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税收面临十大调整
加入WTO对中国税制的影响及对策
![加入WTO对中国税制的影响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d97e43cee06eff9aef80759.png)
边贸 易的权 威性国际组织 ,对 各成员
国的经济 主体特别是政府 的行 为具有
产业结构和经济 布局 , 进一步发展优势 产业 . 促进弱势产业改造 、 整和升级 , 谓 优化产业结构 , 平衡生产力布 局 , 以便 增强 本国经济在 国际市 场上的整体竞 争能力。在此过程中 , 税收作为政府掌 握的一种 政策 工具 , 应发挥重要的宏观 调控作用。 因此 . 个国家加入 WT 当一 0 之后 . 常都会为应对上述客观需 要而 谲 相应调整本国的税收政策。 { 三)加入 W 0之后 . T 成员国 ( 特 别是发展中国家) 需要运用税收手段维 护国家的利益和经济安全
圃
对 由国 税 制帕影 响及妁奠
天津财经 学院财政 系 刘植 才
20 年 1 月 1 日,在卡 塔尔 首 01 1 1 都多哈举行的世 界贸易 组织第四届 部 长级会议上 ,完成 了有 关中国加入 世 界贸易组织的全 部法律 程笛 ,中国终 于结束了漫长 、 曲折的 入世 ’ 历程 , 并
l
财经广场
经济 利益维 护和经济安全 保障问题更 ( 二)我国对部分企业和产品所实 行 的税收 优惠 政策有 违 m 争 原则 我国现行 企业 所得税和 增值税 制 鹱中的某 些旨在鼓励产品 出口或以 国 内产 品规 代进口 的规定 可能被视为 违 公平 竞
对税收制度 进行必要的调 整和 改革将
相应调整税收政策 , 运用税收经济杠杆
简称 WT 的正式成员。 是中国社会 O) 话 经济发展 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 件 ,是 中国 走向世 界的一个新的起点 .它为 中国的社会 经济发展提擞 了空 前的机 遇 ,同时 也 使 中 国面 临 着 巨大 的 挑 战。抓住机遇 , 应对挑战 . 是我国当今 面临的最重大 的课题。
世贸组织加入后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世贸组织加入后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16150b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0.png)
世贸组织加入后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一、背景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加入WTO后,中国外贸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二、影响1.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加入WTO后,中国关税水平大幅下降,贸易壁垒减少,国际贸易环境不断优化。
在此背景下,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外贸结构优化:加入WTO后,中国外贸逐渐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贸易结构得到优化。
尤其是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比重逐年上升,体现了中国产业升级的成果。
3.市场竞争加剧:随着贸易壁垒的降低,国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也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
这使得中国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4.外贸政策调整:加入WTO后,中国根据WTO规则调整了外贸政策,减少了外贸干预,提高了外贸的透明度。
同时,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力度,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三、应对策略1.深化改革开放: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制度、价格机制和竞争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新动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鼓励企业研发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国际竞争力。
3.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简化进出口手续,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贸易成本。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拓展新兴市场,多元化贸易伙伴。
4.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教育投入,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
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推动人才国际化。
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扩大人文交流,增进国际友谊。
6.优化外贸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外贸政策,稳定外贸增长。
入世后我国税制的适应性调整和应对策略
![入世后我国税制的适应性调整和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97eeae5f8c75fbfc77db26b.png)
S ra o . 6 e ilN 4
入 世 后 我 国税 制 的适 应性 调 整和 应对 策 略
欧 阳 书 文
( 南省 衡 阳 市 国税 局 ,湖 南 衡 阳 4充分 利 用 “ 入世 ” 契机 , 适时 调 整、 改革我 国的税 收 制度 ,促 使 我 国税 制进 一 步走 向统
金 的不足 。经过 2 0多年 的发 展 ,我 国 的 经 济 状 况
