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 试题_1(共1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综合(zōnghé)检测题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在选出答案以后在答题卡
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幕涂黑涂满。
〔一共18分。
每一小题3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A.颁.发〔bān〕绮.丽〔qí〕不屈不挠.〔náo〕
B.哺.育〔bǔ〕粗狂.〔guǎng〕刚正不阿.〔ē〕
C.猝.然〔cù〕幸运
..如意〔chèng〕
..〔jiǎo〕满意
D.干涸.〔kū〕参.差〔cēn〕杳.无音信〔yǎo〕
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以下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
A.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们总能从他平实朴素的语言中品〔味、位〕出宁静淡雅的意韵。
“味〞有“区分、体会〞的意思,“位〞有“所在之地〞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味〞。
B.朵朵白云飘浮在空中,它们聚〔笼、拢〕在一起,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便形成雨,洒向人间,滋润大地。
“笼〞有“遮盖〞的意思,“拢〞有“凑起〞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拢〞。
3.以下句子中加点成语或者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
A.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
....的,如今却不断变为现实。
B.与别人(biérén)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
....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常言道,独木不成林
.....,一花难成春。
一个人再能干,分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D.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开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4.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两个画线病句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在开展戏剧学习、戏剧理论的过程中,①很多家长努力为孩子争取上台演出。
他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②语言表达才能和表演程度得到改善。
看来,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A.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时机〞②句应将“改善〞改为“进步〞
B.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C.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时机〞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D.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②句应将“改善〞改为“进步〞
5.结合语境,将以下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
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①。
风那么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时机,②,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
A.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B.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C.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D.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于逍遥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míwǎng)的灵魂。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决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
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还有什么必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A.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考虑。
B.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
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
二、填空〔一共34分〕
7.默写〔12分〕
⑴山光悦鸟性,。
⑵,随风直到夜郎西。
⑶?观猎?当中描写放鹰纵马的壮观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 _ 。
〞
⑷“水〞是大自然的精灵。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含有“水〞字的句子,请你任意写出连续的两句:,。
〔二〕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一词,答复以下问题。
塞下秋来风景(fēngjǐng)异,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HY白发征夫泪。
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文言文阅读
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那么吾斯役之不幸,未假设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那么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那么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那么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那么熙熙而乐。
