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气点穴推拿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气点穴推拿培训资料
一、治愈途径:
主要治疗病源:消除一切外来的各种致病因素为主;药物为主。

主要治疗病体:激活和调衡人体的自愈力—扶正纠偏:推拿,针灸为主。

二、治病体之两大途径:
调理脏腑功能失调为主——调气为先
矫正躯体形态结构为主——肌力调衡法
目标: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应用上述两大途径和目标是二十四气点穴推拿法治病的核心内容。

1、调理脏腑经气功能:(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治病之要,调气为先。

气—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运动不息—无形有征。

※百病皆生于气郁。

“气郁湿滞,湿滞成火,火郁生痰,痰滞血凝,血凝食结,六者相因,理气为主。

”(丹溪语)
※脏腑之气是一切活动的主宰。

《灵枢·平人绝谷》说:“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脏腑功能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全身气机——脏腑气机为主
脏腑气机——五脏气机为主
五脏气机——中焦气机为枢纽(脾胃气机);中焦(脾胃升降气机)为全身气机之枢纽。

※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慢性牵涉病。

2、矫正躯体形态结构:包括整脊、肌力调衡,激活局部穴位与整体经气沟通,达
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目的。

※肌肉骨骼系统,不只管姿势的活动和维持,它也在呼吸,循环和代谢等。

※脏腑功能的异常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反射)到身体特定的相关部位,反之局部的肌肉骨骼异常也会影响特定的相关内脏功能。

※软组织的过度紧张不仅引起身体其它系统的病理改变,还会引起很多精神方面的问题。

※内脏功能紊乱或病变引起的相关部位的牵涉痛是导致疲劳性肌肉紧张的主要原因。

※疲劳的肌肉紧张和短缩是造成慢性疼痛和关节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

※肌力失衡和关节功能障碍是影响形态结构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关节的问题。

※慢性肌肉功能障碍一般是由内及外,深部肌肉最先受到影响。

3.矫形治疗
※内脏反射性导致的局部肌肉紧张或短缩,得到有效的治疗,可减轻或恢复内脏功能平衡。

※恢复载重关节的正常排列和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是调结构的根本。

※矫正手法可使微错缝的关节复位,也能使出槽的软组织回位。

※快速矫正手法,可用来消除肌肉的紧张,而均抗矫正法有助于肌肉的舒展。

※快速矫正手法是利用关节骨架为扛杆来达到消除肌肉紧张的。

※均抗矫正手法主要使紧张短缩的肌肉恢复到它原来的长度。

※由颈椎——胸椎—腰椎—骨盆治疗矫正,可增强血液循环,恢复神经功能正常运作。

※由骨盆—腰椎—胸椎—颈椎治疗矫正,可使不稳的脊柱在结构上更能正常化。

二十四气点穴推拿法五大原则:
①整体观念,充分调动自身治愈力;
②脏腑功能正常至关重要(导气令和)
③机体的功能与结构并重(引体令柔)
④手法以“柔”为主,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手法越柔越好。

⑤平衡肌力是达到“骨正筋柔”的要点
三、二十四气内容简介:
是根据江西字门拳武功点打救治手法的基础上,学习总结诸多前辈、老师的宝贵技能,十余年的临床应用不断总结整理而成。

