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好人简短事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好人简短事迹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安徽好人简短事迹
安徽好人简短事迹5篇
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安徽好人简短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徽好人简短事迹(精选篇1)
钱旭芬,女,小庙镇高岗村人。
她恪守孝道,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照顾身患重病公婆、照顾家庭的重担。
她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家庭,放弃了自己的工作、理想和爱好,为公婆支起一片蓝天,为丈夫分担家庭重担,赢得周围村民交口称赞。
在小庙镇高岗村三北村民组有这样一户人家,儿媳妇自过门开始至今,七年如一日的照顾着身患重病的婆婆,像亲生女儿一般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给予这个家庭以温暖。
挑起照顾老人的重担
村民李正平的家属许国翠,1961年生,从32岁时便得了心脏病,儿子李忠伟不得不外出打工撑起这个家。
20__年,许国翠不幸病情加重——脑梗塞导致身体瘫痪,也就是在这一年,李忠伟结识了现在的妻子钱旭芳。
初入家门的钱旭芬被眼前的一幕深深的震撼了:瘫痪的老人被人用绳子固定在木椅上,正艰难的挪动着仅能动的左手往嘴里胡乱地塞着东西!她毫不犹豫地上前接过老人手中的勺子,一勺一勺悉心地喂着,就是这样一个细微的举动告诉了这苦难的一家人:我将正式加入你们,成为你们的一员,我要照顾眼前的这位老人!
放弃工作守在公婆身边
就这样钱旭芬开始了合肥打工与家中奔波的往返途中,俗话说‚冷暖自知‛,可是钱旭芬却担负起了‚替婆婆知冷暖‛的责任,不辞辛劳地在冷时为婆婆制一件衣服,热时为婆婆擦擦身子。
可是祸不单行,今年正月初八,婆婆的病情急剧恶化,脑梗死成为植物人。
伤心之余,钱旭芬毅然地辞去了合肥的工作,全天侯在家照顾婆婆,同时,经济上的巨大压力让钱旭芬不得不暂缓女儿的读书计划。
钱旭芬虽不是女儿,却像女儿一样的亲,公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的好媳妇我要让大家都知道,她就是我的女儿。
‛听着李正平的叙述,很多人的眼眶都湿润了。
生活中,钱旭芬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是‚顺‛。
人到老年,不仅要吃的好穿的好,还要心气好,这比啥都重要。
20__年10月,钱旭芬的公公被诊断为早期胃癌,老人家一听说是癌症,思想包袱加重,丧失了治疗的信心,坚决不去医院就诊。
钱旭芬没有犹豫,没有放弃,将公公送往医院,在公公住院的20多天里,她没有将这件事告诉所在单位,也没有请假,因为她知道,找份工作不容易。
于是她每天早上五点多钟就做好早饭,送到医院,喂公公吃完,再从医院赶到单位,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午休息时也要到医院,陪老人聊聊天,看看老人有什么需要,晚上下班,就到医院陪床,睡在病房的小床上,帮老人擦身,喂水喂饭。
老人住院20多天来,她没有回家睡过一次觉,日日夜夜守在病床边。
在她的精心照料下,
公公的癌细胞得到了控制,出院的那一天,钱旭芬却累倒在了家中,老人家握着她的手,激动的说:‚你真比我的亲闺女还要亲!
