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湖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湖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daa87a71fe910ef02df8af.png)
湖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物质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乙炔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B.溴乙烷的电子式:C.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 D.1,3-丁二烯的分子式:C4H82.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C3H8+Cl2C3H7Cl+HClB.2FeCl2+Cl2====2FeCl3C.CH2==CH2+H2O CH3CH2OHD.CH3CH2OH CH2==CH2↑+H2O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烯和植物油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B.苯、乙酸都可与钠反应生成氢气C.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D.灼烧闻气味可以区分棉织物和毛织物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检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B.三氯甲烷可以做麻醉剂,它和四氯化碳都是重要的有机溶剂C.根据金属钠与水、乙醇、乙酸反应剧烈程度的不同,可以说明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不同D.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纯净物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B.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先加入浓硫酸,再加无水乙醇,最后滴入乙酸C.鉴别甲苯和苯:向甲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D.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加入NaOH溶液共热,再加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6.药物是人们生活的必备品之一,下列药物的主要成分都能发生以下四种反应的是()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水解反应④中和反应A.维生素B.阿司匹林C.芬必得D.扑热息痛7.下列关于苯乙酸丁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2H16O2B.有3种不同结构的苯乙酸丁酯C.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可发生取代反应D.在酸、碱溶液中都能发生反应8.由短周期前10号元素组成的物质T 和X ,如图所示的转化。
X 不稳定,易分解。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https://img.taocdn.com/s3/m/26568dcac281e53a5802ffda.png)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8高二上·佛山月考) 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 . K2CO3和K2O都属于盐B . KOH和Na2CO3都属于碱C . H2SO4和HNO3都属于酸D . 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2. (2分)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 液氯B . 干冰C . 酒精D . 金属钠3. (2分) (2016高一上·陕西期中) 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A . MnO4﹣→Mn2+B . H2O2→H2OC . H2→H2OD . Zn→Zn2+4. (2分) (2015高三上·莘县期中)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脂类代谢有密切联系,能增强人体内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但铬过量会引起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不同价态的铬毒性不同,三价铬对人体几乎无毒,六价铬的毒性为三价铬的100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在反应Cr2O72﹣+I一+H+→Cr3++I2+H2O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B . 一般情况下污水中的Cr3+在溶解的氧气的作用下易被氧化为Cr2O72﹣C . K2Cr2O7可以氧化乙醇,该反应可用于检查酒后驾驶D .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发生铬中毒时,可服用维生素C缓解毒性5. (2分) (2016高一下·唐山期中) 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极大的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贡献在于()A . 提出了元素周期律B . 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C . 揭示了燃烧的本质D . 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6. (2分) (2016高一上·福州期中)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A . NaNO3→NaClB . SO3→H2SO4C . Mg O→Mg(OH)2D . CaCO3→Ca(OH)27. (2分)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 . MgCl2B . CCl4C . CO2D . Na2O8. (2分)(2018·房山模拟) 某同学探究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过程,将SO2通入水中得到pH=2的溶液A,后续操作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实验1实验2A . 溶液A的pH=2原因是:SO2 + H2O H2SO3 H+ + HSO3-B . 实验1、实验2均体现了SO2的还原性和漂白性C . 经实验1、2对比可知品红溶液褪色的过程是可逆的D . 实验2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 =2 的原因是排除H+浓度变化产生的干扰9. (2分) (2019高二上·齐齐哈尔期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人类在远古时代就通过燃烧植物的方式开始利用生物质能B . 氢能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但人们只能将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 . 煤中含有硫元素,大量的直接燃烧煤会引起酸雨等环境问题D . 太阳能以光和热的形式传送到地面,人们可以直接利用这些光和热10. (2分)(2018·银川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目的A取4gNaOH加入96m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配制4%的NaOH溶液B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中,用蒸馏水润洗容量瓶避免造成误差,且不会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C向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加热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D将SO2通入溴水中, 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A . AB . BC . CD . D11. (2分)除去苯中所含的苯酚,可采用的适宜方法是()A . 加70℃以上的热水,分液B . 加适量浓溴水,过滤C . 加足量NaOH溶液,分液D . 加适量FeCl3溶液,过滤12. (2分) (2017高二上·怀柔期末) 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及其相关产品的叙述错误的是()A . 液化天然气(LNG)和罐装液化石油气(LPG)主要成分都属于烃类B . 煤经过干馏可以得到焦炭和煤焦油等产品,分馏煤焦油可以获得多种芳香烃C . 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D . 石油的分馏、煤的液化、煤的气化属于物理变化13. (2分) (2020高二下·温州期中) 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其中W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湖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湖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e40806910ef12d2bf9e75a.png)
湖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 .B .C .D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检验乙烯和乙炔时,可将两气体分别通入Br 2/CCl 4溶液中,发现褪色的是乙烯B .为验证苯可发生取代反应,通常将苯和溴水在铁做催化剂的条件发生C .为除去乙炔中混有的H 2S ,通常将气体通过硫酸铜溶液D .溴乙烷和烧碱溶液共热后,再将硝酸银溶液滴入水解液中,即可见到淡黄色沉淀3.某有机样品3.1 g 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g ,经过滤得到l0 g 沉淀。
该有机样品可能是A .乙烯B .乙醛C .乙酸D .乙二醇4.羟基扁桃酸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苯酚和羟基扁桃酸互为同系物B .常温下,1mol 羟基扁桃酸只能与1mol Br 2反应C .乙醛酸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1个吸收峰D .羟基扁桃酸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5.有机物L 的分子式为C 3H 6O 2,水解后得到一元酸M 和一元醇N ,已知M 和N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M 具有还原性B .M 中没有甲基C .M 中H 元素的质量分数40%D .L 具有还原性6.按下列路线制聚氯乙烯,不发生的反应类型是A .加成反应B .消去反应C .取代反应D .加聚反应7.某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两种有机物,还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则此有机物中一定含有下列基团的组合是①甲基 ②羟基 ③氯原子 ④醛基 ⑤碳碳双键 ⑥羧基 ⑦酯基A .①③B .②⑥C .⑤⑦D .④⑤二、填空题1.有机反应的条件在有机反应中非常重要,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1)①溴乙烷在NaOH 的水溶液中加热,反应类型是 。
湖南省衡阳市 县第学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市 县第学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d84e3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6d.png)
湖南省衡阳市县第学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某人排出的尿中含有2%的尿素[CO(NH2)2],如不考虑其他成分,则该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 B.9.3% C.0.93% D.0.093%参考答案:C略2. 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反应是()A.Cl2+2NaBr=Br2+2NaClB.Na2CO3+2HCl=2NaCl+H2O+CO2↑C.BaCl2+H2SO4=BaSO4↓+2HClD.NaOH+HNO3=NaNO3+H2O参考答案:D略3. 下列烷烃与氯气只发生一氯取代,得到3种不同沸点产物的是()参考答案:A略4. 下列能源转化过程中,污染较大的是 A. 风能发电 B. 燃煤发电 C. 地热能发电 D. 太阳能发电参考答案:B略5. 在2A+B 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 0.5 mol/(L·s) B.V(B)= 0.3 mol/(L·s)C.V(C)= 0.8 mol/(L·s) D.V(D)= 1 mol/(L·s)参考答案:B6. 乙醇可通过淀粉等生物质原料发酵制得,属于可再生资源,通过乙醇制取氢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已知通过乙醇制取氢气有如下两条路线:a.水蒸气催化重整:CH3CH2OH(g) +H2O(g)?4H2(g) +2CO(g) ∆H =+255.58 kJ·mol-1b.部分催化氧化:CH3CH2OH(g)+O2(g)?3H2(g)+2CO(g) ∆H =+13.76kJ·mol-1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原料消耗的角度来看,a路线制氢更有价值B.从能量消耗的角度来看,b路线制氢更加有利C.a路线制氢由于要消耗很多能量,所以在实际生产中意义不大D.按b路线进行,体系的能量会降低参考答案:D略7. 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①④B.②③C.①④⑤D.②④参考答案:D略8. 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氧钾溶液呈酸性。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9c05a51bceb19e8b8f6baeb.png)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8高二上·汕头期末) 下列物质名称与化学式或分类正确的是()A . 硝酸钠—NaNO2B . 氧化铁—FeOC . 纯碱—碱D . 酒精—醇2. (2分) (2018高三上·潮南开学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B . 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被腐蚀的速率和氧气浓度无关C . SO2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D . 在同浓度的盐酸中,ZnS可溶而CuS不溶,说明CuS的溶解度比ZnS的小3. (2分) (2017高一上·台州期中)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A . 2H2+O2 2H2OB . 