已发 生 了很 大 的变 化 ,资 金短 缺 的局 面 已得 到 了根 本改 观 。 自 19 9 5年 我 国 金 融 机 构 出 现 存 差 以 来 , 我 国金 融资 金过 剩 的状 况 一直 在 不断 延续 ,至今 存 差仍 保持 在 3万 亿 元 左 右 ( o 1年 1 20 2月 末 我 国金 融机 构 的存 差 为 3 2万亿 元 ) . ,可 见 已不 存 在 运 用 普遍 税 收优 惠 吸 引外资 的迫 切 要求 。相反 ,“ 世 ” 入 后 ,随 着市 场准 入 限制 的放 宽 或取 消 ,开 放 的 中 国 市场 将是 一个 巨大 的诱 惑 ,外 资涌 入 的数 量 必将 会 不断 上 升 。 由于 外 资企 业在 技 术 、管理 和 行业 规 模 上 占有 明显优 势 ,如果 再对 其 实行 税 收优 惠 ,无 疑
、
规 范 、透 明和 法制化 轨 道 。入世 后我 国税 制 的适应 性 调 整和应 对 策略 的 具 体 思 路 包括 促 进 公 平税 负、 [ 关键 词 】 税 制 ;调 整 ;对 策
鼓励 竞 争 的税 制 调 整 和提 升我 国经 济竞 争 力 的税 收策略 。
[ 图分 类号 】F 1.2 中 8042
[ 稿 日期 】 20 一o —2 收 02 5 6
WTO规则对税收的要求与调整税收政策(1)
![WTO规则对税收的要求与调整税收政策(1)](https://img.taocdn.com/s3/m/01620b12eefdc8d376ee326b.png)
WTO规则对税收的要求与调整税收政策(1)一、WTO规则和形势发展,要求抓紧调整税收,改革税制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主流,这是国家适应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客观必然要求和重大战略选择。
加入WTO,有利于国内外资源优势互补,分享多边贸易体系长期推进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并避免在国际经济活动中遭受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有利于取得参与国际分工、竞争的主动权,发挥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应有的大国作用;并在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但是,也必须承诺市场开放的各项义务,遵循WTO各项协议规则,国内经济会遭受国际竞争的较大冲击,带有一定风险。
总之是权利与义务均衡,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利有弊,利大于弊,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化弊为利,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健康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深化体制改革,调整结构,促进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和调控能力,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WTO实质上是由自身的规则(即《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及历次多边贸易谈判所达成的众多协议和规则性文件组成,并按此运作的。
这些协议和规则性文件,可以集中归纳为必须依循的若干指导原则,用以破除各种贸易壁垒,保障推进平等的世界贸易自由化。
其中同税收关系较为密切的主要原则,一是最惠国待遇原则。
指世贸组织一方成员,在货物贸易方面给予另一成员方的利益、优惠、特权、豁免,应当立即、无条件地给予任何成员一方。
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方面,也是要给同等待遇,只是对服务贸易允许在2005年前有例外。
这是世贸组织的无歧视待遇这个根本原则,在国与国之间的无歧视待遇体现,是WTO的一个基本原则。
表面在税收上,就是要求对关税、国内税、费的优惠(含计征方法)给予另一成员的,也要立即、无条件地给予任何成员方。
二是国民待遇原则。
指外国商品或服务(限于承诺的服务)或知识产权与进口国国内商品、服务或知识产权处于无歧视的平等待遇。
加入WTO与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的发展走向
![加入WTO与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的发展走向](https://img.taocdn.com/s3/m/0e8e84d976a20029bd642d1f.png)
去 ,要推动企 业制定 赶超 目标 ,在技术 开发 、
市场营销 、质量保障体 系的建立等方面确实得 到提 高。在推进 中国的名牌, 同将我国 共 的名牌事业推向前进 。
加入W O与 现行 T 我国 税收政策的 展走向 发
在围绕 wm 谈势过程 中,中国政府为了 履行承诺 ,对税收政策进行 了适当的调整 。也 对原有的税收政策进行 了反思 ,制定了相应 的 对策:
一
、
我 们税 收政 策 的走 势 必 须 寻求 与
wT 0涉税规则的最佳结合点 。首先我们必须 了解 wT 0涉税规则 的内容。wT 0是对贸易 的
动
比较 落后 的税 制 类型 ,大家 一致认 为税制 改革 的方 向应该 是 向消费型增 值 税类型 发展 。为什 么 人世对这 项改 革更为 紧迫 和急 迫?应该 说生
二 、前 一 阶段 我们 清 理调 整 了 与 WT O规
则有出人 、不符合我国政府承诺要求的一系列 政 策 。对 于与 WT O规 则 有 明显 冲 突 的 ,我 们
要 主 动 清理 调整 ,还有 一 些 可 能 会 产 生 争 议 的 ,我们根 据需 要和其它 成员 国的 意见做适 当 调整或 保持 不变 。
产型的增值税对资本密集型的企业是一个沉重
的打击 。珠 宝行 业也是 一个 资本 和技术较 密集 的行 业 ,如 果我 们的产 品 还是 以含税价格 进 人
一
是 极 大 地转 变 国 民 对 市 场 的观 念 和理
念 ,而这种转变会为我们未来经济上的辟飞带 来思想认识上的巨大跨越。这种影响它是无形 的、潜移默化的 ,而它释放出来的能量无疑是 巨大 的。 二是加速中国市场化进程 。中国原来是用
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税制改革
![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税制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8b444c8ae53a580216fcfe60.png)
20 0 2年 第 2 期 t第 4卷 第 2 朝 )
让 宁 行 政 学 院 学 援
J r lo a n z miitainColge ouna fLio hg Ad ns rto l e
N q 2 0 2, 0 2
( Vo1 4 N0 2 .. .)
