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第四课 《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 子 规 之 四
• 诚实,不欺骗 wúxīnfēi mí ngwéicuò yǒuxīnfēi mí ngwéiè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guònénggǎi guīyúwú tǎngyǎnshì zēngyì gū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信
弟 子 规 之 四
信是人言、信是信义、 信是义务。信是人在社会上 的立之本!信是炎黄子孙 的职责!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译文] 不是有心故意做错的,称为过错;若 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
[小故事] 三国时,有一次曹操率军去打仗。出发前, 他警告将士不许毁坏麦田,否则杀头不赦。队伍 行进在田间路上时,忽然一群小鸟从麦田中飞出 来,曹操的战马受惊,冲向麦田,踏坏了一大片 麦子。曹操对军法官说:“我违反了军令,应按 军法治罪。”说着,他拔出宝剑,说:“我是主 帅,不能自杀,就把头发割下代替砍头吧!”说 完,用剑割下了自己的头发。曹操严于律己的品 格,表现出了他政治家的胸怀。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译文]
至于穿的衣服和吃的饮食不如他人时, 可以不用担心、郁闷。
[小故事] 阮咸是晋朝著名的文学家,年轻时他 家不富裕,吃的穿的很平常,但他一点也 不在意。当时有个风俗,就是每年七月初 七,各家都要把自家的箱子打开,把箱子 中的衣物拿到太阳下面晾晒。据说这样衣 物不会被虫子咬。富人们都把自家的贵重 衣物晾出来,相互炫耀攀比。阮咸也把自 己的旧衣服拿出来晾晒,结果引来许多人 的观看。但阮咸一点也不在意。他认为, 富贵不是资本,贫寒也不是耻辱,人活着 的关键在他的德性和学识。
[小故事] 唐朝武则天时期有个著名的大臣叫 宋璟,以刚正不阿著称。有一天,有人推 荐给宋璟一篇文章,并对他说:“写文章 的人很有才学。”宋璟是个爱才之人,马 上就读起这篇文章来。文章真是不错,宋 璟边读边赞叹。可是读着读着,宋璟的眉 头皱了起来,原来这个人为了巴结宋璟, 在文章中对他大加吹捧,这让宋璟很生气 。后来,宋璟对送文章的人说:“这个人 的文章不错,但品行不端,不能启用。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译文]
遇到别人谈论别人的是非好坏时,如果 与已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
[小故事] 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是汉朝著名的学者,为了能够潜心学 习,他整天钻在书房里,什么事情也不过问,吃 的,穿的也不像别人那么讲究。据说在他家的旁 边有一个菜园,然而,由于学习过于刻苦,董仲 舒三年之中竟没有踏进过那个菜园一步。所以后 人说他“三年不窥园”。经过不懈的努力,董仲 舒后来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这和他专心 学习、不为杂事分心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译文] 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 ,不轻易发表 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轻易 传播出去,
[小故事] 直不疑是西汉时期南阳人,为人好学, 不图名利,是位忠厚的长者。后来,直不疑 被朝廷任命为高官,有些图谋不轨的人嫉妒 他,就诽谤他说:“直不疑相貌虽好,但品 行不端,与他的嫂子有不正当的关系。”许 多人听说后,都这样传开了。这话传到直不 疑耳边了。直不疑说:“他们真是一派胡言 ,我根本没有哥哥,怎有嫂子呢?”后来, 谣传就不攻自破了。可见,遇到事情,如果 没有根据,就不要轻易地乱讲,也不要轻信 。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译文] 看见他人的优点行为,心中就升起向他 看齐的好念头,虽然目前还差得很远,只要 肯努力就能渐渐赶上。
[小故事] 东汉末年,有位叫郭泰的文人,他学 问高深,为人仍谦和。有个叫魏照的人 ,不仅常来听他讲课,还把行李搬来, 整天和他住在一起。郭泰很奇怪他听完 课为什么不回家。魏照说:“能找到一 位传授知识的老师很容易,但找一位能 教自己做人的老师却很难。我天天和您 在一起,是要模仿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 出的高尚品格。”郭泰很感动,尽心竭 力地教他,魏照很快就成为一个学识渊 博、志向远大的人。
弟 子 规 之 四
信
