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盐城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盐城市2021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15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答案写在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一网友无意中发现,自己在某网站经常预订的酒店房间价格在380 -400元之间,而用朋友的账号查看时,同一房间的价格只有300元左右。
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居然高于新客户!该同认为自己遇到了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行为,经济学上称为"价格歧视",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在不同的市场面对不同的顾客,采用差异化定价。
这与生活中常见的套票、学生票等"差别定价"不同。
"差别定价"时,商家的标准是公开透明的,消费者会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主动"对号入座",本质上增加信息供给,促进了市场交易。
而大数据"杀熟"却是有意放大信息不对称,利用企业数据、定价规则上的信息优势,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攫取更多的利润。
大数据"杀熟"的基础是大量的消费行为数据,主要来自消费者在相关平台的行为记录。
当我们使用APP时,我们的大部分行为都在被实时获取,变成一个个小标签,这些标签中,除了性别、地区、是否使用苹果手机等基本信息之外,还有你浏览了什么商品、看了多久、价位如何等等。
平台根据这些给用户"画像",对用户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于是,那些不起眼的小标签,有可能最终成了商家算计我们的利器。
要知道,消费者贡献数据,默认数字平台使用相关数据,其初衷是为了交易安全和交易效率,即期望由此获得更安全、更有效、更便捷、更个性化的服务。
而平台企业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杀熟"式差异定价,显然是一种对数据的滥用以及对社会信任的破坏,实质上可视为一种欺诈行为。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国家监管层面已经开始在互联网领域推出了反垄断法,进一步足清用户数据使用范围权限,明确数据使用权利义务,建立更完备的法律保护体系。
同时完善群众举报渠道,使用数据追溯技术,对违背诚信原则者,加大处罚力度。
(摘编自顾彦《你又被大数据"杀熟"了?》)材料二
打开叫车软件,目的地里赫然有家庭住址;使用搜索引擎,能自动补全脑中想打的字;浏览网页时,弹窗也总是推荐别处看过的商品……在大数据的算法面前,人的生活轨迹变得没有秘密可言。
作为工具的电脑、手机,反过来像是可着我们的眼睛,让不少人有种说不出的不
自在。
全面数字化的今天,个人隐私的形态和观念已经发生重大改变。
如果说传统意义上,保险柜、房屋构成的物理空间就能守护我们的秘密,那么现代意义上的隐私,却可以转化为数据,借助一根网钱、一个路由器传遍各个角落。
隐私是从个人生活过渡到社会生活的提冲地带、安全阀门,一旦失去催扩,不仅会扰乱日常生活,甚至可能让社会治理顾此失彼。
经常会接到各类推销电话,对方甚至连你的吾好和近况都了如指掌,让人不堪其扰更不寒而栗。
一些电信诈骗案,甚至酸成社会悲剧。
然而,为了生活便利让渡出一部分个人信息,可能是信息社会必然出现的发展形态。
无论走分导经济,还是云计算,方便你我生活的经济形态和先进技术,恰恰建立在信息和数据的广泛共享之上。
换句话讲,也只有将我们的生活细节数字化、虚拟化,更多优质的服务才能实现。
比如,出行信息能够为城市交通的合理规划提供依据,对手机应用的评价能够帮助开发者提升用户体验,甚至我们发布的周边信息、分享的位置,还能成为公安部门追查犯罪活动的线索。
可以想象,当物联网时代到来,我们将不得不让渡出更多的周边信息,以享受更高效便捷的生活。
就发展趋势看,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将成为玻璃房间中的摆件,我们需要以更合理的策略来保护个人的隐私尊严和生活场景的舒适度。
首要的就是,不能以"授权"使用的方式让隐私保护变成一句空话。
尽管心知每一次搜索、每一次用户注册、每一次账号关联,都有可能让
自己的生活陷入他人窥探之下,但大多数人除了随着人流一起登上信息化列车,没有更好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讲,保护个人隐私既不能靠简单授权来约束,也不能停留在事后惩罚、追责的粗放思维中,而要在全社会范围实现对个人信息的精细化管理。