开放 ; 以往以试 点 为特征 的 政策性 开
放 . 转 变 l 在 法 律 框 架 下 可 预 见 的 将 为 开 放 . 往 单 方 面 为 主 的 自我 开 放 . 将
转 变 为我 国 与世 贸 组 织 之 间 舶 相 互 开
5 逐步下降 为 l t 2 0 5 到 0 5年 , 还将
度 , 们 才 能 舞 出 生机 , 出 活 力 。 我 舞 中国的税 收 制度 改 革 开放 以 来 ,
上按 照 WT 所 要 求 的 非 关 税 措 藏 的 O 减 弱 或 取 消 , 会 带 动 进 口 数 额 的 扩 将 大 , 宽 关 税 税 基 。这 将 成 为 促 进 关 拓 税 收入 增 加 的 一 个 因素 在 这 一 过 程 中 , 国 将 台 理 调 整关 税 税 率 结 构 , 中 体 现 比较 优 势 原 则 来 掌 握 对 国 内 产 业 的 适当保护。
一
而人 世带 来制度 创 新的压 力 , 求 我 要
们 必 须 加 快 和 深 化 改 革
二 、 让 暮 税 , 整 结 构 , 范 转 调 规 减 免
值得 注意 的 是, 去我 国 在高 关 过
税 的 名 义 下 . 在 大 量 的 减 免 关 税 优 存 惠 政 策 , 之 管 理 不 规 范 . 制 不 健 加 法 全 - 致 关 税 税 基 受 到 严 重 侵 蚀 。 例 导 直 ,9 4年 我 国从 加 工 贸 易 , 商授 赍 819 外
中国加入WTO后对地方税收征管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加入WTO后对地方税收征管的影响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2f09115c5da50e2524d7fb7.png)
法 执 罚 到位 。
4 .建 立 税 收 执 法 监 督 体 系 。目前 ,
务骨 干人才库 的办 法 ,“ 立一支 全 国 建 税务稽 查机 动部队 ” 是一 个好 办法 。抽
调 稽 查 业 务 骨 干 , 过 跨 市 、 交 叉 查 通 县 案 或 由上 级稽查 局 牵头 办案 可 突破种
种 束缚 ,对 查处 涉税 违 法案 件十 分有
效。
体 。从 而使 征收机 关 和稽 查机关 相 互
制约 、 相 监督 。 互
3 .对 纳 税 人 ,无 论 效 益 好 坏 .无
为 呢? 只有 建立执 法监督 体系 , 才能从
根本 上解决 税收征 稽工作 中 的 “ 治” 人
取 消 稽 查 局 的 收 入 任 务 ,稽 查 局
社会 上 税收 违法 案件 居 高不 下 ,一 定 程度 上 和税 务机关 的重征 轻罚 、执 法
软 弱 有 一 定 的 关 系 。 税 务 机 关 提 供 了 低 偷 税 成 本 的 环 境 ,纳 税 人 何 乐 而 不
查 机构 ,使 稽查 部 门成 为履 行税 务检
查 职 能 、 进 行 税 收 执 罚 的 唯 一 法 定 主
■
●- ,
■_
维普资讯
二 ‘ j
-
o
m
工 C D
中 国加 入 世
C
c- - c- -
我 国经济全局 利益 仅 是中国扩大对 夕 l
点 ,也 是 中 国深 化
Z >
经济体 制的新起点
个领域 的法 治进秸 有许 多 问题 需要 季
进行税务检查将进 入我们 的 日常工作 ;地方 税务机关与 国民 经 济各部 门之 间必 须建立有效 的信息共享机制 ;对外商代表 机构业 务范围 的变化 应及时界定 等等。
中国在加入WTO后的进出口贸易政策
![中国在加入WTO后的进出口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ca80289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a.png)
中国在加入WTO后的进出口贸易政策自从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在世界整体经济增长缓慢或衰退时中国的经济持续强劲的增长,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外资。
是否是入世推动了中国经济持续强劲的开展是个很大的争议,但是中国已经参加了世界贸某某组织〔WTO〕,这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需要一个新的制度化.这明显的变化是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改革开放制度所取得的。
第一年参加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政府已经完成了包括削减关税,大多数行业已经开放进入国际竞争,修改或废除旧的外贸法规,并且发布新的、符合世贸组织规那么和原那么。
这些变化已经履行世贸组织的义务,不只是敷衍的政策调整;而时永久性的变化的,深化的改革转变我国贸易制度。
由于与外界互动的范围和规模的增加,贸易政策吸引越来越广泛的投资者。
新参加的势力现在也开始要参与改造中国贸易政策和对贸某某政策转向。
本章着重于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外贸政策方面的改变。
首先根据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思考,分析贸易政策的变化,然后讨论它的贸易政策和做法的调整,特别是中国政府努力履行对于世贸组织的承诺。
然后,探讨中国对外贸某某政策在参加世界贸某某组织〔WTO〕后的变化的意义。
贸某某政策问题的看法是强调各地于现在的想法和作法,会大大影响未来的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走向。
参加世界贸某某组织〔WTO〕后对外进出口贸易政策辩论对外进出口贸某某对于中国经济的作用:从1990年开始中国进出口不断扩大。
中国的贸易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商业附庸比率是44%在2001年,是1990年1.47倍,中国出口大于进口,拥有快速增长的贸易顺差在90年代,其中除了1993年。
外贸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90年代,对于GDP的增长奉献了7.5%。
一个是中国出口增长10%,举个例子,如果直接和间接奉献被考虑了那么可以发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在90年代。
在反映一更早一个关于参加WTO的中国的好处和缺点的辩论中,多数学者同意对外贸某某为我国经济作出的奉献,虽然有些减少其重要性。
中国加入wTo对经济、税收的影响及对策(一)
![中国加入wTo对经济、税收的影响及对策(一)](https://img.taocdn.com/s3/m/ba513bdac8d376eeaeaa3189.png)
中国加入wTo对经济、税收的影响及对策(一)摘要]围绕中国“入世”后对经济、税收的影响展开论述,指出了中国现行税制与加入wT0不相适应的地方.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一些调整对策取向.关键词]wTo;中国经济;税收世界贸易组织(wTo)自1995年1月1日成立(取代原关贸总协定GATT)以来,在服务贸易自由化、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全面保护知识产权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加入WTo已成为各国参与世界经济的重要桥梁.为了保证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抵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全面参与国际经济事务,我国自1986年7月开始就进行恢复GATT席位的漫长谈判(1995年11月转入加入WTo谈判).近期以来,多项谈判进展加快,特别是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了双边协议,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wTo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伴随着“入世”步伐的加快,加入wTo是否会对我国经济乃至税收产生影响?如何影响?影响面有多广?这一系列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谈点浅见。
