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临床诊断对MRI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结核临床诊断对MRI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脊柱结核临床诊断中对MRI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实施治疗的26例脊柱结核患者,对其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MRI检查和患者的病理诊断符合率高达98.7%。

结论MRI 在脊柱结核患者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标签:MRI;脊柱结核;临床诊断;应用
脊柱结核在骨关节结核中最为多见,发病率约为40%,好发于儿童及青年,但中老年也可患病。

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椎体严重破坏、脊柱畸形和神经损害,因而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MRI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日益显示出其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优势[1]。

MRI 检查是现阶段脊柱早期诊断最准确的途径之一[2],能够较为准确的发现患者椎体骨质破坏情况,显示病变范围和软组织改变,同时还可以较为清楚的显示病变累及椎管内的程度。

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共收治了26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进行了MRI 检查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6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18~70岁,平均43岁,患者病程3w~14年,平均7.8年。

1.2方法MRI仪器选择的是西门子公司研制生产的MAGNETOMC 0.35T型号的永磁型磁共振扫描仪,检查时的采用自旋回波,体线圈,矢状面和T1WI等手段进行扫描,必要时加冠状面,进行快速自旋回波T2WI 像横断包括冠状面SET1WI像,其中胸腰段采用的是体线圈,颈段则采用了表面线圈。

T1 加权像选择的是TR500~600ms,设置TE为30ms。

同时,T2 加权像则选择的是TR 1500~1800ms,设置TE 为90ms,矩阵采用的是128×256。

1.3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用χ2检验。

2 结果
本次研究MRI诊断符合率为患者总诊断符合率为98.7%。

2.1椎体改变情况本次研究中共有20例患者为椎体前中破坏,病例证实20例,MRI在椎体前中破坏诊断符合率为100%。

经检查发现T1WI 病变椎体表现为低信号,而T2WI骨质破坏区则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

如果患者伴有骨髓炎性水肿,那么炎性水肿区T1WI表现为等信号,而T2WI则表现为高信号。

2.2椎间盘受累共有22例患者出现椎间隙变窄,且椎间盘受累破坏,病例证实224例,MRI在椎间盘受累诊断符合率为100%。

检查显示,T1WI 均表现为低信号,T2WI 信号则明显出现增高。

5例患者椎间隙没有发现较为显著的变窄,椎间盘结构显示正常,MRI 信号没有发生异常改变[3]。

2.3周围冷脓肿情况共有18例患者发生了脓肿,病例证实17例,1例误诊为化脓性脊柱炎,MRI在周围冷脓肿诊断符合率为94.4%。

T1WI表现为中等低信号,而T2WI 则表现为中等高信号,从脓肿部位来看,以破坏椎体前后方包括两侧为主,共有15例患者,略呈梭形范围也比较广泛,共有14例患者跨越超过2个椎体。

2.4附件受累表现共有3例患者出现了椎弓以及椎板破坏,经病理证实,MRI诊断符合率为100%。

具体体现在长T1 长T2 信号,其中还有1例患者仅存在附件受累。

2. 5硬膜囊和脊髓的表现共有16例患者发生了硬膜囊以及脊髓受压,经病理证实,MRI诊断符合率为100%。

其中14例是由脓肿压迫而造成的,还有2 例是由于楔状改变的受累椎体导致。

3 讨论
MRI使用的是多平面、多方位的成像技术,能够帮助医生甄别椎体和椎间盘之处出现的一些细微病理改变,观察出患者病变的范围,尤其是采用的矢状位能够较好的发现患者病变的上下范围包括病变向椎管内侵犯及侵犯程度。

采用MRI检查可以较为准确的地区分患者的脓肿、韧带、脊髓等结构,同时还可以清除的显示椎管狭窄的程度及脊髓、神經受压情况。

通常来说,脊柱结核经常出现硬膜囊和脊髓受压。

多数情况下为来自于前方的变形椎体和脓肿压迫所造成的。

临床上较为典型的脊柱结核病例多数都会伴有冷脓肿形成,具体体现在患者胸椎旁梭形脓肿或者颈椎前咽后壁脓肿,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腰大肌脓肿,且通常范围较广泛,一般都可以跨越超过2个的椎体,多数病变发生时会累及椎体两侧和前后方[4]。

临床上MRI 诊断时对水以及蛋白含量的细微变化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而患者在病变早期进行检查时,通常能够发现其他影像检查不能发现的异常现象,当前常用的X 线、CT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同时MRI检查的优势还在于能够通过多平面成像对患者的脊柱以及椎间盘细微的病理改变仔细分析和观察,更为准确的发现并确定病变范围[5],特别是采用矢状面扫描手段能够观察椎管侵犯包括脊髓受压情况。

所以MRI在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曲耿辉.骨关节病变MRI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12(32):162-164.
[2]刘洁,刘珍友.脊椎结核32例MRI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06):538-540.
[3]朱守敬,金业强,付晓莉.脊椎结核的影像诊断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1):538.
[4]翟伟庆.磁共振成像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253.
[5]韩再德,杨迎,陈伟,等. X线平片、CT、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