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 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4db163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2.png)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政治学科是高中文理科必修科目之一,通过学习政治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国家政治制度、法律法规,提高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其中,高中政治必修四是政治学科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政治学学科基本概念、政治制度、国家机构和政党团体等内容。
下面将结合高中政治必修四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政治学学科基本概念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政治学研究对象是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基本任务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揭示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本质。
2.政治学的基本方法政治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深入了解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为政治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3.政治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性质政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内容,学科性质是一门关于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规律性的社会科学。
4.政治学的社会意义和学科价值政治学对于理解政治生活、参与政治决策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认识政治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二、政治制度1.政治制度的定义和构成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在政治领域内部由一定的规则和组织结构所构成的,包括国家的组织形式和政治权力的运行方式等。
2.政治制度的分类政治制度主要包括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两种类型,其中民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由人民直接或者间接行使,专制制度是指国家政权被个人或者少数人所垄断。
3.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条件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包括政治权力由人民所行使、政治关系由平等约束所构成、政治决策由多数决定所形成等。
实现民主政治制度的条件包括民主理论基础、民主体制安排和社会基本条件等。
4.专制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危害专制政治制度的特点包括政治权力由少数人所垄断、政治行为由一党或者一人所控制等。
专制政治制度的危害包括国家政治权力被滥用、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矛盾激化等。
三、国家机构1.国家机构的概念和构成国家机构是指国家政权组织的形式和实质,包括国家元首、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审判机关等。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44098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01.png)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剩余价值理论: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得剩余价值。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3.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人民民主、共同富裕。
- 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过渡。
-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必然替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4. 国际政治与经济- 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多极化、全球化、区域一体化。
- 国际组织的作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 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 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8.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依法治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
- 法治政府: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
人教版政治必修4知识点
![人教版政治必修4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0dea94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5.png)
人教版政治必修4知识点人教版政治必修4知识点1、日子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咨询和对世界的考虑。
3)、哲学总是自觉或别自觉的地妨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日子。
2、啥是哲学?哲学是对于世界观的学咨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对于办法论的学咨询.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办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办法论的关系:区不: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全然观点。
办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然办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办法论,办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不: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妙;哲学是对个不规律和特性举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普通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进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办法论的指导。
5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不:1.含义别同,2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成果3世界观是自发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形成的思想体系联系: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关系世界观的学咨询2哲学和世界观基本上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的对象7、啥是辩证法?啥是形而上学?辩证法主张用联系、进展、全面的观点看咨询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咨询题。
8、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它能够经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评,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能够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进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将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办法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
科学性是XXX性的前提,XXX性保证科学性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大全五篇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c5bbe5227916888586d71c.png)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大全五篇学习就需要认真、踏实,认真去学,踏实地去理解,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以下是本文库为您推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1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⑴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原理:①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因此,我们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⑵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原理:①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任何事物对于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有走向衰落和灭亡。
②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创新的作用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58a3bc858e9951e79a8927c6.png)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566f4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1d.png)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的产物。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的任务是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以及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简单化了复杂问题。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和客观唯心。
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253068c168884868662d645.png)
20XX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总结必修四是高中思想政治的重要课程,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⑴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⑵方法论: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
①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②当部分以有序、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③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小于各部分功能的之和。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⑴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①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②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⑵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①内容: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全集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db34f17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0.png)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全集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立场。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结果。
2.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推进的。
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思想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创建初期、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2.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出来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五、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明建设1. 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2. 现代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进行的。
六、世界政治经济与中国的对外关系1. 世界政治经济是指各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国际关系。
2. 中国的对外关系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的,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1.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发展。
2.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任务和基本要求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原则。
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2.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和战略任务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包括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超全超详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超全超详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各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de625c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0.png)
超全超详细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各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1. 政治学说形成的原因2. 政治学说的发展阶段3. 政治学说的传播和影响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1. 政治学说的定义和特征2. 政治学说的分类和流派3. 政治学说的核心理论政治学说的方法论1. 政治学研究的范式和方法2. 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3. 政治学研究的技术和工具第二章国家与政治国家的基本概念和属性1.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2. 国家的属相和基本属性3. 国家的基本职能和任务国家的组织结构与职能分工1. 国家机构与职能分工2. 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3. 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的关系政治权利与政治参与1. 政治权利的定义和特征2. 社会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政治参与3. 政治权利的保障与实现第三章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1.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特征2. 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3. 政治制度变迁的原因与途径国家基本制度和政治制度结构1. 国家元首和政府机构2. 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3. 法院和检察院中国的领导地位1. 中国的崛起和发展2. 中国的宗旨和任务3. 中国的组织结构和领导模式第四章政治文明和政治道德政治文化和政治心态1.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特征2. 政治文化与国家发展的关系3. 政治心态对政治文明的影响政治道德与政治体制改革1. 政治道德的定义和标准2. 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目标3. 政治体制改革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1. 政治文化建设的内涵和目标2. 政治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3. 政治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2篇)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2582b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8.png)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什么是哲学1.源于: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本义:4.形成: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