二十四气是指人体全身的二十四个重要气穴和八大闭门、三大中心等。

1、二十四气穴。

(1)天目穴:镇静安神要穴。

(2)复神穴:醒神除倦,增智要穴。

(3)天庭穴:醒脑开窍、熄风解痉、升阳举陷主穴。

(4)对口穴:搜风、安神定志主穴,八大闭门之一
(5)气门穴:开胸顺气要穴。

(6)将台穴:主一身之气,调气要穴。

(7)心窝穴:调任脉功能主穴,为整体治疗要穴。

(8)胃脘穴:调胃主穴,通顺任脉。

(9)兰门穴:调顺中焦,沟通上下主穴。

(10)脐旁穴:和胃健脾,理气调中主穴,为调整体阴阳虚实要穴。

(11)丹田穴:调气补气,益元强壮主穴。

(12)六宫穴:温阳固脱,抗衰治虚主穴,为整体调治要穴。

(13)盆舷穴:主治一切积聚,痞块,胃中满,胃气不调,脾气不运主穴
(14)拦腰穴:为治所有气滞,气结的要穴,也是八大闭门之一。

(15)项梁穴:清阳解表,泻热排毒,疏解三阳经气,改善阳虚体质的主穴。

为八
大闭门之一。

(16)肩拦穴:主治五劳七伤,升清降浊,提神除疲主穴
(17)背漏穴:百病皆治,诸病皆调的主穴。

一切虚损要穴。

八大闭门之一。

(18)腰中穴:平衡脊柱应力和整体阴阳的主穴。

(19)尾闾穴:为整体调整主穴,八大闭门之一。

(20)血路穴:健脾升阳,灌溉五脏、四肢百骸的主穴。

(21)凤翅穴:调通上焦和上肢的主穴。

(22)边翅穴:调通、平衡下肢的主穴。

(23)寸关穴:主治一切胸胁之疾,精神疾病、心脏病等。

(24)涌泉穴:为急救(厥逆)第一要穴,是人体下焦的平衡点。

八大闭门
闭者,阻也,最易发生郁滞积聚的地方,同时也是周身上、下、内、外沟通的要道。

颈拦闭:此处为第一关卡,是自愈力的焦点,为副交感神经功效集中的地方,也是三大中心之一。

肩拦闭:通活上焦,升清降浊、除疲醒神功效,为伤科“急救八锁”之一。

将台闭:为宽胸理肺,排毒活血,提高自愈力的功效。

中原闭:通调经脉、引体令柔、平衡整体阴阳的重要部位。

八卦闭:为开通督脉,和畅周身气血,开痹醒神主穴,主治百病之部位。

拦腰闭:平五脏六腑,使脏腑经气达四肢百骸的部位,为伤科急救八锁之一。

尾闾闭:整体调理部位,属阴极之性,为副交感功能占优势之部位,也是骨盆调
衡的主要之部位。

四关闭:为通达四肢,恢复载重关节正确排列的部位,为“伤科急救八锁”之一三大中心
为人体的动力中心,自愈力的根本。

颈栏中心
中原中心此三处是人体中生命力特别旺盛的中心,疏通此三大中心,
尾闾中心可平衡身体阴阳,改善体质,提高自愈力。

四、二十四气点穴推拿法的临床应用
(1)应用要点:
a:无论何病、虚实均需施治的穴位:
胸腹部:心窝穴、胃脘穴、兰门穴、脐旁穴、六宫穴、丹田穴、拦腰穴、盆舷穴、、血路穴
腰背部:项梁穴、肩拦穴、背漏穴。

b:根据病情选择主穴、配穴施治,或只用八大闭门,三大中心。

c:治疗急慢性颈腰背痛,矫形与调气穴并重。

(2)手法:是疗效的保证
※以柔为贵,重而快速的手法主要是使“神经兴奋”—交感功能增强—副交感功能抑制。

轻而柔和、节律的手法主要是使:神经压抑—副交感功能占优势—交感功能减弱。

※轻柔合理的手法有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疼痛意味着停止。

医师也不例外。

※调理脏腑: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矫正形态,流荡气血,畅和躯体。

a:手法补泻
轻揉为补,重揉为泻。

缓摩为补,急摩为泻。

顺转为补,逆转为泻。

顺经为补,逆经为泻。

往返为调。

b:特殊手法:
①导气法②动气法③牵张法④摇晃法⑤整复法⑥牵引法(3)具体操作:
A:胸腹部总持法(调气)患者仰卧
①左手——心窝穴,兰门穴,右手——六宫穴,丹田穴。

②左手——心窝穴,右手——兰门穴。

③左手——心窝穴,右手——胃脘穴。

④左手——心窝穴,兰门穴,右手六宫穴,丹田穴。

⑤左手——心窝穴,兰门穴,右手——脐旁穴。

⑥左右手——兰门穴、拦腰穴。

⑦左右手——盆舷穴
⑧左手——气门穴、将台穴,右手——心窝穴。

⑨左右手——血路穴。

B:腰背部总持法:(矫形)患者俯卧:
①颈拦闭②肩拦闭③八卦闭④尾闾闭⑤拿督脉⑥通肾经。

C:八大闭门及三大中心操作
颈拦闭:
①左右手——对口穴,颊车穴
②左手固定——右手项后(仰卧)
③右手固定——左手项后(仰卧)
④整复法
肩拦闭
①左手——对口穴,天诞穴,右手—项梁穴
②左手——对口穴,天池穴,右手——项梁穴,对口穴。