• 诚实,不欺骗 fánchūyán xì nwéixiān zhàyǔwàng xīkěyān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huàshuōduō bùrúshǎo wéiqí shìwùnì ngqiǎo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kèbóyǔ huì wūcí shì jǐngqì qièjièzhī 刻薄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jiànwèizhēn wùqīngyán zhīwèidí wùqīngchuán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shì fēiyíwùqīngnuò gǒuqīngnuò jì ntuì cuò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fándàozì zhòngqiěshū wùjí jí wùmóhū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bǐshuōcháng cǐshuōduǎn bùguānjǐ mòxiánguǎn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译文] 别人要你做的事情如果不适宜,不要 随便答应;如果信口答应了,就会使自己 进退两难。
[小故事] 古时候,有一对勤劳的父子到集市上 卖梨。很快就有一个人看中了他们的梨, 双方谈好了价钱后,那个人就回去取钱了 。这时,又来了一个商人,看到这对父子 的梨新鲜,个大,立即要出高价买下,儿 子动摇了,父亲对儿子说:“说话要算数 ,怎么能因为有利可图而放弃信用呢?” 后来,第一个买主来了,他们父子把梨卖 给了他。这对父子信守诺言的故事也被人 们传为佳话。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译文] 看见他人犯了罪恶的时候,心里先反省 自己,如果也犯同样的过错,就立刻改掉, 如果没有就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
[小故事] 孔子有一个学生,叫曾参。他是个非常 注重道德修养的人。他每天晚上睡觉之前 ,总是对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 我这一天做了什么事情,哪些事做得有意 义?做错事情了吗?给人做事是不是尽心 尽力了?要学习的东西都掌握了吗?正是 他的这种勤于反思,时时注意加强自身修 养的精神,使得曾参成了孔子的得意门生 之一,成了一个爱人尊敬的人。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译文] 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 ,在社会上可以永远行得通吗?
[小故事] 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改革家,他辅佐秦 孝公进行了变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 国都的南门立起一根三丈高的木杆,并当 众宣布,谁能把它扛到北门,赏赐黄金十 两。可是到了下午,还没有人去做,这时 商鞅又下令把赏金增加为五十两,这时有 一个人把木杆扛到了北门。商鞅马上把五 十两黄金奖赏给了那人。人们见商鞅说到 做到,以后推行什么政策都积极响应,商 鞅变法于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说谎)
人为什么会说谎
• • • • • 1、贪图利益 2、觉得好玩 3、逞能虚荣 4、掩过饰非 5、效仿他人
• 知其利,不知其害; 知其近,不知其远。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译文] 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 ,凡事实实在在, 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
人为什么不能骂人?
垃圾桶中,倒出来的是什么?
勿轻诺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译文]
谈吐说话要稳重而且舒畅,不要说得 太快太急,或者说得字句模糊不清,让人 听得不清楚或会错意。
[小故事] 裴秀是西晋时期的一位大臣,从小就知道 勤奋学习,从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裴秀出生 于一个官僚贵族家庭,所以家中常常有客人来 访。家中每次宴请客人时,母亲总是有意让他 去端饭送菜,服侍客人。裴秀也特别珍惜这样 的机会。在接待过程中,裴秀总是言语虔诚, 举止有礼,借机和客人交谈几句。客人们见他 如此虚心懂礼、稳重,也都很喜欢他并愿意教 导他。裴秀的名声很快就传开了。
弟 子 规 之 四
经典
信——上善若水,海纳百川
用忠诚筑牢抗洪防线
用忠诚托起生命希望
弟 子 规 之 四
信——惊天动地,众志成城
弟 子 规 之 四
信——绝不隔岸观火,而是赴汤蹈火
弟 子 规 之 四
信——平凡细微,情暖人间
《12年爱心接力 “兵儿子”情暖瘫痪老人》
弟 子 规 之 四
信——是对自己的承诺,绿色军营,青春无悔!
