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搭积木》邢美月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教学设计北师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积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探索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结合搭积木等活动,进一步体会简单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明确计算方法,了解计算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法:通过讨论、交流、表达、观察使学生重返学习本课知识,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的同时,还要发挥交流学习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搭过积木吗?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搭积木。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积木增减游戏。

”老师说说游戏规则:同桌两人20块积木,石头剪刀布赢的同学先来玩,输的同学做小老师,看看对方说对了吗。

每个同学一边玩,一边说:“先摆几块,再放几块(或拿走几块),现在有几块?”摆放积木一定要平放在桌子上。

2.
好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动手搭一搭,并说一说你在玩积木时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3.
好时间到,现在老师来演示,在原来的积木上再放2块,看比原来的怎样?(没错,比原来多)如果老师拿走的话,比原来的呢?(少)
那我们一起去看看笑笑在干什么?
(二)书上
1.
仔细观察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13块积木,笑笑又放上了两块。


2.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现在一共有
多少块积木)
3.
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13+2=(板书)
4.
现在同学们试着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3+2=,一会儿找同学来说。

①请一个学生在计数器摆一摆这里的积木。

先在个位摆上3个珠子,在十位上摆1个珠子。

十位上的一个珠子代表一个十
笑笑再放多2块积木,那么这个2又在哪个位上?——个位。

你怎么知道的!---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所以在个位摆上2个珠子,之前个位上有3颗珠子,后来再个位上放多2个,所以个位现在有5个珠子,十位上还是1。

刚才我们通过摆珠子,帮笑笑列出算式,还求出得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不能随身带计数器,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先算个位上的数,再算十位上的数。

最后得出13
+
2
=
15
②还有一种方法是,先算3+2=5,再算10+5=15.
③还有先算3+2=5,13+2=15
5.现在我们来看看淘气是怎样摆积木?
①说说图的意思?提出数学问题
还剩下多少块积木?
(原来有多少块积木,你怎样知道是18块?可淘气拿走了2块)
②学生在计数器摆一摆,并列出算式
③学生汇报,你能不能说说你计算的过程?
18—2=16(板书)(引导学生说出18、2的个、十位)
④教师说明:我们在计数器摆一摆,原来有18块,18表示1个十和8个一,
2表示什么?(生:2个一)。

因为淘气是拿走2块,所以,老师在哪个位上拿走2
块?(生:个位)。

当老师拿走了两块之后,计算器变成多少?(生:16)。

看看同学们算的,跟老师从计数器摆的结果怎样?---一样那么我们怎样在算式里计算16呢?先18上的个位上的8减去个位上的2,所以个位剩下6颗,(黑板写6),再来看,十位上的1没有拿走,所以十位上的1不变,直接写1,现在这个数是16。

(3)总结算法。

根据我们才计算的13+2=15和18-2=16中,我们发现:
不进位加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板书)
不退位减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减(板书)
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下节课我们一起完成书上的习题,下课,同学们再见。

四、板书
搭积木
13+2=15
18-2=16
不进位加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不退位减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减
搭积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探索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结合搭积木等活动,进一步体会简单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明确计算方法,了解计算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法:通过讨论、交流、表达、观察使学生重返学习本课知识,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的同时,还要发挥交流学习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搭过积木吗?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搭积木。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积木增减游戏。

”老师说说游戏规则:同桌两人20块积木,石头剪刀布赢的同学先来玩,输的同学做小老师,看看对方说对了吗。

每个同学一边玩,一边说:“先摆几块,再放几块(或拿走几块),现在有几块?”摆放积木一定要平放在桌子上。

2.
好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动手搭一搭,并说一说你在玩积木时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3.
好时间到,现在老师来演示,在原来的积木上再放2块,看比原来的怎样?(没错,比原来多)如果老师拿走的话,比原来的呢?(少)
那我们一起去看看笑笑在干什么?
(二)书上
1.
仔细观察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13块积木,笑笑又放上了两块。


2.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现在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3.
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13+2=(板书)
4.
现在同学们试着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3+2=,一会儿找同学来说。

①请一个学生在计数器摆一摆这里的积木。

先在个位摆上3个珠子,在十位上摆1个珠子。

十位上的一个珠子代表一个十
笑笑再放多2块积木,那么这个2又在哪个位上?——个位。

你怎么知道的!---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
位。

所以在个位摆上2个珠子,之前个位上有3颗珠子,后来再个位上放多2个,所以个位现在有5个珠子,十位上还是1。

刚才我们通过摆珠子,帮笑笑列出算式,还求出得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不能随身带计数器,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先算个位上的数,再算十位上的数。

