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于卿秀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三病医院,山东威海264400
【摘要】目的:对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L4年1月收治的 98例面部黄褐斑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光子嫩肤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 治疗,治疗结束后通过1年随访,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明显高于 对照组患者的75.51%;观察组患者无1例复发,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16%的复发率CP<0.05)。

结论: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黄 褐斑临床效果突出,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光子嫩肤技术;黄褐斑;有效率;复发率
黄褐斑为临床较为常见的色素性疾病,一般多见于双 颊,对称分布于患者面部,可对患者外貌造成较大的负面影 响[1]。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面部黄褐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后分别采 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析并探讨对面部黄褐斑患者采用光子 嫩肤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面部黄褐斑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 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男6例,女43例, 平均年龄(28. 9±3. 5)岁,表皮型黄褐斑40例,混合型黄褐 斑9例;对照组49例,男5例,女44例,平均年龄(28. 5士3. 1)岁,表皮型黄褐斑39例,混合型黄褐斑10例。

两组患 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〇. 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取 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光子嫩肤技术进行治 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治疗开始之前,医护人员使用清水和 洗面奶仔细清洁患者面部,彻底祛除化妆品、皮肤表面污垢 等,确保患者皮肤处于治疗的最佳状态;厚涂2〜4m m的冷 冻耦合剂,使用防护眼罩保护患者眼睛。

对患者隐蔽部位试 行,认真观察患者反应,若3〜5min后,患者出现轻微的发红 现象,且发红现象在5〜10 m in内消退,则可以选用此能量 对患者进行治疗;若患者未见任何反应、反应过重,则应对能 量进行调至,直至测试区皮肤发红。

选用LummisOne光子 技术嫩肤设备开始治疗[2],若患者为表皮型黄褐斑,则治疗 波长为640nm、590nm,三脉冲,调整脉宽至5〜8ms,延迟 25〜30ms,能量密度控制在15〜17〗/cm2;若患者为混合型 黄褐斑,则治疗波长为640nm和755nm,三脉冲,脉宽调整至 5〜8ms,延迟25〜30ms,能量密度控制在15〜17J/cm2。

实 际操作中,治疗参数可依据患者实际的皮肤质地、色泽、敏感 度以及皮损部位和颜色深浅等进行调节。

治疗结束后,使用 清水将耦合剂彻底洗去,并使用冰块冰敷面部20mm左右。

每间隔6〜8周进行1次治疗,共接受3次治疗,嘱咐患者做好术后的防晒工作,同时饮食遵循清淡的原则,保持良好的 生活作息。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后计算患者总积分和积分下降指数,总积 分=色斑面积评分十颜色评分,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 积色-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

评价标准[3]:1)显效: 患者在各项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好转,积分下降指数在 0.8以上,色斑消退面积在90%以上;2)有效:各项临床症状 有效好转,积分下降指数在〇. 5以上,色斑消退面积在60%以上;3)无效:各项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积分下降指数不足 〇.5,色斑消退面积不足60%或增加。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 例数十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

随访1年,观察随访期 间内患者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1. 0软件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 统计与分析,其中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采用X2进行检验,当P<〇.05时,表示数据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 96%,明显高于对照组 75. 51%的总有效率CP<0.05)。

具体见表1。

表1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4942(85.71)6(12.24)1(2.04)48(97.96)
对照组
P值
4925(51.02)12(24. 49)12(24. 49)37(75.51)
<0.05
2.2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1年,随访期间内,49例观察组患者中无患者复发; 49例对照组患者中共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8. 16%。

观 察组患者复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CP<0. 05)。

3讨论
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黄褐斑主要利用了选择性光热解原 理,皮肤组织中的色素颗粒优先吸收穿透皮肤的强脉冲光,
(下转至第185页)
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而观察组下 降幅度更为显著(P<〇.〇5)。

详细结果可见表2。

表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间比较te±〇
分组例数(n)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3729. 7±6. 719. 5±5. 7*
观察组3730.1±6. 911. 2±4. 8*# L—-0. 2536.775
P—>0.05<0.05
注:与治疗前相比,*P<〇.05;与对照组相比,**P<〇.05
3讨论
脑梗死在中医学中属于中风范畴,而针刺治疗能有效针 对中风及癫痫病症,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之功效。