一方面,这需要法律为个人信息的使用设定底线、细化规则。
最新通过的民法总则首次写入了个人信息保护条款,在实践中还要通过"负面清单"等制度,一步步构建起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框架。
另一方面,掌握海量用户数据的政府机构、企业和社会团体,也应该用好新的技术手段,减少个人信息的不必要曝光,同时建立可追溯的信息保护责任链条,防止信息泄露无从查起。
我们身处的大数据时代,就生活便捷而言是最好的时代,从隐私保护角度看可能是最坏的时代。
无论如何,虚拟化、数字化、信息化已经在重塑日常生活的形态,我们只能不断升级"杀毒软件",捍卫自己的生活。
只要保持清醒,坚持扬长避短,相信我们能在信息玻璃屋上建立起属于这个时代的生活安全感。
(摘编自彭飞《大数据时代,隐私不能粗放管理》)
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平台会根据我们留下的个人基本信息和消费行为记录,准确分析出我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然后再给我们画像。
B.如果平台违背消费者贡献数据的初衷,利用自身在数据、定价规则上的优势进行"杀熟"式
差异定价,可视为欺诈。
C.在大数据算法的背景下,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可以捕捉我们的行踪,甚至喜好与近况,让我们的生活没有秘密可言。
D,从保护隐私来看,大数据时代可能是最坏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升级手机和电脑的杀毒软件,来捍卫自己的生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社会信息的发展趋势可能需要让渡部分个人信息,因为生活方便、技术先进的基础是信息和数据的广泛共享。
B.我们发布信息、分享位置既可能成为公安部门追查犯罪活动的线索,也可能因个人信息
泄露而被不法分子利用。
C.信息化时代,更多的个人信息将成为玻璃房间中的摆件,生活的舒适度与个人的隐私如何兼顾,需要合理应对。
D.保护隐私,需要全社会对个人信息的精细化管理,而授权使用的方式,只会让隐私促块
成一句空话。
3.根据材料,判断下列各项中属于"大数据杀熟"的一项是(3 分)
A某公司职员出差办事,经常打车去火车站,发现路线不变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段用同
样打车软件,价格不同。
B.某女十经常在微信朋友圈找熟人代购进口化妆品,觉得省钱靠谱,偶然逛街才发现朋方
代购比实体店还要贵。
C.某进师刚在手机上订购机票,不小心退票后,又马上用未登录账号的公共电脑查询同能
班舱位,价格居然少四百多。
D.某电商平台推出团购打折活动,价格确实便宜,点开链接后才发现该优惠只针对那些i
户,老会员依然原价。
4. 材料一在提到"差异化定价"时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
(4 分)
5.材料二中隐私泄露的问题应如何解决?请分条概括。
(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题。
黑骏马
张承志
那天气晴朗,是春季里的一个好天。
我束紧腰带,走到草地上,解下钢嘎·哈拉的马绊昨天晚上我们商量过∶如果天气好,就正式给马备上鞍,把它调教出来。
索米娅朝我跑来。
可能因为天热的缘故吧,也可能是为了帮我调马,她脱去了臃肿的皮袍子,穿着一件奶奶穿旧的、显得很小很窄的早獭皮薄袍。
她气喘呼吁地跑来,阳光直射着她的脸。
她抬起手臂擦着汗珠,紧束着的腰带立即勒出了地躯体的曲线。
刹那间,我的心动了一下,呵……我说不出心里的滋味儿,只觉得跑来的好像不是那个和我
耳鬓厮磨一块儿生活了六七年的索米娅了,却分明是一个颀长、健壮、曲线分明、在阳光下向我射出异彩的姑娘。
“巴帕,真的今天就骑么? 嘿,真高兴!”她的大眼睛闪着喜悦的光,以前她也常为些小事兴高采烈的,但那时从来没有这样一种奇怪的味道。
我的心块乱了。
不知为什么生起气来。
我暴躁地把皮马绊摔到地上,粗声吆喝地∶"喂,收好马绊子"换若我揪紧马鬃,跃上了马背。
钢嘎·哈拉挣咬着旋转起来。
索米赶高喊着:"骑稳,巴帕!"她的声音也完全不像从前那样甜甜的;而是那么圆润,扰得人心神不安。
我朝她吼道∶"别乱嚷!"随即松松马缰,黑马立即发疯般又踢又跳起来。
晚春的三岁马没有多大劲儿。
傍晚时,锅嘎.·哈拉已经学会在马鞭子的拔弄下,忽左忽右地顺路小跑了。
我下了马,把它绊好放开,让它去啃刚冒芽的绿草尖。
已经融得一片斑驳的残雪,在渐渐黯淡的天色里显得白亮亮的。
露出去年枯草的土地,在薄幕中颜色很黑。
凉风阵阵拂过,使山坳里的积雪、袅袅的炊烟和整个春牧场都涂上了一分纯净的青色。
"巴帕,你骑得真不借!我原来以为,钢嘎·哈拉会把你摔下来。
喂,喂!你听着吗?"她像以前一样,扳者我的肩头,摇着我。
"嗯。
喂——"我觉得自己在费劲地寻找话题。
这是多么奇怪的、异样的感觉呐。
"我说,今天晚上,吃什么好呢?"
