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问的学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 。太少 了 , 势必造 成“ 一言堂” 走进 “ 满堂灌” 的误 区。太多 了, 又会走 进教师“ 满堂 问” 学生 “ 满堂答 ” 的另一误 区 , 而 从 降低课堂效果 , 所以关键是 看提 出问题的质量如何 。
五 、 问应 注 意 什 么 提
注意难易程度 。问题太容易 , 就没有必要提问 , 学生也没
为 问” 是帮 助 学 生 发 现 问题 , 行 探 究 性 学 习 的重 要 手 段 。它 进
体 现了“ 以学 为主体 . 教师为主导” 的教学理念 。如果 忽视 了
它 , 是 对 学 生 主 体 地 位 的不 尊 重 , 不 利 于 学 生对 知 识 生 就 也
成过程 的认识与体验。实践证 明 : 一节课往往 由几个 问题 组 成, 问题解决 了 , 教学 目的也就达到 了。教 师应充 满智慧 , 切 中重点 、 的提问, 疑点 往往一石激起 千层 浪 , 使学 生的思维 处
处 。注 意发 现 他 们 创 新 思 维 的火 花 , 给予 鼓 励 , 护 学 生 的 自 保
专家的命题思路 。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教学改革方 向 , 应领会精神实质 , 做到有 的放矢 , 精心设计 。
三、 怎样 提 问
信心 、 自尊心 , 充分调动他们 勇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
维普资讯
教 学 实 践 平 台
浅议提 问的学 问
粱 庆 文
( 赞皇县 教育局教研室 ,河 北 石家庄 0 0 ) 52 0 1 关键词 : 问; 提 学问; 注意事项
中图 分 类 号 : 3 .1 文 献 标 识 码 : G6 34 B 文 章 编 号 :0 9 0 X( 0 8)1 0 6 — 1 1 0 — 1 2 0 0 — 0 1 0 0
道德 责任 , 我们应怀着深 深的谦虚和耐心 , 现他们在理 解 发
上的偏差与疑惑, 进行 纠错 与解惑。 处理好个体与全体的关系 , 注意差 异。学生的学 习成绩 参差不齐 , 兴趣 、 个性 、 性格 因人而异。成绩较差 , 性格 内向较 少发言的 ,可设计较简单的问题 进行提问使他们有机会 、 有 信心参与进来 , 到他们 同样受到教师 的重视 。既要照顾 学 感 生 的个性 特长 , 又要 面向全体学生 , 特殊 的问题可针对个 别 学生 , 普遍 性问题应 面向全体学生 , 避免 只提 问一个或几 个
上 密 切 相 关 的方 面 , 析 近 几 年 的质 量 检 测 试 卷 , 究 出 题 分 研
成绩好的而忽视成绩较差的同学 。
适当评价 。对 学生的 回答 应做 出及 时 、 正 、 公 鼓励性评 价, “ 用 你真棒 ” 等笼统抽 象的评价是 不够 的 , 适 当用具 体 应 的描 述性语 言 , 客观 的指 出优点 , , 在那 里 , , 好 好 错 错在何
于亢 奋 状 态 , 极 思 考 。这 有 利 于 学 生 提 出 问题 、 析 问 题 、 积 分
加 大音量 , 要有 明确 的指 向 , 让学生心里清楚 你要他 回答 什
么。营造 出“ 问题磁场 ”吸引学生 , , 使之产生思维碰撞 。加大
音量 , 甚至标上加重号 , 并结合现实生活对它进行解释 , 学生 就能 比较容易地回答 了。 给学生 留足时间去考虑。有的教师提 出问题 , 学生刚进
入思 考 状 态 , 师怕 课 时 不够 用 , 好 自 己作 答 , 后 问 学 生 教 只 然
解决问题能力 的提高。
二 、 问什 么 提
首 先 , 以促 进 学 生 全 面 发 展 为 宗 旨 , 要 以新 课 标 为 导 向 , 根 据 三 维 教 学 目标 , 材 的 重点 、 点 、 展 点 , 计 的 问 题 教 难 拓 设
“ 是不是” 学生就简单 的以“ ” 不是 ” 是 或“ 作答 , 生根 本没有 学 时间对 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另外 , 听学生的叙 说是教师的 倾
学 生愿 意思考 , 话可讲 , 有 不吐不快 , 从而 巩固知识 , 加强 记 忆 , 以致用 。设计 问题或强调 、 系、 学 联 延伸 , 感悟 等 , 使学 生
对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 , 将知识与社会生活及学生实 际相 联
系 , 养 正 确 的情 感 、 度 、 值观 。 培 态 价
以朱 自清先 生的《 匆匆 》 为例 : 于 十一二 岁的孩 子 来 对 说, 时间过得 不是太快 , 而是太 慢 , 他们 一般不 注意珍 惜 时 间, 教师可设计 以下 问题 : 今年的你和去年的你一样吗?请举例说 明。 估算 自己的寿命 , 看你的生命 已过去了多少? 朱 自清先生想告诉我们什么?请把他 的心里话说 出来 。 怎样 的人生才算没有虚度?联系实际生活 , 请举例说明。 其次 , 提出问题 , 还应注意知识上容易混淆 的、 前后 内容
总之 , 做好提 问这一 教学环 节有法而无定 法 , 我们 只有
根据实际情况 , 因文 、 人 、 时 、 地 , 活 设 计 , 于 总 结 、 因 因 因 灵 善
接 问: 本诗表达 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学生可能一脸茫然 , 如分两步 问: 、 一 诗人为何悲 ?二 、 人最盼望看到的事情是 诗 什么 ?学生通过熟读 、 分析 , 就容易感悟 出课文主旨。
抓住关键词 , 调“ 强 问眼 ” 。提 出 问题 时 , 于关 键 词 , 对 要
提 问是教师 进行课 堂教学 的重要行 为方 式之一 ,变讲 “
有兴趣 。太难 , 学生的知识 和生活经历都达不到 , 超出了认知
水平 , 则会茫然而无话可说 。对 回答不上来 的学 生 , 不追 问, 不 逼着他们 回答答 不上来 的问题 ,可把较难 的 问题分
步 , 进行适 当的启发 、 并 点拨 。以陆游的《 示儿》 为例。如果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