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公共财政基础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2019-2019年全国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 媒支出增长情况
35
第二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 第二节 市场与政府 第三节 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
பைடு நூலகம்36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
要了解财政,首先要对财政的概念有一个 界定,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财政的标 准与范围,以此来理解财政的特征。
财政学
山西财经大学 昝志宏 王妍
教学目标
掌握财政学 基础知识和 基本理论
认识社会、 经济现象; 解释社会、 经济问题
学会宏观分 析的逻辑思 维能力
2
讲座的基本思路
财政的理 论基础
财政支 出分析
政府预算、 政府间关系
财政收 入分析
财政平衡与 财政政策
3
课程简介
财政学主要研究内容 :
1、财政基础理论 2、财政支出理论 3、财政收入理论 4、财政管理理论
当各派围绕凯恩斯主义展开争议的时候,以布 坎南和图洛克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他们将财 政作为公共部门经济,集中研究了社会的公共 需要以及满足这一需要的公共物品问题。
三、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1993年克林顿入主白宫,凯 恩斯主义又以新的面貌“复兴”。
(1)提出新型政府——市场观,认为当代经 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政府和市场是互补而不是 替代关系。
恩格斯曾指出,是亚当.斯密的《国民财 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创立了财政 学。
三、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典学派的财政理论(1776年-20世纪 30年代)
英国经济学家,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其经 济观是主张靠“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经济;其国家观 是国家只作为“守夜人”。
(3)在支出方面,它在卡恩的“乘数理论” 基础上,论证了政府投资具有“倍数”扩张社 会总需求的作用。
其后,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 者经过补充和发展凯恩斯主义,逐步形成了新 古典综合派。
三、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新自由主义学派的财政理论(20世纪 70年代以后)
包括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新 保守主义经济学,发起一场对凯恩斯主义的“ 反革命”。
13
就业,是民生之本
我国是全世界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劳 动年龄人口超过9亿。
现在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是七个,美国、 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 拿大,这七大发达国家人口总数加在一 起,比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还少3个亿。 所以就业是民生之本。
14
●我国人均GDP从2019年的1730美元增长 到2009年的4200多美元,已进入中等收入 国家。
2019年财政收入达到83080亿元,比上 年增长21.3%。
2019年,全国财政支出89575亿元,比 上年增加13275亿元,增长17.4%。
财政收入突破8万亿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 关注:怎么看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收入 多了,钱应该怎么花?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 面,公共财政能否有更大作为?
21
2019年全国税收收入稳定增长 2019年,全国税收收入实现稳定增长,
完成77390亿元。其中,税务部门负责 组织的税收收入完成66862亿元,增长 20.8%;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完成10528 亿元,增长35.9%。全国共办理出口退 税7328亿元,增长13%。 此外,地方税务机关还组织征收社保基 金、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等其 他收入11256亿元。
(四)财政分配的主体——政府
所谓国家为主体,是指国家在财政分配中 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掌握着财政分配的权 力,并形成国家与其他分配主体之间的分 配关系。
财政是行政权力整个机构的生活源泉。作 为国家经济存在的财政分配,其分配主体 只能是国家。
三、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财政学是在极其漫长的财政分配实践活动 中产生的。财政是经济的一部分,财政学 是经济学的一部分。把财政分配活动和财 政知识上升到理论分析其特殊性,总结其 普遍性,抽象出规律性,就构成了一门学 说——财政学。
●邓小平:设想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 到21世纪中叶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基 本达到现代化。我国提前了40年。
●我国GDP总量,2019年超英国,2019年 超过德国,2019年超过日本,连超三国,成 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5
一个严峻的现实——负重的中国
●两道算术题,一道是除法:中国的任何一
表现在: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11
第一节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2
GDP增长的含义
研究证明,在我国,GDP每增长一个 百分点,大约能带来80万个就业机会, GDP保持至少8%的年增长率,就意味 着每年可以保证近700万人的就业。
对于我国年增1000万人以上的劳动力 就业需求,GDP增长,有了区别于一 般经济词汇的含义。
1、提出了税收四原则----公平、确定、简便和征收费 最小。
2、提出了厉行节约,量入为出的原则。 3、财政追求的目标是“廉价政府”。 4、财政是政府收入和支出的管理。
三、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凯恩斯学派的财政理论(20世纪30 年代-60年代)
1936年,凯恩斯的《通论》问世 1、有效需求理论 三大心理规律
构成要素。
财政分配的目的
财政分配的主体
财政
财政分配的形式
财政分配的客体
(一)财政分配的目的 ——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一个政府生存有两个基本支柱,一个是军队, 一个是财政。
财政的目的就是为实现其职能服务。 政府的职能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三大职能,
这些职能的运用所需要的费用都必须由财政 给予供给。
7
第四讲 财政管理理论
1、公债 2、政府预算及其管理体制 3、财政平衡 4、财政政策
8
第一讲:财政基础理论
山西财经大学 昝志宏 王妍
讲授内容
第一章 图解财政经济状况 第二章 政府、市场与财政 第三章 财政职能 第四章 专题—公共财政改革
10