2NaHCO3 Na2CO3+H2O+CO2↑C . CuO+CO Cu+CO2D . Zn+H2SO4═ZnSO4+H2↑4. (2分) (2016高一下·绥化期中) 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且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 Ca2+、Al3+、SO42﹣、Cl﹣B . K+、Na+、SO32﹣、NO3﹣C . Na+、K+、NO3﹣、SO42﹣D . NH4+、Na+、Cl﹣、CO325. (2分) (2019高二下·浙江期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的化学B . 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要向其中加入少量硫酸和铁粉C . 电镀时,将镀件作为阳极D . 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最早提出了有机化学的概念6. (2分)(2017·北京) 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7. (2分)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 . 淀粉的最简式:CH2OB . 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C . 2﹣乙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D . 苯分子球棍模型:8. (2分) (2018高二下·盐城期末)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 FeCl3溶液具有酸性,可用于脱除燃气中H2SB . 苯酚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制取酚醛树脂C . FeS固体呈黑色,可用于除去废水中Cu2+、Hg2+等重金属D . NaHCO3能与Al2(SO4)3溶液反应,可用作泡沫灭火器原料9. (2分)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A . 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B . CaO能与SO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C . 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D . 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10. (2分)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最简单的方法是()A . 加酚酞试液B . 与铜片反应C . 加BaCl2溶液和硝酸D . 用玻璃棒各蘸一点滴在纸上11. (2分)(2020·天津模拟)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 AB . BC . CD . D12. (2分) (2018高二上·浙江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乙烯和苯都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 . 等物质的量乙烯和乙醇充分燃烧所消耗的O2的质量相同C . 乙醛和乙酸都可以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且实验现象相同D . 石油裂化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乙烯等气态短链烃13. (2分) (2019高一下·临海月考) 元素X、Y、Z和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元素Q位于第四周期,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QA . 原子半径(r):r(Q)>r(Y)>r(Z)B . 元素X有 -4,+2、+4等多种价态C . Y、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D . 可以推测H3QO4是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14. (2分) (2016高二上·福州期中) 下列属于正在研究和开发的新能源有()①生物质能②柴草③煤炭④太阳能⑤氢能⑥液化石油气⑦水煤气⑧天然气.A . ①④⑤B . ②③⑥⑦C . ③⑥⑦⑧D . ①②④15. (2分) (2019高二下·盐城期末)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 Ag2SO4固体与饱和NaCl溶液反应:Ag2SO4+2Cl-=2AgCl+SO42-B .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H4Cl溶液:2Cl-+2H2O H2↑+Cl2↑+2OH-C . 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D . KMnO4酸性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MnO4-+Fe2++8H+=Mn2++Fe3++4H2O16. (2分) (2017高一下·邯郸期中) 下列变化需克服共价键的是()A . 干冰受热变成二氧化碳气体B . 金刚石熔化C . 蔗糖溶于水D . 食盐溶于水17. (2分)试判断C5H12O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A . 8B . 10C . 13D . 1418. (2分) (2016高二上·福州期中) 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两个盛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并向加入a的烧杯中再加入少量CuO粉末.下列各图表示氢气体积V(H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19. (2分)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O3和O2相同的是()A . 原子数B . 分子数C . 体积D . 物质的量20. (2分)经过研究发现液态有机物是比较理想的储氢材料。
湖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湖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ece0a43b3567ec112d8a9b.png)
湖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处理含 CO 、SO 2 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 。
已知: 2CO(g)+O 2(g)="2" CO 2(g) △H 1=-566.0kJ/mol S(g)+O 2(g)=SO 2(g) △H 2=-296.0kJ/mol S(s)+O 2(g)=SO 2(g) △H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 3<△H 2B .将少量 CO 2、SO 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都能产生浑浊现象C .CO 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D .相同条件下:2CO(g)+SO 2(g)=S(g)+2CO 2(g) △H=-270kJ/mol2.己知 25°C ,101 kPa 时,2SO 2(g)+O 2(g) 2SO 3(g);△H =-197 kJ·mol -1。
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 2和1 mol O 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 1,向另一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中通入1 mol SO 2、0.5 mol O 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2Q 2<Q 1<197 kJ B .Q 2=Q 1=197 kJ C .Q 1<Q 2<197 kJ D .2Q 2=Q 1<197 kJ3.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X 后会发生如下反应:5X(g) 2Y(g)+Z(g) ΔH<0,测得X 的物质的量n(X)随时间t 的变化如右图曲线Ⅰ所示,若改变某一条件后,向同种规格的密闭容器中加入等量的X 后,测得n(X)随时间t 的变化如右图曲线Ⅱ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曲线Ⅰ、曲线Ⅱ对应的反应只能是温度不同,且T(Ⅰ)>T(Ⅱ)B .a 、b 、c 三点对应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bC .平衡时Z 的产率:b>cD .t 2-t 3时间段内,两种条件下X 的平均反应速率相等4.以反应5H 2C 2O 4+2MnO 4-+6H +=10CO 2↑+2Mn 2++8H 2O 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湖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湖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2b5593783e0912a2162aff.png)
湖南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10分)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澳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4)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2.(8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烯为原料衍生出部分化工产品的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2)B和A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_,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 ___;(3)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4)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二、实验题1.(14分)1-乙氧基萘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熔点5.5 ℃,沸点267.4 ℃。
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作为合成其他香料的原料。
实验室制备1-乙氧基萘的过程如下:(1)将混合液置于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
实验中使用过量乙醇的原因是。
烧瓶上连接长直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
(2)反应结束,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有机层。
湖南省衡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湖南省衡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https://img.taocdn.com/s3/m/5578d6367cd184254b3535a2.png)
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溶液中,与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100 mL 0.5 mol/L MgCl2溶液B.200 mL 0.25 mol/L AlCl3溶液C.50 ml 1 mol/L NaCl溶液D.50 ml 0.5 mol/L HCl溶液2.美日科学家因在研究“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钯的化合物PdCl2通过化学反应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CO、Pd、H2O、HCl、PdCl2和一种未知物质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1 mo1时,生成2mo1物质XB.未知物质X为CO2C.反应中CO作还原剂D.题述反应条件下还原性:CO>Pd3.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Cl﹣+2H2O═Cl2↑+H2↑+2OH﹣B.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C.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2OH﹣+2NO2═NO3﹣+NO↑+H2OD.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2O+2OH﹣═2AlO2﹣+H2O4.一定量的Na2O2与CO2反应后的固体物质41.8g,恰好与1L 1mol•L﹣1的稀盐酸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1.8 g固体物质为Na2CO3B.41.8 g固体物质为0.1 mol Na2CO3和0.4 mol Na2O2的混合物C.41.8 g固体物质为31.2 g NaHCO3和10.6 g Na2CO3的混合物D.一定量的Na2O2为78 g5.如图所示,烧瓶内有一只活的小白鼠,U形管内装有红色水溶液,使a、b两端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a端下降,b端上升B.a端上升,b端下降C.a、b两端都下降D.a、b两端都上升6.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装置,试图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其中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是()A.B. C.D.7.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4+、Mg2+、Al3+、SO42﹣、NO3﹣、Cl﹣.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的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8Al+5OH﹣+2H2O3NH3↑+8AlO2﹣已知:3NO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和NO3﹣B.试样中一定不含Al3+C.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8.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条件关于离子共存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3+、Na+、Cl﹣、SO42﹣B.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H4+、Ba2+、OH﹣、I﹣C.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Ba2+、Cl﹣、HCO3﹣D.d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K+、SO32﹣、Cl﹣9.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 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 1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A.9.0 L B.13.5 L C.15.7 L D.16.8 L10.如图,标准状况下,向带有活塞最大容积为1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H2S 和b mol SO2(a、b为正整数;a≤5,b≤5),则反应完全后,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g/L)是()A.14.40 B.8.00 C.5.60 D.2.8611.