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整体性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整体性练习题
下图为“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干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地面年辐射差额(即地面热量年净收入),n/Lr为地面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

读图完成1~2题。

1.与①所示的自然景观相一致的地区是()
A.亚马孙平原B.东非高原
C.江南丘陵D.西西伯利亚平原
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表现了海拔从低向高的自然带
分异纪律
B.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表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表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D.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表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
分异纪律
读世界某地区图,完成3~4题。

3.甲地所在大陆的东部沿海,自然带大抵呈现工具延伸、南北更
替的特点。

此中,工具延伸隔断最短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D.温带草原带
4.从乙地→丙地→丁地,自然景观变化的正确排序是()
A.温带荒漠—热带荒漠—常绿硬叶林
B.温带荒漠—常绿阔叶林—热带荒漠
C.落叶阔叶林—温带荒漠—热带荒漠
D.温带荒漠—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
(2019·郴州模拟)读某山地自然带漫衍示意图,完成5~6题。

5.该山可能位于()
A.亚洲中部B.非洲中部
C.南美洲西部D.欧洲南部
6.影响该山地基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B.海陆位置
C.洋流D.地形
(2019·天津文综)读图,回答下题。

7.连合上图鉴别,在澳
大利亚,基本相符地带性
漫衍纪律的地理现象是
()
A.水系的漫衍特性
C.热带荒漠的漫衍
(2019·高
考江苏卷)某老师到场了
新疆阿尔泰山科学查看,
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8~9题。

8.此时老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A.山地针叶林带B.高山草甸带C.高山苔原带D.冰川带
9.阿尔泰山南坡()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B.草场仅漫
衍在山麓地带
C.此时季候为冬季D.降水水汽
主要来自大西洋
(2019·江苏地理)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漫衍上限。

下图为
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景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漫衍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甲身分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

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阵势高,气温低,降水少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11.乙地森林多生长在阵势较高的地区,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漫衍,其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B.阵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2019·河南十校阶段性测试)下图为塔里木盆地边缘某山
地两坡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完成12~14题。

12.图中()
A.甲表示北坡,乙表示南坡B.丙表示草甸草原带
C.甲表示东坡,乙表示西坡D.丙表示温带荒漠带
13.导致该山地甲、乙两坡垂直带谱纷乱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的
主导因素是()
A.降水B.气温C.相对高度D.山顶海拔
14.造成乙坡缺少森林漫衍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B.海拔高,气温低
C.地形关闭,降水少D.为阴坡,光照不足
(2019·深圳一模)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议决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

图Ⅰ示意研究区范畴,图Ⅱ示意研究区2019-2019年间年NPP的变化。

据此完成15~17题。

15.查看终于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巨细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

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A.洞庭湖平原B.东南丘陵C.山东丘陵D.华北平原
16.2019-2019年间,研究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

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
A.植被类型的变化B.泥土肥力的变化C.雾霾天数的变化D.水热状况的变化
17.研究终于表明,2019-2019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向,主要原因是()
A.种植结协商技能变化B.城市化历程加快C.退耕还湖D.围湖造田
18.(2019·上海地理)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漫衍示意图”,回答标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泥土、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阵势的变化呈现出纪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纭纷乱而又有纪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鉴别哪幅
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
并说明原因。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 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
气温大抵相当,但南坡的雪线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19.读图及质料,回答标题。

(24分)
质料一在新疆,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

随着季候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

生活在新疆宽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候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移游牧方法。

质料二天山自然带示意图(图甲)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图乙)。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6分)
(2)天山自然草场资源地广、质优、种类多,试剖析其原因。

(8分)
(3)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抵历程,并简略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

(10分)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整体性练习题答案
答案 1.A 2.D
剖析第1题,①地区地面热量年净收入大,说明位于热带;地面干燥指数小,说明气候湿润,则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自然景观与亚马孙平原一致。

第2题,③—⑥—⑦—⑧地面干燥指数越来越大,即越来越干燥,则
主要表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分异纪律。

①—②—③—④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地面热量年净收入上,水分条件则没有太大变化,即热量条件差异,故表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纪律。

注意山地垂直地区分异是水热两个因素都有变化。

答案:3.B 4.D
剖析:第3题,亚欧大陆东部沿海由南向北依次漫衍着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苔原带,此中,位于中纬度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由于从沿海向内陆年降水量递减较快,工具延伸隔断较短。

温带草原带主要漫衍在内陆地区,并不漫衍在东部沿海。

第4题,乙身分于亚欧大陆腹地,受海洋气流影响小,为温带荒漠;丙身分于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丁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了热带荒漠。

答案:5.A 6.B
剖析: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针叶林带一般漫衍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