最后得出13
+
2
=
15
②还有一种方法是,先算3+2=5,再算10+5=15.
③还有先算3+2=5,13+2=15
5.现在我们来看看淘气是怎样摆积木?
①说说图的意思?提出数学问题
还剩下多少块积木?
(原来有多少块积木,你怎样知道是18块?可淘气拿走了2块)
②学生在计数器摆一摆,并列出算式
③学生汇报,你能不能说说你计算的过程?
18—2=16(板书)(引导学生说出18、2的个、十位)
④教师说明:我们在计数器摆一摆,原来有18块,18表示
1个十和8个一,
2表示什么?(生:2个一)。

因为淘气是拿走2块,所以,老师在哪个位上拿走2
块?(生:个位)。

当老师拿走了两块之后,计算器变成多少?(生:16)。

看看同学们算的,跟老师从计数器摆的结果怎样?---一样那么我们怎样在算式里计算16呢?先18上的个位上的8减去个位上的2,所以个位剩下6颗,(黑板写6),再来看,十位上的1没有拿走,所以十位上的1不变,直接写1,现在这个数是16。

(3)总结算法。

根据我们才计算的13+2=15和18-2=16中,我们发现:
不进位加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板书)
不退位减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减(板书)
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下节课我们一起完成书上的习题,下课,同学们再见。

四、板书
搭积木
13+2=15
18-2=16
不进位加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不退位减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减
搭积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探索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结合搭积木等活动,进一步体会简单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明确计算方法,了解计算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法:通过讨论、交流、表达、观察使学生重返学习本课知识,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的同时,还要发挥交流学习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搭过积木吗?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搭积木。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积木增减游戏。

”老师说说游戏规则:同桌两人20块积木,石头剪刀布赢的同学先来玩,输的同学做小老师,看看对方说对了吗。

每个同学一边玩,一边说:“先摆几块,再放几块(或拿走几块),现在有几块?”摆放积木一定要平放在桌子上。

2.
好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动手搭一搭,并说一说你在玩积木时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3.
好时间到,现在老师来演示,在原来的积木上再放2块,看比原来的怎样?(没错,比原来多)如果老师拿走的话,比原来的呢?(少)
那我们一起去看看笑笑在干什么?
(二)书上
1.
仔细观察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13块积木,笑笑又放上了两块。


2.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现在一共有
多少块积木)
3.
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13+2=(板书)
4.
现在同学们试着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3+2=,一会儿找同学来说。

①请一个学生在计数器摆一摆这里的积木。

先在个位摆上3个珠子,在十位上摆1个珠子。

十位上的一个珠子代表一个十
笑笑再放多2块积木,那么这个2又在哪个位上?——个位。

你怎么知道的!---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所以在个位摆上2个珠子,之前个位上有3颗珠子,后来再个位上放多2个,所以个位现在有5个珠子,十位上还是1。

刚才我们通过摆珠子,帮笑笑列出算式,还求出得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不能随身带计数器,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先算个位上的数,再算十位上的数。

最后得出13
+
2
=
15
②还有一种方法是,先算3+2=5,再算10+5=15.
③还有先算3+2=5,13+2=15
5.现在我们来看看淘气是怎样摆积木?
①说说图的意思?提出数学问题
还剩下多少块积木?
(原来有多少块积木,你怎样知道是18块?可淘气拿走了2块)
②学生在计数器摆一摆,并列出算式
③学生汇报,你能不能说说你计算的过程?
18—2=16(板书)(引导学生说出18、2的个、十位)
④教师说明:我们在计数器摆一摆,原来有18块,18表示1个十和8个一,
2表示什么?(生:2个一)。

因为淘气是拿走2块,所以,老师在哪个位上拿走2
块?(生:个位)。

当老师拿走了两块之后,计算器变成多少?(生:16)。

看看同学们算的,跟老师从计数器摆的结果怎样?---一样那么我们怎样在算式里计算16呢?先18上的个位上的8减去个位上的2,所以个位剩下6颗,(黑板写6),再来看,十位上的1没有拿走,所以十位上的1不变,直接写1,现在这个数是16。

(3)总结算法。

根据我们才计算的13+2=15和18-2=16中,我们发现:
不进位加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板书)
不退位减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减(板书)
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下节课我们一起完成书上的习题,下课,同学们再见。

四、板书
搭积木
13+2=15
18-2=16
不进位加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不退位减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减
搭积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探索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结合搭积木等活动,进一步体会简单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明确计算方法,了解计算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法:通过讨论、交流、表达、观察使学生重返学习本课知识,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的同时,还要发挥交流学习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搭过积木吗?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搭积木。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积木增减游戏。

