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昆虫部分-总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昆虫部分-总复习
植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
绪论
预测(forecast)
植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
一、农作物病虫测报发展历程简介
二、预测的原理
三、预测的类别
1、按预测的内容
(1)发生期预测(prediction of emergence period):
(2)发生量预测(prediction of emergence size ):
(3)迁飞性害虫预测
(4)为害程度预测及产量损失估计:
(5)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2、按预测的时间长短
(1)短期预测(short-term prediction)
(2)中期预测(medium-term prediction)
(3)长期预测:
3、按预测的空间范围
迁出地预测
迁入地预测
4、按发报的种类
(1)预报(forecast)
(2)警报(alarm):近期将暴发面积在100hm2以上的病、虫预报。

(3)通报(report)
(4)补充预报(supplementary forcast)
四、预测的方法
五、预测的步骤
1、确定预测目标
2、收集和分析资料
3、选择预测方法,组建预测模型
4、预测评价和检验修正
发生期、发生量预测及其目的意义?
第一篇农作物害虫测报的生物学原理和方法第一章昆虫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种群数量调节理论
第一节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一、直接调查法
取样单位
二、拍打法
三、诱捕法
四、扫网法
五、吸虫器法
六、标记、回收估计法
第二节种群密度的数量动态
一、季节性波动
1、斜坡型
2、阶梯上升型
3、马鞍型
4、抛物线型
二、年际间波动
1、周期性波动
2、非周期性波动
3、种群密度趋于稳定
第三节种群数量调节理论
一、生物学派
二、气候学派
三、综合学派
四、自动调节学派、
五、自然调节的进化意义
第二章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及抽样调查技术第一节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及其检测方法
一、种群空间分布的类型
1、空间分布型的概念
2、空间分布型的类型
二、种群空间分布型的判别方法
(一)频次分布法
(二)种群聚集强度分析
1、扩散系数C
2、Taylor幂函数法则
3、以平均拥挤度为指标
4、Iwao(1968)的m*-m回归法
5、扩散指标Iδ
6、K值法
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三、影响种群空间分布型的因素
1、种群的内因
2、外界环境因素
四、种群空间分布型的应用
1、用于田间调查时抽样方案的确定
2、用于防治策略的确定
3、用于研究昆虫的扩散、迁飞行为
第二节田间抽样技术
为什么要抽样(sampling)?
一、种群数量的估值抽样
1、总体和样本:
2、抽样单位
3、抽样的度量标准(绝对、相对数量)
4、抽样的数量
5、抽样方式和方法(随机抽样、机械抽样)
二、序贯抽样
应用时的3个条件:
(1)必须清楚害虫的田间分布型
(2)已经明确害虫的经济损害允许水平(EIL)和经济阈值(ET)(3)允许误差的概率保证标准。

