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十八怪到底有多少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十八怪到底有多少怪?
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买:鸡蛋如此包装不易破碎,而且恰似一件奇特的艺术品。
云南第二怪,粑粑饼子叫饵块:捣一捣再烤一烤,抹点酱还特别香,这种携带方便可口的食品叫“饵块”。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炒盘菜:森林里草沟中,枝叶茂盛,养育出的蚊虫个头非同一般。
云南第四怪,石头长到云天外:石林风光天下绝景,鬼斧神工令人不可思让人无法相信。
云南第五怪,摘下草帽当锅盖:用草编织而成的帽子当锅盖不仅捂得严,而且还能给食物1种清香。
云南第六怪,四季衣服同穿戴:长年温度不变的气候造就了人们衣着的多姿多彩。
云南第七怪,种田能手多老太:险峻的高原造就了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其中妇女尤为能干。
云南第八怪,竹筒能做水烟袋:这玩艺颇具科学性,既保持了旱烟的醇香,又用水过滤了其它杂质,而且声音很好听,“咕咚,咕咚”。
云南第九怪,袖珍小马有能耐:这里土生土长的牲口个头小,但是能驮能爬山,本事非凡。
云南第十怪,蚂蚱能做下酒菜:把蚂蚱做成美味,炸得焦黄,张嘴一咬:“咔嚓——”。
云南十一怪,四季都出好瓜菜: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几乎任何时候都能出产任何蔬菜。
云南十二怪,好烟见抽不见卖:云南人为自己出产的第一流卷烟感到自豪,却也为在自己家门口买不到而感到困惑。
云南十三怪,茅草畅销海内外:山里的东西样样都是宝,改革开放使它们获得了新生。
云南十四怪,火车没有汽车快:山高路险,常常使现代化的交通
工具有劲使不上。
云南十五怪,娃娃出门男人带:这里的汉子爱妻爱儿成为风尚,“模范丈夫优秀爹”在街头比比皆是。
云南十六怪,山洞能跟仙境赛:近年开发出来的溶洞1个比1个大,1个比1个美。
云南十七怪,过桥米线人人爱:滚烫的鸡汤配之以生肉、生菜和用米浆做成的米线构成了云南最有名的风味:1种“线”,“过桥米线”。
云南十八怪,鲜花四季开不败:
篇二 : 猜猜看:云南十八怪分别是什么?
既然可以被誉为“植物王国”,那么肯定是在植物资源方面有着极为丰富的一面。
云南有着十八怪。
具体十八怪是哪十八怪,版本有点多,本期小编就将最新的这一版介绍给大家,本期云南文化就将带你去认识认识云南十八怪都是些什么。
第一怪:竹筒当烟袋云南十八怪云南被誉为“植物王国”,竹资源极为丰富,人们用竹子造竹楼,编竹笠、竹席,甚至还用竹筒来背水、当锅烧饭、烧菜,尤其以竹做烟袋令人称奇叫绝。
竹烟筒水中过滤过的烟气既保持了旱烟的醇香,又消除了烟气中的焦辣,滋润了喉咙,而且还有咕噜噜的声音,用它吸烟,可谓声、色、味俱全。
第二怪:鸡蛋用草串着卖云南山高路险,商品在运输途中的安全问题始终是一个难题。
当地人用稻草把鸡蛋扎成串来卖,既解决了运输途中鸡蛋容易破损的难题,又便于买卖双方公平计价,童叟无欺,极为便当。
第三怪:草帽当锅盖云南各地草木茂盛,人们就用这些原料编织成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帘子、帽子、锅盖、蓑衣和草墩,以及各种造型别致的工艺品。
初到云南来的外地人往往将外形相似的草帽与锅盖混为一物,误以为云南人用草帽当锅盖。
用草编织成的形同草帽的锅盖,因为吸湿,没有蒸汽水下落,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透气功能,既给蒸出来的食物增添了清香,又使饭菜在热天时不易变坏,极为实用。
第四怪:豆腐长毛才出卖云南天气较热,不易保存新鲜的食物,
许多云南人爱吃臭豆腐,干脆就将刚做出来的新鲜豆腐用稻草捂上几天,直到长毛变成臭豆腐,才拿到街上去卖。
据说清朝时康熙皇帝品尝了云南臭豆腐后,龙颜大悦,赐名"清方臭豆腐"。
因而,滇中、滇南、滇西等地烧豆腐摊遍布城乡。
臭豆腐还可以煎、炸、蒸或腌制成腐乳,是云南别具风味的地方佳肴。
第五怪:青菜叫苦菜滇中、滇南一带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四季常青,绿色菜类全年不断,品种繁多,所以在内陆被人称为青菜的蔬菜不具有识别的特征,而以口味为识别标准。
因此,略带苦味的青菜都被称作苦菜。
第六怪:米饭粑粑叫饵块云南盛产稻谷,为便于外出携带干粮,云南人将蒸出来的米饭团舂揉成饼,称之为:“饵块”。
可以炒、煮、煎、炸。
