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5版)教材精讲及考研真题解析(公共危机管理)【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公共危机管理
14.1 本章要点
■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
■公共危机管理的体制
■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
14.2 重难点导学
一、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1.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
(1)危机
①在英文韦伯辞典中,“危机”被定义为“有可能变好或变坏的转折点或关键时刻”。
②中文中,“危机”更为简洁——“危险与机遇并存”。
③研究危机的先驱查尔斯·赫尔曼(C.F.Hermann)认为,危机事件的发生通常有三个认定标准:突发性、威胁性、决策时间短。
④尤里埃尔·罗森塔尔(Oriel Rosenthal)等人: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机制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2)公共危机
公共危机是严重威胁与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并引发社会混乱和公众恐慌,需要以政府为
主体的公共部门介入,运用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紧急应对和处理的危险境况和非常事态。
(3)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4)公共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危机前的预警管理、危机中的应急处理,以及危机后的善后处理,是全方位的管理行为。
公共危机管理指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整合公共资源,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公共危机的一种动态的、全方位的管理过程。
2.公共危机的分类、分级与分期
(1)公共危机的分类(见表14-1)
①据公共危机产生的诱因分类
a.外生型危机,指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危机。
b.内生型危机,指由于内部原因所引发的危机。
c.内外双生型危机,指由外部环境与内部原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危机。
②据公共危机发生的领域分类
a.政治性危机,如战争、武装冲突、恐怖主义活动等。
b.社会性危机,如社会骚乱、罢工等。
c.宏观经济性危机,如恶性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失业率居高不下、股票市场大幅变动等。
d.生产性危机,如工作场所安全事故、产品安全事故等。
e.自然性危机,如地震、火山、流行性疾病等。
③据公共危机中主体的态度分类
a.利益一致型,在危机情境中,所有相关的利益主体具有同质的要求时,就属于利益一致型危机,大部分天灾都属于这一类型,譬如印度洋大海啸。
b.利益冲突型,当危机中各相关利益主体有不同利益诉求时,或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要求的利益主体时,就属于利益冲突型危机。
④据公共危机状态复杂程度、性质和控制的可能性等分类
a.结构良好的,指危机并非历史久远长期积累的问题,而且涉及核心的价值和根本原则程度较轻。
b.结构不良的,指危机是历史久远长期积累的问题,较大程度上涉及核心的价值和根本原则。
表14-1 公共危机的分类
利益冲突型危机
(2)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见表14-2)
①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将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②基于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应对措施三方面的考虑,将经济危机独立分割出来,提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和经济危机五大类。
表14-2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3)公共危机的分级(见表14-3)
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可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
蓝色来表示。
表14-3 公共危机的分级
(4)公共危机的分期(见表14-4)
①斯蒂文·芬克最早提出了危机的四阶段论
a.潜伏期。
该时期是最容易处理危机的时期,但此时的危机却通常难以被觉察。
b.危机突发期。
四个特征:事态逐渐升级,公众广泛注意;事态引起媒体的集中报道;事态严重干扰正常活动;事态影响组织的正面形象和团队声誉。
c.危机蔓延期。
在这个阶段,危机应对主体应该采取措施,纠正危机突发期造成的损害。
d.危机解决阶段。
此时,组织从危机影响中完全解脱出来,但仍要保持高度警惕。
②罗伯特·希斯从应对策略的角度出发,将危机分四个阶段:
a.缩减阶段。
主要的工作是预防危机的发生和减少危机发生后的冲击程度。
b.预备阶段。
指在危机发生前,组织应做好响应和恢复计划,对成员进行相对的培训和演习,保证危机一旦发生时,组织能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并尽快恢复到常态。
c.反应阶段。
指在危机爆发后,组织需要及时反应,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处理危机,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d.恢复阶段。
是在危机得到控制后,着手恢复工作,就危机处理过程中所反映的问题,
对危机管理工作进行改进。
③米特罗夫的五阶段模型:
a.信号侦测阶段。
指识别新危机发生的警示信号并采取预防措施。
b.准备和预防阶段。
指组织成员搜索已知危机风险因素尽力减少潜在损害。
c.损失控制阶段。
指危机发生阶段,组织成员尽力使其不影响组织运作的其他部分或外部环境。
d.恢复阶段。
指尽可能快地让组织运作正常。
e.学习阶段。
指组织成员回顾和审视所采取的危机管理措施,整理使之成为今后的运作基础。
④薛澜、钟开斌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威胁、实际危害已发生、危害逐步减弱和恢复可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上分为预警期、爆发期、缓解期和善后期四个阶段:a.预警期。
指突发公共事件征兆已出现的时期,管理任务是防范和阻止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或把其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
b.爆发期。
指突发公共事件进入紧急阶段,突发性事件已发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快速反应,及时控制突发公共事件并防止其蔓延。
c.缓解期。
指突发公共事件进入相持阶段,仍有可能继续向坏的方向发展,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应急措施的有效性并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d.善后期。
指突发公共事件得到有效解决,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整个事件处理过程进行回顾、审视、调查和评估。
表14-4 公共危机分期。