做丈夫的“贤内助”
她和丈夫是高岗村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两口子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结婚多年来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
人们问她家庭如此和睦有什么秘诀时,她说最大的秘诀是良好的沟通。
她们夫妇经常向对方敞开心扉地聊天。
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参与其中。
她勤俭持家,合理安排收入,从不铺张浪费。
培养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都由钱旭芬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在外人眼里,他们是模范夫妻,她丈夫在外面总是称呼她为‚贤内助‛。
钱旭芬在如今人情沙漠化的时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世间仍有真情,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常怀善良感恩之心,齐努力,共分担,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安徽好人简短事迹(精选篇2)
杨世福,男,官亭镇回民社区环卫工人。
他钟爱环卫事业,兢兢业业,一心扑进清扫保洁工作中。
他任劳任怨,不怕脏累,面对繁重的保洁任务,不仅连天带夜完成任务,还十分注重保洁质量,经常累得腰酸背痛,吃药吊水,仍咬牙坚持。
他用扎实的行动、真诚的话语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他叫杨世福,56岁,家住官亭回民社区,20__年选择了平凡而崇高的环卫清扫岗位,成为官亭保洁公司1名环境卫生清扫工人,在
环卫战线上一干就是两个春秋,他凭着对自己钟爱事业的追求,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不怕脏和累,清扫官亭镇区街道。
整整两个春秋,他秉持‚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把年华无私地奉献给执着追求的环卫事业,用真情实意、言传身教引导人们热爱自己的家园,用五尺扫把在大街上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之歌。
无怨无悔的选择
20__年3月,由于新农村建设,镇区规模不断扩大,杨世福毅然选择了工资微薄、工作辛苦的环卫工作,从此,便与街道清扫、垃圾收运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在街上干清扫保洁时,他总是把工作帽沿压得很低,低着头默默地作业,担心熟人遇见,子女们也不赞同,劝说:‚干什么不好,偏去扫大街‛。
在以后实际工作中,他才亲身体会到清扫工作的艰辛和其中的酸甜苦辣,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有时还不被镇区居民理解,受一些不明不白的委屈。
随时遇到有市民把生活垃圾倒在已清扫干净的街道上,他上前好言相劝,却得不到人们的理解。
官亭行政执法分局的领导及时地关心、帮助、支持他,以环卫工人的先进事迹感染他,用‚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教育他,使他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清楚的认识,环卫工作虽然脏苦累,却与群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是中心集镇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干,只是分工不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就这样,他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集镇美容师‛,任劳任怨地工作在环卫战线上。
爱岗敬业作表率
最初参加环卫清扫工作时,杨世福就担任了官亭最主要干道的清扫保洁工作,每天清扫道路面积3000平方米,还负责垃圾箱清洗及沿线临街乱张贴‚牛皮癣‛清除工作。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每天凌晨5点半钟就来到岗位上,一天作业下来,经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脚痛。
在工作中,杨世福虚心向老同事请教、学习,特别是有关清扫保洁作业的技巧,以使清扫工具耐用,为单位节约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和道路清扫保洁质量。
两年来,杨世福练就了一套清扫作业又快又好的基本功,道路卫生经常保持整洁清爽。
20__年10月份,天气日渐转凉,为确保官亭国庆活动期间有一个干净整洁的镇区环境,他不得不加班加点干,从每天早上6点开始直到傍晚9点,清除垃圾污物,捡除路边的白色垃圾及路人随手丢弃的垃圾,他平均每天工作近二十个小时,实在太困了就靠在行道树下稍稍打一下盹儿。
在短短10多天时间里,他一共清除垃圾污物近3吨。