”老师说说游戏规则:同桌两人20块积木,石头剪刀布赢的同学先来玩,输的同学做小老师,看看对方说对了吗。

每个同学一边玩,一边说:“先摆几块,再放几块(或拿走几块),现在有几块?”摆放积木一定要平放在桌子上。

2.
好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动手搭一搭,并说一说你在玩积木时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3.
好时间到,现在老师来演示,在原来的积木上再放2块,看比原来的怎样?(没错,比原来多)如果老师拿走的话,比原来的呢?(少)
那我们一起去看看笑笑在干什么?
(二)书上
1.
仔细观察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13块积木,笑笑又放上了两块。


2.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现在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3.
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13+2=(板书)
4.
现在同学们试着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3+2=,一会儿找同学来说。

①请一个学生在计数器摆一摆这里的积木。

先在个位摆上3个珠子,在十位上摆1个珠子。

十位上的一个珠子代表一个十
笑笑再放多2块积木,那么这个2又在哪个位上?——个位。

你怎么知道的!---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
位。

所以在个位摆上2个珠子,之前个位上有3颗珠子,后来再个位上放多2个,所以个位现在有5个珠子,十位上还是1。

刚才我们通过摆珠子,帮笑笑列出算式,还求出得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不能随身带计数器,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先算个位上的数,再算十位上的数。

最后得出13
+
2
=
15
②还有一种方法是,先算3+2=5,再算10+5=15.
③还有先算3+2=5,13+2=15
5.现在我们来看看淘气是怎样摆积木?
①说说图的意思?提出数学问题
还剩下多少块积木?
(原来有多少块积木,你怎样知道是18块?可淘气拿走了2块)
②学生在计数器摆一摆,并列出算式
③学生汇报,你能不能说说你计算的过程?
18—2=16(板书)(引导学生说出18、2的个、十位)
④教师说明:我们在计数器摆一摆,原来有18块,18表示
1个十和8个一,
2表示什么?(生:2个一)。

因为淘气是拿走2块,所以,老师在哪个位上拿走2
块?(生:个位)。

当老师拿走了两块之后,计算器变成多少?(生:16)。

看看同学们算的,跟老师从计数器摆的结果怎样?---一样那么我们怎样在算式里计算16呢?先18上的个位上的8减去个位上的2,所以个位剩下6颗,(黑板写6),再来看,十位上的1没有拿走,所以十位上的1不变,直接写1,现在这个数是16。

(3)总结算法。

根据我们才计算的13+2=15和18-2=16中,我们发现:
不进位加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板书)
不退位减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减(板书)
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下节课我们一起完成书上的习题,下课,同学们再见。

四、板书
搭积木
13+2=15
18-2=16
不进位加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不退位减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减
搭积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探索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结合搭积木等活动,进一步体会简单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明确计算方法,了解计算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法:通过讨论、交流、表达、观察使学生重返学习本课知识,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的同时,还要发挥交流学习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搭过积木吗?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搭积木。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积木增减游戏。

”老师说说游戏规则:同桌两人20块积木,石头剪刀布赢的同学先来玩,输的同学做小老师,看看对方说对了吗。

每个同学一边玩,一边说:“先摆几块,再放几块(或拿走几块),现在有几块?”摆放积木一定要平放在桌子上。

2.
好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动手搭一搭,并说一说你在玩积木时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3.
好时间到,现在老师来演示,在原来的积木上再放2块,看比原来的怎样?(没错,比原来多)如果老师拿走的话,比原来的呢?(少)
那我们一起去看看笑笑在干什么?
(二)书上
1.
仔细观察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13块积木,笑笑又放上了两块。


2.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现在一共有
多少块积木)
3.
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13+2=(板书)
4.
现在同学们试着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3+2=,一会儿找同学来说。

①请一个学生在计数器摆一摆这里的积木。

先在个位摆上3个珠子,在十位上摆1个珠子。

十位上的一个珠子代表一个十
笑笑再放多2块积木,那么这个2又在哪个位上?——个位。

你怎么知道的!---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所以在个位摆上2个珠子,之前个位上有3颗珠子,后来再个位上放多2个,所以个位现在有5个珠子,十位上还是1。

刚才我们通过摆珠子,帮笑笑列出算式,还求出得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不能随身带计数器,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先算个位上的数,再算十位上的数。

最后得出13
+
2
=
15
②还有一种方法是,先算3+2=5,再算10+5=15.
③还有先算3+2=5,13+2=15
5.现在我们来看看淘气是怎样摆积木?
①说说图的意思?提出数学问题
还剩下多少块积木?
(原来有多少块积木,你怎样知道是18块?可淘气拿走了2块)
②学生在计数器摆一摆,并列出算式
③学生汇报,你能不能说说你计算的过程?
18—2=16(板书)(引导学生说出18、2的个、十位)
④教师说明:我们在计数器摆一摆,原来有18块,18表示1个十和8个一,
2表示什么?(生:2个一)。