一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和税收的影响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经济是税收之源,税收增减变化取决于经济的增减变动.我国加入wTo后,对外经济交往的诸多因素,如进口关税、非关税措施、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政策的透明度、引进外资等都将发生变化.相应地,中国经济在这些变化的因素作用下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而由经济决定的税收,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一)进出口贸易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就将与世贸组织l30多个成员之间互相提供贸易优惠,逐步降低关税,拆除非关税壁垒.这不仅使得国外商品更易进入,中国的进口会增加,而且使中国的商品由于享受出n4氏关税或无关税待遇,出口额也会增加.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将从1998年的3200亿美元增加到6000多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将增长63.8%,服装出口将增长两倍⑴.从长期看,进出口额的大幅度增长,必然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又将会引起税收收入总量的增长,从而改善我国的财政状况.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短期内,随着关税平均税率水平的大幅下降,既会影响关税收入,也会影响海关代征的“两税”(增值税、消费税)收入.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我国关税收入逐年增加,其在整个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一般都保持在4%—6%之间.加入wTo后,我国政府必须承诺较大幅度下调关税税率.为了满足这一条件,自1992年以来,我国先后5次大规模地自主降低关税,平均进口关税水平已从43%下降到目前的17%.我国还承诺到2000年将平均关税税率降至15%以下,2005年进一步下降到10%以下,并将这一承诺落实到具体的税号⑵.加入wTo,由于关税税率的下降,我国关税收入相对额符大规模下降.同时,由于关税是海关代征“两税”计税价格的组成部分,组成计税价格的下降也会导致海关代征“两税”收入的减少.(二)引进外资方面世界贸易组织不仅要取消贸易壁垒.而且要取消投资壁垒.加入wTo 以后,世贸组织的运行规则同样适用于中国.必须要求我们的投资环境从根本上改善.这将为吸引外商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国开放的领域会进一步扩大.金融,电信、文化等领域部将会进一步吸引外资加入.外资的增加不仅为我国提供了巨额的资金,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而且还为我国广大劳动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空间.外资的大量涌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而经济发展水平又直接决定着税收来源的丰缺,毫无疑问,税源的扩大,必然会增加税收收入,特别是伴随着贸易服务市场的开放,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收入都将有大幅增加.然而,外资的进入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有:(1)影响国内总量平衡;(2)形成对国内资金新的替代作用;(3)加大债务风险;(4)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等.对此,中国应有及早准备,重新审视未来的引进外资政策,避免其过多的负作用.(三)电信业方面在朱镕基总理访美期间,我国政府承诺将在加入wTo之后4年内,允许外资在我国所有电信领域中持股达49%,部分领域甚至可以达到51%⑶.这意味着,中国加入wT0以后,将面临着激烈的电信业竞争,这对我国电信业的发展格产生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世界先进的通信技术,促进电信产品更新和产业结构优化.(2)弥补了我国电信产业建设资金的不足,可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新的融资渠道,满足国内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3)有利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我国电信市场的服务质量,改善电信消费的垄断价格,使消费者最终受益。
入世后中国的变化
![入世后中国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44490a1195f312b3169a5d5.png)
小议入世后中国的变化自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既为推动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也促进了中国自身的改革开放,主要表现在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国际市场空间扩大,促进了中国对外经济快速增长。
同时通过实质性地削减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中国的商品市场更加开放。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了主动,较好地发挥了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效应。
不仅为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使我国进出口总额大幅度增加,成为亚洲进口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在世界进口量占了很大部分。
也使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增强,引入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外资可以在金融、保险、电信、外资、商业、运输、建筑、旅游以及中介服务等领域,按照中国承诺设立中外合资合作或者独资企业,并独立开放地域和范围。
我国金融业、零售业、电信业、旅游业的合同外资金额也有大幅度增长,同时国际商业零售集团也加快对华投资速度。
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清理修订法律法规,使中国的涉外法制更加完善,政府的行政管理更加规范高效,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已经完成了三大基本法律的修订工作,陆续修订完善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迈出关键性的步伐。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又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中国按照世贸组织要求,成立了专门机构就有关外经贸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及时向世贸组织做出通报,保持政策的透明度。
随后制定了立法法,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权限,努力建设廉洁、清正、务实、高效的政府。
几年来,从政府到企业,乃至普通百姓,人们对国际经济规则逐步了解,市场化和国际竞争意识显著增强。
这必然在中国未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加入WTO后的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我国加入WTO后的国际贸易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97004d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0.png)
我国加入WTO后的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摘要自2001年11月10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WTO成员和中国社会各界的欢迎。