岂假设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那么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9.下面加点的意思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
戚出
..
亲戚.畔之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
而为
..斯役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缚者曷为.者也
10.翻译下面句子。
〔2分〕
〔1〕谨食之,时而(shíér)献焉。
〔2〕又安敢毒耶?
11.蒋氏把自己与乡邻的遭遇做了比照,“以捕蛇独存〞与乡邻的进展比照,以“一岁之犯死者二焉〞与乡邻的进展比照,从而深化提醒了苛税对百姓的毒害。
〔2分〕
12.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现代文阅读〔一共32分〕
〔一〕阅读?白梅无价?,完成13—15题。
〔一共19分〕
白梅无价
韩静霆
①当代大画家李苦禅撒手人寰驾鹤西游的时候,我的教师许麟庐正在旅行。
许老听到噩耗,立即登车,直奔。
到了苦禅灵堂,满头白发的老人,长跪不起,恸哭不止。
他和苦老,同是齐白石HY的弟子,手足之情,比一奶同胞还亲。
师兄师弟,年轻时在白石先生左右,一个是左膀,一个是右臂。
贫困的时候,他们一个烧饼掰作两半儿充饥。
艺术上更是志趣相投,画画儿画疯了的时候,两个人一夜之间画一刀纸,一百张,酣畅淋漓。
这会儿苦禅一去不归,许老恨不能跟随而去。
那哭声,真是撕心裂肺,好几个年轻人才把他从灵前拉起来。
透过老人迸溅的泪花,我能感受到两位画家半生坎坷、相濡以沫的深沉情感,感受到这种浸透着深深文化气息的友谊是何其珍贵。
②第二天,许老到我家来,进门就说:“静霆啊,苦禅兄走了啊……〞接着又嚎啕起来,这回是在“家〞里哭,而且当着我和我妻子的面儿。
许老失去了HY兄,那种绝望的悲伤,那种真情的倾泻,让我永生永世都忘不掉。
③那天,妻子做了教师爱吃的饼,弄了几样好菜,还有好酒,可教师吃不下饭去,看许老骨瘦形销(gǔ shòu xíng xiāo)的样子,我们执意请他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
谁知,许老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
我那时经济不大宽裕,哪里有好宣纸存用?翻
箱倒柜,才找到两张质量低劣的四尺宣纸,两只破毛笔。
许老捉了笔就在四尺宣纸上横扫。
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
他笔笔中锋,含泪挥笔画梅花。
只听见宣纸沙沙地响,力透纸背,情透纸背。
毛笔直冲斜行,犹如剑器在许老手中挥舞。
他把痛悼师兄之情,倾洒在纸上,朵朵梅花都是泪!教师画枝干的时候,一言未发,该点蕊了,说了四个字“泥里拔钉〞。
梅蕊虽“拔〞了出来,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
④这张四尺宣纸上的白梅花,干湿浓淡,墨色淋漓,疏影横斜,笔意纵横。
笔墨狂放霸气,不仅世间难得如此珍品,就连许老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再画出第二张。
就像人不可能诞生两次一样,这幅佳作不能克隆,不可重复,甚至不能临摹。
那个年代,那个下午,许老那种横扫千HY的运笔速度,那种大悲大恸之后,寻觅到的恣意渲泻情感的方式,也绝对没有第二回。
⑤那天,许老收了笔,兀自对着那张白梅看了好半天。
我大气也不敢出。
心里痒,想要这幅画儿,可是不敢说。
沉吟半晌,许老说:“带上,到我家盖上章子,给你了。
〞我张着嘴喘气,不知道说什么好。
⑥白梅,已经成为我的传家之宝。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和妻子才会小心翼翼地把这张画儿展开,来一番精神享受。
我不敢拿到裱画店里去裱褙,怕裱坏了。
仔细想想,许老的这幅画昭示了一个道理:在中国画界,松竹兰梅笔情墨意,难免重复,可至珍至宝的神品,不是百无聊赖时的遣兴,也不是文人的笔墨游戏,而是在笔端凝注了浓烈的情感,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在某个特别的时间是创作的东西。
正因为如此,神在,许老的白梅在。
开卷总有一股真气扑面,那种感觉,常常是唯见神采不见梅花。
那些神来之笔,甚至画家自己也始料不及。
⑦我记得白石老人曾赠给许老一幅画,上面题了一行字,大意是:是许姓好子孙,当宝之。
许老没有在这幅白梅上题这些字,可我会珍藏好的。
因为(yīn wèi),白梅无价。
〔有删改〕
13.本文主要用五个场景来写人叙事,请依次概括前四个场景。
〔每个场景用5个字答复〕〔8分〕
场景一:_______ ____ 场景二:______ _____
场景三:________ ___ 场景四:_______ ____
场景五:深夜赏白梅
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白梅无价〞。
〔5分〕
答:
15.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请以第3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
〔不超过150字〕〔8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0—22题。
〔一共13分〕
①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和民间组织开场(kāichǎng)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我们把这种平民公益叫做“微公益〞。
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微公益〞行动,让人如沐春风,心生暖意。
②参与“微公益〞行动的人才能虽微,但其散发的人格魅力芬芳远播。
八十多岁的老人陈尚义靠捡垃圾的微薄收入,二十多年收养了45个弃婴;老汉白芳礼几十年蹬三轮车挣钱助学,惠及学生三百多人;HYHY族大叔阿里木靠烤羊肉串的收入,八年中资助贫困学生
上百名……他们都是普通人,像大地上的一粒粒微尘,像大海里的一滴滴水珠。
也许有人认为他们渺小,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温暖别人,诠释良知。
他们灵魂深处溢出的芬芳,散发出人性的光芒,彰显着普通人平凡中的伟大和崇高。
③发起“微公益〞行动的民间组织力量虽微,但其产生的“正能量〞却不可低估。
他们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催生爱心、传递仁慈,带给人们崇善向上的希望;他们以爱传爱,以善扬善,会聚成一股股爱的暖流。
在,“小红帽义工〞集合起一群个体劳动者,他们坚持走街串巷做好事,为城增添了一道美丽风景;在,活泼着一群“萤火虫〞志愿者,他们以“萤火虫虽小,也要为社会送去微弱的光亮〞的执著,将爱心传递。
“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个人的想法上升为一个群体的意识的时候,当个体的行为演变为一个群体的自觉行动的时候,它的影响就会变得宏大而深远。
