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化下的历史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化下的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将信息技术引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为一体,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扩大知识容量、提供清晰明确的知识结构,使课堂教学呈现多样性和交互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能够较好地发挥出历史学科的优势。

一、有利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历史课程内容标准》基本理念指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娱乐性为一体,是一种新兴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它可以为历史学科的教学提供新的视野和活力。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信息技术教学能通过收集到的信息,将历史教学内容由静变动,由虚变实,化抽象为直观,梳理结构知识。

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史料,掌握历史人物产生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多方面了解历史现象,从而提高观察和辨别能力,用唯物主义思想辨证分析问题。

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历史学科具有内容丰富、纵贯古今、横揽中外的特点,有的课文内容跨越时间、空间;有的内容涉及历史背景、人物、事件、历史影响等较多。

如按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在黑板上书写,一是时间有限;二是黑板的版面容纳不下,所以不便向学生讲述过多的内容。

而信息技术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根据教学设计、鼠标移动,解决这个问题。

或多或少,或快或慢,向学生展示跨越时空、天南地北,重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效地利用课堂40分钟,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尤其是课外知识。

三、有利于知识容量的扩大。

历史学科不仅仅是一门单一的学科,而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它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大千世界,包罗万象。

历史学科虽然是开卷考试,但要学好、记牢、理解、运用并非易事。

一是它的时间跨度长。

世界历史上下几百万年,中国文明历史上下几千年,源远流长,
延续不断。

如人类原始时期、古代、近代、现代、当代。

二是空间范围跨度大。

五大洲、七大洋,海、陆、空,国内、国外,均提及到。

三是学科知识涉及面广。

诸如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工、农、商);军事(武器、战争);文化(文字、文学、娱乐);社会生活(衣食住行);艺术(音乐、舞蹈、绘画、雕刻、建筑);地理(位置、环境、资源);自然科学(生物、动物、植物);科技(航天航空、基因工程、信息技术)等等。

四是历史重要人物、事件众多。

人名、地名繁多、冗长、难记。

五是历史事件原因错综复杂,似是而非,难辨真伪,难于记忆。

新课程内容改革,由于考虑到学生的减负问题,现义务教育七至九年级历史教科书,与原初中历史教科书对比,书中的内容省略不少。

而学生个人又由于生活环境、家庭条件,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原因,获取的学科信息不尽相同。

因此,教师借助多种手段获取信息资源,扩充知识容量,并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无疑会让整体学生视野开阔、从中受益。

历史学科具有延续性、阶段性、时空性。

运用多种技术信息手段再现历史,再现不可能重现、重演的历史情景、场景,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距离我们现代人遥远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印象,提高记忆,激发对历史科学习的兴趣。

四、有利于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思维活动。

历史学科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集文字、图像、图片、声音等为一体。

它有形象、直观的特点。

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光、色彩、动画、影视等信息,从多角度、多层面反映事物、事件,吸引学生注意。

1、依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好教学导语。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其中设计好导语,也是重要的一环。

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引人入胜的情景,往往令人回味无穷。

看文章,往往先看标题、看开头内容;听课堂教学,先对导语感兴趣。

看课件教学,先看情景设计。

由此说明,精心设计好教学情景、恰倒好处地安排好教学内容、合理地呈现知识结构、启发式的归纳结尾,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

历史学科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有其独到的特点,它所承载的知识,尤于其他的学科(因为很多史料,自古至今,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已经长期进行收藏、保存和利用)。

通过精心设计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捕捉信息,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欣赏到艺术美,培养感知美、热爱美、欣赏美的情趣。

2、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互动情景。

一堂好的课堂教学,不是自始至终地由老师“满堂灌”,而是运用多种方式进行。

即叙述与书写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提问与互动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在互动式的交流讨论中获取知识,锻炼胆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协作和创新精神,启迪他们在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中学会参与,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组织活动能力。

如在授课中穿插“想一想”、“议一议”或“抢答、问答”等留下悬念题,然后再通过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点击鼠标将正确答案放出。

3、依据教学内容呈现信息情景。

学生获取信息的通道有多种。

但直接与间接获取的信息,迥然有别。

直接获取的信息,
他们会很快记忆在脑海中,但毕竟有限。

间接获取的信息,虽听易忘。

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可以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使学生在直接或间接接受知识的同时,加深记忆。

因此,历史学科教学要充分利用。

一是运用大量的文本文字资料呈现信息。

如课文导读、结构知识、人物简介、背景说明、历史意义、作用影响等。

二是以图片、图像的方式呈现信息。

图片可以给人以直观感,使学生对课文触及的内容及其他信息能够清晰地印记在脑海里,由理性认识到上升感性认识。

如讲解《海南历史》时,可以展示具有海南热带风光象征意义的三亚“天涯海角”、“亚龙湾”海景及海口“世纪大桥”,使没有到过此地的学生,也能通过历史学科信息技术教学了解到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建省近20年来的经济文化发展建设。

图像可以直观地呈现丰富的教学信息,而且具有宣传性和欣赏性。

数字化的图像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图像色彩显示自然、柔和、逼真,能够再现自然景物,显现丰富的信息。

如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油画等。

三是运用图形、图表的方式呈现信息。

图形可以突显地理位置、战争(战役)地点。

如古代、近代、现代战争(战役)发生地及作战双方运动路线。

图表可以表明在一定的时期内,反映一国或多国经济、文化及社会生产的发展;可以简要归纳出同时期或不同时期人物、事件产生(发生)的基本情况,反映其相同点与不同点。

通过对比,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

如《新航路的开辟》一文中可列出简表,分别反映哥伦布、迪士亚、达。

伽马、麦哲伦航行路线、到达目的;英国、美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等等。

四是通过声音呈现信息。

心理学认为,视听并用的学习效率最高。

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人的视觉和感官,引发人的注意力。

因此,历史学科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好丰富的教学资源。

如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历史重要人物的讲话录音以及播放歌曲、乐曲,渲染意境,烘托气氛,激奋人心。

在讲授《红军不怕远征难》课文时,播放毛泽东主席的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在讲授《改革开放》课文时,播放《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在讲授海南的发展建设时,播放《永远的邀请》、《请到天涯海角来》;在讲授《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播放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等;在讲述著名家贝多芬、约翰。

施特劳斯时,播放《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乐曲,《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叙曲》等舞曲,不仅为学生提炼课文知识,而且将乐理知识及乐感也直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到音乐艺术殿堂的美,在艺术享受的气氛中陶冶情操。

五是通过动画或视频等形式呈现信息。

如在讲述大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如何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反围剿”;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如何跳出国民党的前阻后追包围圈,脱离险境(四渡赤水、突破天险等);在讲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如何运用阻击战、运动战、歼灭战等动画,使学生能通过画面晃动及箭头移动,对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处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及历史情景,有个直观印象,以此感悟到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八年抗战,终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人。

如在讲述改革开放时,播放
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等经济特区以及上海浦东等经济地区前后发展变化的影视。

通过直观的画面事实对比,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虽身处穷乡僻壤,也能耳听目睹到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巨变。

从而感悟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国现在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发展;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和环境。

又如:在讲到科技发展时,可将国内或国外最新研制的一些产品进行补充介绍,如我国去年成功研制的歼—10战机;今年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以及国内国外生物基因工程方面研制的“克隆羊”、“克隆牛”等等。

综上所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历史学科的教学,其优势不必多言,有目共睹,有耳共鸣。

总而言之,历史学科的教学,有着许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信息资源,关键是看我们历史老师如何把握,取之有招,用之有度。

当然,好的传统教学方式,有的我们还是应该有所保留,并充分发挥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