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A.NH3 B.CO2C.NaOH D.HNO312.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完成正确的是()A.A B.B C.C D.D13.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各取60mL同浓度盐酸,加入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组和乙组的实验中,盐酸均是过量的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C.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丙组中铝的物质的量为0.009 mol14.室温下,在0.2mol•L﹣1 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1 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15.用铝箔包裹着2.3克金属钠投入到足量水中,理论上可以收集到氢气物质的量为()A.0.05molB.0.2molC.大于0.05mol小于等于0.2molD.无法判断16.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10mL 0.1mol•L﹣1 AlCl3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B.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C.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D.甲中和乙中的沉淀不可能一样多二、非选择题:(共52分)(试题卷填空横线长短不代表答案长短)17.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所示框图进行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①氢化物②酸③碱④盐⑤氧化物理由是.(2)A、B、C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金属,则三种元素中可能是金属的是,理由是.(3)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写出E作为还原剂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8.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以及其他少量可溶于稀酸的物质).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下:(1)洗涤滤渣A的目的是除去(填离子符号),检验该离子是否洗净的方法是.(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滤渣B的主要成分是.(3)萃取是分离稀土元素的常用方法.已知化合物TBP作为萃取剂能将铈离子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TBP(填“能”或“不能”)与水互溶.实验室进行萃取操作时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4)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Ce(OH)4产品0.536g,加硫酸溶解后,用0.100 0mol•L ﹣1 FeS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铈被还原为Ce3+),消耗25.00mL标准溶液.该产品中Ce(OH)4的质量分数为.19.图中,X、C为单质,A为淡黄色固体,B的阳离子与A相同(其他物质均略去).根据以上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A的电子式为,D的化学式为.(2)写出A、B混合物中加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B的水溶液呈(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原因(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4)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在潜水艇中的一种重要用途.(5)若A、B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只生成一种固体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20.某无色稀溶液X中,可能含有下表所列离子中的某几种.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某试剂Y,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试剂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铵根和偏铝酸根不能共存)(1)若Y是盐酸,则X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bc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若Y是NaOH溶液,则X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假设X溶液只含这几种离子,则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溶液中,与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100 mL 0.5 mol/L MgCl2溶液B.200 mL 0.25 mol/L AlCl3溶液C.50 ml 1 mol/L NaCl溶液D.50 ml 0.5 mol/L HCl溶液【考点】5C: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100ml 0.5mol/L NaCl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结合物质的浓度和构成计算该题.【解答】解:100ml 0.5mol/L NaCl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A.100ml 0.5 mol/L MgCl2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2=1mol/L,故A错误;B.200 mL 0.25 mol/L 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 mol/L×3=0.75mol/L,故B错误;C.50ml 1mol/L NaCl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故C错误;D.50 ml 0.5 mol/L HCl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故D正确.故选D.2.美日科学家因在研究“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钯的化合物PdCl2通过化学反应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CO、Pd、H2O、HCl、PdCl2和一种未知物质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1 mo1时,生成2mo1物质XB.未知物质X为CO2C.反应中CO作还原剂D.题述反应条件下还原性:CO>Pd【考点】B1:氧化还原反应.【分析】CO为常见的还原剂,则钯的化合物PdCl2通过化学反应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该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Pb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PdCl2+H2O═CO2+Pd↓+2HC1,以此来解答.【解答】解:钯的化合物PdCl2通过化学反应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PdCl2作反应物,Pd元素化合价降低,CO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PdCl2+H2O═CO2+Pd↓+2HC1.A.X物质为CO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1 mo1时,生成mo1物质X,故A错误;B.由反应可知,X物质为CO2,故B正确;C.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CO作还原剂,故C正确;D.CO作还原剂,Pd为还原产物,则还原性为:CO>Pd,故D正确;故选A.3.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Cl﹣+2H2O═Cl2↑+H2↑+2OH﹣B.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C.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2OH﹣+2NO2═NO3﹣+NO↑+H2OD.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2O+2OH﹣═2AlO2﹣+H2O【考点】49: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电解熔融氯化钠生成的钠和氯气;B.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为难溶物,不能拆开;C.离子方程式两边正电荷不相等,违反了电荷守恒;D.氧化铝为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解答】解: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反应生成金属Na和氯气,正确的反应为:2NaCl(熔融)Cl2↑+2Na,故A错误;B.碳酸钙和醋酸都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故B错误;C.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钠、NO气体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OH﹣+3NO2═2NO3﹣+NO↑+H2O,故C错误;D.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故D正确;故选D.4.一定量的Na2O2与CO2反应后的固体物质41.8g,恰好与1L 1mol•L﹣1的稀盐酸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1.8 g固体物质为Na2CO3B.41.8 g固体物质为0.1 mol Na2CO3和0.4 mol Na2O2的混合物C.41.8 g固体物质为31.2 g NaHCO3和10.6 g Na2CO3的混合物D.一定量的Na2O2为78 g【考点】5A: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盐酸中和含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1L×1mol/L=1mol,反应后固体恰好与1mol氯化氢反应,反应后溶质为氯化钠,原固体中含有1mol钠离子,根据钠离子守恒,原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其质量为:78g/mol×0.5mol=39g;若全部反应生成碳酸钠,其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为:106g/mol×0.5mol=53g>41.8g,若全部为过氧化钠,质量为39g<41.8g,所以41.8g为碳酸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由于二者的化学式中都含有2个钠离子,则二者的总物质的量为0.5mol,设混合物中含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x,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x,106g/mol×x+78g/mol×(0.5mol﹣x)=41.8g,解得:x=0.1mol,则剩余的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0.1mol=0.4mol,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盐酸中和含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1L×1mol/L=1mol,反应后固体恰好与1mol氯化氢反应,反应后溶质为氯化钠,原固体中含有1mol钠离子,反应后的固体可能组成为:①碳酸钠,②碳酸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若全部反应生成碳酸钠,其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为:106g/mol×0.5mol=53g>41.8g,若全部为过氧化钠,则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为:78g/mol ×0.5mol=39g<41.8g,故41.8g为碳酸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由于二者的化学式中都含有2个钠离子,则二者的总物质的量为0.5mol,设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x,则含有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x),根据反应后固体总质量可得:106g/mol×x+78g/mol×(0.5mol﹣x)=41.8g,解得:x=0.1mol,即:反应生成碳酸钠为0.1mol,则反应后剩余的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0.1mol=0.4mol,A.根据分析可知,剩余的固体为碳酸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故A错误;B.根据计算可知,41.8g固体物质为0.1mol Na2CO3和0.4mol Na2O2的混合物,故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反应后固体为碳酸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不存在碳酸氢钠,故C错误;D.根据钠离子守恒,原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2=0.5mol,质量为:78g/mol ×0.5mol=39g,故D错误;故选B.5.如图所示,烧瓶内有一只活的小白鼠,U形管内装有红色水溶液,使a、b两端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a端下降,b端上升B.a端上升,b端下降C.a、b两端都下降D.a、b两端都上升【考点】GF: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析】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小白鼠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要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这样会导致试剂瓶中的气体越来越少,压强不断减小.【解答】解:小白鼠的生命活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这样会导致试剂瓶中的气体越来越少,压强不断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会出现a端上升,b端下降的实验现象.故选B.6.