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版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版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未来清洁能源﹣﹣纳米金属.如纳米铁可作为发动机的燃料,那时我们将迎来一个新的“铁器时代”.有一些专家也曾经指出,如果利用太阳能使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重新组合的构想能够实现(如图),那么,不仅可以消除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A . 化学能
B . 热能
C . 生物能
D . 电能
2. (2分)一端封闭的U形不反应.使CH4和Cl2在稍暗的光线下缓慢反应,则中间气柱的长度将(假设中间气柱未移出U形管水平部分)()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难以确定
3. (2分) (2018高二上·江苏期末) 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
利用如下反应,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4HCl(g)+O2(g) 2Cl2(g)+2H2O(g) △H=-115.6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升高温度能提高HCl的转化率
B . 加入催化剂,能使该反运的焓变减小
C . 1molCl2转化为2molCl2原子放出243kJ热量
D . 断裂H2O(g)中1mol H-O键比断裂HCl(g)中1mol H-Cl键所需能量高
4. (2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丙烷跟甲烷一样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B . 1mol乙酸与1mol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1mol乙酸乙酯
C . CH2Cl2只有一种空间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D . 溴水既可鉴别乙烷与乙烯,又可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5. (2分)(2018·新乡模拟) 锂碘电池的正极材料是聚2-乙烯吡啶(简写为P2VP)和I2的复合物,电解质是熔融薄膜状的碘化锂,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2VP·nI2+2e-+2Li+=P2VP·(n-1)I2+2Li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电池放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 . P2VP和I2的复合物是绝缘体,不能导电
C . 该电池发生的总反应为2Li+P2VP·nI2=P2VP·(n-1)I2+2LiI
D . 该电池工作时,碘离子移向正极
6. (2分) (2019高二下·台州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煤的干馏、气化、液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B . 苯与氢气生成环己烷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C . 将3 mol Cl2与1mol乙烷混合光照,可以得到1molC2Cl6
D . 乙醛可以被氧气氧化为乙酸,乙酸又能被氢气还原成乙醛
7. (2分)反应4NH3(g) + 5O2(g) =4NO(g)+ 6H2O(g)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可表示为()
A . v(NH3)=0.01mol/L/s
B . v(O2)=0.001mol/L/s
C . v(NO)=0.001 mol/L/s
D . v(H2O)=0.045mol/L/s
8. (2分) (2018高一下·宿迁期末) 可逆反应2A(g)+B(g) 2C(g)+2D(g) 在4种不同情况下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v最大的是()
A . v(A)=0.15mol·(L·min) -1
B . v (B)=0.2 mol·(L·min) -1
C . v (C)=0.3 mol·(L·min) -1
D . v (D)=0.1 mol·(L·min) -1
9. (2分)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X(g)+3Y(g)⇌2Z(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 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
B . X Y Z的浓度都相等
C . X Y 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D . X Y Z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10. (2分) (2016高一下·黑龙江期末)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 ,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 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7g,则反应速率为()
A . v(H2)=0.03 mol/(L•min)
B . v(N2)=0.02 mol/(L•min)
C . v(NH3)=0.17 mol/(L•min)
D . v(NH3)=0.01 mol/(L•min)
11. (2分) (2017高一下·邯郸期中) 已知4NH3(g)+5O2(g)⇌4NO(g)+6H2O(g)△H<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A . 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关系:2 v(NH3)=3 v(H2O)
B . 若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经过3min后NH3的物质的量由10mol变为7mol 则v (NH3)=0.5mol•L﹣1•s﹣1
C .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 . 若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将会减小且平衡将被破坏
12. (2分) (2018高二上·长沙期中) 5.6 g铁粉投入到盛有100mL2 mol/L稀硫酸的烧杯中,2min时铁粉刚好溶解(溶解前后溶液探究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表示这个反应的速率正确的是()
A . v(Fe)=0.5mol/(L • min)
B . v( H2SO4) =1mol/(L·min)
C . v( H2SO4)=0.5 mol/( L • min)
D . v( FeSO4)=lmol/( L • min)
13. (2分) (2018高二上·江西期中) 利用反应:2NO(g)+2CO(g) 2CO2(g)+N2(g) △H=-746.8kJ·mol-1 ,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A . 降低温度
B . 增大压强
C .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 . 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
14. (2分) (2020高二上·新宁期末) 下列措施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 升高温度
B . 降低温度
C . 增大反应物浓度
D .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15. (2分) (2019高二上·太原期末) 在25℃时,密闭容器中 X、 Y、 Z 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X Y Z
初始浓度/( 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 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达到平衡时, X 和 Y 的转化率相等
B .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 Z 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C . 反应可表示为X+3Y 2Z,其平衡常数为 1600
D . 若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的平衡常数也增大
16. (2分) (2017高二上·汉台期末) 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A . 加少量Na2SO4固体
B . 铝条的表面积
C . 溶液的温度
D . 盐酸的浓度
17. (2分) (2018高二上·红桥期中) 在一定的条件下,将 2mol SO2和1mol O2充入一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 2SO3(g) △H=-197 kJ/mol, 当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生成 2 mol SO3
B . 放出热量197 kJ
C . SO2和 SO3共有 2 mol
D . 含有氧原子共有3mol
18. (2分) (2018高二下·武冈模拟) 在工业上合成氨反应:N2+3H2 2NH3 ,欲增大反应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 降低温度
B . 减小压强
C . 减小H2的浓度
D . 使用催化剂
19. (2分) (2015高二上·邢台月考) 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因素是:()
①扩大容器的容积②使用催化剂③增加反应物的质量④升高温度⑤缩小容积.