"吃肉饼!"索米娅欢叫起来,"哈哈,我们吃肉饼!我去取肉!"地一阵风似地向前跑了。
我注视着她的背影,惊奇她怎么会用这样婀娜的姿态在草地上奔跑……
哦,成年的日子!当油然而生、连自己也无法理解的那异样的兴奋和萌动,突然间从心田里破土而出的时候,惶惑中的我们究竞能理解它的几分含义呢?我们根本没有理解,甚至不知道这就是青春的来临。
我真切地感到,自己正在体验着一个纯净透明的世界和一个可怕的、令人羞耻的心跳的世界的啮咬和更替。
索米娅在明媚的阳光里朝我跑来的时候,以完全陌生的东西敲击了一下我的心扉,并在一瞬间完成了一次惊人的启蒙∶男子汉原来完全不仅仅是拥有一匹骏马。
在我独自咀嚼着这模糊的感受的时候,索米娅似乎也同时悟到什么。
第二天,我看见地一个人套上牛车去拉水。
她没有骑牛,而是像女人们那样,斜斜地坐在车辕一侧。
她没有喊我。
这样,到了我们十七岁的那个秋天。
一天,我们把一秋天拾来晒干的白蘑菇运到公社供销社去卖。
索米娅和奶奶赶着装满蘑菇的棚车,我骑着钢嘎·哈拉相随。
等我们返回伯勒根河湾的时候,天色已晚。
我们打算架起篝火,用河水煮一锅茶,吃些东西再赶路。
"就是这儿,孩子们,"奶奶喂着茶,用浑浊的眼光注视着河湾,"这儿就是出嫁姑娘告别亲人的地方。
唉,这一辈子,我看见多少姑娘,唉,就像你一样的年轻姑娘,索米娅。
----跨过这条小河,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呀。
我也一样,自从跨过这条河,来到这儿,已经五十多年
了……老们唱过这样的歌∶'伯勒根,伯勒根,姑娘涉过河水,不见故乡亲人'……”
我们收拾了锅碗,熄灭了篝火,准备继续赶路时,奶奶突然扯住我们俩。
她急急地、紧张地说∶"索米娅!唉,如果你也跨过这条河,给了那遥远的地方,我,我会愁死的!我看,我看,你们俩就在咱们自己的家里成亲吧!你们结成夫妻!这样,我一个宝贝也不会丢掉……"我们俩同时从奶奶怀里挣脱出来。
我跳上马,连抽几鞭。
在呼啸的风声中,黑马一蹦子冲上了山冈。
等我勒住马时,身后响起了歌声。
我扯转马头,远远看见那银发的老奶奶正精神抖擞地边走边唱,她一手牵着牛车,一手牵着姑娘。
地步履坚定,银发在夜风中一飘一飘。
(节选自中筒小说(黑验马》)【注】因父亲工作原因,几年前巴帕被寄养在"奶奶"家里。
此前,孤儿索米短已教"奶奶"收养。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中描写的皮袍、簿火,牧场白速菇等,展示出富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草原环境。
B.“哦,成年的日子”一段文字,在全篇舒缓的叙事中插入真挚的抒情,抒写了成长感悟。
C.索米娅独自套车"拉水"的细节,折射出微妙的心理变化,刻画了不同往日的少女形象。
D.小说从春天写到秋天,既是时间顺序,也象征着“我”与索米娅的爱情从萌芽到收获。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展示了“我”的内心世界,并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勾勒了索米姬的形象。
B.小说中冬去春来时节草原暮色的描绘,既交代了时令的更替,又呼应了主人公巴帕青春来临时波动的心绪。
C.奶奶唱歌的情节,表现出辞家远别的忧伤之情,刻画了奶奶坚毅刚强的形象,也为她提出成亲的主张作了铺垫。
D.这篇小说把优美的草原文化与朦胧的青春话题有机结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纯粹自然而又耐人寻味的抒情氛围。
8.小说中马的形象有哪些作用?(4分)
9.小说细腻刻画了"我"青春期的矛盾心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
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
祖执蒲,明太常卿;父恂,户部尚书;季父恪,皆以东林忤阉党。
尝游江左,寓金陵,司业周风翔得其所撰策,立造访之,谈讌弥日。
是时主复社者太仓张溥,贻书推为领袖;主几社者青浦陈子龙,赠诗曰"汉家宣室为君开"。
其它海内清望,胥缔附之。
性豪迈不羁,尝与杨延枢、夏允彝醉登金山,临江悲歌,指评当世人物,而料事尤多奇中。
方恂之督师援汴也,方域进曰∶"太人受诏讨贼庙堂议论牵制愿破文法以赐剑首诛一甲科令守之不应征办者而晋帅许定国师噪当折以徇军事办威立,疾驰渡河,收中原土集团结之众,以合左良玉于襄阳,约陕督孙传庭持角并进,则汴围不救自解矣。
"恂叱曰∶"此跋扈也,小子多言!"趣遣归。
