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分组合作的目的要明确
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很多,教师要明确认识到哪些内容比较适合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每节课或随便一个问题都要小组交流,否则小组交流又成了一种形式,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小组交流呢?
(1)为了让学生扩大个人的信息量。

(2)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会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可以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组内交流方法,拓宽解决问题的渠道。

(3)学生可以通过交流体会,促进彼此情感的沟通。

(4)在进行一些交流时,可以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凝聚众人的力量,共同完成实验操作。

(5)对于某些观点的阐述,可以通过小组的集体智慧共同进行表述。

2、师生的课前一定要精心准备
课前准备,一方面包含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另一方面又包含教具和学具的准备、知识与方法的准备,如果教师课前没有准备好教具,或者没有根据下一节课教材的教学需要布臵学生准备学具,这将导致小组活动无法进行,或者部分学生只在观望或等待,如果教师课前对下节课小组活动的所需知识与方法准备不充分,就不能引导学生在活动前先复习有关知识与方法,造成小组活动的低效,菱形、甚至会对教学目标产生偏差。

3、在划分小组时,每名组员的分工要到位
如果小组各专员没有明确分工,就会造成一部分学生依赖于别人提供的现成结论,懒得动手、动口、动脑,而另一部分学生似乎不可推卸地挑起重担,要么压力过大,反而约束了自己的许多想法,要么能力过强,每次都能轻松自如,从而会滋生自满情绪,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

4、教师对小组活动的调控要恰当
教师应明确合作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经过恰当的调控。

具体地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启发,使他们树立信心继续探索,当学生取得进展时,给予肯定和激励,使他们产生成功的喜悦,当活动到一定阶段时,使他们学会学习,当小组内个别成员意见不统一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使他们学会合作。

5、教师对小组活动要及时反馈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小组活动,就是想获取一种新知、一个概念或实验结果、一个结论等,这无可非议,但是教师很少对活动这中的方法与经验进行提炼,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现象做好及时反馈,如合作的情况、分工的情况、记录及观察的情况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规范小组合作学习。

6、教师要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能否与同伴尽兴合作,能否想出好的学习方法,并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在评价时可以充分发挥师评、生评、自评、组间互评等方式,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哪些好的应该继续发扬的地方,又有哪些不足而应该改进的方面。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