还给了群众一个洁净环境,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20__年,我镇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由于人员精减,杨世福的清扫面积增加到了5000平方米,为
了使所清扫路段的环境卫生保持整洁、干净,他坚持早晨第一个到岗,傍晚最后一个离岗,坚持全天巡回检查,总是经常对那些乱倒垃圾污水的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有时还要受气挨骂。
同事心疼地对他说:‚杨大哥,您回去休息吧,少干一点没有什么,何必呢?‛可他说:‚城市卫生靠我们大家来维护,单位把任务交给我,就应向单位、社会负责,给老百姓一个干净环境。
由于长期艰辛的劳动,他的体质逐渐下降,医生诊断说:‚这与他从事的工作有很大的关系。
‛的确,环卫工作有它的特殊性,不仅工作时间长,而且工作环境脏乱差,工作过程中也不知要吸进多少灰尘和臭气,将直接导致体质下降,但由于工作的特殊,他所清扫的路段垃圾多,人流量大,请别人代替,他又放心不下,担心别人工作质量达不到要求,影响环卫形象,小疼小病他就咬咬牙坚持着,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到医院挂两瓶点滴,然后又走上那熟悉而普通的工作岗位。
有人为杨世福的工作进行了估算,两年来,他清扫道路面积共计293万平方米,清除垃圾800多吨,短短两年却完成了这么大的工作量,他说:‚单位给了我一份工资,就应该尽心尽职把工作努力地干好。
真情言传带动人
虽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但为了树立环卫工作良好形象,杨世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真情和关爱引导人们自觉爱护公共卫生。
他在干好清扫本职之余,积极参加行政执法分局组织的各项活动,把单位提出的‚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街道不干净,我们脸无光‛、‚环卫是我家,搞好靠大家‛等创建口号熟记于心,说服教育同事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深受官亭街道居民的好评。
在生活、思想上,他像大哥一样关爱同事,经常教育同事上班一定要穿标志服,作业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
谁家有困难,他积极帮助解决,谁生病在家,自己主动承担清扫工作任务。
杨世福同志经常讲:‚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只要
大家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街道环境一定能搞好。
‛他正是通过这样一点一滴、深入细致的工作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真诚感动居民,让人们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共同努力搞好官亭街道环境卫生。
就这样,每天的晨曦中他第一个迎来阳光,暮色中他最后一个送走夕阳,风雨中有他弯腰清掏下水道的身影,烈日下有他挥帚扫地的唰唰声,正是有许多像杨世福这样的辛勤劳作且任劳任怨的环卫工人,官亭才得以有今天的干净整治。
安徽好人简短事迹(精选篇3)
陈文锁,1958年出生于莆田市涵江区,兄弟3人,生父在他出生的那年去世,因家庭无力抚养,从小就被抱给家住莆田市荔城区东阳村的陈金树收养。
养父陈金树生前在南平市武夷山公路分局道班工作,长期不在家。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陈文锁小时候就养成勤劳、孝敬的良好品德,知道养母辛苦,每天放学回家帮养母干家务活、放牛、带弟妹等。
1983年,养父从公路部门退休,陈文锁按照当时的政策通过补员的方式到武夷山公路分局工作。
1985年与同单位职工周爱兰结婚,1988年夫妻俩喜得贵子,但在高兴的同时,工作、家务、经济等各种压力也随之而来。
妻子周爱兰在未结婚前就得了肾病综合症,婚后病情越加严重。
医院多次下病危通知书,陈文锁不离不弃,与家人一同悉心照料,把妻子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妻子身体慢慢恢复,但从此不能干体力活,不能劳累,甚至不能接触冷水,不能吃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
从单位办理了病退手续,进行长期调养。
加上养母、生母都在莆田老家,岳父去世得早,岳母家自己孩子多、负担重,无法帮太多的忙。
陈文锁是既当爹又当妈,还要照顾妻子的身体和饮食起居,但他毫无怨言,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他学会了带孩子,学会了给孩子把屎把尿,学会了洗衣做饭拖地板,各种家务都干得井井有条,至今煮饭的手艺还被同事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岁月流逝,在他的艰辛努力照顾下,妻子身体慢慢恢复,孩子渐渐长大成人,但他没能松一口气、歇一歇脚,因为家里的父母也慢慢的变老,且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老年痴呆等病症,又需要他的照顾。