道遇永城叛帅刘超,方域曰∶"君所坐不过杀二迎史,奈何遽反?今畿辅有警,君帅所部,疾走勤王,必可转祸为福;即不然,亦湔洗恶名,失此则身死名裂。
"超不能从。
怀宁阮大铖,故魏阉义儿也,屏居金陵,谋复用。
诸名士共檄大铖罪,作《留都防乱揭》,宜兴陈贞慧及责池昊应萁主之。
大铖愧且志,然无可如何。
知方域与二人者相善也,私念因方域以交于二人,事当已。
乃嘱其客来交欢。
方域觉之,谢客弗与通。
大铖乃大怒,恨次骨。
甲中,南都拥立,大铖骤柄用,兴大狱,将尽杀党人。
方域夜出走,渡扬子江,依镇帅高杰得免。
生平颇以经济自诩,任侠使气,然一语合,辄吐肝肺。
初放意声伎,已而悔之,发愤为诗古文偶韩欧学于举世不为之日。
将刻集,集中文未脱稿者,一夕补缀立就。
人益奇之。
顺治十一年卒,年三十七。
方域健于文,益其天才英发,吐气自华,善于规模,绝去蹊径,不序于古,而亦不泥于今。
当时论古文,率推方域为第一,远近无异词。
(节选自《清史列传·侯方
域传》)
10.、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人受诏讨贼/庙堂议论牵制/愿破文法/以赐剑首诛一甲科令守之不应征办者/而晋帅许定国师噪当斩徇军
B.太人受诏讨贼/庙堂议论牵制/愿破文法/以赐剑首诛一甲科令守之不应征办者/而晋帅许定国师噪/当折以徇军/
C.太人受诏讨贼/庙堂议论牵制/愿破文法以赐剑/首诛一甲科令守之不应征办者/而晋帅许定国师噪当折以徇军/
D.太人受诏讨贼/庙堂议论牵制/愿破文法/以赐剑首诛一甲科令守之不应征办者/而晋帅许定国师噪当折以徇军/
11.下司对这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林,指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团体,因其主要首领顾宪成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而得名。
B.宜室,指汉代未央宫中的宣室殿,此处用汉文帝在宣室召见晁错的典故,借以说明侯方域具有辅佐君王的才干。
C.南都,指南京,明朝最初建都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仍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并保留了一套中央机构。
D.韩欧,指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欧阳修,他们曾先后倡导并发起以恢复先秦两汉古文传统为宗旨的古文运动。
12.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保方域出身于仕宦世家,祖辈父辈都是东林党人,反对阉党专权。
他早有才名,寓居金陵之时.深受江南士大夫名流的推崇。
B.候方城曾为父亲解开封之围出谋划策,可惜没被采用;又曾劝说叛将刘超将功补过,率兵赴开封勤王,刘超也没有从其计。
C.侯方域与陈贞慧、吴应箕交好,陈、吴二人发动士人揭发阉党阮大钺的罪状。
阮大铖想通过候方域疏通关系,被侯察觉并拒绝。
D.候方域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古文创作上。
他的文章才华洋溢,自成风格,既合古人传统,又能超脱时俗,时人公推为第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君所坐不过杀一御史,奈何遽反?(3分)
(2)生平颇以经济自诩,任侠使气,然一语合,辄吐肝肺。
(5 分)14.依据第四段,简要概括侯方域在文章写作方面的"奇"的表现。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15 ~16 题。
次韵蒋颖叔①
苏轼
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樟飘然影自随。
江上秋风无限浪,枕中春梦不多时。
琼林花草闻前语,罨画溪山指后期⑦。
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
【注】①此诗为元丰七年秋苏轼自黄州移官汝州途经真州时所作。
蒋颖叔与苏轼于嘉祐二年同登进士第,此时居官真州。
②苏轼自注;"蒋诗记及第时琼林宴坐中所言,且约同卜居阳羡。
"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化用曹操《短歌行》句意,写月明惊鹊之景,映衬作者飘然于江湖之上的潇洒身影。
B.领联以风浪无限写飘零未体,借枕中春梦喻人生倏忽,寓情于景,托怀于梦,含而不露。
