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建立的清朝特种部队——西山健锐营,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乾隆皇帝建立的清朝特种部队——西山健锐营,是一支怎样的
部队?
虽然特种部队是现代战争的产物,但是古代时期,其实中国也有与特种部队功能相似的军队,清朝自然也不例外。

在清朝,它名为西山健锐营。

健锐营驻扎在北京西山东麓,是一个只有3000多户人家和4000多官兵的社会群体,从乾隆十四年为金川战争而生的健锐营,到宣统三年解体。

这支特种部队在160多年间为清朝贡献了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他们也在维护清朝统治,防御外来入侵等方面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军事作用。

最终,这个驻扎在北京郊区西山一带的健锐营,在溥仪被逐出宫以后,因无官方领导解体,从此逐步消失于世人眼中。

那么,清朝西山健锐营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健锐营地理全图
平定大、小金川土司叛乱的这两场战争,可谓是乾隆“十全武功”中历史最长、耗资最巨、损失最大的一次;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两场历时近十年的金川战争,才促使了西山健锐营的诞生。

据《清史稿》记载,金川山高崖峭、地势险峻,金川土司依靠地势修建了碉楼建筑,这种拥有先天地理优势所形成的防御屏障,导致清军在金川征战中屡屡受挫。

面对此种状况,乾隆皇帝于十三年下令,从驻守北京的八旗军队中选拔出300名优秀士兵,并且在香山地区仿建了金川碉楼,专门组建了一支能够攻打金川碉楼的云梯队。

1910年的健锐营团
不过,残酷的战争证明,这支仅有300人的云梯队,无法满足乾隆征讨金川的需求,很快,云梯队的人员就扩大到了1000余人。

乾隆十四年,乾隆皇帝又下令增设了健锐营衙门,随后,这支队伍就被称之为健锐云梯营。

这批经过特殊训练的云梯兵于乾隆十四年开赴金川前线,没过多久就传来了金川土司宣告归降的消息,云梯兵被乾隆皇帝视为金川战争获胜的关键。

战胜归来的云梯营,自此以后就驻扎在香山脚下,成为了清朝军队中的一支特殊部队。

健锐营团城遗址
健锐营组建后,他们平日里的军事训练项目,与其他的八旗军队相比,更加具有自己的特色。

据《大清会典》记载,他们的训练内容主要是:“习云梯、马步射、鸟枪、骑射、相扑、舞鞭、舞刀、抬枪”等项目。

“架梯登楼”本就是健锐依赖以起家的技术,至今在香山脚下曾经的健锐营驻地,还能够看到金川战争期间位于健锐营官兵专门修炼的若干座高大的石彻雕楼。

由于健锐营选拔的都是一些精锐的八旗子弟,他们又一直被采取封闭式教育、训练和管理的方式,这让健锐已经成为了清军的精锐部队之一,并多次参与过清朝的重大战争。

健锐营训练图
比如,健锐营在乾隆二十四年平定了大、小合卓之乱,稳定了清朝西北边疆;乾隆三十六年,又参与了平定第二次大、小金川战争;乾隆五十六年,乾隆爱将福安康率领健锐营官兵平定廓尔喀入侵西藏。

在清朝这些卫国平乱的战争中,经常能够看到健锐营士兵们英勇杀敌的身影。

只可惜在清朝末年,西方热兵器登上军事舞台,健锐营与几乎所以八旗兵一样,变得训练日松、斗志丧失,其战斗力无法与西方军队匹敌。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被逐出皇宫后,这只曾经的清军特种部队最终彻底解体,退出了战争舞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