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科学素养下的《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必修)教学设计
“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一年级学生应该学
习的重点内容。

本节课源于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二第二单元,既是学生在初中所学金
属知识基础上的深化,又渗透了学生前面所学氧化还原等知识,有一个承上启下作用。

其次,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也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好钠的性质可以帮
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例如实验探究的方法,对以后其它元素的学习
具有指导性作用。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钠原子结构示意图,理解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根据钠的性质推理其存在形式、保存方法、制备。

(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
(3)通过探究金属钠与水等物质反应的实验,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化学性质,培养具备探究物质性质的意识和能力。

(实验探究及创新意识)
(4)比较钠的化学性质与条件关系,认识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遵循一般规律,体现化学学科思想。

(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
(5)通过钠的性质实验探究培养以“严谨求实、探索未知、崇尚真理“为要素的科学精神。

通过列举钠的用途,体悟化学科学在社会进步中的贡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
会责任感。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2.评价目标
(1)观看“火光中的生死隔离”视频, 能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变化作出解释或预测。

能运用化学变化的规律分析说明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化学变化。

(2)通过对钠与水反应实验设计方案的交流和点评,发展学生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设计的水平。

(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3)发展学生概括能力(孤立水平、概括水平)
(4)通过钠在生活、工业上的应用,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

(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二、教学与评价思路
三、教学流程 1. 观看视频
【学习任务1】观看“火光中的生死隔离”视频
【评价任务1】观看“火光中的生死隔离”视频, 能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变化作出解释或预
测。

能运用化学变化的规律分析说明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化学变化。

(变化观念)
2.自主探究钠的性质 【学习任务2】钠性质的探究
【评价任务2】发展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能力水平(基于经验水平、基于概念原理水平、系
统设计水平)。

3、概括反思与提炼
【学习任务3】讨论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钠与水、酸反应的本质,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实质。

【评价任务3】发展学生概括能力(孤立水平、概括水平)。

4、成果展示
【学习任务4】钠的应用
【评价任务4】通过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钠的用途图片,讲述钠的用途,体悟化学科学
在社会进步中的贡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

【案例说明】
“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核心内容,是高中一年级全体学生都应学习的重点化学内容。

钠元素是典型的金属元素,钠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应用广泛。

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具有较为丰富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价值。

1.注重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
通过《火光中的生死隔离》视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2. 活动层层递进,发展核心素养
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为例,在本案例中,学生通过钠的化学性质的探究任务,在物质性质类型的活动上获得探究能力、素养发展。

活动的设计指向学生的能力进阶,即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进阶,学生在完成任务、经历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3.注重“教、学、评、用”的一体化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突破传统教学中"知识本位"的惯性,以学生发展为本,重结论更重学习的过程,把思考还给学生。

化学日常学习评价不能游离于化学教与学之外,应与化学教与学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

紧紧围绕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主旨,注重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学习任务与评价任务、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的整体性、一致性设计,通过学生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方案设计等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运用提问、点评等方式,对学生钠的学习质量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给予准确的把握,并给出进一步深化的建议。

最后回归到钠的应用,使得学生体悟化学科学在社会进步中的贡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