经典用忠诚筑牢抗洪防线用忠诚托起生命希望信上善若水海纳百川12年爱心接力兵儿子情暖瘫痪老人信平凡细微情暖人间诚实不欺骗fnchynxnwixinzhywng凡出言信为先hushudubrshowiqshwnngqio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huwcshjngqqijizh刻薄语jinwizhnwqngynzhwidwqngchunshfiywqngnuguqngnujntucu进退错fndozzhngqish勿模糊bshuchngcshudunbgunjmxingun诚实不欺骗jinrnshnzngqyunyjinj见人善jinrnjnixngyuzgiwjijng见人恶即内省widxuwiciy唯才艺不如人ruyfruynshwshngq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wngunwnylsnyuliyyuqu闻过怒损友来益友却wnykngwnguxnzhlingshjinxingqn诚实不欺骗wxnfimngwicuyuxnfimngwi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gunnggiguywtngynshzngyg归于无倘掩饰信是人言信是信义信是义务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译文] 做人最要紧的是道德、学问、才干、本 领,这些方面比不上人家,就要不断勉励自 己,迎头赶上 。
[小故事] 大教育家孔子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他勤 思好学,不耻下问。有一次,孔子外出讲 学,走到一个路口时,见一个孩子正在路 上玩垒城池的游戏。孔子叫那个小孩子让 路,而孩子却说:“这世上只有车绕城而 过的,还没有把城池拆了给车让路。”孔 子见小孩说得很有道理,一连提出了四十 多个涉及天文、地理、自然、人生的问题 ,小孩都能对答如流。孔子便诚恳地拜小 孩为师了。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译文] 听见别人说我的过错就生气,称赞我就高 兴,这样不好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真诚有益 的朋友就不敢和我们在一起。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译文] 听到别人称赞我先自我反省,生怕自己 没有这些优点,只是空有虚名;当听到别人 批评我的过错时,心里却欢喜接受,那么正 直诚实的人就越喜欢和我们亲近。
弟 子 规 之 四
信
• 诚实,不欺骗 jiànrénshàn jí sīqízòngqùyuǎn yǐjiànjī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jiànrénè jí nèixǐng yǒuzégǎi wújiājǐng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wéidéxué wéicáiyì bùrúrén dāngzì lì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ruòyīfú ruòyǐnshí bùrúrén wùshēngqī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wénguònù wényùlè sǔnyǒulái yì yǒuquè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wényùkǒng wénguòxīn zhí liàngshìjiànxiāngqīn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生活中的小故事
• 情节一:小孩子说谎,喊“狼来了”骗人 。 • 情节二:有一天,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提 醒小孩子,“老虎就要来了”, • 小孩子会:
a 相信
b 不相信
故事的结局
• 情节三:后来,老虎真的来了。 • 情节四:小孩子临死前,一直在后悔,
• 为什么自己不相信老人的话呢?
妄心生妄境(自己爱说谎,以为别人也
失信丧命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 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 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 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 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 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 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 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 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 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 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 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 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 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 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 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 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 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译文] 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句及无 赖之徒粗俗的语气,都要切实戒除掉。
[小故事] 战国时期的服子,言谈举止方面特 别讲究。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朋友。那 家人非常客气,邀请了许多朋友陪他。 有一位客人想趁机向服子请教问题。服 子直率地说:“你有几个不足之处。” 客人一楞,说:“请讲。”服子说:“ 第一,你有一种轻浮的表现;第二,交 谈中你不称我为老师,是不够尊敬我。 第三,我们初次见面,交情很浅,而你 谈得很深,太随便了。”几句话说得那 位客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小故事] 诸葛瑾是三国时期孙权手下的大臣,平 时话不多,但常常在紧要关头,几句话就能 解决问题。有一次校尉殷模被孙权误解,要 被杀头,众人都向孙权求情,只有诸葛瑾一 言不发。孙权问:“为什么子瑜(诸葛瑾字 子瑜)不说话?”诸葛瑾说:“我与殷模的 家乡遭遇战乱,来投奔陛下。殷模不思进取 ,辜负了您,还求什么宽恕呢?”短短几句 话,孙权就感到殷模不远千里来投奔自己, 即使有过错也应该原谅,于是就赦免的了殷 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