
享年84岁。
现在他生前台湾居住的“摩耶精舍”建为“张大千纪念馆”。
南张北齐:张大千和齐白石
中国古代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敦煌)麦积山石窟(天水)龙门石窟(洛阳)云冈石
窟(大同)
…
篇二:初中美术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
1
2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3
4
5
6
7,宋代《孩儿枕》属于工艺美术。
8
9,艺术。
10。
11,介绍产品安装或使用方法是发挥手绘线条图像的“说明”功能。
12型,气势雄健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13
14
15
16
17, 18, 19题的作用。
20,2008
21, 22
七年级下册
1,其中“牛头”是法西斯的象征,“马”代表痛苦的人民。
2
3
4,油画《夜咖啡馆》的作者是荷兰画家凡高。
5
6,吴冠中的《长城》是中国画的山水画。
7结构分析的方法、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
8,色彩的对比有补色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和冷暖对比。
9
10
11
12,中国画技法有勾、勒、皴、点、染。
13
14
15,
16,。
17,《杂画册》作者是齐白石。
18,《凌霄花》作者是潘天寿,《牵牛花》作者是齐白石。
19游局标志设计者巧妙的把“北京”两字变为天坛。
20
八年级上册
1
2
3人物。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带帽女像》是一版多色版画,作者是毕加索。
14,
15,
16
17
18,描绘抗日英雄杨靖宇英勇就义的油画是胡俤麟、贾涤非的《杨靖宇》。
八年级下册
1,实用与审美高度统一的我国汉代长信宫灯。
2
3
4
6
7,《万山红遍》作者是李可染。
8
9
10,
11,
12
13
14泼墨泼彩等。
15,中国画的形制有中堂、条幅、横批、手卷、斗方、
册页、扇面(有圆扇和折扇之分)。
16,。
17,
18
19,,一环。
20上三下二)。
21,
22,
23,
九年级上册
1
2等。
3,永乐宫《朝元图》是元代壁画。
4
5
6
7
8,《委任状》作者是比利时画家玛格利特。
9
10,在电脑美术创作中,立体图形创作软件简称 11, 12,在设计公益招贴画时
13,按照文字的发展源流,历代书体大致分为篆、隶、
楷、
行草等。
九年级下册
1
2,《米洛斯的阿芙洛狄特》 3
4
5
6
7 8
9
10,
11,我们将要传递的知识和表达的思想记录下来装订成册称为书籍。
12,
13, 14,
15,
篇三:美术专业知识
中小学教师招考美术类考试特训题及答案【一】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题
1、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2、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3、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5、人言“墨分五彩”,墨色:焦、浓、重、淡、清五个浓淡色阶。
6、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
因此,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第二部分简答题
1、什么是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
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什么是素描?
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
(工具多采用钱币、木炭、钢笔、毛笔等。
)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
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3、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4、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
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5、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 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
? 请自己的同事
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
? 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6、什么是美术语言?
答: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7、什么是文化情境?
文化情境是指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以及特征。
8、教师教学行为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依据教学目标与教材的特点。
? 依据学生的特征。
? 依据学习环境的条件。
? 依据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条件。
9、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具有什么意义?
教学目标是教学开始之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
教学目标大体来说具有指导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运用和指引学生学习三大功能。
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对于教学设计来说是前提性的工作、是设计的基础。
教学目标为选择教材内容、安排教学主题的顺序以及配置教学时间提供了依据。
教学目标也是作为实际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内容与程序的直接依据。
另外,教学目标还提供了测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
最后,目标本身还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标准。
10、案例区别于其他文字材料的特征是什么?
案例的来源是课堂教学实践。
案例是教师当前教学中面临疑难的典型事件,有一定普遍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案例必须描述真实的教学情境。
案例必须完整叙述一件事例或一个片断,有起因、冲突、结果等。
案例叙述的流畅性。
第三部分辨别题
1、美术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要点:片面。
美术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而任何一种学科教育都是有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学科本体,也就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系统;二是该学科教育的功能,也就是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种种良性的变化。
美术活动需要感受、体验、情感、想象、创造,通过美术教育也有助于形成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想象力、大胆的创造力和灵巧的动手能力。
同时,美术活动也能作为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社会学习、跨学科学系的工具。
美术学科本体始终是教育功能生成的基础;美术学科也应该注重自身教育功能的拓展,尽量增强美术学科对人的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美术本体和教育功能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当然,不同的学科教育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侧重,这种侧重
体现了学科教育不同层次的特征。
2、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要点:正确。
教学是有方法的,但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机械地死板地去硬套,而要因内容而异,因教师而异,因条件而异。
教学方法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如何“学”的活动设计。
任何教学方法都是相对的,并且是在不断发展的。
教师应以“课标”精神为依据,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灵活地、创造性地、多样性地去发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参考要点:正确。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科并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
强调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以及美术学科与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
一幅美术创作作品的诞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表现以外,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人文修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4.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不能指导。
参考要点:片面。
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因为个性就是创造力。
试想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都画的一模一样、整齐划一,那等于就失去了美术作品的生命力以及美术课的意义。
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关键处作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不能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描去画去涂色,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第四部分观点论述
1.你在美术教育中,如何理解与运用“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的?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
要点: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美术学科同属于视觉艺术的特点,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和“解读”的。
因此运用直观形象传递美术信息,这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其包括演示法、观摩法、观察比较法等。
如绘画、制作方法步骤的现场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演示,或实物、范画、录像、课件的展示等。
在采用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时,必须做到范画、范作要精选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师演示的每一个过程、步骤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2、你是怎么理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要点: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①积极地旁观。
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讨论时,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