对于加入WTO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国来说,国际贸易的未来发展不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还会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作为当前自由贸易体系的一员,中国致力于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自由化,以及如何利用入世机会准确制定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国内经济的真正发展和国家的强化,国际竞争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WTO;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目录摘要 (1)一、前言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意义 (1)二、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国际贸易进入发展新阶段 (2)三、入世后中国国际贸易的现状 (3)(一)进出口贸易总额 (3)(二)出口商品结构 (4)(三)贸易伙伴 (4)(四)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4)(五)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将进一步增多 (4)(六)中国的国际贸易存在着非市场化的问题 (5)(七)外商投资企业促进了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 (5)四、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 (5)(一)国家干预,限制严格 (6)(二)竞争激烈 (6)(三)货物贸易增长迅速 (6)(四)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加快 (7)五、当前国际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已形成重大的障碍 (8)(二)我国国有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普遍偏低 (8)(三)我国出口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低价竞销的现象严重 (8)(四)国际贸易发展的质量有待提高 (8)(五)我国国际贸发展的鼓励性政策和体制仍有待进一步理顺 (8)(六)从出口产品的结构来看 (8)(七)缺少有效的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措施,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9)六、对策和建议 (9)(一)国有企业应加快进行重组和改革 (9)(二)我国鼓励国际贸易发展的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 (9)(三)国家应重视国际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10)(四)大力发展我国的竞争优势行业产品的出口 (10)(五)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1)(六)充分挖掘国内市场 (11)(七)完善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相关法律 (11)七、结论 (11)参考文献 (13)一、前言(一)研究背景最近的十多年里,中国经济取得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国际贸易。
加入WTO与中国的国际投资税收政策调整
![加入WTO与中国的国际投资税收政策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a3242b4eb307e87101f69614.png)
戒 目相应 的税收 政策奇很滞后 . 迫切需要按照涉外税 牧平等原 则 、 资本 出 口中性原爿 予 调整 , 以适应戒 目 世后 搓济 彤势 人
迅速 发展 变化的需要。
[ 关■诃 】 D; 国际投 责 ; 资本 出口中性 w1 [ 圈分类号 ]F 1 中 S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0 7—95 (0 2 0 —0 5 5 6 20 } 1 0 7—0 3
一
、
[ 日 收藕 期】 0 1 0 — 6 20 ~ 9 0 [ 作者筒介]王仙花(96 , 山西太原人. 15 一)士.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仝融学院副教授 i 赵一鸣.16 ~)男. (93 , 山西新蜂人, 山
( h ̄ Un e yo i t e& E oc i h n i a u nO O O ) Sa L 商t f [r v Fi c f i cn ̄ c S ax l a 3 O6 , s n T y
A 嘲 :H vn i dW T c iaSi e ̄ d nln et n i pc c ̄s.C ia st ai ,h w ai j n O, hn ’ n r oa ivs go e t me t lr  ̄ zi r e hn ’ a t  ̄ w la U n x o 0w ,i 豳 s bhn n edo  ̄jsn codn epi / e f qa t tra om x t nadte r cp et lyi cDtI e idadi ne r dud gacri t t r o i o eulyi i enf rla ai n i ie f ur i 且i n f e gOh n p i nn i t o h p n l0 n a t n a
维普资讯
2 0 2年 2月 0
中国加入WTO对税收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中国加入WTO对税收的影响与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f7e246e518964bcf847c24.png)
自给 自足 的 小 农 经 济 思 想 , 为 资 源 的 限 制 是 难 因 以改 变 的 。国 际 原 油 市 场 的高 度 一 体 化 , 得 国 使
维普资讯
张 伦 俊 : 国加 入 WT 中 O对 税 收 的 影 响 与 对 策 分 析
9
2 落 实 中 央 经 济 工 作 会 议 上 提 出 的 逐 步 改 .
变外 汇 储 备结 构 , 当增 加 欧元 的 比重 的 措施 , 适 特 别是 注 意 利用 美元 仍 处 于强 势 的机 会 , 紧行 动 。 抓 3 采取 措 施 应 对 国 际 原 油 价 格 的 波 动 。解 . 决 问题 的思 路 主 要 是 增 加 勘 探 能 力 的 投 入 , 可 尽 能地探 明我 国原 油 的蕴 藏 量 , 定 好 开 采 的 备 用 制
德 国
5 5 7.
英 国
4 5
4 4
印 度 巴 西
1 9 1 3 4.
别 是原 油 期货 市 场 的 发 展 , 人 们 很难 确 定 一 笔 使 原 油 的最 终买 主 , 而 使 原 油 制 裁 这 一 手段 难 以 从
形 成 和 实施 。要 让 企业 在 国 际原 油 市场 上 的竞 争 中去 提高 适应 能 力 和应 对 能力 。
p l y. oi c
关键 词 : O原 则 ;税收 :关税 ;企 业所 得 税 :增值 税 WT
WT O的基 本 原 则 是 对 市 场 经 济 下 的 政 府 管
理 经 济行 为 进 行 规 范 , 以促 进 贸 易 自由 化 带 动 经
要 有 以下 几项 :
1 关税 减 让 原 则 。 关 税 是 货 物 经 过 一 国 关 . 境 征 收 的税 收 。与 名 目繁 多 的 非 关 税 措 施 相 比 , 关税 的最 大优 点 是 具 有 公 开 性 和 可 计 量 性 , 够 能 清 楚地 反 映关 税 对 国 内产 业 的保 护程 度 。为 了促
入世后中国的变化
![入世后中国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db56d3c1ed9ad51f01df2db.png)
小议入世后中国的变化自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既为推动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也促进了中国自身的改革开放,主要表现在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国际市场空间扩大,促进了中国对外经济快速增长。