③左右手——项梁穴
④左右手——肩拦穴,肩大筋
⑤整复法
八卦闭:
①左手——项梁穴,对口穴,右手——背漏穴,项梁穴。

②左右手——肩胛骨,肩胛三穴。

③左右手——肩胛内大筋。

④整复牵张法——颈胸、肩胛骨。

尾闾闭:
①左手——肾俞穴,右手——腰骶部,尾闾穴。

(摇晃法)
②左手——对口穴,右手——尾闾穴。

(摇摆法)
③左右手——尾闾穴及周围敏感点。

将台闭:仰卧位
①左右手——锁骨下,敏感点
②右手——神阙穴,左手——锁骨下(摇晃法)
③左手——肘关节,右手——锁骨下(摇晃法)
④左手——气门穴,右手——将台穴(动气法)
中原闭:仰卧位
①左手——气门穴,将台穴,右手——心窝穴
②左手——心窝穴,右手——丹田穴(摇晃法)
③左手——心窝穴,右手——脐旁穴、丹田穴、六宫穴。

④双手——肋弓处,右手——心窝至六宫穴。

(动气法)
⑤左手——心窝穴。

拦腰闭,仰卧位
①左右手——拦腰穴
②左右手——腰大筋
③旋转扳腰牵引
④整复法
四关闭:
上肢:弹拔凤翅穴,扣拿腋前,后大筋
下肢:扣拿股内侧大筋,压放冲门穴。

摇旋下肢,整复骨盆。

三大中心,同上。

慢性颈椎病的治疗
颈椎病为常见病,多发病,35-40岁左右人群发病率在70%左右,40岁以上90%以上
一、成因
外力损伤或失治误治。

生活习惯,不良姿势,职业,脏腑功能紊乱,慢性疾病的劳损等。

二、分型:多用中医分型。

(略)重点是急性、慢性、虚证、实证、功能评估
法。

三、治疗:
慢性颈椎病多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脏腑功能失调——颈部或相关部位肌力失衡。

原则:调气——治筋为主,整脊、功能锻炼为辅,必要时可配合药物及其它。

手法:(俯卧位)
(一)肌力调衡法
①摇晃放松:左手——颈拦闭,肩拦闭,右手——尾闾闭(摇柔)
②调治闭门:颈拦闭,肩拦闭,八卦闭,尾闾闭。

(仰卧位)
(二)调脏腑经气:
①胸腹部总持法,将台闭,中原闭,和拦腰闭。

②左右手——颈拦闭,颈肌。

(放松手法)
③牵引颈椎:正牵、斜牵,顿挫牵。

④∞字松解关节。

(三)通督固肾:(俯卧位)
①调顺督脉
②强通夹脊
③整复牵张
④日常功能锻炼
二十四气点穴推拿法提纲
一、治愈途径:
主要治疗病源:药物为主;
主要治疗病体:推拿、针灸为主;
二、治病体之两大途径:
调理脏腑气机为主,调气为先;
调衡躯体形态结构为要。

肌力平衡。

目标:
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晋代)李士材语。

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内经)
①治病之要,调气为先《内经》
②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脏腑经气是一切活动的主宰
手法:以柔为要
肌力失衡:
五大原则
①整体观,充分调动身体自愈力。

②脏腑功能平衡,(导气令和)
③身体机能与结构并重(引体令柔)
④平衡肌力,矫正载重关节排列是达到骨止筋柔的重点。

⑤一切手法均以“柔”为主。

调理内脏
矫正肌肉骨骼 =提高自愈力。

三、二十四气内容简介
是根据江西字门拳点打救治秘法为基础总结而成。

它包括:二十四个重要气穴,八大闭门和三大中心等组成。

1、二十四气穴:
(1)天目穴 (2)天池穴(3)对口穴 (4)复神穴(5)气门穴 (6)将台穴(7)心窝穴 (8)胃脘穴(9)气门穴 (10)脐旁穴(11)丹田穴 (12)六宫穴(13)盆腔穴 (14)拦腰穴(15)项梁穴 (16)肩拦穴(17)背漏穴 (18)腰中穴(19)尾闾穴 (20)血路穴(21)凤翅穴 (22)边翅穴(23)涌泉穴 (24)寸关穴2、八大闭门和三大中心
(1)颈拦闭 (2)肩拦闭(3)将台闭 (4)中原闭(5)八卦闭 (6)拦腰闭(7) 尾闾闭 (8)四关闭三大中心:
颈拦中心
尾闾中心
中原中心
四、应用要点:
①无论疾病虚实,何病,均可施治的气穴:
胸腹部:心窝穴、胃脘穴、兰门穴、脐旁穴、六宫穴、丹田穴、
拦腰穴、盆舷穴、血路穴
腰背部:项梁穴、肩拦穴、背漏穴。

②根据病情,有针对性施治。

③手法要领:突出柔和。

④手法补泻:特殊手法:导气法、动气法、牵张法、摇晃法、牵引法、整复
法。

⑤具体应用:实操
慢性颈椎病治疗:
一、肌力调衡;
二、调脏腑气机;
三、通督固肾;
四、日常功能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