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装置,试图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其中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是()A.B. C.D.【考点】U2: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CO2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A、分液漏斗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产生的现象是水倒吸到烧瓶,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实验现象为:试管内液面明显上升;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NaOH与CO2发生反应,气体减少,使容器内气压变小,产生气压差;C、氢氧化钠溶液滴入a中,发生的现象是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到a中,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D、a中导气管短进短出b中吸收二氧化碳,但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解答】解:A、分液漏斗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产生的现象是水倒吸到烧瓶,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A不符合;B、实验现象为:试管内液面明显上升;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NaOH与CO2发生反应,气体减少,使容器内气压变小,产生气压差;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B不符合;C、氢氧化钠溶液滴入a中,发生的现象是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到a中,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故C不符合;D、a中导气管短进短出b中吸收二氧化碳,过程中无表明反应的现象,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符合;故选D.7.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4+、Mg2+、Al3+、SO42﹣、NO3﹣、Cl﹣.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的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8Al+5OH﹣+2H2O3NH3↑+8AlO2﹣已知:3NO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和NO3﹣B.试样中一定不含Al3+C.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考点】1B:真题集萃;PG:常见阳离子的检验;PH:常见阴离子的检验.【分析】试样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并加热,生成的气体1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气体1是NH3,则试样中含有NH4+;向滤液中通入CO2,得到溶液2、沉淀2,溶液2中加入Al,生成气体2,该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含有气体2是NH3,根据已知条件知,溶液2中含有NO3﹣,根据元素守恒知,原溶液中含有NO3﹣;滤液1中通入CO2,得到沉淀2,向沉淀2中加入酸,沉淀溶解并放出气体,说明沉淀2是碳酸钡等难溶性碳酸盐;沉淀1加入酸后,沉淀部分溶解,硫酸钡不溶于酸,说明原来溶液中含有SO42﹣,能和过量Ba(OH)2反应生成能溶于酸的沉淀,根据离子知,该沉淀为Mg(OH),所以溶液中含有Mg 2+,结合题给选项分析解答.2【解答】解:试样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并加热,生成的气体1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气体1是NH3,则试样中含有NH4+;向滤液中通入CO2,得到溶液2、沉淀2,溶液2中加入Al,生成气体2,该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含有气体2是NH3,根据已知条件知,溶液2中含有NO3﹣,根据元素守恒知,原溶液中含有NO3﹣;滤液1中通入CO2,得到沉淀2,向沉淀2中加入酸,沉淀溶解并放出气体,说明沉淀2是碳酸钡等难溶性碳酸盐,也有可能是试样中存在Al3+,在过量的Ba (OH)2中反应生成AlO2﹣,通入CO2后生成Al(OH)3沉淀;沉淀1加入酸后,沉淀部分溶解,硫酸钡不溶于酸,说明原来溶液中含有SO42﹣,以及能和过量Ba(OH)2反应生成能溶于酸的沉淀,根据离子知,该沉淀为Mg (OH)2,所以溶液中含有Mg 2+,A.通过以上分析知,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和NO3﹣,故A正确;B.通过以上分析知,试样中不能确定是否含有Al3+,故B错误;C.通过以上分析知,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故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知,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和NO3﹣,可能存在Na+、Cl﹣,所以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故D正确;故选B.8.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条件关于离子共存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3+、Na+、Cl﹣、SO42﹣B.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H4+、Ba2+、OH﹣、I﹣C.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Ba2+、Cl﹣、HCO3﹣D.d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K+、SO32﹣、Cl﹣【考点】DP:离子共存问题.【分析】水的离子积为Kw=c(H+)×c(OH﹣),由图可知,a、b均在25℃,离子积相同;而c、d均在T℃,离子积相同,并结合离子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来解答.【解答】解:A.Fe3+水解显酸性,而a点对应的溶液显中性,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NH4+与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故二者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HCO3﹣水解显碱性,而c点对应的溶液显中性,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 错误;D.d点时c(H+)<c(OH﹣),溶液碱性,Na+、K+、SO32﹣、Cl﹣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9.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 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 1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A.9.0 L B.13.5 L C.15.7 L D.16.8 L【考点】M3: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分析】利用极限法解答,假设混合物全是CuS,或混合物全是Cu2S,根据n=计算n(CuO),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n(CuS)、n(Cu2S),再根据电子转移数目守恒,计算n(NO)、n(NO2),根据V=nV m计算气体体积,实际气体介于二者之间.【解答】解:若混合物全是CuS,其物质的量n(CuS)=n(CuO)==0.15mol,转移电子物质的量=0.15×(6+2)=1.2mol.NO和NO2的体积相等,设NO的物质的量为x、NO2的物质的量为x,则3x+x=1.2,解得x=0.3,故气体体积V=0.6mol ×22.4L/mol=13.44L;若混合物全是Cu2S,其物质的量n(Cu2S)=n(CuO)=×0.15mol=0.075mol,转移电子物质的量0.075×10=0.75mol,设NO为xmol、NO2为xmol,3x+x=0.75,计算得x=0.1875,气体体积0.1875mol×2×22.4L/mol=8.4L,故选A.10.如图,标准状况下,向带有活塞最大容积为1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H2S 和b mol SO2(a、b为正整数;a≤5,b≤5),则反应完全后,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g/L)是()A.14.40 B.8.00 C.5.60 D.2.86【考点】54: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据反应2H2S+SO2=3S↓+2H2O可知,反应的生成物为固体硫和液体水,因此通入H2S气体和SO2气体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气体应为未完全反应的H2S气体或SO2气体,由方程式及H2S、SO2的摩尔质量可知,当a=1、b=5时,容器内剩余SO2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剩余气体的质量最大,计算标准状况下SO2气体体积,与120L比较,判断SO2气体实际占有的体积,再根据ρ=计算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注意若标准状况下SO2气体体积大于或等于120L,由于容器的最大容积为120L,则SO2气体的占有体积为120L.【解答】解:根据反应2H2S+SO2=3S↓+2H2O可知,反应的生成物为固体硫和液体水,因此通入H2S气体和SO2气体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气体应为未完全反应的H2S气体或SO2气体,由方程式及H2S、SO2的摩尔质量可知,当a=1、b=5时,容器内剩余SO2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剩余气体的质量最大,当a=1、b=5时,由方程式可知,1molH2S反应消耗SO2的物质的量为1mol×=0.5mol,故剩余SO2的物质的量为5mol﹣0.5mol=4.5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5mol×22.4L/mol=100.8L<120L,故剩余SO2气体实际占有的体积为100.8L,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为=2.86g/L,故选D.11.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A.NH3 B.CO2C.NaOH D.HNO3【考点】P9: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分析】因碱洗槽液中有AlO2﹣,故应通入CO2来回收Al(OH)3,发生反应2AlO2﹣+3H2O+CO2═2Al(OH)3↓+CO32﹣或CO2+2H2O+AlO2﹣═HCO3﹣+Al(OH)3↓,若加HNO3,生成的沉淀还会继续溶解,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防止氢氧化铝溶解,则通入CO2发生2AlO2﹣+3H2O+CO2═2Al(OH)↓+CO32﹣或CO2+2H2O+AlO2﹣═HCO3﹣+Al(OH)3↓,3故选B.12.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完成正确的是()A.A B.B C.C D.D【考点】GJ:铝的化学性质;E2:氯气的化学性质;F5: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分析】A.二者有因果关系;B.次氯酸具有漂白性;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D.铁和铝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解答】解:A.因为Al和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则不要盛放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液体食物,二者有因果关系,故A错误;B.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而干燥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B错误;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无因果关系,故C错误;D.铁和铝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故D正确.故选D.13.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各取60mL同浓度盐酸,加入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组和乙组的实验中,盐酸均是过量的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C.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丙组中铝的物质的量为0.009 mol【考点】5A: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A..盐酸浓、体积一定,甲中合金质量小于乙中合金质量,且甲中生成气体体积小于乙中气体体积,说明甲中盐酸过量、金属完全反应,乙中合金质量小于丙中合金质量,且乙、丙生成气体体积相等,说明乙、丙中盐酸完全反应,生成672mL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为510mg×=612mg<770mg,故乙中金属剩余,盐酸不足;B.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672mL,根据n=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根据氢元素守恒可知n(HCl)=2n(H2),进而计算盐酸的浓度;C.甲中盐酸有剩余,金属完全反应,可以根据甲组数据计算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令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质量之和与电子转移守恒列方程计算解答;D.根据C中计算可知Mg、Al物质的量之比,再根据n=计算Al的物质的量.【解答】解:A.盐酸浓、体积一定,甲中合金质量小于乙中合金质量,且甲中生成气体体积小于乙中气体体积,说明甲中盐酸过量、金属完全反应,乙中合金质量小于丙中合金质量,且乙、丙生成气体体积相等,说明乙、丙中盐酸完全反应,生成672mL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为510mg×=612mg<770mg,故乙中金属剩余,盐酸不足,故A错误;B.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672mL,可以用乙或丙中的数据计算盐酸的浓度,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3mol,根据氢元素守恒可知n(HCl)=2n(H2)=2×0.03mol=0.06mol,故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故B错误;C.甲中盐酸有剩余,金属完全反应,此时生成氢气560mL,故可以根据甲组数据计算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令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质量可知24x+27y=0.51,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有2x+3y=×2,联立方程解得:x=0.01、y=0.01,故合金中镁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1mol:0.01mol=1:1,故C正确;D.合金中镁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可知丙中Al的物质的量为=0.018mol,故D错误,故选:C.14.室温下,在0.2mol•L﹣1 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1 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考点】1B:真题集萃;GK: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分析】A.硫酸铝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B.a﹣b段,发生氢离子与碱中和反应,且溶液总体积增大;C.b﹣c段,pH变化不大;D.c点后pH发生突变,NaOH过量.【解答】解:A.硫酸铝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水解离子反应为Al3++3H2O ⇌Al(OH)3+3H+,故A错误;B.a﹣b段,发生H++OH﹣═H2O,但加入NaOH溶液,总体积增大,则Al3+浓度减小,故B错误;C.b﹣c段,pH变化不大,主要发生Al3++3OH﹣═Al(OH)3↓,则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故C正确;。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7c9ff25022aaea998f0fff.png)