5.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含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物质和意识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3、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的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思维和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从生活实践看: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
从哲学研究看: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2)局限性: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2)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不彻底性)(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要点概括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要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e59829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8.png)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要点概括第一单元生活与哲学1.1 哲学的功能和任务- 哲学的功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 哲学的任务: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2 哲学的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1.3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单元科学思维2.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科学思维是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
- 科学思维的特点: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精确性、可检验性、预见性和普适性。
2.2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主要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基本内容。
- 形式逻辑要求我们正确运用概念,合乎逻辑地进行判断和推理。
2.3 辩证法- 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
-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世界。
第三单元政治生活3.1 公民的政治生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 公民应遵循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参与政治生活。
3.2 我国政府的作用与宗旨- 我国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国家的行政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 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3.3 我国政府的职能- 我国政府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第四单元文化生活4.1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文化的特点: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doc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doc](https://img.taocdn.com/s3/m/0ee76aaa59eef8c75ebfb33e.png)
2017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2017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一)1. 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⑴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原理:①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因此,我们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⑵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原理:①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任何事物对于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有走向衰落和灭亡。
②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创新的作用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二)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7dc99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f.png)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对知识的记忆需要经常复习巩固,才能记得更扎实。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5561bd533687e21af45a9a9.png)
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问题(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和同一性问题(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局限性: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本原。
(局限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优点: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下列说法均属于唯物主义: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天地合而万物生。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气者,理之依也。
4、唯心主义:主观唯心: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识,感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掩耳盗铃。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物是观念的结合,存在即被感知。
我思故我在。
心外无物。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心想事成,梦想成真。
客观唯心: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理生万物。
上第七天创造世界。
现实世界是理论世界的影子。
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7b4b0f01f69e31433294fe.png)
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7988f5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a.png)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政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政治是社会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中通过权力行使和制度安排来组织和管理社会生活的活动。
政治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唯一性和指导性的特征。
二、政治权力和国家:
政治权力是指凡是能够真正决定一个集体行为方向和结果的权力,它包括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
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组织,由人民组成,具有一定范围和一定人口的领土,实行统一的政权。
国家的主要特征包括领土、人口、主权和政权。
三、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
政治思想是人们对政治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的理论体系,是人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评价的理论观点。
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和中国传统政治思想。
政治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共识和行为准则,具有规范和属性特点。
四、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
政治制度是指由法律和法规确定的,用于组织国家政治生活的
制度安排,包括国家政体、国家决策和国家管理的制度。
国家机构是指政治权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体运行的组织形态和制度安排,包括国家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行政机构等。
以上内容只是对高中政治必修四的一些主要知识点进行了简要总结,具体的内容还需根据课本的具体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提高政治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人教版_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_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_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_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1486b781eb91a37f1115c1b.png)
思想政治必修四知识点(人教版)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发展,为生活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④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⑤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上的精华,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经济上的反映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哲学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思维和存在何者何者是本源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5、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2024年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f25f62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f.png)
2024年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政治思想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指导思想,它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2.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主要包括人民主体地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们的基本权益,推动社会进步和自由的发展等基本原则。
3. 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发展阶段,主要包括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阶级斗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基本原则。
4.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主要包括人民战争和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略,群众路线,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等重要思想。
第二章:国家政权和政府机构1. 国家政权的性质和职能国家政权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手段来管理和控制国家事务,主要职能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
2. 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领导中国的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主要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等。
中央政府由国家主席、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
3. 政府机构和职能政府机构是指国家政府的各个部门和职能,包括国务院、各部委、地方和地方政府等。
政府机构的职能主要包括经济管理、社会管理、文化教育、环境保护和安全国防等。
4.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情况及特点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具有一国两制的特点。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情况,特点和管理制度等。
第三章:民族精神和文化1. 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核心价值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
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尊自信、勤劳创业等。
政治必修四知识梳理
![政治必修四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92f27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2.png)
政治必修四知识梳理
政治必修四是中国中学高中政治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国家政治
与公民道德、经济建设与管理、法律与社会秩序、科技与社会发展等
内容。
以下是对该课程的知识梳理:
1. 国家政治与公民道德:学习了中国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我国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公民应具备的道德和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重点包括五项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
2. 经济建设与管理:学习了我国的经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包括市
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经济调控等内容。
重点包括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道路。
3. 法律与社会秩序:学习了我国的法律制度和法治建设,包括宪法、
法律的规范作用和法治社会的构建等内容。
强调法治的重要性以及公
民的基本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4. 科技与社会发展:学习了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包括科
技与经济的关系、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等内容。
重点包括我国的科
技创新战略和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通过学习政治必修四,学生将了解到国家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
机制,掌握基本的法律与社会秩序知识,培养公民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了解经济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
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必修四知识点(人教版)
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4、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5、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3)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8、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唯物论: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2、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
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3、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即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条件,按规律办事,求真务实。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认识论
1、实践的含义与特点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辩证法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甚至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1、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求我们既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既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1)二者相互联结。
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辨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即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1)、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3)、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4)、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5)、实现人生的价值,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