同时通过实质性地削减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中国的商品市场更加开放。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了主动,较好地发挥了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效应。
不仅为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使我国进出口总额大幅度增加,成为亚洲进口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在世界进口量占了很大部分。
也使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增强,引入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外资可以在金融、保险、电信、外资、商业、运输、建筑、旅游以及中介服务等领域,按照中国承诺设立中外合资合作或者独资企业,并独立开放地域和范围。
我国金融业、零售业、电信业、旅游业的合同外资金额也有大幅度增长,同时国际商业零售集团也加快对华投资速度。
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清理修订法律法规,使中国的涉外法制更加完善,政府的行政管理更加规范高效,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已经完成了三大基本法律的修订工作,陆续修订完善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迈出关键性的步伐。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又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中国按照世贸组织要求,成立了专门机构就有关外经贸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及时向世贸组织做出通报,保持政策的透明度。
随后制定了立法法,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权限,努力建设廉洁、清正、务实、高效的政府。
几年来,从政府到企业,乃至普通百姓,人们对国际经济规则逐步了解,市场化和国际竞争意识显著增强。
这必然在中国未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入世带来十大好处
![中国入世带来十大好处](https://img.taocdn.com/s3/m/ba5db32ee2bd960590c677b0.png)
中国入世带来十大好处 2007年6月7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享受到十大好处。
第一,将有利于中国引进外资在如今中国吸引外资脚步有所放慢的时刻,中国今天与美国签订的加入WTO的市场准入协议,无疑将增强外商来华投资的积极性,为吸引外资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第二,将有利于中国扩大出口一旦中国正式加入WTO,在与该组织的100多个成员国进行贸易交往时,都将享受到最惠国的待遇。
第三,有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二十年的经验证明,中国的改革,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环境,还将给中国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第四,有利于中国的国企改革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已明确地把加强国企改革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国企目前之所以遇到相当的困难,原因固然错综复杂,但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缺少竞争压力,好比独生子女,无忧无虑。
纵观中国的近、现代史,缺乏竞争必将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是一条真理。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加上日军侵华战争,中国已经饱受了三次此番苦滋味。
希望国企能借此良机,化压力为动力,奋起直追。
第五,将有利于扩大内需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著各行业的复苏,将有效地刺激内需。
第六,将有利于扩大就业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外资企业已为中国提供了约一千万个就业机会,有关资料显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一个国家的GDP将提高三个百分点,而每一个百分点,将创造四百万个就业机会。
第七,将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人民将能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更高质量的进口商品,从而有效地增强百姓的购买力。
第八,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以往台湾千方百计设置“三通”(通航、通邮、通讯)障碍,而中国大陆先加入世贸组织后,如果中国台湾作为独立关税区也能加入WTO,根据WTO的有关规定,“三通”的阻碍将有效地减少,从而增强海峡两岸的交流。
第九,将有利于香港的繁荣与发展香港的特殊位置,使得其发展与大陆的繁荣休戚相关,大陆在世界贸易组织中享受的任何好处,都将在香港得到间接的体现。
加入WTO与我国的关税、所得税改革
![加入WTO与我国的关税、所得税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4c509d1acc7931b765ce1531.png)
/\
战, 关税 制度 的改革势在 必行 , 们 我 可在 以下 方面 采取 应对之 策 : 首先 , 降低 关税 税负 。 据我 国 根 承诺 ,到 2 0 05年 ,我 国关税 税 率将 逐 步 降到发 展 中国家 的平 均水 平 以
规定 类似程 序 的办法 ,责成 同一部 门处理 来 自 留适 合 内资企 业生存 、发 展 的 由客 ,增 加促进 两个 方面 的 问题 ;此 外还 要建 立起 相应 的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规定 当然,为照顾外 申 诉— — 应诉”机 制 ,充分 有效地运 用 这 一形式 商的既得利益 ,不排除渐进式、分步骤实施并 保 护 国 内产 业 的合 法权 益。
税 一 得 税 荸
杨永岩 率 体 系 ,体 现 比较优 势 理 的关 税税
目前 , 关税制 度存 在 的 问题是 : 综合税 负过高 , 口税率偏 高 , 率 进 税 挡 次繁 多 、 结构 不台 理 , 免关税政 减 策 不 符合 w 0相 关规 则 , T 不利于形
成岱平 、 公正 、 等竞争的市场经济 平 环境 当前 ,世 界 关税 总体 水平 为 6 , 中世 贸组 织 内部发达 国家 的 % 其
l 到世界各 国的普遍关注。两大税制 I 率先与国际接轨,将有鼬于推动整
五 , 、
则 、公平 竞争原 则 等非歧 视 性原 她 存在 明显抵 触 , 必然会 引起 WT O成 员国对我 国政 府履 约能 力 的质疑 。
基于 上述 分析 ,面对 入世 的挑
’体税制的改革, 进而为加速中国融
量减 。 一方面 , 口税率设 计得 另 进
加入WTO与中国税制改革
![加入WTO与中国税制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6cb7a87d8e9951e79b8927ca.png)
( ) 收 歧视 普 遍存 在 二 税 税 收 歧 视 是 指 一 国政 府 制 定 的 税 制 在 对 不 同 的 纳 税 人 、 税 人 时 给 予 不 同 的 纳 税 待 遇 , 而 造 成 相 同 征 从 经 营 条件 下 税 l负 责 不一 致 。 具体体 现 在 三 个 方 面 : 是 内外 有 别 , 在企 业 所 得 税 方 面 , 前 我 国 内外 l 复 一 即 目
加 入 WT 与 中 国税 制 改 革 O
天 恁 土 皖 吴 建 王 晓 燕
( 京 金 融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 苏 南 京 南 江
摘
要 : 国税 制 与 WT 我 O不符仍 有很 多 , 须深 化税 制 改 革 , 整 增 值 税 得 税 等税 制 , 强 税 收 法 必 调 所 加
一
、
