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三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的“福建方案范文从经济协作区到协同发展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协调发展三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的“福建方案范文
从经济协作区到协同发展区
中新社福州10月4日电(闫旭)从经济协作区到协同发展区,福建推
进区域协调发展有了新方案。

在最近举行的福建省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上,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明确提出,着力区域协调,大力推进闽东北、闽西南
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始,福建就积极推动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区域的
经济协作。

今年4月,福建提出以福州都市区和厦漳泉都市区建设为引擎,进一步带动闽东北和闽西南两个经济协作区加快发展,在新起点上进一步
形成双轮驱动、南北互动、协调推进、统筹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段时间以来,福建各地推动一批重大协作项目建设,两大经济协作
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但此间经济研究人士认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不
但要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更要加强区域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
各方面的协同发展。

水到渠成,福建把经济协作区上升为协同发展区在于伟国看来,建设
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将有效推动区域发展更深、更广、更紧
密融合,成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深化山海协作、推动城乡统筹
的福建方案
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包括福州、宁德、莆田、南平、平潭四市一区,闽
西南协同发展区包括厦门、漳州、泉州、龙岩、三明五市,如何推进建设?
福建勾勒了两极两带六湾区的发展空间布局:两极即福州都市区和厦
漳泉都市区,这是两大协同发展区的龙头和引擎;两带即沿海城镇发展带
和山区绿色发展带,要分别成为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区、创新要素集聚的科
技走廊和绿色发展的新载体;六湾区即三都澳、闽江口、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东山湾等六个湾区,要统筹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发展,着力
做好湾区经济文章。

海洋是福建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

着眼于六湾区建设,福建省省长唐登杰提出,打造面向世界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港口群,打造蓝色产业集聚区和智慧海洋示范区,到
2022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福建瞄准项目带动,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

据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披露,福建各地9月底集中开建一批重大项目,使今年三季度集中开工
重大项目达227个,总投资1799亿元。

相关人士认为,这些项目的开建,将形成两大协同发展区滚动发展、持续推进的良好态势。

福建也突出重点领域,从基础设施快捷联通、产业发展合理分工、试
点平台共享、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等五大领域发力,推
动两大协同发展区的连片发展、共同繁荣。

交通一体化是建设两大协同发展区的先行领域。

目前,福建加快建设
内外通道和区域性枢纽,包括全力推进福(州)厦(门)客专、沈海高速扩容
工程、厦漳泉城市联盟路等重大合作建设,扎实推动厦门新机场、温武吉
铁路、漳汕高铁、温福高铁、昌厦(福)高铁等重中之重项目尽快落地,支
持厦门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等。

在政策共享方面,于伟国表示,用足用好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州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海丝核心区、生态文明试验区等多区叠
加优势,推动创新举措复制推广,缩小政策落差,实现政策效应最大化。

两大协同发展区的发展路径已明晰,但专家仍强调,对于区内的各城市来说,关键在协同,形成错位发展、合理分工的发展格局,避免同质化竞争;对于两大协同发展区之间而言,关键在联动,强化协作与对接,以形成高质量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态势,提升区域竞争力。

(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