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甘嗜(2)原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工开物·甘嗜(2)原文
天工开物·甘嗜(2) 蔗品
【原文】
凡荻蔗造糖,有凝冰①、白霜、红砂三品。

糖品之分,分于蔗浆之老嫩。

凡蔗性至秋渐转红黑色,冬至以后由红转褐,以成至白。

五岭以南无霜国土,蓄蔗不伐以取糖霜。

若韶、雄以北②,十月霜侵,蔗质遇霜即杀,其身不能久待以成白色,故速伐以取红糖也。

凡取红糖,穷十日之力而为之。

十日以前其浆尚未满足,十日以后恐霜气逼侵,前功尽弃。

故种蔗十亩之家,即制车、釜一副以供急用。

若广南无霜,迟早惟人也。

【注释】
①凝冰:冰糖。

②韶、雄以北:广东的韶关和南雄以北,即五岭以北。

【译文】
用荻蔗可以造出冰糖、白糖和红糖三个品种的糖。

糖的品种不同,是由荻蔗的老嫩不同而决定的。

荻蔗的外皮到秋天就会逐渐变成深红色,到了冬至以后就会由红色转变为褐色,然后出现白色的蔗蜡。

在华南五岭以南没有霜冻的地区,荻蔗冬天也被留在地里而不砍收,让它长得更好些以用来制造白糖;但是在广东韶关、南雄以北地区,十月份就会出现霜冻,蔗质一经霜冻就要受到破坏,那些地区的荻蔗就
不能在地里留很长时间等它变成白色再收,因此要赶紧砍伐用来造红糖。

制造红糖必须在十天之内全力完成。

因为十天以前荻蔗糖浆还没有长足,而十天以后又怕受霜冻的侵袭而导致前功尽弃,所以种蔗多达十亩的人家就要准备榨糖和煮糖用的车和锅以供急用。

至于在广东南部没有霜冻的地区,荻蔗收割的早迟就随人自主安排了。

造糖
【原文】
凡造糖车,制用横板二片,长五尺,厚五寸,阔二尺,两头凿眼安柱,上榫出少许,下榫出板二三尺,埋筑土内,使安稳不摇。

上板中凿二眼,并列巨轴两根(木用至坚重者),轴木大七尺围方妙。

两轴一长三尺,一长四尺五寸,其长者出榫安犁担。

担用屈木,长一丈五尺,以便驾牛团转走。

轴上凿齿分配雌雄,其合缝处须直而圆,圆而缝合。

夹蔗于中,一轧而过,与棉花赶车①同义。

蔗过浆流,再拾其滓,向轴上鸭嘴扱入,再轧,又三轧之,其汁尽矣,其滓为薪。

其下板承轴,凿眼,只深一寸五分,使轴脚不穿透,以便板上受汁也。

其轴脚嵌安铁锭于中,以便捩转②。

凡汁浆流板有槽枧,汁入于缸内。

每汁一石下石灰五合于中。

凡取汁煎糖,并列三锅如品字,先将稠汁聚入一锅,然后逐加稀汁两锅之内。

若火力少束薪,其糖即成顽糖③,起沫不中用④。

【注释】
①赶车:压棉机。

②捩(li )转:转动。

③顽糖:即胶糖,无法结晶。

④不中用:没有用处。

【译文】
造糖用的轧浆车(即糖车)的形制和规格,是用每块长约五尺、厚约五寸、宽约二尺的上下两块横板,在横板两端凿孔安上柱子。

柱子上端的榫头从上横板露出少许,下端的榫头要穿过下横板二至三尺,这样才能埋在地下,使整个车身安稳而不摇晃。

在上横板的中部凿两个孔眼,并排安放两根大木轴(用非常坚实的木料所制成),做轴的木料的周长大于七尺为最好。

两根木轴中一根长约三尺,另外一根长约四尺五寸,长轴的榫头露出上横板用来安装犁担。

犁担是用一根长约一丈五尺的弯曲的木材做成的,以便套牛轭使牛转圈走。

轴端凿有相互配合的凹凸转动齿轮,两轴的合缝处必须又直又圆,这样缝才能密合得好。

把甘蔗夹在两根轴之间一轧而过,这和轧棉花的赶车的道理是相同的。

甘蔗经过压榨便会流出糖浆水,再把蔗渣插入轴上的鸭嘴处进行第二次压榨,然后又压榨第三次,蔗汁就会被压榨尽了,剩下的蔗渣可以用做烧火的燃料。

下横板用来支撑木轴,装木轴的地方只凿了一寸五分深的两个小孔,使轴脚不能穿透下横板,以便在板面上承接蔗汁。

轴的下端要安装铁条和锭子以便于转动。

蔗汁通过下横板上的槽导流进糖缸里。

每石蔗汁加入石灰约五合。

在取用蔗汁熬糖时,把三口铁锅排列成品字形,先把浓蔗汁集中在一口锅里,然后再把稀蔗汁逐渐加入到其余两口锅里。

如果是柴火不够火力不足,哪怕只少一
把火,也会把糖浆熬成质量低劣的顽糖,满是泡沫而没有用处了。

造白糖
【原文】
凡闽、广南方,经冬老蔗,用车同前法。

榨汁入缸,看水花为火色。

其花煎至细嫩,如煮羹沸,以手捻试,粘手则信来①矣。

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

然后以瓦溜(教陶家烧造)置缸上。

其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

待黑沙结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淋下。

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

最上一层厚五寸许,洁白异常,名曰洋糖(西洋糖绝白美,故名)。

下者稍黄褐。

造冰糖者将洋糖煎化,蛋青澄去浮滓,候视火色。

将新青竹破成篾片,寸斩撒入其中。

经过一宵,即成天然冰块。

造狮、象、人物等,质料精粗由人。

凡白糖②有五品,石山为上,团枝次之,瓮鉴次之,小颗又次,沙脚为下。

【注释】
①信来:火候已到。

②白糖:似指冰糖。

【译文】
我国南方的福建和广东一带有过了冬的成熟老甘蔗,它的压榨方法与前面所讲过的方法一样。

将榨出的糖汁引入糖缸之中,熬糖时要通过注意观察蔗汁沸腾时的水花来控制火候。

当熬到水花呈细珠状,好像煮开了的羹糊似的时,就用手捻试一下,如果粘手就说明已经熬
到火候了。

这时的糖浆还是黄黑色,把它盛装在桶里,让它凝结成糖膏,然后把瓦溜(请陶工专门烧制而成)放在糖缸上。

这种瓦溜上宽下尖,底下留有一个小孔,用草将小孔塞住,把桶里的糖膏倒入瓦溜中。

等糖膏凝固以后就除去塞在小孔中的草,用黄泥水从上淋浇下来,其中黑色的糖浆就会淋进缸里,留在瓦溜中的全都变成了白糖。

最上面的一层约有五寸多厚,非常洁白,名叫西洋糖(西洋糖非常白,因此而得名),下面的一层稍带黄褐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