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表观酸碱性和生理酸碱性的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的表观酸碱性和生理酸碱性的检测
1问题情景
大家看这是什么?苹果,想吃吗?先回答我几个问题:
⑴有没有想过这些食物的酸碱性呢?
过去往往认为,苹果、番茄等酸性口味的食物是酸性食物,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在营养学中,食物的酸碱性分为食物的表观酸碱性和食物的生理酸碱性。
食物的表观酸碱性是指食物直接表现出来的化学酸碱性,它是烹饪调味时的重要参考因素。
而食物的生理酸碱性则不是,生理酸性食物是指食物经消化代谢后,其残留物能给体液带来酸性影响的食物;反之,则叫做生理碱性食物。
营养学中的食物酸碱性并不是以食物的表观酸碱性来衡量的,而是以食物的生理酸碱性为基准的。
⑵我们常吃的食品中哪些是酸性、碱性食品?
我们的主食米、面、以及肉类、蛋类等均为生理酸性食物,而海带、苹果等蔬菜、水果大多为生理碱性食物。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荤素搭配,全面、均衡吸收各种营养。
⑶为什么说食用碱性食品好?
人体体液的pH都必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如血液的pH在7.4左右,呈弱碱性)。
由于血液中有缓冲系统能调节酸碱性,再加上机体肺、肾等器官的调节作用,使体液pH维持在一狭小范围内(血液的pH在7.35~7.45之间)。
体内酸(碱)聚集过多,将会出现酸(碱)中毒,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多食用碱性食品,对减轻机体负担,维持人体体液的酸碱性平衡是有好处的。
⑷酸性体质对人的影响?
酸性体质的人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腹泻、便秘等,到医院也检查不出什么毛病。
如果长期处在酸性体质不加以改善,女性的皮肤会过早地黯淡和衰老;儿童会造成发育不良、食欲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中老年人则会因此引发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⑸专家是如何测定食物酸碱性大小的?
营养学中,常利用燃烧的方法,来判断食品的酸碱性。
2设计实验方案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讨论,提出了测定食物酸碱性的实验方案。
2.1确定食物的酸碱性
(1)确定食物的表观酸碱性
取适量食物,切碎,挤压出汁(或用浸泡液),用pH试纸或酸碱指示剂测出其酸碱性(如:苹果汁的pH<7,说明苹果呈表观酸性)。
(2)确定食物的生理酸碱性
取适量食物,切碎,放入坩埚内,在酒精喷灯上灼烧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将残渣转移入烧杯,加少量水溶解,测出其酸碱性(如:苹果灰分浸泡液的pH>7,说明苹果呈生理碱性)。
2.2定量测定食物的生理酸碱性
(1)称20g食物,用上述步骤制得食物灰分的浸泡液,过滤,用少量水洗涤滤渣。
(2)将滤液转移入锥形瓶,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读出消耗酸(碱)溶液的体积。
(3)计算出该食物每100g消耗的标准酸碱的物质的量,得出食物的生理酸碱性数值(营养学中食物生理酸碱性值以100g食物所消耗的标准酸碱的物质的量来表示)。
3实验验证
在活动中,学生分为3组,分别测定不同类型的食品。
第1组测定主食类,第2组测定动物性食品,第3组测定植物性食品,每组测定2个样品。
所得实验数据见表1,与专业性文献值比较见表2:
4讨论与交流
实验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1)过去往往认为,苹果、番茄等酸性口味的食物是酸性食物,事实并非如此简
单。
食物的酸碱性分为食物的表观酸碱性和食物的生理酸碱性。
食物的生理酸碱性与表观酸碱性不一定相同,如苹果、话梅,表观呈酸性,但却呈生理碱性。
营养配餐时所谓的酸碱平衡是指要合理搭配生理酸碱性食物。
(2)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与文献值的酸碱性全部相符,但在具体酸碱性值大小
上有所差异。
分析原因有:①实验操作存在误差;②食物的酸碱性大小与品种、产地、成熟度等因素有关,出现差异是正常的。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学生可以做2个不同品种的苹果的生理碱性值测定,观察结果。
证明此推测有一定道理。
(3)进一步探究:
①呈生理酸性的食物中含硫、磷、氮元素较多;呈生理碱性的食物含钾、钙、镁等元素。
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说法。
②有资料说常食用碱性食物的人智商高,引起同学的浓厚兴趣,关注这一问题。
③能否用科学方法来改变某一品种食物的表观或生理酸碱性值,使其更符合人类的需要,提出各种设想。
虽然在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全部解决,但学生并不因此而失望,反而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欲望,这正体现了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正是科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