概率为0.1,少数为0.2。

第三章害虫发生期预测的生物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与发生期预测有关的昆虫生物学特性
一、昆虫的个体发育
1、昆虫的胚胎发育(embryonic development)及卵的分级
2、昆虫的胚后发育(
(1)幼虫(larvae)的分龄和龄期
(2)蛹(pupae)的分级和历期
(3)成虫卵巢发育及级别划分
二、发育速率与有效积温法则
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的测定方法
三、休眠与滞育
区别?
第二节害虫发生期预测方法
●始见期:某一虫态在一定空间内首次出现的时间
●始盛期:某一虫态或虫龄的发生数量达到16%
●高峰期:某一虫态或虫龄的发生数量达到50%
●盛末期:某一虫态或虫龄的发生数量达到84%
●终见期:某一虫态在一定空间内最后出现的时间一、基于发育进度的预测法
发育进度概念
历期预测法
分龄分级预测法
卵巢发育进度预测法
期距法
二、基于有效积温的预测法
(有效积温预测法的局限性?)
三、基于物候现象的预测法
三、基于昆虫形态的预测法
第四章害虫发生量预测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发生量预测的基本原理一、种群数量动态的理论模型二、昆虫种群的生长型
(一)世代离散型昆虫的生长模型
N t+1=R 0N t
(二)世代重叠的连续性增长模型
1、在环境无限条件下的增长(指数增长)
N t =N 0ert
2、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
K 值的含义
三、昆虫生命表的分析及应用
(一)生命表(life table)定
(二)生命表的类型(适用范围)
内禀增长率含义
第二节害虫发生量预测方法
一、有效虫口基数预测法
二、气候图预测法
三、经验指数预测法
四、形态指标预测法
五、生理指标预测法
第五章迁飞性害虫的预测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昆虫的迁飞和迁飞规律
一、昆虫的扩散特性
扩散(dispersion)
1a rt t K N e -=
+
二、昆虫的迁飞特性
1、迁飞(migration)概念
2、迁飞昆虫的种群特征
3、迁飞昆虫的类型
4、迁飞昆虫的种型分化
5、种型分化的因素
6、迁飞机制
三、我国主要迁飞害虫的发生区域及迁飞路线
第二节迁飞性害虫的异地预测方法
一、迁飞性害虫虫源地确定
1、标记回收法
2、轨迹分析法
二、迁出区虫源预测
1、迁出虫情调查
2、迁出虫源预测
三、迁入区虫情预测
气候条件、作物长势、迁出区虫源基数和迁入虫情。

第六章害虫为害损失预测和经济阈值
第一节害虫为害损失估计方法
一、害虫为害与作物产量损失间的关系
(1)嚼食为害
(2)蛀食为害
(3)刺吸为害
(4)取食根茎部
(5)传播植物病毒病
二、作物产量损失估计
1、作物受害率或有虫株率
2、单株损失系数
3、产量损失百分率
4、单位面积作物实际损失量
第二节经济阈值
一、允许经济损害水平和经济阈值
●经济损害允许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EIL):由防治措施
增加的产值与防治费用相等时的害虫密度。

●经济阈值(防治指标)(Economic threshold,ET):指害虫的某
一密度,在此密度下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害虫密度达到经济损害允许水平。

二、经济阈值的建立方法
1、Ruesink公式(1972)(食叶害虫)
2、姜淮章(1979)公式
第三篇农作物病虫害的数理统计预测
第一节数理统计预测的基本原理
一、数理统计预报常用名词
1、预报量(predictand)
2、预报因子(predictor)
3、预报要素SC
YR
P
Y
EC
CF
CC
ET?
=/
4、变量(variable)
5、常量(常数、参数)(constant)
6、模型拟合(model fitting)
7、定量预报(quantitative forecast)
8、定性预报(qualitative forecasting)
9、历史符合率
10、预报准确率(forecast accuracy)
二、统计预报的原则
1、惯性原则
2、类推原则
3、相关原则
4、反馈原则
三、预报因子选择
1、预报因子与预报量有比较明显的生态学关系;
2、样本数要多(10个以上);
3、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紧密,且相关性稳定;
4、选择最主要因子,或者确定能弥补主要因子的次要因子;
5、预报因子的数目要恰当。

最好不超过样本量的1/5;
6、尽量保留预报因子中关于预报对象的的信息,必要时才进行数据转换和分级;
7、预报因子的信息能提前获知
第二节数据的统计和整理
一、数据的分级(为什么)
1、预报量划分级别的方法
等差分级法
两级划分法(0,1分级法)
2、预报因子划分级别的方法
二、数据转换、内插与外推
三、主要数据的计算方法
第三节预测模型的组建一、相似性预测
相关系数法
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第四节预报质量的评估与检验
一、预报量的评判标准
二、预报质量的检验
第五节病虫情报的发布
一、病虫预测情报的内容
1、预报依据
2、发布病虫害发生期、发生量、发生面积的预报值
3、发布防治信息
二、实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