第七怪:蚕豆数堆卖旧时代云南商品经济落后,市场交易不多,散布在全省各地的乡村市场尤其盛行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买卖双方很少用秤,农产品都是以堆、以捆为单位出卖,花生、蚕豆等农产品亦不例外,也是数堆卖。
第八怪:三个蚂蚱一盘菜云南人食物来源极为丰富,人们不仅吃各种不同动物的肉和种类繁多的各种野菜,而且还吃苔藓、竹虫、蜂蛹和众多的野生菌,香脆可口的油炸蚂蚱更是餐中常见的下酒好菜。
由于云南蚂蚱个大,不多的几个就可堆成一盘,所以说"三个蚂蚱一盘菜"。
第九怪:草绳当腰带过去云南经济落后,群众生活贫困,在乡村地带草绳当腰带是十分常见的现象。
现在经济发展了,群众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草绳当腰带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您可能也喜欢:绍兴标志性建筑盘点,你知道哪些细数绍兴历史名人,你知道几个?盘点烟台历史名人,你知道哪些?【城市文化】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云南十八怪是什么猜猜看:云南十八怪分别是什么?
第十怪:脚趾露在鞋子外云南群山连绵,山高路险,而且气候温暖,爬山跑路往往要出脚汗。
因而,露出脚趾的草鞋和布做的凉鞋由
于凉爽方便曾经是云南人普遍喜爱的鞋履。
第十一怪:松毛扭着卖在云南众多的树木中,云南松最为多见,森林中铺满了它的落叶。
人们将这些落叶搂来扭成松毛鬏,用来生火烧饭,也用来烧烤鸭,别有一番风味。
所以,旧时的云南城乡市场上随处可见松毛扭着卖的景象,直到现在个别县乡集市上仍有此市景。
第十二怪:这边下雨那边晒在云南奇异的山川地貌、多样复杂的气候环境中,“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前下大雨,山后艳阳天”是十分常见的自然景象。
特别在秋季,这边下雨那边日头晒也就成了山区的一大自然景观。
第十三怪:姑娘叫老太云南民族众多,风俗各异,内陆人称妻妹为小姨,在云南有的地方叫做"姨老太"。
第十四怪:背着娃娃谈恋爱过去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婚俗异彩纷呈,除阿注婚、抢婚外,有的民族盛行过婚后回娘家,等到有了娃娃再落夫家的习俗,"背着娃娃谈恋爱"也就成了见怪不怪的风景了。
第十五怪:鞋子后边多一块云南妇女擅长绣花做鞋,为了方便穿鞋和脱鞋,常在布鞋后做一个"鞋拔",并在鞋拔上精心地绣上一朵花,云南人称之为"鞋挹拔"。
它既实用,又有装饰作用,使鞋子更加美观别致。
第十六怪:四季服装同穿戴云南许多地方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尤其是昆明,素有"春城"的美称,其年均温度15℃,月均最高温度和月均最低温度分别为21℃和10℃,无论是春夏秋冬哪一季,昆明街头随处可见男女老少身着多姿多彩的四季服装,"四季乱穿衣"是昆明的一大街景,与北方人的服装四季分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第十七怪:火车没有汽车快云南在准轨(轨距1.435米)火车出现前,早在1910年就开通了米轨(轨距1米)火车,但由于高山大川、峰壑沟洞的阻隔,道路崎岖难行,火车时速仅有二三十公里,根本无法与内陆的火车时速相比。
此外,云南还曾有速度更慢的寸轨(轨距0.72米)火车,在上坡时,连人都跑不过。
相比之下,滇境内的汽车速度则比火车快,加上汽车路要比火车路少绕一些道,因此人们出门赶时间办事,汽车便成了首选的交通工具。
第十八怪: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云南边陲山高谷深路难行,虽然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时期就修筑了五尺道,清朝末年,法国人又在滇境内建成了昆明到越南海防的滇越铁路,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云南仍没有一条与内陆相通的铁路,所以过去进出云南,多绕道越南而行。
就连显赫一时的云南都督蔡锷将军,1915年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也只能乘火车由滇越铁路从越南潜回云南。
因而,早年的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也就被人称之为一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