(2)28.6 g(3)③①②④(4)①⑤
选做题28.答案:每空2分,共20分
(1)①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②a③a
(2 )①抗 坏血酸还原性②Al(OH)3+3H+=Al3++3H2O
(3)①<5.6硫的氧化物②2NO+ 2CO=N2+2CO2
29.答案:每空2分,共20分
(1)①>②酸③促进
(2)NO2(g)+C O(g)=CO2(g)+NO(g)△H=- 234kJ/mol
(1)①c(CH3OH)/{c(CO).c2(H2)} 减小②2n2/(3L.t1)③c
(2)负极O2+4e-+2H2O=4OH-
湖南省衡阳市2016年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
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试卷
化学参考答案 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C
C
C
B
D
D
BC(任选一项或都选均给满分)
B
B
B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C
BCBiblioteka CDAA
C
C
C
二、填 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3.(6分)HNO 3Cu 4
湖南省衡阳一中2017届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湖南省衡阳一中2017届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cd7fe20242a8956bece4f9.png)
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有关蒸馏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烧瓶必须垫石棉网加热B.冷凝管中的水流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C.实验中需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D.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烧瓶中的液面以下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可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B.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C.汽油、漂白粉、水玻璃、王水均为混合物D.纯碱、熟石灰、醋酸、食盐水均为电解质3.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某种胃病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哪个性质()A.酸性B.碱性C.两性D.氧化性4.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56g铁粉在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3N AB.1mol 固体Na2O2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3N AC.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1L 1 mol•L﹣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 A5.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A.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C.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铜与浓硝酸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B.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2Fe2++Cl2=2Fe3++2Cl﹣C.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D.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Ca2++OH﹣+HCO3﹣=CaCO3↓+H2O 7.已知m g气体A和n g气体B所含分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时,相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之比为m:nB.25℃时,相同质量的气体A和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n:mC.同温、同压下,气体A和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n:mD.通常状况下,相同质量的气体A和气体B的体积之比为n:m8.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阳离子能抑制水的电离,X、Z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是Y的2倍,四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具有弱酸性B.阳离子的氧化性:Y>WC.原子半径:Z>YD.元素W、X、Z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49.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A.A B.B C.C D.D10.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制取氨气B.制取NaHCO3C.分离NaHCO3D.干燥NaHCO311.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H2S+2HNO3═S↓+2NO2↑+2H2OB.CuO+2HNO3═Cu(NO3)2+H2OC.4HNO34NO2↑+O2↑+2H2OD.3Cu+8HNO3═3Cu(NO3)2+2NO↑+4H2O12.自然界中存在一种尖晶石,化学式为MgAl2O4,它透明色美,可作为宝石.已知该尖晶石中混有Fe2O3,取一定量样品3.2g,恰好与一定浓度100mL盐酸反应,盐酸浓度可能是()A.1.1 mol•l﹣1B.1.5mol•L﹣1C.2.4 mol•L﹣1D.无法确定13.有关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FeS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B.CuSO4在反应中被还原C.14 mol CuSO4氧化了1 mol FeS2D.被还原的S和被氧化的S的质量之比为3:714.下列反应可用离子反应方程式2Ca2++3HCO3﹣+3OH﹣→2CaCO3↓+CO32﹣+3H2O 表示的是()A.Ca(HCO3)2与NaOH溶液反应B.Ca(HCO3)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Na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D.NH4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68分)15.已知0.1mol/L的NaHSO4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2)NaHSO4属于“酸”、“碱”、“盐”中的;你选择的理由是.(3)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6.实验室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21.2%的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晶体g.(2)用托盘天平和小烧杯称出碳酸钠晶体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犯了一个错误,实际称量的碳酸钠晶体质量为g.17.实验室要配制2.5mol/L 的稀硫酸溶液90mL,回答下列问题:(1)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mL.(2)在配制稀硫酸溶液的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作用分别是.(3)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B.洗涤量取浓H2SO4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C.稀释硫酸时,有溶液溅到桌面上D.没有洗涤稀释硫酸的烧杯和玻璃棒E.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F.容量瓶不干燥(4)从容量瓶中取该溶液40mL,与5mol/L的NaOH溶液mL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c(Na+)=(忽略溶液混合过程中的体积变化)18.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是,b的名称是;(2)写出NaNO2和(NH4)2 SO4反应制备氮气的化学方程式;(3)C中硫酸亚铁溶液的作用是,D中应盛放;(4)已知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设计实验检验生成的氮化镁中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写出实验操作及象.19.X、Y、Z、Q、E五种元素中,X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Y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Z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Q的核电荷数是X与Z的核电荷数之和,E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E、Y、Z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2)XZ2与YZ2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别是和,相同条件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写分子式)(3)Q的元素符号是,它属于第族,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在形成化合物时它的最高化合价为;(4)Y元素的一种单质具有很高的硬度,它的晶体类型为.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有关蒸馏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烧瓶必须垫石棉网加热B.冷凝管中的水流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C.实验中需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D.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烧瓶中的液面以下【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蒸馏与分馏.【分析】A.烧瓶不能直接加热;B.冷却水下进上出,在冷凝管中停留时间上,冷却效果好;C.液体加热易发生暴沸;D.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解答】解:A.烧瓶不能直接加热,则烧瓶必须垫石棉网加热,故A正确;B.冷却水下进上出,在冷凝管中停留时间上,冷却效果好,则冷凝管中的水流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故B正确;C.液体加热易发生暴沸,则实验中需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故C正确;D.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则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D 错误;故选D.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可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B.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C.汽油、漂白粉、水玻璃、王水均为混合物D.纯碱、熟石灰、醋酸、食盐水均为电解质【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混合物和纯净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A、最外层电子数少的不一定是金属元素;B、根据酸能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来分类;C、混合物是指由不同物质组成的;D、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是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解答】解:A、最外层电子数少的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氢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但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根据酸分子中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故B错误;C、汽油、漂白粉、水玻璃、王水均由不同物质组成,为混合物,故C正确;D、纯碱、熟石灰、醋酸在水溶液或是熔融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但是食盐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C.3.