第一章 图解财政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工作取得了 显著成绩。尤其是近几年来,公共财 政体制改革,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 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现实的市场并不能严格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 全部条件,经济学上将现实市场机制不能导 致资源有效配置的情况称为“市场缺陷”
市场缺陷应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资源配置失效
1.垄断
市场结构的四种类型
企业数量
垄断
自来水 有线电视
寡头
网球 原油
产品不同质
垄断竞争
小说 电影
产品同质
22
23
24
债务依存度
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
25
中央财政本级收入与全国财政收入比重
26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27
28
08、09年财政支出平衡情况
2019年,全国财政支出62427.03亿元, 赤字: 1155.17亿元
2009年全国财政支出75873.64亿元, 赤字: 9500亿元
社会产品的价值
C生产资料耗费
的补偿价值
V劳动力再生产价

M剩余产品价值
(三)财政分配的客体——主要是社 会剩余产品价值
C这部分价值不能离开生产过程,不应该进 行其它方面的分配,也不应该构成财政分配 的对象。
V的这部分价值可以构成财政分配的一部分 ,其比重大小主要由一国生产力与工资水平 以及税收制度的构成所决定的,一般不构成 财政分配对象的主要来源部分。
家庭
支出
税 收 、 收 费 产品和服务的购买 等
收 入 支 持 和 补 贴
政 府 服 务
产品市场
支出
收入
政府












产品和服务的销售
企业
资源 收入
资源 支出
要素市场
支出 生产投入
二、财政的概念
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分配)活动。 财政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政
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财政的这个定义,包涵了财政的一些主要
一、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财政 二、财政的概念 三、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财政
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财政现象随处可见,从 政府机关到事业单位,从国家元首到平民 百姓,从政治、军事的操作到经济活动, 都与财政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政府的 财政活动主要包括:
三部门经济运行图
产品和服务的购买
2019年,全国财政支出108930亿元, 赤字:8500亿元
29
2019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按科目分类比重情况
30
31
2019-2019年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情况
32
2019-2019年全国公共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增长情况
33
2019-2019年全国公共财政社会保障和就 业支出增长情况
(三)财政分配的客体——主要是社 会剩余产品价值
只有M才需要而且可能从一般分配中独立出 来,形成一种超越生产单位和个人之外的特 殊分配过程。
俗话说把蛋糕做得大一点,实际上是指扩大 剩余产品价值,为财政创造一个宽松的分配 环境。
(四)财政分配的主体——政府
对于财政分配主体的不同 看法,是同对财政起源的 分歧相联系的。
20
纳税是政府生存的物质基础
政府如同一架庞大的、复杂的机器,要保持其正常 运转就必须拥有一定的财力,家庭、企业的财力是 它们的各种收入的流量或存量,而政府不可能象家 庭或企业那样依靠自己来赚钱养活自己,政府的财 力主要来源于它的强制力。
宪法赋予政府一定的强制力,这种强制力是任何个 人及私人机构所没有的,例如强迫公民守法、强迫 公民纳税、强迫公民服兵役等。在所有政府强制性 手段中,涉及公民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是纳税, 因为公民纳税是政府生存的物质基础。
完全竞争
小麦 牛奶
(一)资源配置失效
项巨大的成就,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 道;另一道是乘法:中国的任何一个小问题, 乘以13亿,都会成为一个无法想象的大问题。
●13亿人的国家,人均财富资源依然很低。
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6%的水资源、 4%的森林、1.8%的石油、不足9%的铁矿 石、不足5%的铜矿等资源,养活着占世界 20%的人口。
(二)财政分配的形式 —利用价值形式
1.奴隶社会,奴隶也是一种主要的社会财富, 财政分配主要采取以力役形式为主,兼有实物 形式;
2.封建社会,财政分配采取以实物形式为主, 兼有价值形式;
3.资本主义社会,财政分配完全采取价值形式;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分配采用价值形
式。
(三)财政分配的客体 —主要是社会剩余产品价值
4
第一讲 财政基础理论
1、财政的概念 2、市场、政府与财政的关系 3、公共产品和公共需要 4、财政职能
5
第二讲 财政支出理论
1、财政支出分类、形式、原则 2、财政支出规模、结构、效益 3、购买性支出 4、转移性支出
6
第三讲 财政收入理论
1、财政收入分类、规模、结构 2、税收原理 3、税收制度 4、非税收入
16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通过分析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来自:
(1)面临启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考验。 (2)面临通货膨胀、经济下滑的考验。 (3)面临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保护的考验。 (4)面临财税增长超过居民收入增长的考验。
17
第二节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
18
19
2019年财政收支情况及思考
(2)更加注视市场机制的作用,主张政府进 行“粗调”。
(3)主张财政政策的调节要深入到经济运行 的内部,强调增加人力资本、研究开发等具有 创新性的投资。
第二节 市场与政府
一、完全竞争的市场 二、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三、政府干预
一、完全竞争的市场
1.市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和销售者。 2.利益主体的行为具有一致性。 3.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 4.充分的信息。 5.产品的同质性。 6.成本和效益的内在化。
三、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2、贡献 凯恩斯抛弃了政府只当“守夜人”的教条,
认为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形成社会有效需求, 弥补私人部门需求的不足,使市场经济达到 充分就业。 (1)首次系统地论证了财政赤字的经济 合理性,冲击了古典的“量入为出”原则。
三、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2)在税收方面,着重分析了税收调节收入 分配,变动私人部门有效需求,从而调节经济 运行的作用,并拟议一套以直接税为主和以累 进税率为特色的租税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