④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早已深深融进我们的血脉,成为有口皆碑的道德美谈。
然而,随着场经济的开展,有的人对此产生了疑虑、困惑。
他们看不到个人力量对社会的影响,变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看客,在别人需要帮助、遇到危难时态度冷漠。
其实,一个人才能有大小,但只要有爱心、有责任感,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就能积小善为大善,变小德为大德。
孟子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微公益〞,
____________。
⑤在当今社会,倡导(chàngdǎo)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微公益〞行动的滚雪球效应,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必将传遍神州大地,结出丰硕的果实。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答:
17.分析文章第①—④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
〔6分〕
首先____________ __〔不超过12字〕,其次
_______________
_〔不超过24字〕,然后______________ _
__〔不超过18字〕。
18.请在第④段结尾横线处填写上一句话,说明“微公益〞与孟子的话之间的联络。
〔4分〕
答:
三、综合性学习〔一共14分〕
?节约用水方法?将于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为了深化宣传该“方法〞,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某校举办了“水资源〞专题展览。
在参观的过程中,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9分析以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用一句话概括水资源的现状。
〔6分〕
主要信息:①
现状:②
20.京北地区大致覆盖昌平、延庆、怀柔和密云四个区县,是重要的水源和生态屏障地,保障全50%以上的城工业和生活用水。
请阅读下面材料,概括以下两县治理河流流域、修养京北水资源的两个一样(yīyàng)的措施。
〔4分〕
【材料一】
延庆县治理白河流域的主要措施有:围绕白河主干河道,加强水土保持监视执法力度;营造水保林,发挥灌草植被的生态功能,以实现山区自然保水;规整河道,修建调蓄水量的橡胶坝、拦河闸等工程,以保护水资源。
【材料二】
密云县治理石匣小流域的主要措施有:建立蓄水池、塘坝等小型蓄水工程,增加蓄水量;构建拦水、蓄水的三道防护体系,层层设防,节节拦蓄,以减少水土流失;推行清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以解决生态污染问题;营造适宜生长、具有保水保土功能的林草,以修养水源。
一样的措施:①②
21.某同学在专题展览的“留言薄〞上题写了寄语,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写下句。
〔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一样、字数相等〕〔4分〕
上句:水源告急,首都民节约用水迫在眉睫;
下句: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
二、填空
7.〔1〕答案:白露为霜
〔2〕答案(dáàn):绿杨阴里白沙堤
〔3〕答案:不知天上宫阙
〔4〕答案: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8.答案例如:壮志未酬, 渴望建功立业,思念家乡
三、文言文阅读。
9.D〔评分:3分〕
10.〔1〕小心地喂养它,到规定的时间是把它交上去。
〔2〕又怎么敢怨恨这件差事呢?〔评分:2分。
每一小题1分〕
11.非死那么徒尔旦旦有是〔评分:2分。
每空1分,用自己的话答复也可〕
12.参考答案: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统治阶级苛税的不满;希望统治者能关心百姓疾苦。
〔评分:3分〕
四、现代文阅读
〔一〕记叙文阅读
13.答案例如:
场景一:灵堂哭苦老场景二:家中哭苦老
场景三:挥笔画梅花场景四:白梅赠爱徒
14.答案例如:
因为“白梅〞这幅画是许老痛悼师兄的宣泄情感之作,是他与师兄之间深沉友谊的见证;是许老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创作出的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珍品。
所以,作者认为“白梅无价〞。
15.答案例如一:
第③段描写了许老在“我〞家作画的过程,用“捉〞“横扫〞“挥舞〞的动作描写,写出了许老作画时恣意挥洒的样子;用“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的议论,表达了许老作完画仍沉浸在悲哀之中的状态令“我〞既感动又担忧的复杂感情。
这些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表现了两位画家之间的深沉友谊,感人至深。
答案(dáàn)例如二:
本文寓丰富的情感与描写和议论中。
第③段用“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的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许老想通过作画来悼念师兄的急迫心情;用“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的议论,点出许老作画时笔笔着力、悲哀万分的状态带给“我〞的震撼。
〔三〕议论文阅读
16.答案:在当今社会,倡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
17.答案例如:
〔首先〕明确“微公益〞的概念
〔其次〕从个人和民间组织角度论证“微公益〞的意义
〔然后〕指出当前倡导“微公益〞的原因
18.答案例如一:
人人皆可为,关键在于有无此心
答案例如二:
每个人都能做到,关键看你做不做。
三、综合性学习
19.答案例如:
①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国际人均极度缺水HY,甚至还低于国际人均危及人类生存的灾难性HY。
②水资源极度匮乏。
20.答案(dáàn)例如:
①种植保土保水植物②重视水利工程的建立
21.答案例如一:
措施得力,京北区修养水源功在千秋。
答案例如二:
方法多样,郊区两县保护水源造福京城。
内容总结
(1)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
(2)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3)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4)④这张四尺宣纸上的白梅花,干湿浓淡,墨色淋漓,疏影横斜,笔意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