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阿德的梦》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语文《阿德的梦》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阿德的梦》原文
阿德早早地起了床。
今天上午10点,他要乘坐21世纪的载人飞船,到火星上去旅游,并顺便去月球看望移居到那里的亲人。
离飞船起飞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怎么打发这段时光呢阿德拨通了可视电话,要跟月球上的外婆聊聊天。
外婆出现在电话的屏幕上。
外婆,您好!两个小时以后就能见到您了。
这么快呀!
当然喽!我这次坐的飞船是新型的。
外婆,听说月球上的科研人员已研制出了无污染的太阳能汽车,市场上有卖的吗?
噢!大商场里都有!
阿德打开掌上电脑,进入月球的网上销售中心。
我要预订这辆太阳能汽车,下午两点来取……
预定环保新车型,动力来自太阳能。
亲爱的旅客,飞船就要起飞了,请系好安全带。
呜——飞船长鸣一声飞向太空。
这时,阿德的安全带还没系好,他从椅子上滑了下来!
哎呀!阿德大叫一声。
睁开眼一看,原来是一场梦。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阿德的梦》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德、段、婆”等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能说出课文中哪些新科技给自己留下很深的印象。
3、有科学幻想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本课12个生字,会默读课文,知其大意。
难点:幻想未来,能说出自己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
【教学准备】
教具:生字词卡片;收集一些相关现代科技的资料、图片。
学具: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那么,若干年后人类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阿德想象的未来世界吧!
2、齐读课题——《阿德的梦》。
过渡:阿德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默读全文,读准字音。
1、请大家默读课文,注意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然后借助拼音默默地再读几遍,并找出不懂的词语作上记号。
2、小组内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讨论。
(三)再次默读全文,亲自感悟梦境。
1、请大家再次默读全文,看看从哪个自然段能够知道是一场“梦”?
2、结合课文中的七幅插图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3、阿德梦见了什么?小组交流朗读体会。
(四)看图读文,感悟“梦”的奇
1、随连环画逐段读文,想想课文中说的事,哪些与现实不一样。
2、同桌交流读书体会。
3、课文中哪些新科技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
4、你从阿德的梦中,想到了什么?
(五)感悟实践
1、学了这篇课文,谁来说说你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
2、请大家动笔把自己心中的未来世界的样子画出来吧!
(六)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一)读文排序,看图识字。
1、出示课文连环画,让学生自读全文后按顺序排列。
2、对应图贴出相对应的生字卡。
3、小组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
(1)自己拼读字卡。
注意读准“型、屏、订”都是后鼻音;区别“呜—鸣”;“德”的右边中间有一横;“预”的左边没有撇。
(2)和同学交流理解的途径,识记方法。
4、练习给生字组词。
(二)积累词语。
认读“载人飞船、顺便、移居、打发、时光、外婆、聊天、屏幕、新型、污染、销售、预订、长鸣”等词语。
(三)实践交流。
1、默读全文,自己说说你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
2、展示自己画的未来世界,并在小组内交流。
3、学生上台向全班展示交流。
4、把画得好的作品展出于展示台中。
(四)课堂总结。
孩子们,为了我们心中的梦,为了实现我们心中的梦,让我们现
在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吧!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阿德的梦》教学反思
本文的课题由一个“梦”字引导着学生对梦产生了很浓的兴趣,
激发了学生在生活的情景一一体现出来。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讲了小
主人公阿德做了一个有趣的梦,乘坐飞船到火星上旅游,到月球上看
望外婆,在地球上预订月球的物品等等,让我们产生对科学的幻想。
教师结合一体机让生对本课加深印象并从中了解了文中提到的事物,
让生了解阿德内心的活动,展开各自的想象理解阿德的梦会有什么?
都有什么样的效果?在本课中,教师创设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学生
的想象水平。
而学生的想象也得到了尽情发挥,学生各个说得意犹未尽。
在孩子们的心中,未来世界要什么有什么,想去哪就去哪,科技
要多发达就有多发达。
所有在现实生活中还不能实现的,在未来的世
界什么都实现了。
在结尾时教师从中让生了解到:“阿德心中的未来
世界如此奇妙,你们心中的未来世界是怎样的呢?”为入口,从而给
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创造力。
孩子们也都想得合情合理,切合实际。
从收集的资料通过一体机让生了解到阿德的“梦。
”最终都会一一实现的,让生的“梦”也根据科学展开想象最终都会一一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