因为淘气是拿走2块,所以,老师在哪个位上拿走2
块?(生:个位)。

当老师拿走了两块之后,计算器变成多少?(生:16)。

看看同学们算的,跟老师从计数器摆的结果怎样?---一样那么我们怎样在算式里计算16呢?先18上的个位上的8减去个位上的2,所以个位剩下6颗,(黑板写6),再来看,十位上的1没有拿走,所以十位上的1不变,直接写1,现在这个数是16。

(3)总结算法。

根据我们才计算的13+2=15和18-2=16中,我们发现:
不进位加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板书)
不退位减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减(板书)
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下节课我们一起完成书上的习题,下课,同学们再见。

四、板书
搭积木
13+2=15
18-2=16
不进位加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不退位减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减
视窗×loading...视窗×loading...
退出客服电话:4008980910[全国]首页优课展示排行榜我晒的课我的
已晒20126958课
本年度3151611课我要晒课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

加与减(二)
>
搭积木
>搭积木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2019年度邢美月指导
教师:无地区:辽宁省
-
大连市
-
甘井子学校:甘井子区利民小学发布时间:2019-04-29 11:41
(0次点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我要点评第一学时共1学时top
/
4bottomzoom
inzoom
out点评全部(0)
教师(0)
教研员(0)
其他人员(0)
我要点评暂无评论教学设计【设计】搭积木课堂实录【实录】课堂实录教学资源【资源】第一学时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运行维护:中央电化教育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京ICP备09059518号-3搭积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探索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结合搭积木等活动,进一步体会简单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明确计算方法,了解计算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法:通过讨论、交流、表达、观察使学生重返学习本课知识,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的同时,还要发挥交流学习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搭过积木吗?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搭积木。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
叫:“积木增减游戏。

”老师说说游戏规则:同桌两人20块积木,石头剪刀布赢的同学先来玩,输的同学做小老师,看看对方说对了吗。

每个同学一边玩,一边说:“先摆几块,再放几块(或拿走几块),现在有几块?”摆放积木一定要平放在桌子上。

2.
好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动手搭一搭,并说一说你在玩积木时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3.
好时间到,现在老师来演示,在原来的积木上再放2块,看比原来的怎样?(没错,比原来多)如果老师拿走的话,比原来的呢?(少)
那我们一起去看看笑笑在干什么?
(二)书上
1.
仔细观察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13块积木,笑笑又放上了两块。


2.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现在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3.
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13+2=(板书)
4.
现在同学们试着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3+2=,一会儿找同学来说。

①请一个学生在计数器摆一摆这里的积木。

先在个位摆上3个珠子,在十位上摆1个珠子。

十位上的一个珠子代表一个十
笑笑再放多2块积木,那么这个2又在哪个位上?——个位。

你怎么知道的!---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所以在个位摆上2个珠子,之前个位上有3颗珠子,后来再个位上放多2个,所以个位现在有5个珠子,十位上还是1。

刚才我们通过摆珠子,帮笑笑列出算式,还求出得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不能随身带计数器,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先算个位上的数,再算十位上的数。

最后得出13
+
2
=
15
②还有一种方法是,先算3+2=5,再算10+5=15.
③还有先算3+2=5,13+2=15
5.现在我们来看看淘气是怎样摆积木?
①说说图的意思?提出数学问题
还剩下多少块积木?
(原来有多少块积木,你怎样知道是18块?可淘气拿走了2块)
②学生在计数器摆一摆,并列出算式
③学生汇报,你能不能说说你计算的过程?
18—2=16(板书)(引导学生说出18、2的个、十位)
④教师说明:我们在计数器摆一摆,原来有18块,18表示1个十和8个一,
2表示什么?(生:2个一)。

因为淘气是拿走2块,所以,老师在哪个位上拿走2
块?(生:个位)。

当老师拿走了两块之后,计算器变成多少?(生:16)。

看看同学们算的,跟老师从计数器摆的结果怎样?---一样那么我们怎样在算式里计算16呢?先18上的个位上的8减去个位上的2,所以个位剩下6颗,(黑板写6),再来看,十位上的1没有拿走,所以十位上的1不变,直接写1,现在这个数是16。

(3)总结算法。

根据我们才计算的13+2=15和18-2=16中,我们发现:
不进位加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板书)
不退位减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减(板书)
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下节课我们一起完成书上的习题,下课,同学们再见。

四、板书
搭积木
13+2=15
18-2=16
不进位加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不退位减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减
搭积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探索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结合搭积木等活动,进一步体会简单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