A . 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③④⑤
D . ④
20. (2分)在常温和光照条件下,可与甲烷发生反应的是()
A . 氧气
B . 氯气
C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 浓硫酸
21. (2分)将相同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生成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A . CH3Cl
B . CH2Cl2
C . CCl4
D . HCl
22. (2分)一定条件下在一容积恒为2L的容器内发生反应:2A(g)+B(g)2C(g),已知起始投入4mol A(g)和2mol B(g),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并且2s后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2s内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mol/(L•s)
B . 2s内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mol/(L•s)
C . 2s后每有0.6mol的物质B生成,同时就有0.6mol物质C生成
D . 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
23. (2分) (2015高一下·克拉玛依期中)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A .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 . 易形成﹣1价离子
C .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酸性
D . 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24. (2分)(2016·铜山模拟) 最近中美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可快速充放电的铝离子电池,该电池电解质为离子液体{AlCl3/[EMIM]Cl},放电时有关离子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放电时,负极发生:2AlCl4﹣﹣e﹣=Al2Cl3﹣+Cl﹣
B . 充电时,泡沫石墨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
C . 放电时,电路中每流过3mol电子,正极减少27g
D . 充电时,阴极发生:4Al2Cl3﹣+3e﹣=Al+7AlCl4﹣
25. (2分)下图是甲醇/过氧化氢燃料电池内部结构示意图。
工作时,甲醇和过氧化氢分别进入燃料电池的燃料腔和氧化剂腔,在各自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并向外界输出电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H2O2+2H++2e-=2H2O
B . 燃料腔中的多孔石墨电极为该燃料电池的正极
C . 电池工作时,1mol甲醇被还原有6mol电子转移
D . 电路中的电子经正极、负极、质子交换膜后再回到正极,形成闭合回路
二、填空题 (共1题;共4分)
26. (4分) (2019高二上·杭锦后旗期末)
(1)甲醇燃料电池(DNFC)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动汽车最佳候选动力源。
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
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工业上一般可采用下列反应来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现实验室模拟该反应并进行分析,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该反应的焓变△H________0(填“>”“<”或“=”).
②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__K2(填“>”“<”或“=”)
③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3molH2,测得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________。
三、综合题 (共2题;共4分)
27. (2分)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若通直流电5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g.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中X电极为直流电源的________极.
(2)写出以下电极反应式
①C中的Ag电极________.
②B中的阳极________.
(3) B中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如何变化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要使溶液恢复原状,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
(4) 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5)若电解中的直流电源为甲烷燃料电池(KOH为电解质),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
(6)通电5min时,B中共收集224mL(标准状况下)气体,溶液体积为200mL,则通电前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
28. (2分)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及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② ________;③________;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
(3)该反应的△H________0,判断其理由是________;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
实验②:vB=________.
四、实验题 (共1题;共3分)
29. (3分) (2018高一下·南平期末) 某实验小组通过铁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铁的质量相等,铁块的形状一样,盐酸均过量),设计实验如下表:
实验编号盐酸浓度/(mol/L)铁的形态温度/K
① 4.00块状293
② 4.00粉末293
③ 2.00块状293
④ 2.00粉末313
(1)若四组实验均反应进行1分钟(铁有剩余),则以上实验需要测出的数据是________。
(2)实验________和________(填实验编号)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和2是研究________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3)测定在不同时间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绘制出图甲,则曲线c、d分别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其中一组实验,发现产生氢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①其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②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5)实验1产生氢气的体积如丙中的曲线a,添加某试剂能使曲线a变为曲线b的是______。
A . CuO粉末
B . NaNO3固体
C . NaCl溶液
D . 浓H2SO4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填空题 (共1题;共4分) 26-1、
26-2、
三、综合题 (共2题;共4分)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8-1、
28-2、
28-3、
28-4、
四、实验题 (共1题;共3分) 29-1、
29-2、
29-3、
29-4、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