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某种胃病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哪个性质()A.酸性B.碱性C.两性D.氧化性【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分析】人的胃液里含有胃酸,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若胃酸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氢氧化铝为弱碱性,可中和胃酸缓解病痛.【解答】解: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胃酸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氢氧化铝为弱碱性,与胃液中含有的盐酸反应中和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方程式为Al(OH)+3HCl=AlCl3+3H2O.故选B34.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56g铁粉在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3N AB.1mol 固体Na2O2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3N AC.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1L 1 mol•L﹣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56g铁饭即1mol铁粉在1mol氯气中燃烧,铁粉过量;B、过氧化钠由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构成;C、磷酸为中强酸,不能完全电离;D、次氯酸根为弱酸根,在溶液中会水解.【解答】解:A、56g铁饭即1mol铁粉在1mol氯气中燃烧,铁粉过量,氯气完全反应,而由于氯气反应后变为﹣1价,故1mol氯气得2mol电子,则铁粉失去的电子为2mol,即为2N A个,故A错误;B、过氧化钠由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构成,故1mol过氧化钠中含3mol离子即3N A个,故B正确;C、磷酸为中强酸,不能完全电离,故两溶液中电离出的氢离子的个数之比小于3:1,故C错误;D、次氯酸根为弱酸根,在溶液中会水解,故溶液中的次氯酸根的个数小于N A 个,故D错误.故选B.5.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A.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C.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考点】钠的化学性质.【分析】如仅是钠参加反应,无论和何种溶液反应,生成的氢气的量相等,并注意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解答】解:将等质量的钠投入到水、稀硫酸、稀盐酸中,放出的氢气的量相等;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首先是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 和氢气,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则B项生成氢气最多,故选B.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铜与浓硝酸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B.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2Fe2++Cl2=2Fe3++2Cl﹣C.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D.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Ca2++OH﹣+HCO3﹣=CaCO3↓+H2O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B.亚铁离子、溴离子均全部被氧化;C.一水合氨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D.少量澄清石灰水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水.【解答】解:A.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u+4H++2NO3﹣=Cu2++2NO2↑+2H2O,故A错误;B.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的离子反应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C错误;C.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C错误;D.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离子反应为Ca2++OH﹣+HCO3﹣=CaCO3↓+H2O,故D正确;故选D.7.已知m g气体A和n g气体B所含分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时,相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之比为m:nB.25℃时,相同质量的气体A和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n:mC.同温、同压下,气体A和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n:mD.通常状况下,相同质量的气体A和气体B的体积之比为n:m【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m g气体A和n g气体B所含分子数相等,则物质的量相等,结合n===结合ρ===计算.【解答】解:m g气体A和n g气体B所含分子数相等,则物质的量相等,二者的,摩尔质量之比为m:n,A.m g气体A和n g气体B物质的量相等,则体积相等,则相同体积的气体A 和气体B的质量之比为m:n,故A正确;B.由n==可知,相同质量时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与摩尔质量呈反比,则相同质量的气体A和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n:m,故B正确;C.结合ρ===可知,同温、同压下,气体A和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m:n,故C错误;D.由n===可知,相同质量的气体A和气体B的体积之比与摩尔质量呈反比,为n:m,故D正确.故选C.8.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阳离子能抑制水的电离,X、Z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是Y的2倍,四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具有弱酸性B.阳离子的氧化性:Y>WC.原子半径:Z>YD.元素W、X、Z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4【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阳离子能抑制水的电离,H+或OH﹣抑制水电离,则W为H元素;X、Z同主族,则X、Z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是Y的2倍,四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设Y最外层电子数是a,则四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1+2a+a+2a=16,a=3,所以X、Y、Z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6、3、6,则X、Y、Z分别是O、Al、S元素,A.Y是Al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具有两性;B.原子越容易失电子,则其简单阳离子较难得电子,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C.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D.元素W、X、Z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2、4.【解答】解: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阳离子能抑制水的电离,H+或OH﹣抑制水电离,则W为H元素;X、Z同主族,则X、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是Y的2倍,四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设Y最外层电子数是a,则四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1+2a+a+2a=16,a=3,所以X、Y、Z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6、3、6,则X、Y、Z分别是O、Al、S元素,A.Y是Al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所以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和弱酸性,即具有两性,故A正确;B.原子越容易失电子,则其简单阳离子较难得电子,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失电子能力Al>H(Y>W),则阳离子的氧化性:W>Y,故B错误;C.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Y、Z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Z>Y,所以原子半径Y>Z,故C错误;D.元素W、X、Z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2、4,故D错误;故选A.9.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A.A B.B C.C D.D【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纯净物是指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指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据此可以分析各个选项中各种物质的所属类别.【解答】解:A.纯盐酸是混合物,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故A错误;B.蒸馏水、蔗糖溶液、氧化铝、二氧化硫分别属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故B正确;C.铁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大理石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甲烷为纯净物,碳酸钠为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10.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制取氨气B.制取NaHCO3C.分离NaHCO3D.干燥NaHCO3【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氯化铵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温度稍低又可生成氯化铵;B.气体通入方向错误;C.从溶液中分离碳酸氢钠固体,可用过滤的方法;D.碳酸氢钠不稳定,不能直接加热干燥.【解答】解:A.氯化铵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温度稍低又可生成氯化铵,制备氨气,应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为反应物,故A错误;B.应将二氧化碳从长导管进入,否则将液体排出,故B错误;C.从溶液中分离碳酸氢钠固体,可用过滤的方法,故C正确;D.碳酸氢钠不稳定,不能直接加热干燥,可烘干,故D错误.故选C.11.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H2S+2HNO3═S↓+2NO2↑+2H2OB.CuO+2HNO3═Cu(NO3)2+H2OC.4HNO34NO2↑+O2↑+2H2OD.3Cu+8HNO3═3Cu(NO3)2+2NO↑+4H2O【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HNO3表现出氧化性,应被还原,N元素化合价降低,又表现出酸性,可生成硝酸盐,以此解答.【解答】解:A.反应中硝酸只表现为氧化性,故A错误;B.硝酸只表现为酸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硝酸分解,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还原性,不表现出酸性,故C错误;D.硝酸钡还原生成NO,表现为氧化性,生成硝酸铜,表现为酸性,故D正确.故选:D.12.自然界中存在一种尖晶石,化学式为MgAl2O4,它透明色美,可作为宝石.已知该尖晶石中混有Fe2O3,取一定量样品3.2g,恰好与一定浓度100mL盐酸反应,盐酸浓度可能是()A.1.1 mol•l﹣1B.1.5mol•L﹣1C.2.4 mol•L﹣1D.无法确定【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分析】假设晶体中成分全部是MgAl2O4,根据关系式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晶体中成分全部是Fe2O3,根据关系式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实际上晶体中含有MgAl2O4、Fe2O3,则盐酸的浓度介于二者之间,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假设晶体中成分全部是MgAl2O4,与盐酸反应的关系式为MgAl2O4﹣﹣﹣8HCl,n(MgAl2O4)==0.0225mol,则c(HCl)==1.8mol/L;假设晶体中成分全部是Fe2O3,与盐酸反应关系式为Fe2O3﹣﹣﹣6HCl,n(Fe2O3)==0.02mol,则c(HCl)==1.2mol/L,实际上晶体中含有MgAl2O4、Fe2O3,所以实际上盐酸的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故选B.13.有关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FeS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B.CuSO4在反应中被还原C.14 mol CuSO4氧化了1 mol FeS2D.被还原的S和被氧化的S的质量之比为3:7【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1价、S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6价、﹣2价,Cu元素被还原、S元素被氧化和还原,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1价、S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6价、﹣2价,所以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A正确;B.根据元素化合价知,部分FeS2和硫酸铜作氧化剂,故B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14molCuSO4发生反应,有3molS被氧化,所以氧化了1.5 mol FeS2,故C错误;D.