读图可知,该山地海拔较高,基带是荒漠带,且荒漠带的漫衍范畴较广,因此该山地最有可能漫衍在亚洲中部地区,故选A。

第6题,该山地海拔高,深居大陆内部,距海远,受山脉阻隔,海洋水汽难以抵达,降水少,气候干旱,荒漠带漫衍十分普遍,故选B。

7.答案 C
剖析水系的漫衍特性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显著,不相符地带性漫衍纪律,A项错误;地形和矿产漫衍受地质作用的影响,属于地质布局纪律,B、D项错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戈壁气候漫衍于回归线相近大陆西岸;据图可知,澳大利亚热带戈壁气候的形成和漫衍基本相符这一纪律,其对应的自然带——热带荒漠带也基本相符这一纪律,属于地带性漫衍纪律。

答案:8.B9.D
剖析:第8题,依质料可知,老师位于森林与积雪带之间,且眼前花草相映,故老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高山草甸带。

第9题,阿尔泰山大抵为西北—东南走向,南坡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位置,故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则D正确。

因该地纬度高,故森林多为针叶林,则A错误;此处山地的森林带位于山地中部,在森林带上、下部均有草场漫衍,故B错误;此时高山草甸花草相映,说明是夏季,故C错误。

答案10.D11.C
剖析第10题,水热条件好的地方,适宜森林生长,林线高,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相比,甲地受暖湿的西南季风的影响,水热条件好,因此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

第11题,乙身分于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严寒漫长。

阵势低洼的地区冻土发育,排水不畅,冬季地温过低,夏季泥土水分过多,均不利于树木存活,而阵势较高地区就避免了上述标题,因此森林多生长在阵势较高的地区,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漫衍。

答案:12.D13.C14.C
剖析:第12题,塔里木盆地南缘为昆仑山、阿尔金山,北缘为天山。

读图可知,该山地甲坡山麓海拔为4 600 m左右,乙坡山麓海拔为1 300 m左右。

昆仑山、阿尔金山大抵为工具走向,山脉南侧为青藏高原,北侧为塔里木盆地,因此南坡的地面高度要远高于北坡,由此可鉴别该山地为昆仑山或阿尔金山,甲表示南坡,乙表示北坡。

该山地的北坡山麓为塔里木盆地边缘,该盆地较为关闭,水汽难以进来,降水稀少,气候极为干旱,因此丙为温带荒漠带。

第13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坡相比,乙坡的相对高度大,水热条件随海拔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带谱较为纷乱。

第14题,由甲、乙两坡的地面高度可知,乙坡为昆仑山或阿尔金山北坡,位于塔里木盆地南部,
因该盆地较为关闭,水汽难以进来,降水少,导致缺少森林漫衍。

答案:15.B16.D17.A
剖析:第15题,一般丘陵地形林地比重大,平原地形耕地比重大,依据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排序,可鉴别丘陵地形大于平原地形;而东南丘陵位于亚热带,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山东丘陵位于暖温带,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故年NPP最大的地区应该是东南丘陵。

第16题,水热状况影响植被生长状况,从而影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弱,故水热状况变化会影响年NPP的波动。

一般短期内植被类型、泥土肥力等因素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国东部属于季风区,主要是夏季风带来降水,而季民风候具有特殊大的不稳固性,故可能造成短期内的水热状况变化。

第17题,洞庭湖平原年NPP显著增加,说明光合作用增强;连合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巨细顺序可鉴别,可能是种植布局产生了变化所致。

在2019至2019年间,不可能大范畴地举行围湖造田活动。

因不同植被类型年NPP排序中农田植被大于湿地,则退耕还湖会降低年NPP。

18.答案(1)差异: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越发丰裕;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相同类型的自然带,甲图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山脉低。

(任答两点即可)乙图山脉。

(2)差异:联合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

原因: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南坡自然带的海拔高度相敷衍北坡较高。

(3)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

剖析(1)山地垂直地区分异纪律的自然带带谱差异可以从自然带的几多,山麓自然带基带的不同,相同自然带漫衍海拔不划一方面举行剖析。

(2)联合自然带阳坡的漫衍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3)雪线在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19.剖析:(1)自然带差异可从自然带几多、具体类型及漫衍海拔等角度比较。

(2)注意标题包括三方面:地广、质优、种类多,可从气候及地形角度剖析。

(3)连合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即可回答,注意气温变化是其转场的根本原因。

答案:(1)北坡自然带种类丰裕,有森林带,南坡缺失森林带;南坡联合自然带漫衍的海拔高于北坡;北坡的雪线较南坡低。

(2)天山地处中纬度地区,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山地面积宽大,草场漫衍地区广;海拔高,终年积雪,冰雪融水丰裕,为草场提供充足水源,牧草繁茂;从山麓到山顶,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别大,牧草种类依其地区、季候不同而有所差异,种类众多。

(3)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转暖,牧民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秋季转冷,向海拔较低的(荒漠)草原转移;冬季在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

评价:转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海拔的草场资源;同时也保护了草场资源,维护了生态均衡和草场的可持续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