养父陈金树退休后就回到莆田老家与养母居住,生母虽然也住在莆田,但离养父家还有段距离。
生父和养父家虽然共有兄妹6人,但一个兄长早年去世,一个兄长长期在外地居住,极少回家,姐妹都嫁在外地,赡养和照顾年迈父母的重担落在了陈文锁和弟弟的身上。
养父20__年生病住院,由于生活不能自理,陈文锁便给养父穿衣、洗漱、喂饭、烫脚、清理屎尿……这些繁琐的护理工作,他不怕脏不怕累,亲力亲为,任劳任怨。
养父出院后还需要人护理,他与弟弟按月轮流进行。
轮到他的月份,由妻子先回去照顾老人,自己利用休假和周末,从南平赶回莆田接替,直到20__年5月养父去世。
由于受到养父去世的打击,80多岁又患有高血压的养母得了老年痴呆症,需要细心护理和照顾,他和弟弟仍旧按月轮流照顾。
至今,每两个月他都要和妻子合理安排时间回莆田照顾养母,不辞辛苦,风
雨无阻。
生母在20__年也得了老年痴呆症,他在照顾养父养母的同时,还要兼顾帮忙去照顾和探望生母,以报答生母的养育之恩。
30多年来,妻子在他的精心照顾呵护下,鼓起生命的风帆,顽强战胜疾病痛苦,乐观生活,身体健康状况稳定,孩子茁壮成长,并在他的影响下,进入了公路部门工作,生母、养父、养母安享天年。
他把所有的爱和精力献给了父母、妻子、孩子,孝老爱亲,无怨无悔,毫无怨言。
同时还合理安排时间,从来没有耽误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养路工一步步成长为一名桥隧管养专家,而年仅58岁的他却早已满头花发。
陈文锁同志孝老敬亲的事迹感动着他的亲人、同事、邻里,是当之无愧的孝老敬亲道德模范。
安徽好人简短事迹(精选篇4)
林宗红,女,三河镇人,是三河镇行政综合执法分局的一名执法队员。
她工作认真负责,用爱心构筑和谐城管,用真诚感化周围的群众,消除他人的误解;她为人正义,有爱心,先后解救过落水儿童、轻生男子,展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古镇三河,提起林宗红,许多街坊邻居都会竖起大拇指:‚我们林大姐没的说!‛身为肥西县三河镇行政综合执法分局的一名普通队员,林宗红和她的同事们一样,每天负责古镇的路面巡查,及时劝阻纠正违章行为,维护正常的城市管理秩序。
路巡中也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份外事‛,她急群众所急,解群众之难,决不袖手旁观,为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充分展示了行政综合执法队员的高尚情操。
勇救落水少年
快救人啊……有人掉到河里了!‛去年7月17日,在三河小南河仙归桥附近,传来了一位七旬老人急促的呼救声。
原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在小南河清洗毛巾之时,由于码头台阶湿滑,不小心掉进了3米深的河里。
危机之时,正在沿街巡查的林宗红刚好路过,听到呼救声,她急忙赶了过来。
此刻,落水儿童由于抽筋缘故,头已没入水面,由于林宗红不会游泳,她于是一边关注着现场,一边高声呼救,很快她的同事和两名路人就赶到了现场,四人采用手拉手的救援方法,一手抓起在水中浮浮沉沉少年的手,把少年一把拽上了岸边。
少年上岸后,已是奄奄一息,林宗红急忙为他做了人工呼吸,经过紧急抢救,那位少年转危为安。
待到孩子家长匆匆赶来要找寻救命恩人时,林宗红和她的同伴早已消失在人群中。
智劝轻生男子
去年国庆长假的一天,林宗红照例在万年街附近巡逻,这时突然有人跑来向她反映:有一名男子喝了农药,坐在马路边神情恍惚。
林宗红二话没说,立刻赶到事发现场,只见一名二十多岁的男子坐在路边,满脸泪水,不停的呕吐,旁边,呕吐物已洒了一地。
‚大哥,你怎么了?我们能聊聊天吗?‛可是那名青年男子只是睁着一双茫然的眼睛看着她,已说
不出话来。
顾不上太多,林宗红急忙叫来一辆三轮车,在车主的帮助下将那位男子架到了车上,并以飞快的速度赶往三河医院。
在车
上,林宗红一边观察男子的表情,一边掏出手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幸亏来得及时,不然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在病人的状况已基本稳定,但还需转往市里医院进一步治疗。
‛经过三河医院医生的及时抢救,那位男子的中毒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
很快,120急救车也赶到了。
而那位男子,在林宗红的劝说下,已放弃轻生的念头,并配合地上了急救车。
经及时抢救,那名轻生男子转危为安。
用爱心传递真情
干行政综合执法这一行没有双休日、节假日,随时都会加班,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工作,三伏天的炎炎酷暑、三九天的凛冽寒风……但林宗红从来没有抱怨过。
在工作中,她坚持用爱心构筑和谐城管,无论是亲朋好友的不理解,还是群众的责难和误解,她总是耐心地进行解释。
在工作之余,她同样默默地向社会传递着真情。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规范,检查‛,林宗红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日复一日,基本没有什么‘大事’。
我要去巡逻了,再见!‛看着她转身离去的背影,我们不禁感叹:是的,城管工作无‚大事‛,但只要做好了每件事关民生的‚小事‛,谁又能说她不是在做‚大事‛!
安徽好人简短事迹(精选篇5)