加上豁 痰息痉汤的祛风解痉、宁心安神、通络散结等功效可以有效 提高脑梗死合并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3_4]。

本研究结果显 示:所有患者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显 著要高(P<〇.05)。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神经功 能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结果。

与之前相关报道结果一致[2-a。

因此,针刺联合豁痰息痉汤对脑梗死合并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晶.脊穴点段针刺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
研究[D].河北大学,2011.
[2] 赵永顺.针刺联合豁痰息痉汤治疗脑梗死合并癫痫临床研究
[J].中医学报,2015,02:303-305.
[3] 张青川.针刺、豁痰息痉汤联合西药对脑梗死合并癫痫患者
神经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3): 25­
27.
[4 ]张亚南.针药结合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D].南京中医药大学,2〇14
[5]刘恩涛,王淑侠,黄泳,等.针刺外关穴对脑梗死患者脑内葡
萄糖代谢的影响[J1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 (10): 1345-1351.
(上接至第182页)
较大。

因此,在分娩过程中采取先进的助产方式尤为重要[3]。

临床上最常用的助产方式为气囊仿生助产术,该助产 方式采用气囊使产妇阴道扩张,通过机械性的扩张对宫颈造 成的刺激来加快宫颈平滑肌达到扩大宫颈的效果,以降低分 娩难度[4]。

同时,降低阴道口的裂伤程度,减少分娩过程的 出血量,使产妇在分娩结束之后,身体能够快速恢复[5]。

气 囊仿生助产术的运用原理为:1)降低阴道扩张的速度,使前 列腺素与催产素进行有效结合和释放。

2)对阴道扩张有明 显的促进作用,使得胎儿下降时的阻力减小。

3)促进宫缩, 减小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

该助产方式在临床上使用取得 较为理想的效果,因此赢得大众的喜爱。

从研究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妇的分娩时 间明显较短,分娩过程中出血量明显较少,产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且数据差异均较为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〇.05)。

综上可知,气囊仿生助产术在产科中能有效进行助 产,应用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翠姣.气囊仿生助产术的疗效及使用安全分析[J].中外女
性健康研究,2016,11:78-79.
[2] 张海霞,李长凤.气囊仿生助产术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J].
临床医学,2015,35(12):104-106.
[3] 吴君仪.探究气囊仿生助产术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
信息文摘,2015,15(95):96,98.
[4] 杨亚妮,安瑞芳.探讨气囊仿生助产术在产科的临床价值
[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03(02) :142,144. [5] 韦利梅.气囊仿生助产在分娩产妇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外
医学研究,2015,13(23):140-142.
(上接至第183页)
使光能向热能转化,进而破坏色素颗粒分解,被破坏的色素 颗粒可表皮脱落,皮肤表层表现出黑色薄痂,5〜14d黑色薄 痂自然脱落后患者黄褐斑处颜色便可逐渐恢复至正常肤色[4];加上光作用重新排列皮肤胶原层的胶原纤维、弹力纤 维,皮肤弹性与光泽亦可得到有效恢复[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相关的治 疗与为期1年的随访,在治疗与随访的过程中无1例患者出 现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为97. 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 51%的总有效率(P<〇. 05);此外,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内未见复发,对照组患者 复发率为8. 16%(P< 0. 05)。

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治疗 方法,光子嫩肤技术具有治疗范围广、无创伤、见效快、治疗 后无需休息等优点,对患者工作、学习几乎没有影响。

除此 之外,可显著改善患者细小皱纹、毛细血管扩张等皮肤问题,同时也能显著地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控制复发,并且此种治疗方式不会给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综上所述,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黄褐斑效果突出、安 全可靠,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能够在 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 用。

参考文献
[1] 朱爱珍.光子嫩肤技术联合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面部黄褐
斑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5,(03) :125-126.
[2] 郭萍,刘绍荣,杨兴梅,等.光子嫩肤治疗面部皮肤问题的临
床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3,35(04) :213-214.
[3] 符军.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分析[J].医学美
学美容(中旬刊),2013,(10):88.
[4] 郝玉玲.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色素性皮肤病的效果观察
[J].中国医药导刊,2013,(07): 1161-1162.
[5] 吴盘红.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美容,
2015,05(02):5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