我 国现行 税 制 中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从总 上 讲 , O遵 循 以 市场 经济 为 基础 的 自由竞 争机 制 , 与 中 国税 制 关 系密 切 的 原 则 有 : 惠 国待 WT 其 最
遇 原 则 、 税 为唯 一保 护 手 段原 则 、 民待 遇 原 则 、 平 竞 争 原则 、 明 度 原 则 、 倾 销 反 补 贴 原 则 。受 诸 关 国 公 透 反
制 才 能 适 应 国 际 竞 争 的 游 戏 规 则 。 本 文 从 WT 自 身原 则 与 中 国 税 制 的 关 系 角 度 提 出调 整 税 制 的 建 议 。 O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税收面临十大调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税收面临十大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39117b8459eef8c75ebfb30e.png)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税收面临十大调整我国面临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因改革的形势与背景决定了这次改革与1994年改革有很大的区别,不能全面出击,全面调整,而应当采取渐进方式。
这就是在改革的总体思路把握上要总体设计,分步推进,抓住重点,择机出台。
加入世贸组织后,在税收上将面临十大调整:一、统一内外所得税制(即两法合并)。
主要的是内外资企业法定的税率不统一,实际税负相差很大,税收优惠政策指向性太多、太乱,税前扣除范围与标准内外资企业不一致等。
这些问题在加入世贸后明显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和的障碍。
因此改革企业所得税制是税收调整的重点。
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法,核心的问题是要体现税负公平和国民待遇原则。
1.名义税率确定在什么水平。
根据我国内外资企业近两年的实际税负水平与法定税率比较,继续采用比例税率为好,经测算,统一以后的法定税率确定在约24%左右的水平比较恰当,它低于现行所得税制的法定税率,但接近目前测算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水平,而比涉外企业的实际税负水平高。
这一确定还考虑到改革后的所得税前规范扣除,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及调整具体。
因为统一税收优惠政策与规范税前会使原税基缩小,但能体现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原则。
2.纳税人如何界定。
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制的名称,使用企业所得税法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法人是企业纳税的主体。
今后企业或公司的组建都要按照《公司法》组建,从逻辑关系看这样的企业组织一定是法人,法人便是企业所得税的当然纳税人。
毕业论文3.统一规范税前扣除范围及标准。
这是有关所得税税基宽窄和税负水平高低的重要问题。
因此需要统一所有内外资企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处理好所得税与财务制度的衔接,并明确一些原则规定十分重要,这是今后方便企业进行纳税核算和进行税务调整的依据。
4.简化、统一税收优惠政策。
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最大缺陷是既多又乱。
优惠政策调整的目标是进一步简化和统一。
但是为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对于未到期的优惠政策执行到期;对于已经到期的将不再执行;对于新颁布的政策不论内外资企业一律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面临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因改革的形势与背景决定了这次改革与1994年改革有很大的区别,不能全面出击,全面调整,而应当采取渐进方式。
这就是在改革的总体思路把握上要总体设计,分步推进,抓住重点,择机出台。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税收上将面临十大调整:一、统一内外企业所得税制(即两法合并)。
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内外资企业法定的税率不统一,实际税负相差很大,税收优惠政策指向性太多、太乱,税前扣除范围与标准内外资企业不一致等。
这些问题在加入世贸后明显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障碍。
因此改革企业所得税制是税收调整的重点。
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法,核心的问题是要体现税负公平和国民待遇原则。
1.名义税率确定在什么水平。
根据我国内外资企业近两年的实际税负水平与法定税率比较,继续采用比例税率为好,经测算,统一以后的法定税率确定在约24%左右的水平比较恰当,它低于现行所得税制的法定税率,但接近目前测算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水平,而比涉外企业的实际税负水平高。
这一确定还考虑到改革后的所得税前规范扣除,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及调整具体内容。
因为统一税收优惠政策与规范税前会使原税基缩小,但能体现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原则。
2.纳税人如何界定。
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制的名称,使用企业所得税法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法人是企业纳税的主体。
今后企业或公司的组建都要按照《公司法》组建,从逻辑关系看这样的企业组织一定是法人,法人便是企业所得税的当然纳税人。
3.统一规范税前扣除范围及标准。
这是有关所得税税基宽窄和税负水平高低的重要问题。
因此需要统一所有内外资企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处理好所得税会计与财务制度的衔接,并明确一些原则规定十分重要,这是今后方便企业进行纳税核算和进行税务调整的依据。
4.简化、统一税收优惠政策。
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最大缺陷是既多又乱。
优惠政策调整的目标是进一步简化和统一。
但是为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对于未到期的优惠政策执行到期;对于已经到期的将不再执行;对于新颁布的政策不论内外资企业一律执行。
二、改革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改革是我国现阶段迫切需要改革的又一重要税种。
增值税是一个科学的税种,目前世界120多个国家在实行增值税制。
像我国这样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的国家可以说很难找到。
生产型增值税最大的缺点是投资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准抵扣,加重了纳税者的负担。
随着科技进步的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增值税转型改革势在必行。
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改革十分迫切。
1.从我国财政平衡的角度看,宜选择不同方案,分步进行。
(1)逐步转型。
先选择高科技产业或国家鼓励的其他产业转型,或选择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转型;或者先实行对机器设备抵扣,后逐步扩大到建筑厂房等固定资产;(2)提高增值税率,实行彻底抵扣办法。
因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税负差别很大,后者税负明显高于前者,但这样的改革原则应不增加企业纳税人的负担,需要认真测算再确定;(3)财政和企业共同负担。
关键是企业抵扣的比重能达到多少。
如果企业进项抵扣少,等于未从根本实现转型,意义并不大。
因此,选择第一种办法要好于后两种办法。
2.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
