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诫子书》试讲稿(逐字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诫子书》试讲稿
【试讲课文】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试讲稿件】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初中语文教师的XX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试讲题目是《诫子书》,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千古奇才,他为蜀国的建立和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在请大家来说说你知道哪些有关诸葛亮的典故?
瞧瞧你胸有成竹的样子,来,请你!
你讲述的是草船借箭的故事。
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十万余支箭,立下奇功。
同桌也想分享?
你向大家介绍的是空城计。
当时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
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看来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很丰富,老师很欣慰。
诸葛亮作为一名政治家,神机妙算,令人折服。
那他作为父亲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诫子书》,一起去感受下诸葛亮对儿子的爱和关怀。
二、初读课文
刚才我们已经聊了很多关于诸葛亮的典故,看来大家对诸葛亮并不陌生,那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呢?最后一排的女生,请你。
你说,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好,简单明了,一句话为我们介绍了人物的主要成就,表达能力不错,请坐。
那接下来由老师来范读课文,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按照节奏进行断句,同时思考文章都写了些什么?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好,老师范读听完了,现在老师请位同学来读一读?
老师注意到,你刚刚听的很认真,就请你吧!
同学们,他朗读得怎么样?
嗯,吐字清晰,不过,节奏不太对。
正确的应该是?
诶,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回正确了,请看大屏幕,已用
红笔标注。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请大家动动笔划好节奏。
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呢?
请你。
你说,文章从修身、治学等方面展开论述,劝勉儿子勤学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最忌怠惰险躁。
找的很准确,表达的也非常清晰,但是能不能再说说它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呢?
同学们一起补充,没错,总结起来文章内容就是课文围绕一个“静”字,从修身、治学等方面展开论述,劝勉儿子勤学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最忌怠惰险躁。
三、析读课文
了解了文章基本的内容,老师再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从诸葛亮对孩子的殷殷教诲中选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选择的句子进行合作讨论。
老师看到大家都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第四组的同学,请你们说说吧。
你们汇报的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看你一时回答不上来,没事,老师换个问法。
我们先来看看关键的词语,“淡泊”是什么意思?
非常准确,“淡泊”指内心恬淡。
“宁静”呢?
诶,和我们现在意思可不一样了,这里指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那现在你能试着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你说,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神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是的,这次说的很正确。
抓住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意哦,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不知细心的同学发现了吗,这句话实际上就是说淡泊名利就能明确自己的志向,集中精神就能达到远大目标。
那不如我们把本句改成“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样更简洁,可以吗?
大家都说不可以。
那么原因是什么?同学们得说服我哟!
哦,大家抓住了双重否定,是的,这样语气更强烈些,更表达出他对孩子的
谆谆教诲与无限期望。
大家能从文中找到类似的句式吗?
没错,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怎样读这种句式?
“非”“无以”等否定词重读。
嗯,这点说的不错。
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慢速、沉稳地朗读,这样才能读出诸葛亮诫子的语重心长、谆谆教诲。
同学们配合的很默契呀,大家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了,都请坐。
第二组的同学也不甘示弱,请你们说说。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
那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你说你通过注释,你明白了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你是怎么想到要将本句作为座右铭?
哦,懈怠、浮躁是人易犯的错误。
所以你将本句作为座右铭,就是要提醒自己杜绝这样的陋习。
你的见解独特!很有自己的想法。
浮躁的反义词是?对,安静。
那么本句与句首“静以修身”有何关系呢?
没错,与“静以修身”形成对比!同学们要知道这是手法运用的好处。
这样既增强了论述的效果,而且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更使人信服。
那让我们齐读静与躁的相关语句,体会论证效果。
同学们的朗读声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看来大家已经体会其论证效果了。
四、小结作业
本文主要以道理论证的方式展开论述,想一想哪些事例可以论证文章观点?你终于鼓足勇气了,请你。
你说,居里夫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在简陋的实验室里精心研究,最终发现了镭,获得诺贝尔奖。
好样的,你体会得都很深刻。
愉快的课堂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又到了下课的时间,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诸
葛亮对儿子的殷殷教诲,明白了其中做人做事的道理,也学习了对比论证、正反论证等手法。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并完成作业:猜想诸葛亮的儿子收到此信之后的反应,续编结局。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倾听。
请问,我需要擦黑板吗?
【板书设计】
诫子书
静(正面)
对比
←−−→
论证
躁(反面)谆谆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