根据C知,被氧化的S和被还原的S质量比为7:3,故D正确;故选C.14.下列反应可用离子反应方程式2Ca2++3HCO3﹣+3OH﹣→2CaCO3↓+CO32﹣+3H2O 表示的是()A.Ca(HCO3)2与NaOH溶液反应B.Ca(HCO3)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Na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D.NH4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Ca(HCO3)2与NaOH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2:3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水;B.碳酸氢钙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NaHCO3与氢氧化钙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3:2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和水;D.NH4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一水合氨和水;【解答】解:A.Ca(HCO3)2与NaOH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2:3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水,离子方程式:2Ca2++3HCO3﹣+3OH﹣→2CaCO3↓+CO32﹣+3H2O,故A正确;B.Ca(HCO3)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离子方程式:Ca2++HCO3﹣+OH﹣→2aCO3↓+H2O,故B错误;C.NaHCO3与氢氧化钙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3:2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Ca2++3HCO3﹣+3OH﹣→2CaCO3↓+CO32﹣+3H2O,故C 正确;D.NH4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一水合氨和水,离子方程式:NH4++HCO3﹣+Ca2++2OH﹣=NH3•H2O+CaCO3↓+H2O,故D错误;故选:AC.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68分)15.已知0.1mol/L的NaHSO4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2﹣.(2)NaHSO4属于“酸”、“碱”、“盐”中的盐;你选择的理由是NaHSO4由金属阳离子(Na+)和酸根离子(HSO4﹣)组成的化合物.(3)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SO42﹣+Ba2++2OH﹣=BaSO4↓+2H2O.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考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1)NaHSO4是强电解质,NaHSO4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2)酸是指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能电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中,既有金属阳离子又有酸根阴离子;(3)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时,其反应式为:2NaHSO4+Ba(OH)=BaSO4↓+Na2SO4+2H2O,以此书写离子方程式;至中性时溶液中溶质只有2Na2SO4,加入Ba(OH)2溶液生成BaSO4沉淀.【解答】解:(1)硫酸为二元强酸,完全电离,NaHSO4是其酸式盐,属于强电解质,NaHSO4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NaHSO4═Na++H++SO42﹣,故答案为:NaHSO4═Na++H++SO42﹣;(2)硫酸氢钠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NaHSO4由金属离子(Na+)和酸根离子(HSO4﹣)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NaHSO4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中,既有金属阳离子(Na+)又有氢离子(H+),不属于酸,故答案为:盐;NaHSO4由金属阳离子(Na+)和酸根离子(HSO4﹣)组成的化合物;(3)NaHSO4是二元强酸的酸式盐,全部电离.当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时,其反应式为: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则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此时溶液中溶质只有Na2SO4,加入Ba(OH)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SO42﹣=BaSO4↓,故答案为:2H++SO42﹣+Ba2++2OH﹣=BaSO4↓+2H2O;Ba2++SO42﹣=BaSO4↓.16.实验室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21.2%的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晶体28.6g.(2)用托盘天平和小烧杯称出碳酸钠晶体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犯了一个错误,实际称量的碳酸钠晶体质量为21.4g.【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析】(1)利用Na2CO3的物质的量和Na2CO3•10H2O的物质的量相等计算;(2)天平平衡原理为左盘内质量=右盘内质量+游码数值,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1)实验室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21.2%的Na2CO3溶液,需要Na2CO3的质量为:50×21.2%=10.6克,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Na2CO3的物质的量和Na2CO3•10H2O的物质的量相等,Na2CO3•10H2O的物质的量为0.1mol,Na2CO3•10H2O的质量为:0.1mol×286g/mol=28.6g,故答案为:28.6;(2)天平平衡原理为左盘内质量=右盘内质量+游码数值,所以实际称得碳酸钠晶体的质量为25g﹣3.6g=21.4g.故答案为:21.4.17.实验室要配制2.5mol/L 的稀硫酸溶液90mL,回答下列问题:(1)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13.6mL.(2)在配制稀硫酸溶液的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作用分别是搅拌、引流.(3)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 B.A.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B.洗涤量取浓H2SO4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C.稀释硫酸时,有溶液溅到桌面上D.没有洗涤稀释硫酸的烧杯和玻璃棒E.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F.容量瓶不干燥(4)从容量瓶中取该溶液40mL,与5mol/L的NaOH溶液40 mL mL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c(Na+)= 2.5 mol/L(忽略溶液混合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析】(1)配制2.5mol/L 的稀硫酸溶液90mL,应选择100mL容量瓶,依据C=计算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是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2)配制稀硫酸溶液稀释时需要用玻璃棒搅拌,移液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3)根据c=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若n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 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4)根据n=cV计算出硫酸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出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从而可知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V=计算出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根据c=计算出钠离子的浓度.【解答】解:(1)实验室无90ml容量瓶,须按100ml容量瓶计算,根据C浓×V浓=C稀×V稀,2.5mol/L×0.1L=,解得V=13.6mL,故答案为:13.6;(2)配制稀硫酸溶液稀释时需要用玻璃棒搅拌,移液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答案为:搅拌、引流;(3)A.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导致量取的浓硫酸体积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高,故A选;B.洗涤量取浓H2SO4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导致量取的浓硫酸体积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高,故B选;。
湖南省衡阳县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化学试题
![湖南省衡阳县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51fd6bf77232f60dccca160.png)
湖南省衡阳县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Cu 64 Na 23 S 32 Fe 5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16×3=48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健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H∆>0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2.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B )A.需要加热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 = –57.3kJ/mol,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C.由C(石墨)=C(金刚石)△H = +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g)+O2(g)=2H2O(l) △H = +285.8kJ/mol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B )A.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S(s)+32O2(g)=SO3(g);ΔH=-315 kJ·mol-1B.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 kJ·mol-1C.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ΔH=-241.8 kJ·mol-1D.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ΔH=-566 kJ·mol-1 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B.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一定是熵增反应C.通常情况下,一个放热且熵增的反应也有可能非自发进行D.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 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A.温度控制在500℃有利于合成氨反应B.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C.打开碳酸饮料会有大量气泡冒出D.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钾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6、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右图(E1、E2、E3、E4表示活化能)。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科实验班,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科实验班,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c2a9d3be1e650e53ea9951.png)
湖南省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科实验班,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二年级理科实验班第一次月考试卷,分两卷。
其中共31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每题6分,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
其中物理部分为不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得3分,错选,多选不得分。
化学部分和生物部分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Fe3+、SO42﹣、Al3+和M离子,经测定Fe3+、SO42﹣、Al3+和M 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2,则M离子可能是下列中的A.Na+ B.OH﹣ C.S2﹣ D.Ag+【答案】A【点睛】溶液显电中性,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值相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为1*3+1*3=6,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为2*4=8,阴离子所带负电多余阳离子所带正电,所以M为阳离子,且带(8-6)/2=1个正电荷,排除B、C,Ag+与SO42﹣生成Ag2SO4微溶物而不共存,所以答案为A。
2.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Ce4++Fe2+=Fe3++ Ce3+,Sn2++2Fe3+=2Fe2++Sn4+。
