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幼儿园课堂提问行为有效性的策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幼儿园课堂提问行为有效性的策略
1、问题设计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和兴趣特点,使问题适合幼儿的能力水平。
恰当地提问可以增强幼儿对问题的理解,减少对自身能力的忧虑。
在水平程度不齐的班级里,要用自然的、简洁通俗的语言表述问题,调整词汇和句子结构以符合幼儿的语言和概念水平。
2、活动设计中的框架教学结构和关键问题,把它们写进教案中,清楚地、详细而精确地设计、表述问题,避免两可的、模糊的提问。
比如“我们昨天学了什么?”或者“这个故事里的邮递员叔叔怎么样?”等等。
提专一的问题,避免无休止的提问,不然会使幼儿受到挫折或迷惑。
再根据幼儿的回答问一些随机性的问题。
3、按照逻辑的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问题,避免缺乏明确的中心和目的的随便提问。
要考虑到幼儿智力和能力水平,预先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论题和教学任务。
按照预先计划的次序提问将有助于幼儿的学习和思维训练。
4、提各种水平的问题。
提出基本问题检查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基本理解,并以此作为进行较高水平学习的基础。
较高水平的问题为幼儿提供了锻炼较高水平思维形式的机会。
5、在幼儿回答之前提供思考的时间。
提问以后,等3-5秒或更长的时间,可以增加幼儿回答的内容,并鼓励幼儿在较高水平上进行思维。
让幼儿马上回答问题会明显地减少教师和幼儿间、幼儿和幼儿间富有意义的相互作用。
在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之前等待足够的时间,可保证幼儿对问题的充分理解。
6、提问那些能够鼓励全体(或大多数)幼儿参与的问题。
所提的问题要能使大多数幼儿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
例如,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对难度较大的问题采取自由处理的形式;留心沉默寡言的幼儿的语言或非语言暗示,如困惑的表情,似举非举的手势等;鼓励幼儿与幼儿间相互启发;排圆形或半圆形的座次,创造有利于幼儿参与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