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怎样才叫做功》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视野: 如果一个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和运动方向相反的 阻力,物理上称物体克服阻力做了功。
感悟新知
知1-讲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距离。两者具有同时性。
感悟新知
不做功的三种类型:
有力、没距离
有距离、没力
事例
分析 过程
举杠铃而不动
①力竖直向上 ②杠铃没移动距离
(2)若沿光滑斜面乙匀速向上拉动物体,则拉力 ___变__小___(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感悟新知
知3-练
思路导引:(1)不计摩擦时,使用机械做的功等于直
接提升物体做的功,即F= Gh ,所以
200N 1m 1.6m
=125 N。
s
(2)根据公式Fs=Gh,Gh 不变,斜面变
长,即s 变大,所以拉力F 变小。
(2)辨认物体有没有在此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感悟新知
例 1 如图3 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新提包回家的情景, 小新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B )
知1-练
感悟新知
知1-练
思路导引:四个图中,小新都给包竖直向上的力。A、C 两 幅图,包竖直向上移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段距离,与力的方向相 同,所以两图中,小新提包的力做功;D 图中, 斜向上运动时也有竖直向上的运动,小新提包的 力做功;B 图中,包沿水平方向运动,运动方向 与力的方向垂直,包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 所以小新提包的力不做功。
感悟新知
多阶段运动过程求功:
知2-讲
一个物体的运动过程可能包括几个阶段,要分析每
个阶段的受力和移动距离,再判断是否每个阶段都
做功。最后利用功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计算。
感悟新知
知2-练
1. [九江模拟] 如图5 所示,用F=30 N 的水平推力推 重为40 N 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 F对物体做了60J 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物体运动 了____2____m,重力做了_____0___ J 的功。
思维方法: 求同思维:通过分析、思考,找出不同事物中的共性。 ①③中这两个不同事物中的共性是:力没有使物体移动。 ②④中这两个不同事物中的共性是:力使物体移动一段距离。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做功
知1-讲
功的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 上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 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
感悟新知
机械功原理的理解
知3-讲
(1)光滑斜面为理想机械,即没有摩擦力,在利用光滑斜面提
升物体时,做的功等于直接提升物体所做的功。
(2)提升物体时不用机械直接用手做的功等于提升物体时克服
阻力做的功。
(3)利用功的原理解题时,先写出人对机械做的功(W1)表达 式,再写 出机械克服阻力做的功 (W2)表达式,利用 W1=W2代入即可求出。
思想方法 乘积定义法:当被定义
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 1 J=1 N·m。
的物理量与其他物理量都有关 系,并且是成正比关系时,用 其他物理量的乘积来表示被定 义的物理量。
感悟新知
知2-讲
注意:应用公式W=Fs 计算功时,一定要注意 力是导致物体运动而施加的力,距离是 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如图2)。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机械功原理
知3-讲
使用下面三种方式把同一重力为G 的物体提升相同高度h,比较做功大小:
提升方式
直接 匀速 提升
用定滑 轮匀速 提升
用动滑 轮匀速 提升
机械做的功 W=Gh
不计摩擦力、 不计摩擦力、动滑轮 绳重:F=G, 重和绳重:F=G/2, s=h,W=Gh s=2h,W=Gh
知3-讲
由上面的分析可得:
1. 机械功原理:___使__用__任__何__机__械__都__不__省__功____。
2. 理想机械:在做功过程中,不出现摩擦损耗等不利因素,
即使用机械时人们做的功,等于不用机械时人们直接做
的功。
画龙点睛: 由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因此省力的 机械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费力。
分析
若考虑克服机械自重、摩擦力所做的功,使用机械 时做的功大于直接提升物体做的功
感悟新知
要点提示:
知3-讲
人提升重物,当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和重力
平衡,人对重物做的功才是W=Gh。
归纳提高
若定义人利用机械提升物体时做的功为W1, 不用机械直接用手做的功为W2。 功的原理表达式为W1 ≥ W2。
感悟新知
足球离脚后继续 向前滚动
①脚对球的力已不 存在②足球由于惯 性向前滚动
结论 没有做功
没有做功
知1-讲
有力、有距离,但力的方 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提桶在水平地面行走
①力竖直向上 ②水桶水平向前移动
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 动距离,该力没有做功
功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沿力的方向移 动的距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感悟新知
知2-练
思路导引:物体在10 N 的推力作用下前进的距离是1 m, 由于惯性前进的0.2 m 没有推力的作用,所 以这0.2 m 的距离推力没有做功,所以推力 做功W 推=Fs=10 N×1 m=10 J。物体在竖直 方向移动了0.8 m,因此重力做的功为 W 重=Gh=20 N×0.8 m=16 J。
感悟新知
举一反三:
知1-讲
某人用拉力F将一物体匀速提升的高度为h,在这
个过程中做的功可以有以下三种说法:
1. 人对物体做了功;
2.拉力对物体做了功;
3.物体克服重力做了功。
感悟新知
判断力是否做功及步骤不做功的三种类型: (1)有力没距离;
知1-讲
(2)有距离没力;
(3)力与运动方向垂直。
步骤:
(1)画出物体所受这个力的示意图;
(4)不计摩擦和动滑轮自重,隐含条件是说此滑轮组是理想滑
轮组,利用其提升物体时,对滑轮组做的功等于直接用手
提升物体做的功。
感悟新知
知3-练
例 3 (1)如图6, 一光滑斜面甲, 高h=1 m, 长s=1.6 m, 重 200 N 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 的作用下,匀速运 动到斜面顶端,由功的原理可知:F= ___1_2_5___N。
有可以省力的机械、有可以省距离的 机械,有没有可以省功的机械呢?
感悟新知
利用功及其变形公式进行计算: (1) 功的计算公式W=Fs的应用
(2)W=Fs变形公式的应用 知二求一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2 如图4 所示,用10 N 的推力,将桌面上重20 N的 物体由A 处水平推动1 m 到达B 处后,撤去推力。 物体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了0.2 m,最后掉到 地面C 处。在此过程中,推力对物体做功为 ___1_0___J,重力对物体做 功为 ____1_6___J。
课堂小结
怎样才叫做功
1.功的计算:(1)公式: W=Fs。 (2)注意: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在方向上必须一致、力与物体移 动的距离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不劳无功: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由于惯性通过一段距离。 (2)劳而无功: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但保持静止状态。 (3)垂直无功: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1 怎样才叫做功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2 课时流程
做功 测算功 机械功原理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课时导入
如图1,人对汽车、水桶、石头、小车都有力的作用。
课时导入
我们根据力是否能让物体移动一段距离,也就是说, 力有没有功效,可以把图中事例分为两类: 力没有功效的是①③,力有功效的是②④。 在物理学上,我们如何定义②④中力的功效呢?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测算功
知2-讲
1. 功的计算:物理学中规定: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__力___
与_物__体__在__力__的__方__向__上__移__动__的__距__离___的乘积。功累是,力物对体空在间力的的积方
2. 计算公式:W=Fs。
向上移动的距离越 大,功越大。
3.
功的单位:N·m。专门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