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最强和最弱的离子分别是A.Sn2+和Ce3+ B.Sn2+和Fe2+ C.Ce3+和Sn2+ D.Fe2+和Ce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反应:Ce4++Fe2+=Fe3++Ce3+,还原性是Fe2+>Ce3+,根据反应:Sn2++2Fe3+=2Fe2++Sn4+,还原性是Sn2+>Fe2+,所以还原性顺序是:Sn2+>Fe2+>Ce3+,故选A。
湖南省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a2fa2f04a1b0717ed5dd25.png)
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理科)总分:100分 时量: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O-16 N-14 S-32 P-31 C-12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 ) A .CO(g)+12O 2(g)===CO 2(g) ΔH =-283 kJ·mol -1B .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 kJ·mol -1C .2H 2(g)+O 2(g)===2H 2O(l) ΔH =- kJ·mol -1D .H 2(g)+Cl 2(g)===2HCl(g) ΔH =- kJ·mol -1 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已知2SO 2(g)+O 2(g) ⇋ 2SO 3(g)为放热反应,则SO 2的能量一定高于SO 3的能量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 >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已知H +(aq)+OH -(aq)===H 2O(l) ΔH =- kJ·mol -1,则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均为 kJD .已知2C(s)+2O 2(g)===2CO 2(g) ΔH 1,2C(s)+O 2(g)===2CO(g) ΔH 2,则ΔH 1<ΔH 2 3.已知在×105 Pa 、298 K 条件下,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 2(g)+O 2(g)===2H 2O(l) ΔH =-484 kJ·mol -1B .H 2O(g)===H 2(g)+12O 2(g) ΔH =+242 kJ·mol -1C .H 2(g)+12O 2(g)===H 2O(g) ΔH =-484kJ·mol -1D .2H 2(g)+O 2(g)===2H 2O(g) ΔH =+484 kJ·mol -1 4.已知:C(s)+H 2O(g)===CO(g)+H 2(g) ΔH =a kJ·mol -12C(s)+O 2(g)===2CO(g) ΔH =-220 kJ·mol -1H —H 、O=O 和O —H 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 -1、496 kJ·mol -1和462 kJ·mol -1,则a 为( )A .-332B .-130C .+130D .+350 5.有关键能数据如表:化学键 Si —O O=O Si —Si 键能kJ·mol -1460X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Si(s)+O2(g)═ SiO2(s) ΔH= —kJ·mol-1,则表中X的值为( )A、 B、352 C、920 D、1766.已知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 ΔH=-kJ·mol-1,向0.1 L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模拟检测试题(扫描版)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模拟检测试题(扫描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ee255ef121dd36a22d82a9.png)
2017年衡阳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体包括22小题,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 D D B A D B A D B C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C A D A C C A C B D 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23、⑴ C ⑵B ⑶A⑷D24、⑴ 一氧化氮⑵被氧化⑶2H++CO32—=H2O+CO2↑25、⑴ 酸性高锰酸钾⑵羟基 C H3COOCH2CH3(或CH3CO OC2H5)26、⑴ 〉⑵CH4⑶2Al+2H2O+2NaOH=2NaAlO2+3H2↑27、Ⅰ⑴ C ⑵8。
0ΔⅡ⑴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⑵向下排空气法⑶产生白烟三、选做题(请从28,29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选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8、Ⅰ⑴ ① ③ ② ⑵① ② ③Ⅱ⑴D⑵铁合金⑶ 铁(或Fe) 2H++2e—=H2↑29、Ⅰ⑴① c(CH3OH)/[c(CO).c2(H2)]减小②0。
4 ③ BⅡ⑴碱性 S2—+H2O HS-+OH-⑵①10—7 ②B ③ CⅢ H2(g)+Cl2(g)=2HCl(g)ΔH=—184。
8kJ/mol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理科)总分:100分 时量: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O-16 N-14 S-32 P-31 C-12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 ) A .CO(g)+12O 2(g)===CO 2(g) ΔH =-283 kJ·mol -1B .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802.3 kJ·mol -1C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D .H 2(g)+Cl 2(g)===2HCl(g) ΔH =-184.6 kJ·mol -1 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已知2SO 2(g)+O 2(g) ⇋ 2SO 3(g)为放热反应,则SO 2的能量一定高于SO 3的能量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 >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已知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1,则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均为57.3 kJD .已知2C(s)+2O 2(g)===2CO 2(g) ΔH 1,2C(s)+O 2(g)===2CO(g) ΔH 2,则ΔH 1<ΔH 2 3.已知在1.01×105Pa 、298 K 条件下,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 2(g)+O 2(g)===2H 2O(l) ΔH =-484 kJ·mol -1B .H 2O(g)===H 2(g)+12O 2(g) ΔH =+242 kJ·mol -1C .H 2(g)+12O 2(g)===H 2O(g) ΔH =-484kJ·mol -1D .2H2(g)+O 2(g)===2H 2O(g) ΔH =+484 kJ·mol -1 4.已知:C(s)+H 2O(g)===CO(g)+H 2(g) ΔH =a kJ·mol -12C(s)+O 2(g)===2CO(g) ΔH =-220 kJ·mol -1H —H 、O=O 和O —H 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 -1、496 kJ·mol -1和462 k J·mol -1,则a 为( )A .-332B .-130C .+130D .+350 5.有关键能数据如表: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Si(s)+O2(g)═ SiO2(s) ΔH= —989.2 kJ·mol-1,则表中X的值为( )A、423.3B、352C、920D、1766.已知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 ΔH =-57.3 kJ·mol-1,向0.1 L 0.2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则其焓变ΔH1、ΔH2、ΔH3的关系是( )A.ΔH1>ΔH2>ΔH3 B.ΔH1>ΔH3>ΔH2 C.ΔH1=ΔH3>ΔH2 D.ΔH1<ΔH3<ΔH2 7.已知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 ΔH=-24.8 kJ/mol①3Fe2O3(s)+CO(g)==2 Fe3O4(s)+CO2(g) ΔH=-47.2 kJ/mol②Fe3O4(s)+CO(g)==3FeO(s)+CO2(g):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能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ΔH2=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恒温恒容时,1 mol SO2和2 mol O2充分反应,放出热量的数值比|ΔH2|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4)将Ⅲ中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若溶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则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 1 molSO2和0.5 mol O2;(丙) 2 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 B.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 乙(6)某SO2(g)和O2(g)体系,时间t1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不改变SO2(g)和O2(g)的量,则图中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SO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____________。
(7)各阶段平衡时对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K1、K2、K3、K42016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理科)总分:100分 时量: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O-16 N-14 S-32 C1-35.5 C-12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 ) A .CO(g)+12O 2(g)===CO 2(g) ΔH =-283 kJ·mol -1B .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802.3 kJ·mol -1C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D .H 2(g)+Cl 2(g)===2HCl(g) ΔH =-184.6 kJ·mol -1 答案 A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已知2SO 2(g)+O 2(g) ⇋ 2SO 3(g)为放热反应,则SO 2的能量一定高于SO 3的能量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 >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已知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1,则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均为57.3 kJD .已知2C(s)+2O 2(g)===2CO 2(g) ΔH 1,2C(s)+O 2(g)===2CO(g) ΔH 2,则ΔH 1<ΔH 2 答案 D3.已知在1.01×105Pa 、298 K 条件下,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 2(g)+O 2(g)===2H 2O(l) ΔH =-484 kJ·mol -1B .H 2O(g)===H 2(g)+12O 2(g) ΔH =+242 kJ·mol -1C .H 2(g)+12O 2(g)===H 2O(g) ΔH =-484kJ·mol -1D .2H 2(g)+O 2(g)===2H 2O(g) ΔH =+484 kJ·mol -1 答案:B4.已知:C(s)+H 2O(g)===CO(g)+H 2(g) ΔH =a kJ·mol -12C(s)+O 2(g)===2CO(g) ΔH =-220 kJ·mol -1H —H 、O=O 和O —H 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 -1、496 kJ·mol -1和462 kJ·mol -1,则a 为( )A.-332 B.-130 C.+130 D.+350答案 C5.有关键能数据如表: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Si(s)+O2(g)═ SiO2(s) ΔH= —989.2 kJ·mol-1,则表中X的值为( )A、423.3B、352C、920D、176答案 D6.已知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 ΔH =-57.3 kJ·mol-1,向0.1 L 0.2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则其焓变ΔH1、ΔH2、ΔH3的关系是( )A.ΔH1>ΔH2>ΔH3 B.ΔH1>ΔH3>ΔH2 C.ΔH1=ΔH3>ΔH2 D.ΔH1<ΔH3<ΔH2答案 B7.已知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 ΔH=-24.8 kJ/mol①3Fe2O3(s)+CO(g)==2 Fe3O4(s)+CO2(g) ΔH=-47.2 kJ/mol②Fe3O4(s)+CO(g)==3FeO(s)+CO2(g):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能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ΔH2=____________。
(3)恒温恒容时,1 mol SO2和2 mol O2充分反应,放出热量的数值比|ΔH2|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4)将Ⅲ中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若溶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则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 1 mol SO2和0.5 mol O2;(丙) 2 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B.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 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6)某SO2(g)和O2(g)体系,时间t1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不改变SO2(g)和O2(g)的量,则图中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SO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