在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同时,能否把现在实行征收营业税的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邮电通讯等行业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是需要考虑的。
因为现在增值税的范围窄,带来的许多矛盾无法解决。
比如,营业税纳税人不能给增值税纳税人开其增值税发票,影响正常交易和抵扣。
另外,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界限的存在,在客观上阻碍正常的经济交易,从长远看也有取消的必要。
三、调整消费税税目,进一步体现特殊调节功能消费税是我国在1994年税制改革时出台的税种。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收入生活水平的提高,调整消费税税目也是十分必要的。
1.调整消费税税目,原则是消费税税目的调进与调出相结合。
今后属于生活必需品和日用消费品应当调出消费税税目,如部分化妆品和护肤护发品;有些如进口洋酒等应当调整进消费税税目中来;对影响和破坏环境的采掘及超标排放等经济税行为应当征收消费税或开征环境保护税。
2.体现消费税特殊调节功能,应当改价内税为价外税,以真正体现谁使用谁负担的原则。
这样做既可以做到简便征收,又可降低税收成本。
四、完善个人所得税,调剂收入差距近年来个人所得税是社会议论的热点话题。
最集中的议论是提高起征点和如何加强对高收入者的征税管理。
但就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看,重点需要解决以下4个问题:1.实行混合税制。
即工薪收入、承租承包经营和劳务报酬等收入以实行合并申报纳税,其他收入仍实行分项分别申报纳税。
主要征收办法是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结合,并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监控力度。
2.提高起征点。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要求提高起征点的呼声渐高。
事实上在我国工薪者缴税额所占比重上升快,已大约达到40%左右,而其他高收入者只占10%左右。
另据调查,很多地区早已突破了法定800元人民币的起征点标准,许多省市执行1000以上的扣除标准,个别省市达到1600元以上或更高。
因此,与其让法定的制度在客观上被破坏,还不如名正言顺地通过改革确定符合实际的标准。
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对于工薪收入等勤劳所得在免税额中至少应当考虑4项扣除:生计扣除、赡养扣除、抚养教育扣除和通货膨胀扣除。
此处还有临时困难扣除等等。
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
3.相机出台遗产税与赠予税作为个人所得税的补充调节。
这一税种是对个人财富积累转移的专门调节。
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收入差距的拉大,应当考虑重新设计、提高其征点的问题。
显然30万人民币作为遗产税的起征点是偏低的。
此外,赠予税的征税标准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4.相应综合运用各种配套的征管措施。
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近年是有效的,但不是高效的。
一方面征管在加强;另一方面偷税也在增加。
因此,构建一个相配套的机制是很重要的。
这就是推行个人终生号码制、财产申报制(包括一切动产与不动产)。
所有收入申报制及存款实名制相配合。
另外再加之信用制度的完善,可以大大减少税收的流失。
五、开征社会保障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各界无不关心的重要问题。
开征社会保障税的根本意义在于保证资金的筹集。
现在全国已有19个省市的地方政府委托地方税务局征收社会保障费,效果较好,这也为开征社会保障税奠定了基础。
我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税是按项目分类设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1.统一税种。
社会保障包括3个基本税目:据测算,养老保障(考虑保值增值问题)税率约为10%;医疗保障税率约为6%;失业保障税率约6%。
综合税率22%,负担比较适中。
2.统一账户。
基本的办法是企业与个人共同交纳,各负担其中的50%,归集为个人账户。
3.统一管理。
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实行专款专用,保证其保值增值。
4.扩大覆盖面。
为保证社会稳定,目前在我国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基本实现了社保广覆盖。
浙江已宣布近年在农村也实行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今后将先城市后农村逐步推进社保制度,构建全面的社保体系。
5.建立完善的社保体系。
如果将个人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再加上“两保一低”,即政府支持的最低保障线(相当于国外贫困救济,联合国规定不能少于8美元/人/天)。
这就是一个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六、加快税费改革步伐,完善地方税制,理顺中央地方分配关系1.农村税费改革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进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农村费改税。
从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看,在费改税的同时,改革和调整农村税制也是重要的。
目前在我国农村只保留农业税和耕地占用税是可行的。
根据税收统计,2002年每年来自农村的4税大约为500亿元左右,如果不征收农业特产税和契税,每年少征税约100多亿元,只占一年税收入增量的1/20,但对减轻农民负担和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
2.费改税是城市企业需要继续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对企业负担重的基本分析是:收费负担依然较重,税收负担存在不合理,不平衡的问题较突出。
因此,在进行税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清理收费,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以税收调节为主。
3.完善地方税制,合并、简化、避免重复征税。
1994年税制改革对大部分地方税种未做改革,故应当在新一轮的税制改革中解决。
为了进一步理顺中央地方的分配关系,按照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职能和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财权、税权及责权十分重要。
应当考虑适当扩大地方税权,确定支出和收入规模及责任,更好地限制地方政府部门乱收费。
4.明确中央与地方合理的分享关系。
随着税制改革的推进,在所得税与地方税制的改革中要进一步明确所得税的征管范围划分和科学的分成。
从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出发,特别需要在公共财政框架内考虑在事权确定的基础上,合理划分财权、税权与责权,从根本上规范地方政府收入分配行为,避免追加税收计划和乱收费,加重企业负担。
七、调整税收政策,创造公平、有效、合理的竞争环境现行税收政策实际上是两种类型:一种是对涉外企业的优惠政策;这是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建立形成的;另一类是对内资企业的多种政策规定。
对涉外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以所得税优惠为主的鼓励政策和以地区为主的鼓励政策。
为了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体现政策的统一与透明性。
税收政策调整的方向是:由现行的以所得税优惠为主其他优惠为辅,向以产业税收优惠为主其他优惠为辅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