C.颈联前后相承,既回忆与好友当年宴饮琼林苑时的话语,又提及两人对未来生活的约定。
D.这首和诗中既回应了老友赠诗的内容,也写到了自己的人生际遇,语调亲切,情深意咪。
16.从全诗看,诗人在尾联中流露出哪些心声?(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好文章常能借平常事物来阐发深远的意蕴,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__▲__,__▲_"两句,以密集的意象描绘登高的见闻,为抒发深沉丰富的情感做了充分铺垫。
(3)张孝样《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两句,将自己置身于浩瀚澄明的背景之中,个体虽渺小,意兴亦豪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1(本题共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古代的"五味"中的"辛"味,泛指葱、姜、花椒、茱萸等蔬菜的刺激性味道。
花椒、姜、茱萸是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辛辣调料。
中国关于辣椒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明代杭州人高濂的《遵生八笺》,其中描述了各种花卉应当如何种植,包括辣椒。
"番椒丛生,白花,果俨然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这就意味着辣椒进入中国的最初身份,居然是观赏植物。
贵州是我国率先将辣椒作为食物的地方。
据1722 年的《思州府志》记载,贵州食盐匮乏,生计窘迫的下层民众,购买食盐所需费用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于是他们成为了食用辣椒的先锋。
由于辣椒与茱萸相比,在贮藏、种植和食用等方面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便完全取代了茱萸。
对于辣椒在西南官话区短时间内的迅速风行,有论者以为这与地理条件有关。
这个观点值得商榷,譬如气候条件更接近江南的江西反而嗜辣。
或许,辣椒的流行是两个因素结合的结果。
今天,东南沿海一带可能仍旧是中国饮食版图上"辣度"最低的地区,(——)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从吴语在苏、沪一带将"辣椒"称为"辣虎",畏之如虎,便一目了然。
B.这从吴语在苏、沪一带将"辣椒"称为"辣虎",畏之如虎,便可见一斑。
C.这从苏、沪一带的吴语将"辣椒"称为"辣虎",畏之如虎,便一目了然。
D.这从苏、沪一带的吴语将"辣椒"称为"辣虎",畏之如虎,便可见一斑。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
B.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C.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D.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2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 题。
疫情暴发后,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武术因其在全面健身、提高身体免疫力等方面存在的巨大价值而不断登上热搜。
传统武术在思想哲学层面具有丰富的内涵。
太极拳、八卦掌中所体现的虚实相生、刚柔相济、攻防有度等特性,①。
少林长拳、罗汉拳等拳种刚健有力、朴实无华的特征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同样深入肌理,尤其是在武德这一层面。
武术竞技时,②,又要点到为止,这是武术界信守的武德准则。
古代记载中有越女和袁公"折竹代剑"的斗智较技,还有曹丕和邓展"以蔗为杖"的剑术较量,这种比武说明古人已认识到只有避免真刀真枪,才能达到既不会受到致命伤害又有竞技乐趣的目的。
现代武术散打比赛中,各种对人体要害部位严禁击打的规定,以及大面积护具的穿戴,都是有意识地保护对手。
由此可见,③。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