黄树智同志参加工作38年来,先后在学区担任过教师;在市公路先行办负责公路建设;在路政科负责全市路政管理;在市治超办负责全市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在运输科负责全市运输管理;在安监科负责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在党办负责局党委党建党务和文明创建及青、
工、妇、老、幼工作;在人教科负责局系统干部职工的人事教育工作。
不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认真履行职责,坚持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坚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出色地完成组织分配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和群众的好评。
20__年路政体制改革,全市80多名路政员要划转到新组建的交通执法部门。
为了做好路政队伍转换新部门的工作,确保队伍稳定、思想不乱、工作不断,他在兼任局运输科、安全科负责人的同时,针对工作任务重、科室人员少的实际,常常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终于顺利完成接交工作。
同时他负责的几个科室的各项工作也没有落下均有新的进展,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大为好转,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100%达标。
20__年市交通运输局被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评为客运安全先进单位。
我市申报国家级综合客运枢纽、货运枢纽均实现了零的突破,武夷新区综合客运枢纽和建瓯德丰物流园建设初具规模。
20__年下半年,黄树智同志调整任党办主任兼人事教育科长。
他充分发挥党委办综合部门和人事组织部门的优势,为局党委决策谏言献策,并做好党委决策部署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和组织协调工作。
为了加强党建工作,健全党组织,使局系统各项创先争优活动能够进一步推进,黄树智同志积极建立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督促机关党建1263工作机制的建设和落实,大力推进局机关及局系统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交通运输局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__年局机关支部
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打造优质服务软环境十佳党组织。
黄树智同志还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号召,尽心尽力做好挂点村帮扶工作。
他深入挂点村政和县洞宫村组织驻村走访调研活动,并召开工作联席会议,交流经验,研究、协调和解决洞宫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他带头捐款带头倡议结对子帮扶资助挂点政和洞宫村的贫困户学生,发动局机关及局系统单位党员干部对洞宫村8户贫困户学生开展结对帮扶,资助每年每个学生助学金3000元,目前每个学生两年的6000元资助金已送到8户贫困生手中,解决了他们的上学困难问题,得到挂点村群众的一致感谢和好评。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黄树智同志承担着市交通运输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任务。
他认真做好局活动办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协调、上传下达工作和各项文件、方案的起草,各项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整理、上报,各项学习、活动、会议的安排、服务与落实,确保了局机关和局属单位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
他认真做好局组织人事和干部职工教育工作,使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维护了干部职工队伍稳定,促进队伍素质服务质量提升,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
黄树智同志干一行、爱一行,在各个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心尽力。
他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组织协调好各项工作,注重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善于调动和发挥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尽力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